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 MB
  • 2021-09-30 发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 1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斯帕兰扎尼实验 过程: 现象: 推测: 证明: 本实验能证明: 问题探讨 肉块放入小金属笼内,让鹰吞下 肉块消失了 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胃具有化学消化的作用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 细胞代谢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是 生命活动的基础。 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合成 代谢( 同化 作用) 分解 代谢( 异化 作用)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 H 2 O 2 → 2 H 2 O + O 2 1. 常温下反应 2. 加热 3.Fe 3+ 做催化剂 4. 过氧化氢酶 猪肝研磨液 加入试管直接观察 酒精灯加热 滴加 FeCl 3 溶液 步骤 试管编号 说明 1 2 3 4 一 H 2 O 2 浓度 剂量 二 剂量 结果 气泡产生 卫生香燃烧 结论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2ml 2ml 2ml 2ml 3% 3% 3% 3% 常温 90℃ FeCl 3 肝脏研磨液 2 滴清水 2 滴清水 2 滴 2 滴 不明显 少量 较多 大量 不复燃 不复燃 变亮 复燃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样 反应条件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y=k · x y=kx+z 8 滴 大量 复燃 变量 步骤 试管编号 说明 1 2 3 4 一 H 2 O 2 浓度 剂量 二 剂量 结果 气泡产生 卫生香燃烧 结论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2ml 2ml 2ml 2ml 3% 3% 3% 3% 常温 90℃ FeCl 3 肝脏研磨液 2 滴清水 2 滴清水 2 滴 2 滴 不明显 少量 较多 大量 不复燃 不复燃 变亮 复燃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样 反应条件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实验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加热: Fe 3+ : 酶: 提高分子的能量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 活化能 反应物 产物 ……………… 活化能 反应进程 能量 加热 主要特点 参与反应,不提供能量 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本身的量与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反应物 产物 ……………… 活化能 反应进程 能量 75 无催化剂催化 29 过氧化氢酶 54 用胶态铂催化 活化能 / kJ.mol -1 条件 ..………… 无机 催化剂 酶的作用: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 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因而 催化效率更高 。 降低活化能 催化作用 3. 酶的本质 A. 酶本质的探索: ( 1 ) 1857 年,法国 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 结论: 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2) 德国 李比希 结论: 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 3 )德国 毕希纳 过程: 结论: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酿酶 ( 4 )美国 萨姆纳 1926 年,从刀豆种子中提出 脲酶结晶,脲酶是一种蛋白酶 20 世纪 30 年代 , 相继提出了 多种酶的蛋白结晶 结论: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5 ) 20 世纪 80 年代 切赫、奥特曼 发现 少数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结论: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B. 酶的定义 : 酶: 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生物 催化作用 的 有机物 。绝大多数的酶是 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 RNA 怎样验证酶的存在? 与双缩脲反应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主要的合成部位? 判断:酶是蛋白质 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加热: Fe 3+ : 酶: 提高分子的能量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为了验证加酶洗衣粉是否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力,有一个生物实验小组把同样的脏布条放在不同的烧杯内浸泡 烧杯 条件 水量 水温 浸泡时间 1 加酶洗衣粉 500mL 40℃ 20min 2 普通洗衣粉 500mL 60℃ 20min 课堂练习 我要设计广告 1. 请设计实验来验证加酶洗衣粉对何种污渍起作 用。 2. 请设计一则加酶洗衣粉的商业广告,广告时间 为一分钟。设计广告时要注意用语的科学性和 艺术性,既反映产品的科技含量,又有浓郁的 生活气息,还要符合广告法。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特性 1. 高效性 (意义) 2. 专一性 一中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 多样性 4. 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二、酶的特性 酶活性 :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最适 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 酶的活性最高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 最适 的温度和最适 PH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 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使酶 永久失活 。 ( 不可逆 ) 低温,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 降低酶的活性 。 ( 可恢复 ) 总结酶 1. 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所有的 活细胞 细胞内、细胞外、体外 2. 作用: 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 3. 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 具备蛋白质的性质 (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可水解为氨基酸) 4. 同无机催化剂一样, 只改变反应速率 ,不能改变反应方向和终产物的浓度,在 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改变 。 高效性 专一性 多样性 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5. 酶的特性 第 二 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 — ATP ( 1 )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 ( 2 )细胞中有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 ( 3 )细胞内存在有糖类、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有机 物含有大量且稳定的能量,但某项生命活动可能 不用大量的能量就足以进行,而且糖类、脂肪中 储存的能量又过于稳定,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细 胞又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1. 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 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3. 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 讨论: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 , 干燥后研磨成粉末 , 取三等份分别装入三支试管 , 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 , 置于暗处 , 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 , 约过 15 分钟荧光消失 萤火虫发光器 A B 医用葡萄糖溶液 2ml ATP 注射液 2ml 蒸馏水 2ml C B A 萤火虫发光器 的经典实验 C 问题思考: 1. 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参考答案:主要是它发光的现象容易观察等) 2. 将发光器捣碎的目的: (参考答案: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3. 本实验的原理是: (参考答案:蒸馏水不是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直接的能源物质,他们都不会使熄灭的离体发光器重新发光,而 ATP 能使离体的发光器重新发光) 具有改善肌体代谢的作用,同时又是 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目前普遍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等等,并发现其具有抗癌作用,可望成为有前景的抑癌剂。 功能 : 二、 ATP 的结构简式 H—N—H C N N C C—H C C H O O O H N N O H C O P O ~ P O ~ P OH C H H C OH OH OH H C C H OH OH P P P P P P A—P ~ P ~ P 腺嘌呤 高能磷酸键 核糖 腺苷 (A) ATP 分子结构 简 式 三个磷酸基团 三磷酸腺苷 ~ ~ ATP 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 A—P ~ P ~ P ~ 高能磷酸键 : 30.54KJ/mol 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 A-P ~ P A-P ~ P P ~ P ATP ADP Pi ( 磷酸 ) 能量 + 酶 资料分析 1 . 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 24 小时将有 40kg 的 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 ATP 、 ADP 的总量仅有 2mg ~ 10mg 。 2. 用 32 P 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 离出 ATP , ATP 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是大部分 ATP 末端 磷酸基团却已经带有放射性标记。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能量的   储存 能量的 释放 ATP 酶 ADP + P i + 能量 ADP+P i + 能量 酶 ATP 2.ATP 的含量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稳定 供能。 1. 伴随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ATP 酶 ADP +Pi+ 能量 (能量 “ 通货 ” )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动物和人 绿色植物 呼 吸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光 合 作 用 ADP+Pi 能量 ATP 酶 ADP 转化成 ATP 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光合作用 光能 ATP 有机物 呼吸作用 ATP ATP 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比 较 : 有机物 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 来源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 脂肪是生物体的 物质 光能 — 是生命活动的 最终 能量来源 直接 能源 储能 讨 论: ( 1 )众多能源物质中, ATP 这种绝对含量 极少的物质为什么成为直接能源? ( 2 )为什么 ATP 是细胞内能量释放、储存、 转移和利用的中心物质,成为生物的 直接能源呢? ( 3 ) ATP 对生命的维持是极其重要的,试想:当 产生 ATP 的过程停止时,会发生什么? ( 4 ) ATP 在生物体中的绝对含量是极小的,但生 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 ATP ,但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 ATP 量可 满足机体的要求,奥妙何在呢? 讨 论: ATP 主动运输 发光发电 肌肉收缩 大脑思考 物质合成 ADP P i 能量 酶 光合 呼吸 P i 能量 酶 呼 吸 ATP 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物质可循环利用 能量是不可循环利用 反应 不可逆 ATP 酶 ADP + P i + 能量 ADP+P i + 能量 酶 ATP 动动脑筋 上面两个反应式可逆的吗? 2. 在细胞内, 1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 2870kJ 的能量。计算: 1 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 1 分子 ATP 水解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 1.ATP 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A - P - P ~ P B.A - P ~ P ~ P C.A ~ P ~ P - P D.A ~ P ~ P ~ P B ( 94 ) 巩固练习 3.ATP 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_________ 内。 2 分子 ADP 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__ 、 __ 、 __ 个。 高能磷酸键 2 4 2 作业: 设计出新实验方案并设计出实验步骤对结果进行预测。注意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怎样选材?怎样设计对照? 萤火虫发光器 的经典实验 第 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 3 节 ATP 的主要来源 —— 细胞呼吸 实验成果展示: 取干种子(玉米或小麦)100克平均分成 两份装入两个相同容器中: A容器中:干种子   B容器中:干种子+水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无明显变化 有发热现象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CO 2 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内 氧化分解 生成 CO 2 释放出能量 其他产物 又叫生物氧化。 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 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 都能产生 CO 2 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26 2. 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细胞的基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问题探讨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无氧呼吸来释放能量。 但是,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3.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能量吗? 呼吸: 机体与环境之间 O 2 和 CO 2 交换的过程。 细胞呼吸 也称 呼吸作用 是指 有机物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 , 生成 CO2 或其他物质,释放出能量并 生成 ATP 的过程。 对比 4. 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一、有氧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 6 H 12 O 6 酶 2CH 3 COCOOH + 4 [H] + 2 ATP (丙酮酸)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 丙酮酸彻底分解 酶 6CO 2 +20 [H] + 2 ATP 场所:线粒体基质 ② 2CH 3 COCOOH (丙酮酸) [H] 的氧化 酶 12H 2 O + 34 ATP 场所:线粒体内膜 ③ 24[H] + 6O 2 +6H 2 O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产 物 释能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葡萄糖 丙酮酸 [H] 少量 丙酮酸 CO 2 、 [H] 少量 [H] 、 O 2 H 2 O 大量 线粒体 线粒体 对比 ① 主要场所: 线粒体 ② 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另一部分转移到 ATP 中  ③ 总反应式: ④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 ____ 的参与下,通过 _______ 的催化作用,把 _______ 等有机物 _______________ ,产生 _____ 和 _____ ,释放 ______, 生成 _________ 的过程。     C 6 H 12 O 6 +6O 2 6CO 2 + 6H 2 O + 能量 酶 有氧呼吸小结 (1709kJ/mol, 约 60%) (1161kJ/mol, 约 40%) 氧 多种酶 葡萄糖 CO 2 H 2 O 能量 彻底氧化分解 许多 ATP 38 个 ATP 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 缺氧 的条件下,通过 酶 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 不彻底氧化的产物 ,同时释放出 少量能量 的过程。 葡萄糖 丙酮酸 无 O 2 过程: 酒精 +CO 2 + 少量能量 酶 ( 大部分高等植物、 酵母菌 ) 乳酸 + 少量能量 酶 ( 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肌细胞、 乳酸菌 ) 二、无氧呼吸 主要场所: 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 6 H 12 O 6 酶 2 C 3 H 6 O 3 ( 乳酸 ) + 少量能量 C 6 H 12 O 6 2 C 2 H 5 OH( 酒精 ) + 2CO 2 + 少量能量 酶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无氧呼吸的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相同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 变化 联系 实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需分子氧、酶 不需分子氧、需酶 CO 2 、 H 2 O 酒精和 CO 2 或乳酸 释放大量能量,合成 38ATP 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2ATP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 ATP 知识总结 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 吸 作 用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丙酮酸彻底分解 [H] 的氧化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乳酸发酵 酒精发酵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VS 1. 场所 3. 物质变化 4. 能量变化 2. 条件 1. 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 2. 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发酵技术 2. 农业生产 3. 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3.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 , 氧气的作用是 —————— ———————————————— 4. 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 —————— 和 ——————— 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过 —————— 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 。 与氢结 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 葡萄糖 1.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 —————— 2. 人在剧烈运动时 , 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 , 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 线粒体 乳酸 课堂练习 5. 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 . 糖类的氧化分解 B . 脂类的氧化分解 C . 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 . 核酸的氧化分解 6. 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 . 肺细胞 B . 内环境 C . 线粒体 D . 细胞质基质 A C 7.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 . 分解有机物 B . 释放能量 C . 需要酶催化 D .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8.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A. 呼吸作用减弱 B. 呼吸作用加强 C. 光合作用减弱 D. 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D A 5.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A. 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 营养缺乏 C. 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 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10. 同样消耗1 mol 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无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的 A.20 倍 B.19 倍 C. 6倍多 D.12.7 个百分点 D B 第三节 光合作用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 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叶绿体 外膜 内膜 基质 基粒 形态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大多呈扁平椭圆形,每个细胞中叶绿体的大小与数目依植物种类、组织类型以及发育阶段而异。一个叶肉细胞中约有 10 至数百个叶绿体,其长 3 ~ 6μm ,厚 2 ~ 3μm 。 运 动 叶绿体在细胞中不仅可随原生质环流运动, 而且可随光照的方向和强度而运动。在弱光下,叶 绿体以扁平的一面向光以接受较多的光能;而在强 光下,叶绿体的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平行,不致吸收 过多强光而引起结构和功能 的破坏。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 叶绿素 a( 蓝绿色) 叶绿素 b (黄绿色) 叶绿素 ( 3/4 ) 类胡萝卜素 ( 1/4 )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功 能: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叶绿素 色素 吸收可见的太阳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叶绿素 主要吸收 红橙光 和 蓝紫光 1. 为什么树叶一般都呈绿色? 叶绿素占叶绿体色素的 3/4 ,叶绿素对绿 光吸收量少,绿光被反射出来,叶绿体呈现绿 色。 2. 秋天为什么叶子会变黄? 叶绿素解体。 问 题 2. 提示:是的。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藻类本身的颜色是反射出来的光,即 红藻反射出了红光 , 绿藻反射出绿光 , 褐藻反射出黄色的光 。 水层对光波中的红、橙部分吸收显著多于对蓝、绿部分的吸收,即到达深水层的光线是相对富含短波长的光,所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较多的绿藻分布于海水的浅层,吸收蓝紫光和绿光较多的红藻分布于海水深的地方。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 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 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完全依靠于 土壤 。 A 组 : B 组 : 1771 年 ,( 英 ) 普里斯特利 (Joseph Priestley) 的实验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 这个实验说明 碘蒸气处理 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在暗处放置几小的叶片 1864 年 ,( 德 ) 萨克斯 (Julius von Sachs) 的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 : 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黑暗中 光照下 1880 年 ,( 美 ) 恩格尔曼 (C.Engelmann) 的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 :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 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 H 2 18 O 和 CO2 1. 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 C 18 O 2 和 H 2 O 。 C 18 O 2 +H 2 O CO 2 +H 2 18 O 光照 光照 O 2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O 2 全部 来自于 H 2 O 1930 年, ( 美 ) 鲁宾 (S.Ruben) 和卡门 (M.Kamaen)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 : 18 O 2 CO 2 + H 2 O * (CH 2 O)+ O 2 * 光能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总结: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 ,并且释 放出 氧 的过程。 【探索二】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叶绿素 a e NADP + e H 2 O [H] O 2 叶绿体 ATP NADPH 〔 H 〕 ( CH 2 O ) 2C 3 CO 2 C 5 暗反应 光反应 ( 类囊体的薄膜上 ) ( 基质中 ) ADP+P i 【探索二 】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探索三】 光反应可以包含几个反应?其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反应场所是什么? 【探索四】 暗反应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其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 思考:暗反应为什么称之为 “ 暗 ” 反应? 暗反应在光下能不能进行? H 2 O 光 2[H]+1/2O 2 酶 A D P + Pi + 能量 A T P 光反应 水的光解: ATP 的形成: 光合作用 酶 2 C 3 C O 2 +C 5 [H] ATP 酶 C 6 H 12 O 6 2 C 3 暗反应 C O 2 的固定: C O 2 的还原: 【总结】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阶段主要是在 囊状结构薄膜 上利用 光能 将 水 光解成 [H] 和 O 2 ,同时将光能转变成不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暗反应阶段主要在 叶绿体基质中将 CO 2 中的 C 通过 CO 2 的固定 和 CO 2 的还原 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将 ATP 中的能量转移到有机物 中。 光合作用总反应反应式 6C O 2 +12H 2 O 叶绿体 光能 C 6 H 12 O 6 + 6 H 2 O+6 O 2 【探索五】 要生成 1 分子的 C 6 H 12 O 6 ,需要多少分子的 H 2 O 和 C O 2 ? 过程 比较 光反应 暗反应 进行部位 进行条件 物质转化 能量转化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 和 ATP 类囊体的薄膜 叶绿体的基质中 光 叶绿体色素酶 许多酶, 不受光限制 水转变成 [H] 和氧气;生成 ATP C O 2 转变为 C 3, 经 C O 2 的还原为 有机物 光能转化为 ATP 中 活跃 的化学能 ATP 中 活跃 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 稳定 化学能 【总结】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无机物 有机物 2. 能量转化: 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 物质转化: 【探索七】 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1. 生物界中有机物的来源 3. 调节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2. 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4. 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 【探索六】 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四、光合作用原理的运 植物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 )光照 2 )温度 3 )二氧化碳浓度 4 )水分 5 )矿质元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 光照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温度 由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因而对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 水分 叶片接近水分饱和时,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矿质营养 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一天中,光强日变化对光和速率日变化的影响最大 1. 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盐、水等 2. 根据获取有机物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生物分为: 自养生物 异养生物 光能自养生物 化能自养生物 (绿色植物) (硝化细菌等) 一、光合作用的场所 ----- 叶绿体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反应: 水的光解 ATP 的合成 2. 暗反应 二氧化碳的固定 二氧化碳的还原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1. 物质的转化 2. 能量的转化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与应用 三、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总反应式 光合作用 上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植物对 CO 2 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亲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D ~ E 段 CO 2 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以至光反应产生的 和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 强度,使 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 CO 2 固定。 光照强度逐步减弱 ATP NADPH 还原作用 五碳 2. 图中曲线中间 C 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 ) A. 光照过强,暗反应跟不上,前后脱节,影响整体 效果 B. 温度较高,提高了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消耗了较 多的有机物 C. 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 CO 2 原料的供应 D. 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植物缺水严重而影响光合 作用的进行 C 1. 在光合作用中,糖类是在 阶段形成的,氧气是在 阶段形成的, ATP 是在 阶段形成的。 2. 某科学家用 14 C 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证明其转移的途径是 ( ) A. 二氧化碳 叶绿素 ATP B. 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 ATP C. 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 糖类 D. 二氧化碳 五碳糖 糖类 3. 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 ) A. 二氧化碳 B. 水 C. 叶绿体 D. 葡萄糖 暗反应 光反应 C B 光反应 巩固练习 第三节 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 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 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完全依靠于 土壤 。 A 组 : B 组 : 1771 年 ,( 英 ) 普里斯特利 (Joseph Priestley) 的实验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 这个实验说明 : 碘蒸气处理 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在暗处放置几小的叶片 1864 年 ,( 德 ) 萨克斯 (Julius von Sachs) 的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 : 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黑暗中 光照下 1880 年 ,( 美 ) 恩格尔曼 (C.Engelmann) 的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 :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 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 H 2 18 O 和 CO2 1. 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 C 18 O 2 和 H 2 O 。 C 18 O 2 +H 2 O CO 2 +H 2 18 O 光照 光照 O 2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O 2 全部 来自于 H 2 O 1930 年, ( 美 ) 鲁宾 (S.Ruben) 和卡门 (M.Kamaen)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 : 18 O 2 CO 2 + H 2 O * (CH 2 O)+ O 2 * 光能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总结: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 ,并且释 放出 氧 的过程。 【探索二】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叶绿素 a e NADP + e H 2 O [H] O 2 叶绿体 ATP NADPH 〔 H 〕 ( CH 2 O ) 2C 3 CO 2 C 5 暗反应 光反应 ( 类囊体的薄膜上 ) ( 基质中 ) ADP+P i 【探索二 】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探索三】 光反应可以包含几个反应?其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反应场所是什么? 【探索四】 暗反应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其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 思考:暗反应为什么称之为 “ 暗 ” 反应? 暗反应在光下能不能进行? H 2 O 光 2[H]+1/2O 2 酶 A D P + Pi + 能量 A T P 光反应 水的光解: ATP 的形成: 光合作用 酶 2 C 3 C O 2 +C 5 [H] ATP 酶 C 6 H 12 O 6 2 C 3 暗反应 C O 2 的固定: C O 2 的还原: 【总结】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阶段主要是在 囊状结构薄膜 上利用 光能 将 水 光解成 [H] 和 O 2 ,同时将光能转变成不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暗反应阶段主要在 叶绿体基质中将 CO 2 中的 C 通过 CO 2 的固定 和 CO 2 的还原 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将 ATP 中的能量转移到有机物 中。 光合作用总反应反应式 6C O 2 +12H 2 O 叶绿体 光能 C 6 H 12 O 6 + 6 H 2 O+6 O 2 【探索五】 要生成 1 分子的 C 6 H 12 O 6 ,需要多少分子的 H 2 O 和 C O 2 ? 过程 比较 光反应 暗反应 进行部位 进行条件 物质转化 能量转化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 和 ATP 类囊体的薄膜 叶绿体的基质中 光 叶绿体色素酶 许多酶, 不受光限制 水转变成 [H] 和氧气;生成 ATP C O 2 转变为 C 3, 经 C O 2 的还原为 有机物 光能转化为 ATP 中 活跃 的化学能 ATP 中 活跃 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 稳定 化学能 【总结】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无机物 有机物 2. 能量转化: 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 物质转化: 【探索七】 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1. 生物界中有机物的来源 3. 调节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2. 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4. 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 【探索六】 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四、光合作用原理的运 植物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 )光照 2 )温度 3 )二氧化碳浓度 4 )水分 5 )矿质元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 光照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温度 由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因而对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 水分 叶片接近水分饱和时,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矿质营养 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一天中,光强日变化对光和速率日变化的影响最大 1. 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盐、水等 2. 根据获取有机物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生物分为: 自养生物 异养生物 光能自养生物 化能自养生物 (绿色植物) (硝化细菌等) 一、光合作用的场所 ----- 叶绿体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反应: 水的光解 ATP 的合成 2. 暗反应 二氧化碳的固定 二氧化碳的还原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1. 物质的转化 2. 能量的转化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与应用 三、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总反应式 光合作用 上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植物对 CO 2 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亲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D ~ E 段 CO 2 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以至光反应产生的 和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 强度,使 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 CO 2 固定。 光照强度逐步减弱 ATP NADPH 还原作用 五碳 2. 图中曲线中间 C 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 ) A. 光照过强,暗反应跟不上,前后脱节,影响整体 效果 B. 温度较高,提高了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消耗了较 多的有机物 C. 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 CO 2 原料的供应 D. 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植物缺水严重而影响光合 作用的进行 C 1. 在光合作用中,糖类是在 阶段形成的,氧气是在 阶段形成的, ATP 是在 阶段形成的。 2. 某科学家用 14 C 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证明其转移的途径是 ( ) A. 二氧化碳 叶绿素 ATP B. 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 ATP C. 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 糖类 D. 二氧化碳 五碳糖 糖类 3. 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 ) A. 二氧化碳 B. 水 C. 叶绿体 D. 葡萄糖 暗反应 光反应 C B 光反应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