- 231.50 KB
- 2021-09-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平遥中学高二下学期在线学习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微生物营养叙述正确是( )
A.能以NH3或NO3-为氮源的,都是自养型微生物
B.固氮微生物能以N2为氮源,因此不能利用NH3或NH4+
C.能以CO2或HCO3-为碳源的,都是自养型微生物
D.硝化细菌以NH3或NO3-为氮源,又必须以有机物为能源
2.关于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无需添加葡萄糖 B.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有机氮源
C.培养基用自来水配置 D.37℃恒温培养
3.下列有关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
A.加水时,水量要适宜,不能过少
B.加盖时,按顺时针方向旋紧四周固定螺栓
C.加热时,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
D.出锅时,待压力表指针降到零点,并待温度下降后,打开排气阀,开盖
4.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干热灭菌法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可不再灭菌
B.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3-5条平行线即可
C.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
D.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实现菌种计数
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平板划线法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D.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单菌落
7.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
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乙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甲和丙都不能;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04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0
100ml
MgS04
9.25g
CaCl2
0.5g
I
+
+
+
+
+
+
+
Ⅱ
+
+
+
+
+
+
+
Ⅲ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乙是是固氮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8.如表表格内容中,有错误的选项是( )
检测物质或生物
检测方法
显示颜色变化
A
大肠杆菌
伊红美蓝
黑色
B
亚硝酸盐
比色法
玫瑰红色
C
分解尿素的细菌
酚红指示剂检测法
红色
D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刚果红检测法
红色变深
A.A B.B C.C D.D
9.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若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通过划线获得单菌落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10.某校高三学生对某种加酶洗衣粉做了研究实验,探究在不同温度下除去不同污渍所需的时间(单位/min),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水温(℃)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奶渍
48
43
28
12
6
4
12
17
蓝墨水
93
86
80
72
68
67
81
105
注:牛奶主要含蛋白质、脂肪,蓝墨水主要成分是阿拉伯树胶(植物纤维)、鞣酸与硫酸亚铁。
A.此加酶洗衣粉适宜洗涤棉织品、毛织品、蚕丝制品等衣料
B.此实验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
C.此实验探究了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
D.同一水温下除去两种污渍时间不同的可能原因是加酶洗衣粉含有多种酶,酶具有专一性,且不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同
11.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在反应同样的时间后,再将反应液滤过同样的时间,用量筒测定出苹果汁的体积,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染色体,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B.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
C.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D.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如毛霉
13.下列关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正确的是( )
A.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B.果醋发酵阶段应密闭充气口
C.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D.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14.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B.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
C.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
D.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分泌的蛋白酶构成的
1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在洗衣粉中加入了少量的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渍、血渍以及人体排出的蛋白质等遇到它,皆能被水解而除去。下列衣物中不能用该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尼龙织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
16.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B.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
D.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17.关于植物芳香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来说价格昂贵
B.都是由天然植物的茎、叶、树干、花、果实和种子等部位经过萃取出来的浓缩液体
C.它是植物免疫和维护系统的精华
D.马蜂或蚊虫叮咛后,涂一滴精油就能很快消除疼痛
18.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检验,不正确的是( )
A.在果酒制作实验中,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与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
C.检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是否分离出了分解尿素的细菌,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可初步鉴定该细菌能分解尿素
D.鉴定胡萝卜素粗品的可用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
1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都是直接洗去衣服上的污垢
B.酶的固定化技术能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C.生物酶牙膏中的酶,可以通过分解细菌来预防龋齿
D.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20.下列关于酶制剂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洗涤方式、水温、浸泡时间等不影响效果
B.在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过程中因为细胞个小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多采用包埋法固定
C.固定化酶可以实现对酶的重复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D.固定化细胞可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完全可取代固定化酶技术
21.关于酵母细胞的活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B.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h
C.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小
D.将干酵母放人盛水的小烧杯中,不断搅拌成糊状,放置在适宜的条件下即可活化
22.关于微生物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古细菌的细胞壁与大肠杆菌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②青霉素不能杀灭肝炎病毒
③酵母菌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④自生固氮菌为自养微生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牛奶变酸、葡萄酒酿制等发酵是一个微生物参与的过程
B.产甲烷细菌生活在严格缺氧的环境下
C.单细胞藻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原核生物
D.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串连在一起构成传染链
24.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2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模块化的蛋白质系统(DNA 与蛋白质的结合体),能够检测人体细胞中一段特定的 DNA 序列,并触发其发生一个特殊反应,如细胞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系统内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肽键
B.蛋白质系统检测出的 DNA 序列可能含有凋亡基因
C.人体细胞内不会出现组成上类似于蛋白质系统的结合体
D.组成蛋白质系统的部分单体中含有糖类物质
26.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细菌Ⅱ分解淀粉能力比细菌Ⅰ强
27.下列广告语中,在科学性上有明显错误的是( )
①某儿童酱油专为健康研制,不仅可以起到调味作用,还可以补充能量
②某高浓度果汁饮料美味可口,可大量补充体内水分,非常解渴
③某加酶洗衣粉能有效去除奶渍、血渍等污渍,让家庭主妇的洗衣烦恼一扫光
④某嫩肉粉内含蛋白酶,可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制品嫩而不韧、味美鲜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制作酸奶时,一定不能被T4噬菌体污染,否则会大大影响酸奶的品质和口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噬菌体能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均含有8种核苷酸
C.奶牛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
D.T4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其化学成分与染色体基本相同
29.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橘黄色染料
B.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
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30.现有一长度为3000个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9分)科学家发现土壤中的解磷微生物可通过分泌解磷酶将土壤中难溶磷酸盐转化为植物易吸收的可溶性磷,为开发利用沿海土壤提供了思路。下图是研究者的一些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图 1 的“土壤样品”最可能取自于含________________高的土壤。
(2)某同学将接种后的一个平板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 4 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所示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在该操作之前,应对培养基进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步骤前对接种工具进行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对筛选得到的 3 株细菌分别采用了固体平板解磷能力测定法和液体培养基解磷能力测定法,结果如表1和表2。
表1
菌株
菌落直径d/mm
透明圈直径D/mm
A
18
36
B
31
59
C
19
57
菌株
原液体培养基含磷量/(mg﹒mL-1)
培养后含磷量/(mg﹒mL-1)
A
0.20
0.128
B
0.20
0.165
C
0.20
0.051
表2
固体平板解磷能力测定法测量菌落和透明圈直径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打开皿盖测量”“直接在皿盖上测量”或“直接在皿底测量”)。结合表1和表2分析得到,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7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猕猴桃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对其进行深加工,制成猕猴桃果汁、果酒等。下图为生产猕猴桃果汁和果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
(1)在生产猕猴桃汁的流程中,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可在压榨前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处理1小时。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生成________。
(2)猕猴桃汁在保藏期的某阶段会产生酚类物质导致果汁褐变或二次浑浊,后来人们发现,漆酶能有效降解酚类物质,使果汁澄清。将漆酶应用于果汁澄清的过程中,可采用交联法固定该酶,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除上述方法外,工业上固定化酶的方法还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________等。
(3)制作好的果汁也可继续用于猕猴桃酒的生产。在进行发酵前需要在猕猴桃汁中接入的菌种是________,同时添加适量蔗糖,主要目的是________。在发酵时,当出现________现象,即表示发酵完毕。
(4)当主体发酵结束后,需将上层“酒液”转移到另一灭菌容器中进行后续贮藏,此时为了防止“酒液”变酸,加入容器中“酒液”的量应为________(A.注满 B.2/3 C.1/3 D.无特殊要求),以保证果酒的品质。
33.(16分)为了研究“某酸奶中乳酸菌耐药情况”而制定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1)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___________(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功能角度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
(2)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锅内水加热煮沸后,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
(3)在酸奶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一般情况下含抗生素牛奶不宜制作酸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___________加入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的三组无菌培养皿的培养基中,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34.(8分)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
―→―→―→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_______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培养基中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微生物L前,宜采用________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3)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________。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的 确定其应用价值。除化学结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括 、 、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
生物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理科)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C B B B C 6-10 C C D B D
11-15 B A A D D 16-20 C B A A C
21-25 C A C D C 26-30 D A D C 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9分)
(1)含磷酸盐量高的土壤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3)倒平板 灭菌 酒精浸泡,然后引燃
(4)直接在皿底测量 C D/d的比值最大,解磷率最高(2分)
32.(每空1分,共7分)
(1)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
(2) 可重复利用,易与产物分离 包埋法
(3)酵母菌 提高果酒的酒精度或甜度(含糖量) 停止产生气泡
(4) A
33.(每空2分,共16分)
(1)无氧呼吸 鉴别培养基
(2)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 酒精灯火焰
(3)无菌、密闭(无氧) 抗生素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4)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 等量相同的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34.(每空1分,共8分)
(1)乳糖 凝固剂 选择培养基
(2)灼烧
(3)小
(4)(酶)活性或(酶)活力 包埋法 物理吸附法(注:两空可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