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00 KB
  • 2021-10-11 发布

2018-2019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 A.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相关结构的变化,意在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前期时,同源染色体会发生两两配对的现象,即联会,A会出现;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B会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C会出现;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无着丝点分裂,而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不会出现;故选D。‎ ‎2.20条染色体的玉米体细胞连续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和细胞内染色体分别是 A. 6个 20条 B. 6个 80条 C. 8个 20条 D. 8个 80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由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详解】有丝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细胞与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了恒定,因此20条染色体的玉米体细胞连续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仍为20条,一次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三次分裂形成8个子细胞,A、B、D错误,C正确。‎ ‎3.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能合成胰岛素 B. 进行mRNA的合成 C. 进行ATP的合成 D. 存在血红蛋白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分化实质的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同时又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详解】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胰岛素基因,但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A正确;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需要蛋白质的合成,需要进行mRNA的合成, B错误;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C错误;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血红蛋白基因,该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D错误。‎ ‎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①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③形成细胞板 ④染色体复制 ⑤染色体螺旋变粗呈棒状。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A. ④⑤①②③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④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的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有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有丝分裂从间期开始,首先进行④染色体复制,前期有⑤染色体螺旋变粗呈棒状,中期有①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后期有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有③形成细胞板,因此正确的组合是A,B、C、D错误。‎ ‎5.下列关于染色体、纺锤体、核膜与核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前期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 B. 动物细胞纺锤体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丝 C. 前期核膜、核仁均消失 D. 末期核膜重建,纺锤体消失 ‎【答案】B ‎【解析】‎ ‎【分析】‎ 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是由细胞两极的细胞质基质中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的。‎ ‎【详解】有丝分裂前期特征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膜消失,核仁解体,A、C正确。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D正确。‎ ‎6.下列有关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衰老细胞的酶活性都降低,细胞核减小 B. 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C. 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增加 D.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 ‎(1)无限增殖; ‎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详解】衰老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 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减少,C错误;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D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点睛】细胞衰老特征小结:一大(细胞核体积变大)、一小(细胞体积变小)、一多(色素增多)、三低(物质运输功能、代谢速率、多种酶活性)。‎ ‎7.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下列哪项不是这一生命现象的原因()‎ A. 微生物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 B.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迅速 C. 微生物细胞直径小 D. 微生物体内酶的活性比动植物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详解】微生物的体积小,细胞的直径小,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所以物质交换迅速,新陈代谢旺盛,ABC正确;微生物体内酶活力不一定比动植物高,也不是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的原因,D错误。‎ ‎8.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分离的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分别是 A. 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 B. 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 C. 非同源染色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 D. 姐妹染色单体上;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细胞学基础即减数分裂过程。‎ ‎【详解】分离的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上,故A正确。‎ ‎【点睛】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自由组合。‎ ‎9.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A. 蛋白质减少 B. 磷脂减少 C. 糖蛋白减少 D. 糖蛋白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详解】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识别作用,且在细胞间有黏着作用,而癌细胞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所以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故选C。‎ ‎10.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分别发生在 ( )‎ A. 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着重考查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意在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综上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选C。‎ ‎11.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出现形态和数量的变化 B. 正常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但遗传信息执行情况有差异 C. 细胞衰老,细胞内的色素逐渐减少 D.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有利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多细胞生物的生长既要靠细胞生长增大,又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2.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3.生物体生长历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 ‎【详解】细胞增殖过程染色体要进行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在间期是细丝状,在分裂期会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形成圆柱状或杆状,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分化过程遗传物质并未改变,B正确。细胞衰老过程,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积累,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有利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 ‎12.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过程中,下列行为不发生的是 A. DNA复制 B. 减数分裂 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过程是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方式。‎ ‎【详解】受精卵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DNA复制,DNA加倍,A正确。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过程是有丝分裂,不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是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B错误。发育的过程要有基因选择性表达,进行细胞分化形成一定的组织器官,C正确。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移向两级,D正确。‎ ‎13.以下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且均等分裂,为雄性的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②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③着丝点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④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详解】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故分裂的前后顺序依次是②①④③,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各细胞形成的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图中神经细胞、白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核DNA相同,而卵细胞中的核DNA只是其他三种细胞的一半,A错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但是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相同,B错误;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C正确;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有相同的蛋白质,如各细胞都有呼吸酶、ATP合成酶等,D错误。‎ ‎15.关于同一生物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间期都进行DNA复制,经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数目相同 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染色体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D. 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均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2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形成4个细胞,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核DNA数量相同,均为4n,但二者的染色体行为不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而有丝分裂的中期是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二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相同,故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的核DNA分子数为4n,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核DNA数为2n,C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也为2n,均与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体细胞的一半,故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均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2倍,D正确。‎ 故选D。‎ ‎16.以下说法正确是()‎ A. 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来形成纺锤体 B. 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C.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增大,不利于气体交换的进行 D.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随着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可以通过不同体积的琼脂块模拟实验证明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速率成反比。‎ ‎【详解】A、蛙的红细胞是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与纺锤丝的变化,A错误;‎ B、细胞全能性的终点得到的结果是个体,B中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得到只是各种血细胞,B错误;‎ C、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增大,利于物质的转运,C错误;‎ D、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是因为膜上的糖蛋白减少,D正确。‎ 故选D。‎ ‎17.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的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的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 A. 3∶1 B. 15∶‎7 ‎C. 9∶7 D. 15∶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杂合子的比例是1/2n。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 ‎【详解】Cc自交三代杂合子的比例是1/23=1/8,则CC=cc=(1-1/8)/2=7/16,有色花:白色花=(7/16+1/8):7/16=9:7。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18.某遗传病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 伴Y染色体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染色体遗传病在后代子女中发病概率相同,伴性遗传病在后代子女中的表现与性别有关。据题干分析,“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推测此病与性别相关联,在后代子女中发病概率不同,应属于伴性遗传。‎ 详解:如果该病为伴Y遗传,则父亲患病,儿子必病,A错误;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则后代子女中患病概率相同,不必强调只生男孩,B错误;如果是伴X隐性,母亲表现正常而可能是携带者,儿子有可能患病,C错误;依据“男性患病,子代女性一定患病,母亲正常儿子一定正常”判断,此病应为伴X显性遗传,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解题关键是根据遗传病的发病特点,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分析判断遗传病的显隐性,致病基因所在位置,从而推测亲代和子代可能的基因型。‎ ‎19.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B. 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C. 精细胞经变形形成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 D.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不考虑交叉互换等情况,一个精原细胞,不管它含有几对等位基因,产生的精细胞种类为两种,且这两种精细胞中的基因型互补,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为一种,同时产生3个极体,据此分析。‎ ‎【详解】A.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A正确;‎ B.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B错误;‎ C. 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C正确;‎ D.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3个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D正确。‎ ‎20.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由n个氨基酸、m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至少脱去了(n+m)个水分子 B. 处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渗透压逐渐变大 C. 若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中有水,则可以确定培养液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D. 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链状肽链数。 3、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4、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5、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②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④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⑤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若某蛋白质是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m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形成时生成了(n-m)个水分子,A错误;处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原生质的浓度逐渐减小,其渗透压逐渐变小,B错误;若培养基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水,则可以确定培养液中酵母菌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但无法判断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C错误;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会引起细胞体积变小,由于酶的活性降低,会导致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呼吸、衰老细胞的特征等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明确衰老细胞的特征,掌握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1.‎ 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 有丝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说明此时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故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据此分析。‎ ‎【详解】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存在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 ‎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存在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C. 有丝分裂后期无姐妹染色单体,但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此时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D正确。‎ ‎22.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I~IV)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 II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 III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 ②代表染色体 D. I~IV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分析图解为关键,要通过图中相关数量的变化判断细胞分裂类型和①-③代表的结构或物质。 根据图示分裂结果可以看出,该分裂为减数分裂,因此可以判断①是染色体,②是染色单体,③是DNA。图中Ⅰ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Ⅲ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Ⅳ表示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生殖细胞。‎ ‎【详解】‎ 由图分析可知Ⅱ所处阶段可以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后期,A正确;Ⅲ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存在染色体单体,应是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②是染色单体,①是染色体,C错误;Ⅰ-Ⅳ中的③DNA数量比是2:4:2:1,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减数分裂及其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图示变化判断分裂时期和确定①②③各表示的结构。‎ ‎23.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癌症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 B. 长期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苯等 C. 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受其他条件影响 D. 由引起癌变的病毒引起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癌变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生物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特点:能够无限生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和容易扩散和转移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 ‎【详解】放射性物质,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属于物理致癌因子,长期接触可引发癌症,A正确;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砷、苯等属于化学致癌因子,长期接触可引发癌症,B正确;癌症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受环境的影响,C错误;病毒是生物致癌因子,能引发癌症,D正确。‎ ‎24.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依次是(  )‎ A. 3,6,6,6‎ B. 3,12,12,6‎ C. 3,6,6,12‎ D. 3,12,12,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细胞含有3条染色体。‎ ‎【详解】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含3条染色体)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该动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初级卵母细胞中含3个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该动物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和6条染色体。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1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25.据美国遗传学专家Mckusick教授统计,目前已知的遗传病有4000多种。如图是某家族中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B. 1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4‎ C. 3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3 D. 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B、b,则4号的基因型为XbY。‎ ‎【详解】根据4号的基因型可以推出其父母的基因型为:1 号XBXb,2号XBY。3号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 B.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 含X染色体的精子比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多 D.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详解】因为雌性只能产生含X的配子,雄性产生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故雌雄配子中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A正确;果蝇的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大,B错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同,C错误;某些生物雌雄同株,无性染色体,如豌豆,D错误。故选A。‎ ‎2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并且失去了原细胞的所有特点 B. 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无法合成 C.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D.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形成癌细胞,即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癌变的细胞能无限增殖,但并没有失去原来细胞的所有特点,A错误;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无法合成,B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细胞癌变、细胞分裂和细胞衰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8.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中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成对的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遗传因子表达的机会相等 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的子一代全部是高茎,高茎自交子二代高茎:矮茎=3:1。‎ ‎【详解】高茎自交子二代高茎:矮茎=3:1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中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成对的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F1杂合子通常表现A对应的性状。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9.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核DNA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 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核DNA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 C.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核DNA数目相同,遗传信息不同 D.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遗传信息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2n→4n→2n;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2n→4n→2n→n。‎ ‎【详解】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核DNA数目相同均为4n,前者染色体散乱分布,后者同源染色体有联会现象,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前者DNA数目是4n,后者DNA数目是2n,二者着丝点均分布在赤道板上,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数目均4n,遗传信息相同,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含染色体4n,DNA数目是4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2n,DNA数目是2n,遗传信息不同,D正确。故选C。‎ ‎30.如图所示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 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C. 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4‎ D. 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着丝点在赤道板,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的中期;乙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甲、乙含同源染色体,丙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由丙图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雌性,乙细胞初级卵母细胞,B错误;丙无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该生物为雌性,如丙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出现在睾丸中,D正确。故选D。‎ ‎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前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个四分体。‎ ‎(2)该细胞有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有_____个DNA分子。‎ ‎(3)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可形成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减数第一次 (2). 2 (3). 4 (4). 8 (5). 8 (6). 卵细胞或极体(第二极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该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说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 该细胞有A、B、C、D所示的4条染色体,有a、a′、b、b′、c、c′、d、d′所示的8条染色单体,而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共有8个DNA分子。‎ ‎(3)因该细胞为某雌性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而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所以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可形成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或极体(第二极体)。‎ ‎【点睛】以图示中呈现的“四分体”为切入点,明辨图示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及其时期,进而结合题意并围绕“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3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红果 ‎ 黄果 ‎ 一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二 红果×黄果 ‎ 997‎ ‎ 0‎ ‎ 三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 ‎(2)写出以下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二项式展开法或棋盘法准确书写实验组三的遗传图解,注明子代表现型及比值:___________。‎ ‎【答案】 (1). 红色果 (2). 二和实验三 (3). Aa×aa (4). AA×aa (5). 2/3 (6). ‎ ‎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为知识载体,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实验二中,红果与黄果杂交,F1均为红果,说明红果对黄果为显性性状,且双亲均为纯合子;实验三中,红果与红果杂交,F1中红果∶黄果=1511∶508≈3∶1,说明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可见,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红果,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二和实验三得出的。‎ ‎(2)红果对黄果为显性性状。实验一中的红果与黄果杂交,F1中红果∶黄果=492∶504≈1∶1,说明亲本红果与黄果的遗传因子组合是Aa×aa;实验二中的红果与黄果杂交,F1均为红果,说明亲本红果与黄果的遗传因子组合是AA×aa。‎ ‎(3)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组合三中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F1显性类型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AA∶Aa=1∶2,因此在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4)综上分析,实验三的双亲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在书写遗传图解时,要注意写清亲代、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亲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相关的过程需用箭头与表格的形式呈现或用箭头连接。‎ ‎【点睛】以“实验二或实验三中的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其F1的性状分离比”为切入点,明辨红果为显性性状,白果为隐性性状,据此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33.‎ 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八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请回答:‎ ‎(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豌豆人工杂交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在处理观察到数据时,应用______________ 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关系。他根据实验中得的数据和现象提出了假设,并对此设计了______________ 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 ‎(2)孟德尔在揭示遗传定律时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在体细胞中它__________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__的。‎ ‎【答案】 (1). 母本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套袋 (2). 统计学 (3). 测交 (4). 遗传因子 (5). 成对 (6). 随机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①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③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详解】(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进行豌豆人工杂交实验的方法是母本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套袋;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孟德尔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关系。他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现象提出了假设,并对此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只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方法、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 ‎34.遗传性扁平足与进行性肌萎缩都是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扁平足为常染色体遗传,相关基因为A、a,进行性肌萎缩为伴性遗传,相关基因为E、e.下图为甲、乙两个家族遗传系谱图,每个家族中仅含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不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且6号个体不含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 ‎(1)有扁平足遗传基因的家族是____。‎ ‎(2)进行性肌萎缩的遗传方式为____。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只考虑甲家族的遗传病)。‎ ‎(3)若15号个体带有乙家族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且社会人群中,乙家族遗传病的患病率是万分之十六。则:‎ ‎①12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1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 ‎②7号个体与18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患甲病概率是____。‎ ‎③9号个体与16号个体婚配,生一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 ‎(4)8号个体表现正常,经基因检测,她同时带有甲家族遗传病和红绿色盲(基因B、b)致病基因,则8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是XBEXbe或____。‎ ‎【答案】 (1). 乙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XEXE或XE对Xe (4). 0 (5). Aa(或AaXEXE) (6). 1/8 (7). 309/416 (8). XBeXbE ‎【解析】‎ ‎【分析】‎ 甲家族中,5、6正常,其儿子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6号不携带相关基因,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病为进行性肌萎缩;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为遗传性扁平足,在常染色体上,可能是显性遗传病或隐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家族为伴X隐性遗传病,属于进行性肌萎缩,乙家族具有扁平足遗传基因。‎ ‎(2)甲家族中,5、6正常,其儿子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6号不携带相关基因,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甲家族的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9号患病,说明5号是携带者,则7号基因型为XEXE或XEXe。‎ ‎(3)若15号个体带有乙家族遗传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社会人群中,乙家族遗传病的患病率是万分之十六,即aa=16/10000,a=4/100,A=96/100,AA=9216/10000,Aa=2×96/100×4/100,AA:Aa=12:1。‎ ‎①12号个体生有患乙病的子女,则12号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0,16号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病的父亲,16号的基因型为Aa(XEXE)。‎ ‎②7号个体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病的弟弟,7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EXE、1/2XEXe与18‎ 号个体(XEY)婚配,所生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2×1/2×1/2=1/8。‎ ‎③9号个体(AAXeY)与16号个体(AaXEXE)婚配,生一正常的女儿(1/2AAXEXe或1/2AaXEXe)。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12/13AAXEY或1/13AaXEY)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1/2×1/13×1/4)×(1-1/4)=309/416。‎ ‎(4)由于甲家族遗传病和红绿色盲都是伴X隐性遗传,8号个体表现正常,经基因检测,她同时带有甲家族遗传病和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则8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是XBEXbe或XBeXb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的类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学会判断患病的遗传方式,再根据题意进行相应的概率计算。‎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