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7.12 KB
- 2021-10-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机密★考试结束前
弥勒市中小学2019—2020学年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需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念珠藻、醋酸杆菌都具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等结构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C.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层次也是细胞层次
D.原核生物都是自养生物,没有异养生物
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依靠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人的成熟红细胞依赖无氧呼吸供能
C.蓝藻的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D.肺炎双球菌在细胞核中转录mRNA
3.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中的麦芽糖可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B.胆固醇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上和机体的血液中都有分布
C.血红蛋白中的Fe能作为无机盐调节细胞内液渗透压
D.A、G、C、T四种碱基在线粒体内只能参与构成4种核苷酸
4.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也可以构成生物
C.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二糖可能是糖原
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如图中a代表某信号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可能是胰岛素
D.图中b展示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可以接收任何信号分子
7.关于细胞的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经胞吞获得的病原体通过囊泡运输到溶酶体
B.神经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实现了钾离子浓度内高外低
C.核孔是细胞中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D.相邻动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通道完成信息物质交流
8.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时
C.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
D.以胞吐方式分泌的物质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
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生成通常伴随细胞中的吸能反应
B.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C.菠菜叶肉细胞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可生成ATP
D.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叶肉细胞中可大量储存
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零上低温、无氧、干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
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C.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增强免疫能力
D.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11.下图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的X、Y、M、N代表物质,①、②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为麦芽糖,是淀粉在细胞质中的水解产物
B.Y为丙酮酸,是X物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产物
C.M为乙醇,①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在M中
D.在低氧条件下,①和②过程可能同时发生
12.下面的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13.2019年《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年轻小鼠胶原蛋白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比表达水平高的干细胞容易被淘汰,这一竞争有利于维持皮肤年轻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增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年轻小鼠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无衰老皮肤细胞
B.COL17A1基因含量的高低,可作为判断皮肤是否衰老的依据
C.老年小鼠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与许多酶活性下降有关
D.皮肤干细胞能分化为表皮细胞,说明皮肤干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
1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已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
C.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5.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状分离是指F1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B.遗传因子是独立遗传的,且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过程中消失
C.一株豌豆植株能结多粒种子,子代的数量足够多,能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D.通过测交实验能检测杂种植株产生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16.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有阴影的个体表示患者,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不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
B.若为显性遗传病,则图中的女性患者均为杂合子
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6与Ⅲ-8近亲结婚,后代患此病的概率为1/8
D.若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该病往往有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特点
17.“牝鸡司晨”是指下过蛋的母鸡,变成有鲜艳羽毛会鸣啼的公鸡,该现象现代生物学称之为性反转,性反转的公鸡可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现象说明表现型受环境因素影响
B.母鸡变成公鸡,原因是其性染色体发生了改变
C.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
D.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其后代性别比例仍为1∶1
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基因含多个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就蕴含在碱基排列顺序中
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
C.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9.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五碳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B.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并且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同一侧
C.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逢
D.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集团
20.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小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控制形成mRNA、蛋白质的结构定会发生改变
21.下列关于基因、环境、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B.生物有些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决定,但一个基因不会与多个性状有关
C.生物的表现型是生物的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只要基因型不同,即使环境条件相同,表现型也不会相同
2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进化、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基因重组
B.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即为纯合子
2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缺失会使DNA变短、染色体片段缺失
B.染色体易位改变基因的位置,不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C.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种子,可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后代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24.下列4种育种方法中,变异类型相同的是( )
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③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
④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在生物学自种中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单倍体育种
26.下列关于细菌抗药性产生原因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细菌定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
C.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
D.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
2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选择作用可能相同
B.迁入和迁出均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无自然选择的作用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2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
B.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
C.有三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
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29.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 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稳态就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D.内环境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0.下列关于人类生命活动表现与其对应的调节机制,正确的是( )
A.甲亢患者——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
B.马拉松选手比赛——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减少以升高血糖
C.正常人饮水不足——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胰岛素减少
31.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B.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C.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32.目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扩散蔓延。聚焦疫情的防控和病患的救治,科研人员正积极致力于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和中和抗体等药物的研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为保证其特异性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新冠病毒
B.给新冠肺炎患者注射该疫苗可阻断其被新冠病毒感染
C.中和抗体能与胞内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阻止其增殖
D.中和抗体的合成离不开抗原、淋巴因子和免疫细胞的分工合作
3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尿液浸泡的黄泥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原因是人尿液中含有生长素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
C.在干热天气之后遇大雨,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降解有关
D.用乙烯利处理采摘的番茄果实,可促进其发育
34.在植物茎的向光性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B.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促进背光-侧的生长素合成增多 D.促进生长素在茎尖的横向运输
35.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36.针对下列各种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恰当的是( )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和蚯蚓的种群密度
B.培养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抽样检测法
C.利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土壤中小动物的的类群
D.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中标志要醒目,易识别
37.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
B.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C.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逐渐降低
D.群落具有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8.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3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
B.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其稳定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4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食用和药用价值属于直接价值,观赏价值属于间接价值
C.新发现的物种具有潜在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生物不具有潜在价值
D.在没有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也可能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题——第4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6题和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5题,共45分)
41.(12分)I.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可以使用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将图中的A从绿叶中提取出来。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光。
(2)图中B、C、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甲所示。
2.选取来自树冠同一层的树叶在4月和9月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3)从图甲可知,A叶片是树冠_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4)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限制上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5)光照强度为a时,4月上层叶片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月。
42.(10分)如图是对连续分裂的某动物胚胎细胞在不同时期核DNA含量的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
(1)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图中f h段表示的时期是___________,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代谢活动是___________。
(3)图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段,若要观察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最好选择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段的细胞。
(4)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时期。
43.(7分)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逆行的医生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穿着尿不湿,在三层帽子三层口罩两层眼镜的勒迫下长时间的工作,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的来源除了肝糖原分解,还有___________;促进这两个来源的相关激素主要是膜岛A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
(2)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婴儿无法控制排尿,而健康成年人则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___________。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尿量减少的相关激素是___________。
(3)某患者在初次感染时,14天后检测到了该病毒的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时就检测到了该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细胞识别该病毒后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44.(10分)某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受粉,并且每株能产.生几百粒种子,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花色素的形成。现将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F1自交,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亲本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3)请设计一次交配实验鉴定该植物种群中红花植株(X)关于花色的基因型(要求①简要写出实验思路;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
45.(6分)甘肃天水市因为“花牛”苹果已成为享誉全国的苹果生产基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4、5月苹果开花时节,果园中经常通过仪器发出与蜜蜂振翅飞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来传递_________信息,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进行田园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研究小组对该果园生态系统中某种昆虫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该昆虫同化的能量是_________kJ/(cm2.a)。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摄入的能量
[kJ/(cm2.a)]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kJ/(cm2.a)]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kJ/(cm2.a)]
粪便中的能量
[kJ/(cm2.a)]
51.6
1.5
23.1
27
(二)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46、47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并写清小题题号。)
46.(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使用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来生产酶具有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产量大等优点。回答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问题。
(1)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酶是_________。
(2)因细胞个大而酶分子个小,故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_________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_________法固定化。
(3)固定化细胞常用的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和醋酸纤维素等,是因为它们都属于_________。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最好采用的__________的方法促进其溶解。
(4)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若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_________。形成的凝胶珠应在_________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在工业生产中,细胞的固定化是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的。
47.(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20年新冠病毒正在全球肆虐,要想彻底消灭它,需要研制特定的疫苗,这需要漫长的等待。单克隆抗体技术是新冠疫苗研制的一个方向。
(1)生产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技术。
(2)制备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给小鼠注射灭活的_________,以获得可生产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常用_________方法人工诱导细胞融合后,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会死亡的细胞有_________。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
(3)将获得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患者体内,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原位杀死病患细胞,体现的是单克隆抗体在_________方面的用途。
弥勒市中小学2019-2020学年考试
高二年级 生物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B
B
B
C
D
D
C
C
D
D
D
C
D
A
C
A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D
D
C
C
C
C
A
B
C
D
C
A
A
C
D
D
D
35
36
37
38
39
40
C
B
B
A
A
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41.(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无水乙醇 红光和蓝紫光 (2)O2 ATP C3(3)下层 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2分) (4)光照强度 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大(2分) (5)大于
【分析】
1、分析图示,A表示光合色素,B表示氧气,C表示ATP,D表示C3,E表示光反应阶段,F表示暗反应阶段。
2、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I、(1)图中的A表示光合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从绿叶中提取出来。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据上分析可知,图中B表示氧气,C表示ATP,D表示C3。
Ⅱ、(3)从图甲可知,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故可判断A叶片是树冠下层的叶片。
(4)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大,即限制上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5)据图乙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4月份与9月份净光合速率相等,但4月份呼吸作用强度大于9月份,故4月上层叶片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大于9月。
42.(10分,每空1分) (1)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 物质运输效率的限制 (2)分裂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3)de jk cd ij (4)前期 末期
【分析】
分析图示:图示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其中ob段和fh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和hi段表示前期;cd段和ij段表示分裂中期;de段和jk段表示分裂后期;ef段和kl段表示分裂未期。
【详解】
(1)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是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和物质运输效率的限制。
(2)据上分析可知,图中fh段表示分裂间期,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即对应图中的de或jk段,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中央,数目清晰,是观察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的最佳时期,故最好选择cd段或ij段的细胞。
(4)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期形成纺锤体方式不同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43.(7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或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2分) 抗利尿激素 (3)记忆细胞 浆细胞
【分析】
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再次免疫时的浆细胞既可以来自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又可以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详解】
(1)饥饿又不能进食时,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人体内肝糖原分解加强,同时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加快。
(2)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根据题意,由于初次感染时患者机体产生的相关记忆细胞,在再次感染时受到病毒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继而分泌大量抗体,所以一般患者初次感染时,14
天后可以在体内检测到相应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就能检测到该抗体。
44.(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自由组合 (2)AAbb、aaBB(2分) 6 (3)方案一:实验思路:让红花植株(X)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2分)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全为红花植株,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2分)若子代中红花∶白花=3∶1(或子代中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2分)
方案二:实验思路:让红花植株(X)与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全为红花植株,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中红花∶白花=1∶1(或子代中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红花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
【分析】
根据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红花的基因型为aa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
(1)根据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符合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子二代的分离比12∶3∶1即为9∶3∶3∶1的变式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亲本均为纯合子,红花亲本为aaBB,故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3)若通过一次交配实验鉴定该植物种群中红花植株(X)关于花色的基因型,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可采取以下方案,方案一:让红花植株(X)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若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全为红花植株;若其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子代中红花∶白花=3∶1。
方案二:由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可以让其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为红花植株;若其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1。
45.(6分,每空1分)(1)物理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2)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农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大量输出,需要不断地补充 (3)24.6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分析】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
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②种群的繁衍;
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
(1)蜜蜂飞舞产生的振动或声音属于物理信息;通过仪器发出与蜜蜂振翅飞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可以吸引昆虫传粉,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2)农民进行田园除草、治虫可以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的原因是农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大量输出,需要不断地补充。
(3)昆虫同化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3.1+1.5=24.6kJ/(cm2.a);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46.(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葡萄糖异构酶(1分) (2)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 包埋 (3)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 小火间断加热 (4)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CaCl2溶液 严格无菌
【分析】
固定化细胞:将微生物细胞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位置,即将微生物制成固定化细胞后,能避免复杂的细胞破碎、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因而固定化细胞内酶的活性基本没有损失。固定后的微生物细胞可以作为固体催化剂催化一系列反应,同时,催化反应结束后又能被回收和重复利用。
固定化酶: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被反复利用。
【详解】
(1)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为葡萄糖异构酶。
(2)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个大,酶分子很小,个体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的材料中漏出。
(3)固定化细胞通常使用包埋法使细胞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海藻酸钠的溶解通常用间断加热法,一方面促进其溶解,一方面避免糊底。
(4)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在工业生产中,细胞的固定化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避免杂菌污染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47.(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新冠病毒(或抗原) 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或电激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3分)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3)治疗疾病(或运载药物)
【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用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有亲本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的原理,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手段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详解】
(1)生产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制备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给小鼠注射灭活的新冠病毒,以获得可生产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或电激方法人工诱导细胞融合后,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会死亡的细胞有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3)将获得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患者体内,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原位杀死病患细胞,体现的是单克隆抗体在治疗疾病(或运载药物)方面的用途。
选择题详细解析
1.C
【详解】
A、念珠藻、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等结构,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差异性,B错误;
C、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层次也是细胞层次,C正确;D、原核生物有自养生物,也有异养生物,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A、病毒为非细胞生物,因此没有核糖体,显然新冠病毒不能依靠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A错误;
B、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需要依赖无氧呼吸供能,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其中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
D、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其在拟核中完成转录mRNA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食物中的麦芽糖是二糖,不能直接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A错误;
B、胆固醇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上和机体的血液中都有分布,B正确;
C、血红蛋白中的Fe是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成分,C错误;
D、线粒体中既有DNA又有RNA,则A、G、C、T四种碱基在内能参与构成7种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干旱环境中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B正确;
C、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二糖很可能是乳糖,C错误;
D、构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而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B错误;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C正确;
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图示甲细胞产生的某种物质通过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图中甲细胞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B正确;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可能是胰岛素,C正确;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受体,受体具有特异性,特定的受体只能接受特定的信号分子,D错误。
7.D
【详解】
A、吞噬细胞吞噬的病原体被细胞膜形成的囊泡包裹运输到溶酶体,A正确;
B、钾离子浓度内高外低的保持需要消耗能量,通过主动运输实现,B正确;
C、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确;
D、动物细胞无胞间连丝,胞间连丝存在于相邻的植物细胞间,D错误。
故选D。
8.C
【详解】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正确;
B、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B正确;
C、氧气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有些小分子的神经递质也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D正确。
故选C。
9.C
【详解】
A、ATP的生成通常伴随细胞中的放能反应,A错误;
B、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得到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作为DNA转录的原料,B错误;
C、菠菜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暗条件能进行呼吸作用,均可生成ATP,C正确;
D、ATP在细胞中的含量较少,不能大量储存,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低温、低氧、湿度适宜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A错误;
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少量能量,B错误;
C、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的目的是防止厌氧菌繁殖,C错误;
D、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X为葡萄糖,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的产物,该过程发生在小麦种子的胚乳组织中,A错误;
B、Y为丙酮酸,是葡萄糖经过糖酵解过程的产物,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
C、M为乙醇,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①过程不释放能量,C错误;
D、在低氧条件下,小麦种子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即图中①和②过程可能同时发生,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图a中有细胞壁,并且正逐步形成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无丝分裂,人红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图b可表示蛙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B错误;
C、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
D、图d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虽然年轻小鼠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但也有衰老皮肤细胞,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COL17A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的干细胞增多”可知,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的高低(而不是基因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断皮肤是否衰老的依据,B错误;
C、基因的表达过程中需要多种酶参与,所以老年小鼠COL17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与许多酶活性下降有关,C正确;
D、发育的全能性即可以分化为任何一种组织细胞,皮肤干细胞能分化为表皮细胞,不能说明皮肤干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D错误。故选C。
14.D
【详解】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全能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A正确;
B、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故细胞内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已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的核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15.A
【详解】
A、性状分离是指F1高茎植株自交,子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是独立遗传的,且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过程中消失,B正确;
C、运用统计学方法,子代的数量足够多,会减少误差,能使实验结果更精确,C正确;
D、测交实验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能检测杂种植株产生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正确。
故选A。
16.C
【详解】
A、由于Ⅱ-3为患病女性,所以该病不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则根据女性患者的女儿来判断,由于Ⅱ-4、Ⅲ-5正常,即为隐性纯合子,必有一个隐性基因来自Ⅱ-3,所以Ⅱ-3为杂合子;而Ⅱ-4的一个隐性基因也必然会传给Ⅲ-7,所以Ⅲ-7为杂合子;同理可判断Ⅰ-2为杂合子,所以B正确;
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该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Ⅲ-6、Ⅱ-7为Bb,但Ⅱ-8可为BB或Bb,没有其他条件确定其概率,所以无法计算,C错误;
D、伴X显性遗传具有连续遗传和男性患者的母亲及女儿都是患者(交叉遗传)的特点,D正确;
故选C。
17.A
【详解】
A、由于本来是母鸡的基因型,后来变成了公鸡,说明上述现象说明表现型受环境因素影响,A正确;
B、母鸡变成公鸡,其性染色体没有发生了改变,母鸡变成公鸡是受到激素的影响,B错误;
C、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而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两者不一样,C错误;
D、该公鸡ZW与正常母鸡ZW交配,后代ZZ∶ZW=1∶2,期后代性别比例为雌∶雄=2∶1,D错误。
故选A。
18.D
【详解】
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中含有很多基因,B正确;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正确;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裸露的DNA无蛋白质包裹,D错误。
故选D。
19.D
【详解】
A、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五碳糖是由磷酸二酯键连接的,A错误;
B、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游离的两个磷酸基团位于两条单链的相反端,B错误;
C、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
D、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它们分布在DNA分子的两端,D正确;
故选D。
20.C
【详解】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A错误;
B、②过程中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外,还需要tRNA才能完成翻译过程,B错误。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C正确。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参与转录,则形成的mRNA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
故选C。
21.C
【详解】
A、一种性状可能由一个基因控制,也可能由多个基因控制,A错误;
B、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生物有些性状可由多个基因决定,一个基因也可能会与多个性状有关,B错误;
C、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基因型不同,也可能对应的是相同的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22.C
【详解】
A、三倍体香蕉是不可育的,因此其变异不可能来自基因重组,A错误;
B、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C、由于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
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23.C
【详解】
A、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缺失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即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片段缺失,A错误;
B、染色体易位改变基因的位置,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错误;
C、三倍体西瓜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种子,可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后代,C正确;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即不会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24.A
【详解】
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是单倍体育种,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
②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是多倍体育种,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
③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是杂交育种,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
④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是诱变育种,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①②的变异类型相同,故选A。
25.B
【详解】
根据题干中“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可判断,该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它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故选B项。
26.C
【详解】
A、抗药性变异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先有变异后有选择,A错误;
B、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B错误;
C、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不一定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D错误。
故选C。
27.D
【详解】
A、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同一环境中的表现型可能相同,环境对其选择作用可能相同,A正确;
B、迁入和迁出均能使种群中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型个体数量发生改变,因此均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
C、无自然选择的作用时,种群也可能发生突变和迁移,也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28.C
【详解】
A、人体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但由于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使血浆pH保持稳定,A错误;
B、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发生在人体消化道中,细胞内也存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即细胞内蛋白质的水解),两者都没在内环境中,B错误;
C、直接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C正确;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
故选C。
29.A
【详解】
A、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正确;
B、尿液、血液、细胞液都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稳态就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非固定不变,C错误;
D、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A。
30.A
【详解】
甲亢患者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偏高,A正确;马拉松选手比赛时,随着血糖的消耗,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促进肝糖原转化,使血糖升高,B错误;正常人饮水不足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错误;胰岛素为分泌蛋白,在胰岛B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故选A。
31.C
【详解】
根据前面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可知,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正确;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是造血干细胞随血液流经胸腺时,在胸腺分泌的胸腺素的作用下分化、发育形成的,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C错误;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叫靶细胞,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
32.D
【详解】
A、疫苗只需要保留病毒具有抗原作用的部分,不需要完整的病毒,A错误;
B、注射疫苗主要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作用,不能阻止其被新冠病毒感染,B错误;
C、抗体只能对细胞外液中的抗原发挥作用,不能对细胞内的病毒发挥作用,C错误;
D、B细胞在接受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下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所以抗体的合成离不开抗原、淋巴因子和免疫细胞的分工合作,D正确。
故选D。
33.D
【详解】
A、人食用的植物中含有各种植物激素,但有些不能被人体利用,如生长素,会随着尿液排出,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正确;
B、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的作用,也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B正确;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从而抑制种子萌发,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解除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故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C正确;
D、乙烯利的作用类似于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用乙烯利处理采摘的番茄果实,可促进其成熟,D错误。
故选D。
34.D
【详解】植物之所以能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可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结果导致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35.C
【详解】
A、λ是当年种群数量和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在0~a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型,A正确;
B、a~c年时λ<1,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正确;
C、b~d年时λ值从小于1增加到2,则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λ值从大于1增加后不断减小为1,种群才呈“S”型增长,C错误;
D、d~e年时λ值=2,种群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种群呈现J型增长,D正确;
故选C
36.B
【详解】
跳蝻和蚯蚓的活动能力非常弱,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A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抽样检测法,B正确;调查某种土壤中小动物的的类群,应利用取样器取样法,C错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做到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D错误。
37.B
【详解】
A、光照、温度是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因此光照、温度等都会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A正确;
B、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会发生改变,优势种的改变会导致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错误;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也可能会降低,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群落内的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正确。
故选B。
38.A
【详解】
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主要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或人类持续排污有关,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一定会变小,B正确;
C、环境由差变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体现,C正确;
D、全球气候变暖,也就是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过量燃烧,排放过多温室气体所致,D正确。
故选A。
39.A
【详解】
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
B、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
D、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且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通常只有10%~20%,因此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D正确。
故选A。
40.D
【详解】
A、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A错误;
B、药用、科研、观赏等都属于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B错误;
C、潜在价值是指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物种也可能具有潜在价值,C错误;
D、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下,基因多样性也可能改变,D正确。
故选D。
相关文档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县市2018-20192021-10-1136页
- 【生物】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2021-10-1111页
- 【生物】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2021-10-1111页
- 【生物】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2021-10-1112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2021-10-1116页
- 【生物】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2021-10-1110页
-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2021-10-1150页
- 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2021-10-1135页
- 【生物】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2021-10-1112页
-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2021-10-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