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2.18 KB
- 2021-10-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丰富度及种间关系
2
5
群落的结构
1、3
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
4
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解析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故A和B选项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故D选项正确。C选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
答案 C
2.(多选)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与群落相关知识。从表中可以看出裸露泥滩的物种数为11种,米草群落物种6种,所以A选项正确;从表中看出除泥螺外,其他生物的密度都是裸露泥滩高,所以B错;只要是常规底泥采样器采取的结果都会得出正确结论,所以C错;不同的生物都会有不同的活动时间,比如说蟹类多会晚间活动,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所以D正确。
答案 AD
3.(2011·广州六校联考)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鲢鱼和鳙鱼混合放养时为共生关系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竞争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鲢鱼、鳙鱼和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层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故A错误。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在食物关系,也没有共生关系;青鱼和草鱼之间为竞争关系,故B、C错误。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增加 ,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故D正确。
答案 D
4.(2011·东北师大附中三模)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解析 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5.(22分)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用图中A、B、C曲线表示,据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图中三条曲线根据放入的时间先后判断:A为枯草杆菌,C是大草履虫,B是双小核草履虫。曲线C在c~d段下降是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的加入,竞争压力大,大草履虫处于劣势,数量下降,而曲线A在a~b段下降是由于此间大草履虫增多。
答案 (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 双小核草履虫
(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竞争资源
(4)大草履虫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