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50 KB
  • 2021-09-30 发布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 ‎⑤变形虫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噬菌体 A. ①⑦ B. ①②⑥⑧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⑥⑦⑧‎ ‎【答案】A ‎【解析】‎ ‎【分析】‎ ‎①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原核生物如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由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真核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③自然条件下,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④原核细胞如细菌主要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7)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的代谢和繁殖过程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详解】① 颤蓝细菌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② 酵母菌是真菌,是真核生物;‎ ‎③ 草履虫是真核生物;‎ ‎④ 小球藻是真核生物;‎ ‎⑤ 变形虫是真核生物;‎ ‎⑥ 青霉菌真核生物;‎ ‎⑦ 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 ‎ ‎⑧ 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①⑦符合,故选:A。‎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有核塘体,无叶绿体 B. 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 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 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有核塘体,无叶绿体,A正确;‎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 C.水绵是真核藻类,细胞内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 D.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无叶绿体,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结构与真核细胞结构 ‎3.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紧密相联的。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 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B ‎【解析】‎ 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错误;‎ B、最小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现象,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 C、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代谢与繁殖,C错误;‎ 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是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代谢和繁殖离不开细胞 ‎4.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B. 若高倍镜下看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C. 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 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 ‎【详解】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显微镜下物像上下左右都是倒像,故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逆时针流动的,B错误;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放大、倒立、相反的虚像,位于左下方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C错误;反光镜是调节视野亮暗度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大小不变,D错误;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严谨、规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保护显微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在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过程中,盖玻片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的原因是(  )‎ A. 防止水溢出 B. 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 防止盖玻片受损 D. 防止出现气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详解】“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盖玻片的一侧要先接触水滴,然后缓慢地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以免气泡影响观察。 故选:D。‎ ‎6. 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 A.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 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 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 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动植物由细胞组成,而不包括微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学说说明动植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B正确;‎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C正确;‎ D、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即具有统一性,D正确。‎ 故选:A。‎ ‎7. 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⑤④①③ B. ④③⑤②‎ C. ④⑤③② D. ⑤④③②‎ ‎【答案】D ‎【解析】‎ 从左图转为右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⑤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④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②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像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③②.‎ ‎【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 ‎【名师点睛】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调节器).‎ ‎8.下列关于蓝藻和伞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蓝藻和伞藻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B. 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均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 D. 蓝藻和伞藻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体积小,无核膜、核仁,DNA上无蛋白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核仁,DNA 与蛋白质过程染色质(染色体),细胞器的种类多,结构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无核膜。‎ ‎【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伞藻是真核生物,都有相似细胞膜和细胞质这两个结构,A正确;蓝藻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伞藻细胞中有叶绿体,都含有光合色素,均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蓝藻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但是伞藻细胞有细胞核,C错误;蓝藻和伞藻是单细胞生物,故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种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C。‎ ‎9.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B. 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有C,H,O,N C. 微量元素不仅含量少,而且作用也较小 D. 组成不同细胞中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差很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含量,识记它们的元素组成、结构以及功能是解答的关键。‎ 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正确;‎ B.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最基本元素是C,B错误;‎ C.微量元素含量尽管少,但作用非常重要,C错误;‎ D.不同细胞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差距很大,D错误。‎ ‎​故选A。‎ ‎10.如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重 B. 因为O元素含量最多,所以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根本元素 C. 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重最大 D. 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其中鲜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O,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C。‎ ‎【详解】A、根据图中氧元素含量最高,故图中数据是该元素占细胞鲜重百分比,A正确; B、C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根本元素,B错误; C、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重最大,C正确; D、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结合非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11. 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共占人体化学成分的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本质是不同的 C. 生物界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和非生物从本质上看是相同的 D.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人体中占73%,在岩石圈中不到1%,说明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含量不同,即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具有差异性。‎ ‎【考点定位】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名师点睛】知识点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既具有统一性,也具有差异性,统一性是指组成生物界的元素都能够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而差异性是指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12.下列哪项不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 A. B. H2N-CH2-CH2-COOH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式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看图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分析选项中结构式可知,B项中氨基和羧基没有直接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它选项中结构都符合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qNp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 ‎ A. p-1 B. q-1 C. q-2 D. p+1‎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半胱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中都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赖氨酸中含有两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它们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时,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含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因此,按氧原子数目计算氨基酸的数量,氧原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R基上氧原子数,分析这四种氨基酸的R基可知,四种氨基酸的R基上均无氧原子,所以氨基酸数为p﹣1,B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四种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根据原子守恒的方法判断可以利用氧原子数计算氨基酸。‎ ‎14.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 A. 有38个肽键 B.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该多肽由39个氨基酸形成,且为环状多肽,故含有39个肽键,A错误;‎ B.如果R基上没有氨基,则没有游离的氨基,故B正确;‎ C.由于含有4个谷氨酸,谷氨酸的R基上有游离的羧基,环状多肽只有R基上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故至少有4个游离的羧基,故C错误;‎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故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B。‎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5.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 A. 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 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体中蛋白质不是每种都含有20种氨基酸,例如胰岛素含有16种51个氨基酸,A错误。‎ B、分泌蛋白例如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的激素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 C、蛋白质分子由多肽链组成,肽链的折叠、盘曲或者糖基化等过程使得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正确。‎ D ‎、只有酶起催化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属于酶,蛋白质在人体中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人体中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D错误。‎ 故选C。‎ ‎16.如图所示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氨基酸的不同种类主要是由②④⑥⑧决定的 B. ③⑤⑦的形成方式及结构都是完全相同的 C. 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得到4种氨基酸 D. 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答案】C ‎【解析】‎ 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即图中②④⑥⑧,A正确;图中③、⑤、⑦是肽键,是由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发生中核糖体,B正确;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有4种氨基酸,C正确;该肽链含有3个肽键,脱去了3个水,所以分子量减少了59,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是对肽链片段的分析,图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羧基.‎ ‎1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A ‎【解析】‎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均为C、H、O、N,A项错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因素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B项、C项、D项正确 ‎18.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 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 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链状肽链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8个,A正确;蛋白质是由1条或1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B错误;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C错误;变性蛋白质中的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错误。‎ ‎【点睛】关键:环肽中肽键数=组成的氨基酸数=脱出的水分子数;蛋白质变性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一般没有破坏,所以仍然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19.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 ‎【详解】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2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核糖体 ‎②少数抗体不是蛋白质 ‎③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质 ‎④部分激素是蛋白质 ‎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且蛋白质的活性与空间结构也有关系 ‎⑥神经递质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⑦所有的蛋白质都含S元素 A. ①②⑤ B. ②③④⑤ C. ④⑤ D. ④⑤⑦‎ ‎【答案】C ‎【解析】‎ 原核生物的蛋白质也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①错误;所有的抗体都是蛋白质,②错误;不同的抗原成分不同,有的抗原成分是蛋白质,③错误;部分激素是蛋白质,如胰岛素,④正确;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且蛋白质的活性与空间结构也有关系,⑤正确;不同神经递质的成分不相同,很多都不是蛋白质,⑥错误;绝大多数的蛋白质都含S元素,⑦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及蛋白质 ‎【名师点睛】1.原核生物的蛋白质也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但由于原核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故原核细胞不能合成并加工分泌蛋白。2.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分泌,不同的神经递质成分不同,大多数神经递质是有机物,但也有无机物,如NO;按功能可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大类。‎ 二.填空题 ‎2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 。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蓝藻是 (填字母 ),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 ‎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 、 ‎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 ‎【答案】 (1). 细胞壁 (2). CD (3). AD (4). D (5). 叶绿素 (6). 藻蓝素 (7). 细胞膜 (8). 核糖体 (9). 拟核 (10). 细胞核 ‎【解析】‎ 试题分析:‎ ‎(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细胞壁;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以核膜包裹而成的细胞核,图中C和D细胞不含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图中A为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细胞为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B细胞为动物细胞,D细胞为原核生物中的蓝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核糖体)。‎ ‎(3)图中C为原核生物,A为真核生物,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2. 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一些蓝藻、水草、草履虫、鲤鱼、青蛙等生物。‎ 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看来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_,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是________;‎ ‎(3)在这里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________;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________;‎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_______。‎ ‎(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型生物 ‎【答案】(1)细胞 (2)蓝藻、草履虫 水草、鲤鱼、青蛙 ‎(3)种群 群落 (4)生态系统 ‎ ‎(5)蓝藻、水草 自养型 ‎【解析】‎ ‎【分析】‎ 池塘中生活着蓝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但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水草、鲤鱼、青蛙等都属于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它们共同构成池塘中的一个生物群落,与其所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详解】(1)蓝藻、水草、草履虫、鲤鱼、青蛙这些生物在形态上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在蓝藻、水草、草履虫、鲤鱼、青蛙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蓝藻、草履虫,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水草、鲤鱼、青蛙。‎ ‎(3)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因此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因此,一个池塘里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4)生物与无机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因此这里所有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5)蓝藻细胞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水草细胞中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 ‎【点睛】熟悉题干所给的各种生物的类别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 ‎(3)由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氨基酸组成,有 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 分子水.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 ,氢来自于 .‎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它们的位置 .‎ ‎(5)肉毒类毒素可用 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 ,反应颜色为 .‎ ‎【答案】(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5 4 4﹣COOH﹣NH2和﹣COOH ‎(4)2 2 分别在两条链的两端 ‎(5)双缩脲试剂 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后,再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 紫色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该部分含有5个氨基酸分子,且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据此答题.‎ 解:(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破坏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失活.‎ ‎(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片段有5个氨基酸分子,且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可见,该片段由5种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4分子水,形成4个肽键.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羧基,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 ‎(4)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每个亚单位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因此一种生物大分子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分别在两条链的两端.‎ ‎(5)肉毒类毒素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使用时,应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后,再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最后观察到有紫色络合物生成.‎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5 4 4﹣COOH﹣NH2和﹣COOH ‎(4)2 2 分别在两条链的两端 ‎(5)双缩脲试剂 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后,再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 紫色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24.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区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_溶液。‎ ‎(2)用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_____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_____溶液。‎ ‎(4)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_____‎ 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B.无色→浅蓝色→棕色 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 D.棕色→绿色→无色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答案】 (1). 双缩脲试剂 (2). 稀蛋清和淀粉酶 (3). 葡萄糖和淀粉 (4). 斐林 (5). 淀粉 (6). 淀粉酶 (7). A (8). B ‎【解析】‎ ‎【分析】‎ Ⅰ.稀蛋清和淀粉酶是蛋白质,葡萄糖和淀粉是糖类,首先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四组溶液分为两组,发生显色反应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鉴定,而淀粉不能,其次可以用斐林试剂区分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后,用斐林试剂鉴定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则为淀粉酶。 Ⅱ.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糖类还是蛋白质,该实验的原理是: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详解】(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 (2)由于葡萄糖是还原性糖,而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可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淀粉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由于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淀粉酶溶液。‎ ‎(4)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沉淀,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故选:A。 (5)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由于乙液的浓度较高,所以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 B、对细胞的观察需要显微镜,所以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应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待测组织样液,C错误;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不能混合,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到含样品的试管中,振荡均匀后,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D错误。 故选:B。‎ ‎【点睛】斐林试剂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斐林试剂将乙液稀释后也可鉴定蛋白质。‎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