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 MB
- 2021-09-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3
节
DNA
的复制
一、对
DNA
复制的推测和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
一
)
对
DNA
复制的推测
1
.
半保留复制
(1)
提出者
:
沃森和克里克
。
(2)
假说
①
解旋
:DNA
复制时
,DNA
双螺旋解开
,
互补的碱基之间的
氢键
断裂。
②
复制
:
解开的
两条单链
作为复制的模板
,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
通过形成
氢键
,
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3)
特点
:
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
,
都保留了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
,
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作
半保留复制
。
2
.
全保留复制
DNA
复制以
DNA
双链为模板
,
子代
DNA
的双链都是新合成的。一个
DNA
分子复制的结果是得到一个
子代
DNA
,
一个
亲代
DNA
。
(
二
)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
.
实验方法
:
同位素示踪
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2
.
实验原理
:
含
15
N
的双链
DNA
密度大
,
含
14
N
的双链
DNA
密度小
,
一条链含
14
N
、一条链含
15
N
的双链
DNA
的密度
居中
。
3
.
实验假设
:DNA
以
半保留
的方式复制。
4
.
实验预期
:
(1)
大肠杆菌在含有
15
NH
4
Cl
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
,
提取
DNA
➝
离心
➝
一条
DNA
带
,
位置靠近试管底部。
(2)
在含有
14
NH
4
Cl
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
,
提取
DNA→
离心
→
一条
DNA
带
,
位于试管中部。
(3)
再繁殖一代
,
提取
DNA→
离心
→
两条
DNA
带
,
一条位于试管中部、一条靠上。
预习反馈
1
.
下列有关探究
DNA
复制过程的说法
,
不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B.
细胞有丝分裂一次意味着
DNA
复制一次
C.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后
,DNA
在试管中的位置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D.
本实验结果说明了
DNA
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解析
:
探究
DNA
复制的实验是利用
15
N
标记亲代细胞的
DNA,
在含
14
N
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两次
(
在分裂的间期
DNA
都复制一次
),
分别取分裂一次和分裂两次的细胞
DNA,
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DNA
在试管中的位置取决于
DNA
分子所含同位素的情况
,
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
实验结果说明了
DNA
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答案
:
C
2
.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
,“
同位素示踪技术
”
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将大肠杆菌的
DNA
分子用
3
H
标记后
,
放在普通培养基中繁殖两代
,
并跟踪检测子代细菌的放射性
(
如下图所示
)
。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
)
A.DNA
复制需要
3
H
B.DNA
通过复制进行繁殖
C.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
D.DNA
复制需要在细菌体内进行
答案
:
C
二、
DNA
复制的过程
预习反馈
1
.
判断正误。
(1)DNA
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子代
DNA
中两条链均是新合成的。
(
×
)
(2)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发生
DNA
的复制。
(
√
)
(3)DNA
复制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解旋酶。
(
√
)
(4)
真核生物的
DNA
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
√
)
(5)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
,DNA
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两条
DNA
母链之间。
(
√
)
(6)DNA
复制就是以亲代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
×
)
(7)DNA
复制一旦完成
,
亲代
DNA
不再存在
,
模板链依然存在。
(
√
)
2
.DNA
复制是否只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
?
是否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
答案
:
不是
,
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发生
DNA
复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
DNA,
也进行
DNA
复制。
3
.DNA
复制时
,
解旋酶作用于
DNA
的什么部位
?
答案
:
解旋酶作用于连接碱基对的氢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问题情景
1958
年
,
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
,
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
,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结合教材
P54“
思考
·
讨论
”,
讨论解决有关问题。
1
.
实验开始时
,
为什么要用含有
15
NH
4
Cl
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
让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
?
提示
:
普通的大肠杆菌体内的
N
元素都是
14
N,
用含有
15
NH
4
Cl
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
让大肠杆菌繁殖多代后
,
可认为大肠杆菌体内的
N
元素都是
15
N
标记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
.
关于
DNA
复制的推测
,
最初还有一种
“
全保留复制
”
的假说
,
作为模板链的两条链复制完后再重新结合成双链
,
而两条新合成的链结合成另一个
DNA
分子
,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的话
,
上述实验结果会是怎样的
?
提示
:
①
在含有
15
NH
4
Cl
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
,
提取
DNA→
离心
→
一条
DNA
带
,
位置靠近试管底部。
②
在含
14
NH
4
Cl
的普通培养液中繁殖一代
,
提取
DNA→
离心
→
两条
DNA
带
,
一条靠近试管底部、一条靠上。
③
在含
14
NH
4
Cl
的普通培养液中再繁殖一代
,
提取
DNA→
离心
→
两条
DNA
带
,
一条靠近试管底部、一条靠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假说
—
演绎法分析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1)
假说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
演绎推理
①
如果
DNA
的两条链都被
15
N
标记
,DNA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
离心时应该靠近试管的底部。
②
如果两条链中都含有
14
N,
那么
DNA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
离心时应该在试管的上部。
③
如果两条链中一条含有
15
N,
一条含有
14
N,
那么
DNA
在离心时应该在试管的中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
实验结果
①
复制一次产生的
DNA
中
,
一条链含
14
N,
另一条链含
15
N,DNA
相对分子质量居中。
②
复制两次产生的
DNA
中
,
有两个
DNA
分子的双链均含
14
N,
另两个
DNA
分子中一条链含
15
N,
另一条链含
14
N
。
(4)
实验结论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某校一个生物活动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
他们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
,
对有关
DNA
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
,
有人认为
DNA
是全保留复制
,
也有人认为
DNA
是半保留复制。为了验证这两种假设
,
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
,
请完成实验并预测结果。
(1)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在氮源为
14
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
,
其
DNA
均为
14
N-DNA;
在氮源为
15
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
,
其
DNA
均为
15
N-DNA
。提取
DNA
并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上图所示
,
其
DNA
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第二步
:
将亲代大肠杆菌
(
15
N-DNA)
转移到含
14
N
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
(Ⅰ)
。
如果
DNA
,
则是全保留复制
;
如果
DNA
,
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
:
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
,
将亲代大肠杆菌
(
15
N-DNA)
转移到含
14
N
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
(Ⅱ),
如果
DNA
,
则是全保留复制
;
如果
DNA
,
则是半保留复制。
(2)
有人提出
:
第一代
(Ⅰ)
的
DNA
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
,
就能直接判断
DNA
的复制方式
,
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
1/2,
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
原因是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
:
(1)
亲代大肠杆菌
(
含
15
N)
转移到含
14
N
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
(Ⅰ)
后
,
若为全保留复制的话
,
复制产生的
2
个
DNA
分子中
1
个
DNA
两条链均含
14
N,
另外
1
个
DNA
两条链均含
15
N,
故一半在轻带位置
,
一半在重带位置
;
若为半保留复制的话
,2
个
DNA
分子中都是各一条链含
14
N
、一条链含
15
N,
故全部位于中带位置。
亲代大肠杆菌含
15
N
转移到含
14
N
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
(Ⅱ)
后
,
全保留复制的话
,4
个
DNA
分子中
1
个
DNA
两条链均含
15
N,
另外
3
个
DNA
两条链均含
14
N,
故
3/4
出现在轻带位置
,1/4
出现在重带位置
;
半保留复制的话
,2
个
DNA
分子中都是各一条链含
14
N
、一条链含
15
N,
另
2
个
DNA
分子全是两条链均含
14
N,
故一半在中带位置
,
一半在轻带位置。
(2)
第一代
(Ⅰ)
的
DNA
用解螺旋酶处理后再离心
,
半保留复制和全复制形成的子代
DNA
单链中
2
条含
14
N,2
条含
15
N,
则一半在轻带位置
,
一半在重带位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答案
:
(1)
一半在轻带位置
,
一半在重带位置 全部位于中带位置
3/4
在轻带位置
,1/4
在重带位置 一半在中带位置
,
一半在轻带位置
(2)
不正确 因为不论是全保留复制
,
还是半保留复制
,
其第一代用解旋酶处理后
,
都有一半的单链含
15
N,
一半的单链含
14
N,
离心后都有一半单链在重带上
,
一半单链在轻带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活学活练
1958
年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
如下图
),
证实了
DNA
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
②③④⑤
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培养条件与方法
:
(1)
在含
15
N
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
,
使
DNA
双链均被
15
N
标记
(
试管
①
)
(2)
转至
14
N
的培养基培养
,
每
30 min
繁殖一代。
(3)
提取每代
DNA
样本
,
并离心分层。
A.
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出现
④
的结果至少需要
90 min
B.
③
是转入
14
N
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
②
是复制两代的结果
C.
对得到
DNA
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结论起关键作用的是试管
③
的结果
D.
给试管
④
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
⑤
所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
:
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
,
转入
14
N
培养基中复制二代后所得
DNA
分子中
,
有一半
DNA
分子只含
14
N,
另一半
DNA
分子一条链含有
15
N,
一条链含有
14
N,
离心后分布在中带和轻带上
,
即
④
图所示结果
,
即出现
④
的结果至少要复制两次
,
而细菌每
30
min
复制一次
,
因此至少需要
60
min,A
项错误
;
亲代
DNA
的两条链均被根据
15
N
标记
,
在
14
N
培养基的环境中增殖
,DNA
复制两次后
,
所形成的
DNA
存在于中带和轻带
,
所以
③
是转入
14
N
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
④
是复制二代的结果
,B
项错误
;
对得到
DNA
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结论起关键作用的是试管
③
结果
,
即转入
14
N
培养基中复制一代后所得
DNA
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
15
N,
另一条链含有
14
N,
离心后都分布在中带上
,C
项正确
;
④
中含有中带
,
说明含有
15
N
的
DNA
分子链
,
经解旋酶的作用后应出现重带
,
而
⑤
中全为轻带
,
表示不具有
15
N
标记的
DNA
分子链
,D
项错误。
答案
:
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DNA
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问题情景
下图是
DNA
复制的图解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
图中的
[1]
表示
解旋
过程
,
需要
解旋
酶的作用。
DNA
复制是一个边
解旋
边
复制
的过程。
(2)
图中的
[2]
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的
互补配对
。
(3)
图中的
[3]
过程包括子链中相邻脱氧核苷酸的
脱氧核糖
与
磷酸
交替连接以及子链与母链在空间结构上的
螺旋
化。参与此过程的酶有
DNA
聚合酶
等。
(4)
子代
DNA
中
,
一条链来自
亲代
DNA
,
另一条是
新合成的子链
,
这说明
DNA
复制的方式是
半保留复制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DNA
复制的有关计算
(1)
将含有
15
N
标记的
DNA
的大肠杆菌在含有
14
N
的培养基上培养
,
使
DNA
复制
n
次。
“
图解法
”
分析
DNA
复制相关计算。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①
子代
DNA
共
2
n
个
②
脱氧核苷酸
链共
2
n
+1
条
(2)DNA
复制消耗脱氧核苷酸数的计算方法
①
若一亲代
DNA
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
,
经过
n
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m
·(2
n
-1)
个。
②
第
n
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m
·2
n
-1
个。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方法技巧
巧记
DNA
的复制
——“
一所
,
两期
,
三步
,
四条件
”
“
一所
”
是指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
两期
”
是指复制的时期主要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
三步
”
是指
“
三个步骤
”
即解旋、形成子链、母链与子链形成新的
DNA;“
四条件
”
是指原料、模板、能量和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下图为
DNA
复制的图解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
复制发生在
期。
(2)
②
过程称为
。
(3)
指出
③
中的子链
:
。
(4)
③
过程必须遵循
原则。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5)
子代
DNA
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
由此说明
DNA
的复制方式是
。
(6)
将一个细胞的
DNA
用
15
N
标记
,
放入含被
14
N
标记的
4
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
,
使其连续分裂
4
次
,
则含被
14
N
标记的
DNA
的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
含被
15
N
标记的
DNA
的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
(7)
已知原来
DNA
中有
100
个碱基对
,
其中
A
有
40
个
,
则复制
4
次
,
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
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
解析
: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
子代
DNA
中有一条母链和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1
个
DNA
分子复制
n
次产生的子代
DNA
分子数为
2
n
个
;
若亲代
DNA
中含某种碱基数为
a
个
,
则复制
n
次需该种碱基数为
a
×(2
n
-1)
个。
答案
:
(1)
细胞分裂前的间
(2)
解旋
(3)Ⅱ
、
Ⅲ
(4)
碱基互补配对
(5)
半保留复制
(6)100%
12.5%
(7)900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误区警示
“
DNA
复制
”
相关题目的
4
点
“
注意
”
(1)
注意
DNA“
复制了
n
次
”
和
“
第
n
次复制
”
的区别
,
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
,
但后者只包括第
n
次的复制。
(2)
注意碱基的单位是
“
对
”
还是
“
个
”
。
(3)
切记在
DNA
复制过程中
,
无论复制了几次
,
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
DNA
分子都只有
2
个。
(4)
看清题目中问的是
“DNA
数
”
还是
“
链数
”
、
“
含
”
还是
“
只含
”
等关键词
,
以免掉进陷阱。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活学活练
1
.
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DNA
在解旋酶的作用下
,
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
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
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
复制后
,
每个新
DNA
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解析
:
DNA
在解旋酶的作用下
,
只是破坏氢键
,
破坏了空间结构
,
没有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DNA
的复制方式是边解旋边复制
,
并且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
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
.
用
15
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
,
该
DNA
在含
14
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4
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
A.
含有
15
N
的
DNA
占
1/8
B.
含有
14
N
的
DNA
占
7/8
C.
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00
个
D.
产生了
16
个
DNA
分子
解析
:
一个
DNA
分子连续复制
4
次
,
可产生
16
个
DNA
分子
,16
个
DNA
分子都是含
14
N
的
,
比例为
100%;
只含
14
N
的
DNA
分子有
14
个
,
占
7/8,
含
15
N
的
DNA
分子有
2
个
,
占
1/8
。根据有关公式可求出该
DNA
分子中含
40
个腺嘌呤
,
复制
4
次需腺嘌呤的数量
=(2
4
-1)×40=600(
个
)
。
答案
:
B
相关文档
- 2020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2021-09-307页
- 2020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2021-09-309页
-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82021-09-2924页
- 2020高中生物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2021-09-295页
-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遗2021-09-2943页
- 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2021-09-2914页
-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第三章 基因的本2021-09-291页
-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第三章 基因的本2021-09-291页
-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2021-09-2918页
-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整合2021-09-2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