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00 KB
- 2021-09-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
姓名: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
B.成熟的叶片和很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
C.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有两重性
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2、某人接种了“甲型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巨)噬细胞
B.效应细胞
C.浆细胞
D.记忆细胞
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4、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成熟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A.延缓叶片衰老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5、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型
B.达到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D.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7、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8、 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加速血糖分解
C.降低血糖浓度
D.促进肝糖原分解
9、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时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使受体细胞产生兴奋,该过程中的变化是( )
A.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化学信号→电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10、在运动或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⑤
11、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
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瘆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细胞吞噬消化
12、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13、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某同学欲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相关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以下作物最合适用来做实验的是( )
A.玉米
B.油菜
C.花生
D.黄瓜
14、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
B.人激动时会面红耳赤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宼呈塔形
D.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分解成麦芽糖
15、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16.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 细胞外液和消化
B、 细胞内液和血液
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 血浆、组织液、淋巴
17.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
18.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A、红细胞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19.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
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20.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
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共1题,每空1分,共12分):
(a)反射弧是由〔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和〔5〕________组成的。
(b)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结构)来传递的。该部位又由___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不可逆单向的。
22、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共1题,每空2分,共10分)
: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
步骤
A组
B组
①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
等量缓冲溶液
等量血浆
?
等量缓冲溶液
等量血浆
②
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
③
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
预测结果
?
?
结论
?
?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 。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 。
3.预测结果:
A组: 。
B组: 。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3.如图一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共1题,每空2分,共18分):
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 图二表示一段神经纤维,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①、⑤分别表示反射弧的 和 。③中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叫 。
2.由图一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形成突触,图一中共有突触 个。
3.试在图二中画出刺激a处时,神经纤维兴奋区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若刺激图一中点,除点外图一中
点可发生兴奋。
4.由此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 ,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幼嫩种子中合成,根尖与成熟的叶片中合成的很少。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为,低浓度时可以促进发芽,高浓度时抑制发芽,所以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2.
答案: C
3.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在神经细胞的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即由未兴奋部位传至或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同,即由兴奋部位传至或流向未兴奋部位,A正确。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但静息状态不是零电位,而是外正内负的电位,B错误。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4.
答案: A
解析: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素若被降解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
5.
答案: D
解析: 在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 产生的兴奋能向神经纤维两端传导,A、B错误;未兴奋区域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兴奋区域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C错误,D正确。
6.
答案: C
解析: 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为“”形,实验条件下为“”形,A正确;“”形曲线达到值种群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基本保持稳定,B正确;“”形曲线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C错;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影响,D正确。
7.
答案: C
解析: 在体液免疫中,抗原被呑噬细胞处理后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传递给细胞,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注射抗原能使动物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获得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
8.
答案: D
解析:
9.
答案: B
解析: 气味物质与气味受体结合使受体细胞产生兴奋,兴奋是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因此在此过程中的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10.
答案: A
解析: 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产生感觉的高级神经中枢正常, 控制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损伤,同时神经中枢之前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完好,而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受到损伤。
11.
答案: B
解析: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不是小分子物质,A选项错误;初次接种疫亩后,机体在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情况下发生免疫反应,并产生效应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B选项正确;效应细胞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由效应细胞释放,C选项错误;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而不是细胞吞噬消化,D选项错误。
12.
答案: B
解析: 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合成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并且向下运输,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③处生长素含量高,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强,③处生长比④快。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一般发生在尖端,所以不会发生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的现象。
13.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以用于无子果实的生产。但是,玉米、油菜和花生我们食用的是它们的种子部分,若用生长素处理,形成无子果实后,将严重影响产量。黄瓜则不是食用其种子部分,所以可以用于实验。
14.
答案: D
解析: 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人激动时、高兴或愤怒等情况下,会刺激肾上腺,分泌出肾上腺素,能够使血管扩张,特别是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于是脸孔就发热发红,出现面红耳赤;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是由于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因而A、B、C三项均与激素的作用有关。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与激素无关。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15.
答案: C
16.C 17.B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
21.
答案:
(1)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2)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局部电流 双向(3)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三、实验题
22.
答案: 1.等量蒸馏水; 2.等量的乳酸; 3.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 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解析: 本题是一个实验设计题,在实验设计题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是可变的之外,其他的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对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到位,把现象与结论一起总结出来。
23.
答案: 1.感受器; 效应器; 突触; 2.细胞体或树突; 3; 3.;
、
4.双向的;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