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7 KB
  • 2021-10-11 发布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3染色体变异及生物育种解析版 人教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规范练23 染色体变异及生物育种 ‎                    ‎ ‎1.(2019安徽合肥一模)下列有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发育来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或多倍体 C.生物体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或卵细胞,最有可能是单倍体 D.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 ‎2.(2019福建三明质检)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B.染色体上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遗传病 C.染色体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没有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解决植物远缘杂交所得杂种不育的问题 ‎3.(2019安徽宣城调研)下列有关生物体的倍性及育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判断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量 B.多倍体育种需要用到秋水仙素,而单倍体育种则可以不需要 C.经染色体变异途径得到的单倍体及多倍体均为有遗传缺陷的个体 D.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可培育出生物新品种,促进生物的进化 ‎4.(2019湖南常德期末)如图甲是人体正常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一对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突变体Ⅰ、Ⅱ、Ⅲ是甲的几种突变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11‎ A.从正常细胞到突变体Ⅰ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 B.突变体Ⅱ的形成可能是染色体缺失所致 C.突变体Ⅲ形成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甲所示的一个精原细胞经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aX配子的概率是0或1/2‎ ‎5.(2019山东日照期末)如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①~⑥是细胞发生变异后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⑥中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②③④⑥‎ B.①②③的变异方式分别为基因重组、易位、倒位 C.①~⑥能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甲→⑤过程可通过自交或花药离体培养后再加倍来实现 ‎6.(2019山东日照一中模拟)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11‎ B.单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为了解决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D.马铃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7.(2019河南洛阳联考)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相同材料做该实验,低温诱导的时间长短可以不同 B.视野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比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 C.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着丝点不能分裂 D.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体积较小 ‎8.(2019江苏常州期末)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Ⅳ号常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减数分裂时,Ⅳ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 B.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D.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 ‎9.(2019山西模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此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是这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 B.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 11‎ C.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正常人产生白细胞的速度比此病患者的慢 ‎10.(2019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图中乙是细胞受到辐射后产生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阻止DNA合成 B.由乙可知,B点时受到辐射着丝点会分裂 C.该细胞受到辐射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乙中的变化一定发生在A点前 ‎11.科学家发现一类“杀配子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是一类具有优先传递效应的外源染色体,它通过诱导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实现优先遗传,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发生的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遗传”)的变异,理由是这种变异使 。 ‎ ‎(2)由图中可育配子①与正常小麦(未导入杀配子染色体)的配子受精后,发育的个体正常。但是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理论上至少有一半是正常可育的,这是因为这些配子 11‎ 中                  。但是另有一部分配子会致死(不育)或者虽然可育但是往往会发生染色体的             变异。 ‎ ‎(3)科学家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导致小麦某些特定染色体缺失,   (填“能”或“不能”)研究分析小麦的某些基因是否在缺失染色体上。科学家为了进一步确定半致死可育配子②与可育配子①在染色体数量与结构上有什么不同,首先要用培养基对这两类配子进行离体培养,选择其处于         期的愈伤组织细胞染色并用显微镜对比观察。 ‎ ‎12.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A/a、B/b),已知显性基因越多,花色越深,现有两种纯合的中红花植株杂交,产生F1全为中红花,F1自交得到F2,其花色植株数量比为深红∶红∶中红∶淡红∶白=1∶4∶6∶4∶1,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纯合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2)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F2深红色个体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获得的红色个体比例最大。 ‎ ‎(3)某兴趣小组利用深红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培育纯合的中红品种,设计了两套方案:‎ ‎①若利用杂交育种需要在第    代开始筛选,该代中中红色纯合个体占    ,将筛选出的中红色个体再进行        以提高中红色纯合子的比例。 ‎ ‎②若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案,请简述过程:    。 ‎ ‎13.(2019天津武清期末)某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籽粒的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正常情况下,杂合植株(Cc)自交的子代中,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值约为3∶1。某次实验中发现,一株杂合植株(以下称为M)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值约为1∶1。为解释M的遗传结果,有人对M细胞内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做出了2种假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 ‎(1)正常情况下,杂合植株(Cc)自交子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值约为3∶1的条件是                                            (至少答出两条)。 ‎ ‎(2)假设①中所发生的变异为             ,理论上,假设①    (填“能”或“不能”)解释M的遗传结果。 ‎ ‎(3)假设②认为,细胞内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变异。已知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但雌配子可育。请利用M自交产生的籽粒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假设②的合理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 课时规范练23 染色体变异 及生物育种 ‎1.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A项错误;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或多倍体,B项正确;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不属于单倍体,由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属于单倍体,C项错误;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四倍体的单倍体细胞,D项错误。‎ ‎2.D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A项错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染色体上不携带致病基因,B项错误;染色体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但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变异,对个体的性状影响较大,C项错误;当植物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或同 11‎ 源染色体组数是奇数时,杂交不育,可以通过诱导染色体组加倍的方法培养出新类型的多倍体,解决植物远缘杂交所得杂种不育的问题,D项正确。‎ ‎3.D 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判断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量及该生物的发育来源,A项错误;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B项错误;经染色体变异途径得到的某些种类的单倍体(如用玉米的花粉、高粱的花粉、水稻的花粉培育形成的单倍体),与正常植株相比,它们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存在遗传缺陷;而经染色体变异途径得到的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加倍,而且是可育的,还具有茎秆粗壮,叶片、种子、果实都比较大等优点,不存在遗传缺陷,C项错误;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可培育出生物新品种,促进生物的进化,D项正确。‎ ‎4.C 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A项正确;突变体Ⅱ中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B项正确;突变体Ⅲ中一条2号染色体的片段移到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项错误;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X、AY、aX、aY,而一个甲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2种,即AX、aY或AY、aX,则产生的aX的配子概率是0或1/2,D项正确。‎ ‎5.C 据图可知,①变异方式为基因重组,②变异方式为易位,③变异方式为倒位,④变异方式为染色体数目变异,⑤变异方式为基因重组,⑥变异方式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图①~⑥中,②③④⑥为染色体变异,A项正确;①②③的变异方式分别为基因重组、易位、倒位,B项正确;②③④⑥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是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变化,C项错误;甲自交可产生⑤,通过甲的花药离体培养也可产生⑤,D项正确。‎ ‎6.B 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从而加速育种进程,A项正确;由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无法形成种子,所以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子,B项错误;由于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所以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从而解决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C项正确;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D项正确。‎ 11‎ ‎7.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一般是在4℃条件下培养根尖48~72h,所以用相同材料做该实验,低温诱导的时间长短可以不同,A项正确;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大于分裂期,所以与正常有丝分裂相比,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多,B项错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着丝点分裂后加倍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C项错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体积较大,D项错误。‎ ‎8.D 正常的无眼果蝇和有眼果蝇杂交,可以是ee和EE杂交,也可以是ee和Ee杂交,前者子代均是有眼,而后者子代有眼和无眼的比为1∶1,A项错误;基因频率=某个基因的数目/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三体的产生可能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如Ee变成Eee,B项错误;由于三体减数分裂时Ⅳ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所以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染色体数正常,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得到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比正常细胞多一条Ⅳ号染色体,而另外两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即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染色体数目相同,C项错误;三体果蝇的基因型可以为EEE、EEe、Eee或eee四种,和正常无眼果蝇(ee)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不同,故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D项正确。‎ ‎9.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即发生了易位现象,结果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使得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故该病发生的病因是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A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会引起细胞增殖失控,所以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B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即患者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项错误;由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说明正常人产生白细胞的速度比此病患者的慢,D项正确。‎ ‎10.B 图甲是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A点位于DNA复制时期,BC表示分裂前期和中期;由图乙可知,染色体变短,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点发生DNA复制,所以A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 11‎ 阻止DNA合成,A项正确;辐射只会导致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改变,而不会导致着丝点分裂,B项错误;图乙中所示的变异为该细胞受到辐射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项正确;图乙中的变化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都缺失相同的片段,说明缺失发生在染色体复制开始之前,所以图2中的变化一定发生在A点前,D项正确。‎ ‎11.答案:(1)可遗传 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增加(1A)或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有一半含有杀配子染色体(或含有1条A染色体) 结构(或缺失、易位)‎ ‎(3)能 有丝分裂中 解析:(1)正常六倍体小麦有42条染色体,而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染色体数目为43条,即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图中可育配子①的染色体组成为21W+1A,正常小麦产生的配子为21W,因此与正常小麦的配子受精后,发育的个体染色体组成为42W+1A,其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则A染色体将随机分配在细胞的一极,因此产生的配子中理论上至少有一半是正常可育的,即一半配子中含有A染色体。但是另有一部分不含A染色体的配子会致死(不育)或者虽然可育但是往往会发生染色体的结构(或缺失、易位)变异。‎ ‎(3)科学家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导致小麦某些特定染色体缺失,能研究分析小麦的某些基因是否在缺失染色体上。在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因此科学家为了进一步确定半致死可育配子②与可育配子①在染色体数量与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可以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愈伤组织细胞染色并用显微镜对比观察。‎ ‎12.答案:(1)AAbb和aaBB 中红∶淡红∶白=1∶2∶1‎ ‎(2)2 AAbb或aaBB ‎(3)①2 1/8 连续自交 11‎ ‎②第一步,取F1个体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第二步,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二倍体植株;第三步,开中红色花的个体即为纯合个体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F1自交所得F2的花色植株数量比为深红∶红∶中红∶淡红∶白=1∶4∶6∶4∶1,表现型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且F2总的组合数为16,所以F1为双杂合子(AaBb),表现型为中红,由此可推知两种纯合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若F1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中红∶淡红∶白=1∶2∶1。‎ ‎(2)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红色个体含有3个显性基因,其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F2深红色个体含有4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ABB,该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中红色个体杂交获得的后代全是红色个体,即后代红色个体比例最大。‎ ‎(3)①若利用杂交育种,即利用深红色个体(AABB)与白色个体(aabb)杂交,F1全是杂合的中红色(AaBb)个体,则需要在第2代开始筛选;该代中中红色纯合个体(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4×1/4+1/4×1/4=1/8;筛选出的中红色个体需进行连续自交以提高中红色纯合子的比例。‎ ‎②若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案,具体过程包括:第一步,取F1个体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第二步,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二倍体植株;第三步,开中红色花的个体即为纯合个体(AAbb或aaBB)。‎ ‎13.答案:(1)雌配子及雄配子中C和c的比值均为1∶1,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结合概率相等,各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等(答出合理两条即可)‎ ‎(2)染色体易位(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不能 ‎(3)实验步骤:用M自交产生的有色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作父本,用M自交产生的无色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作母本,二者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的籽粒全为无色,则假设②合理。‎ 11‎ 解析:(1)杂合子自交,子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数量比为3∶1的条件为雌配子及雄配子中C和c的比值均为1∶1,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结合概率相等,各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等。‎ ‎(2)假设①中所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易位,根据假设①,M个体自交,后代有色籽粒和无色籽粒之比为4∶1,不能解释M的遗传结果。‎ ‎(3)根据假设②,可推知M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值为1∶1,且有色籽粒的染色体组成与M相同。因为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但雌配子可育,所以选M自交产生的有色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为父本做测交实验可以验证假设②。‎ 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