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00 KB
  • 2021-10-11 发布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黄陵中学本部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 精细胞 B. 卵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 D. 极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性染色体虽形状、大小不同,但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联会,属于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详解】精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口腔上皮细胞是人体正常的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极体是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2.在高等动物的一生中,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 )‎ A. 无丝分裂过程中 B. 合子形成过程中 ‎ C. 卵裂的全过程中 D. 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A错误;合子是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B错误;卵裂主要发生有丝分裂过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会配对形成四分体,D正确。‎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明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再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3.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 A. 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和分离 B. 细胞质的分裂是否均等 C. 染色体复制次数是否相同 D. 细胞分裂次数是否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 卵巢 过程 变形期 无变形期 性细胞数 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细胞质的分配 均等分裂 不均的分裂 相同点 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一半 ‎【详解】A、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A错误;‎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是不均等的,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B正确;‎ C、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都复制了一次,C错误;‎ D、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都分裂了2次,D错误。‎ 故选B。‎ ‎4. 动物卵巢中有10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以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是 A. 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 B. 10个卵细胞和40个极体 C. 40个卵细胞 D. 10个卵细胞和30个极体 ‎【答案】D ‎【解析】‎ ‎1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故10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形成10个卵细胞和30个极体.故本题选D。‎ ‎5.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 )‎ A. 间期染色体复制 B.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 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D. 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3)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1)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2)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4)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错误;‎ 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 D、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减数分裂的各个过程的显著特点,并加以区分,进而更好的理解减数分裂完整过程。‎ ‎6.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B.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 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精核和卵核完成融合形成受精卵 D. 受精作用是从精子识别卵细胞开始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内容:‎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 ‎3、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AC、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尾部留在卵细胞外,最终脱落,A正确,C错误;‎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这也是受精作用的实质,B正确;‎ D、受精作用是从精子识别卵细胞开始的,D正确。‎ 故选C。‎ ‎7.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小麦的高杆和矮杆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小麦的高杆和矮杆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8.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AABB 和 AABb B. Aabb 和 aaBb C. aaBB 和 AAbb D. AaBb 和 aaBB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性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隐性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若环境条件相同,AA和Aa都表现显性性状,aa表现隐性性状。‎ ‎【详解】A、AABB和AABb的个体在同一条件下,两对性对性状都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 B、Aabb的个体表现出一显性一隐性性状,在相同条件下,aaBb个体表现出一隐性一显性性状,B错误;‎ C、aaBB的个体表现出一显性一隐性性状,在相同条件下,aaBB个体表现出一隐性一显性性状,C错误;‎ D、AaBb表现出双显性性状,在相同条件下aaBB体表现出一隐性一显性性状,D错误。‎ 故选A。‎ ‎9. 下列杂交属于测交的是(  )‎ A. EeFfGg×EeFfGg B. EeFfGg×eeFfGg C. eeffGg×EeFfgg D. eeffgg×EeFfG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测交是孟德尔用隐性纯合子来与F1杂交,来验证F1的基因型,而F1是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而来的,每对基因都是杂合的,故选D.eeffgg×EeFfGg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测交 B. 自交 C. 正交 D. 反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 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 要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由于豌豆是雌雄同株植物,因此自交法最简便,故选B。‎ ‎11.下列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详解】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双眼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A正确;‎ B、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正确;‎ C、基因型相同,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型不一定不同, C正确;‎ D、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双眼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D错误。‎ 故选D。‎ ‎12.由六倍体小麦的花药发育成的个体成为( )‎ A. 六倍体 B. 三倍体 C. 多倍体 D. 单倍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 ‎3、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 ‎【详解】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由六倍体小麦的花药发育成的个体虽然含有3‎ 个染色体组,但仍属于单倍体,故选D。‎ ‎13.马铃薯是一种四倍体植物,它的单倍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四倍体马铃薯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 ‎【详解】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四倍体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其花粉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发育形成的单倍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有2个,故选B。‎ ‎14.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 )‎ A. 染色体 B. 生殖细胞 C. 细胞 D. 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在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一种叫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就是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故选D。‎ ‎15.染色体与 DNA 的关系是( )‎ A. 染色体即是 DNA B. 染色体是 DNA 的基本单位 C.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 D.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 也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在染色体上,可以说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但不能说是唯一载体。‎ ‎【详解】A、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A错误;‎ B、基因是DNA的基本单位,B错误;‎ C、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两部分,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载体,C正确;‎ D、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不是,D错误。‎ 故选C。‎ ‎【点睛】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16.对基因的正确叙述是( )‎ A. 基因是染色体的片段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 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 D. 基因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详解】ABC、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A、C错误,B正确;‎ D、基因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B。‎ ‎17.人工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常用的方法是( )‎ A. 用紫外线照射发芽的种子或幼苗 B.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 对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D. 诱导多倍体之间杂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常用方法是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细胞染色体组加倍。‎ ‎【详解】A、用紫外线照射发芽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植物产生基因突变,不能获得多倍体,A错误;‎ B、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常用方法是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B正确;‎ C、用花药培育获得植物是单倍体植株,不是多倍体,C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远缘杂交一般不能成功,D错误。‎ 故选B。‎ ‎18.下列情况下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 第 5 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的猫叫综合征 B. 第 21 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唐氏综合征 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 用花药离体培养出单倍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A、猫叫综合征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A错误;‎ B、唐氏综合征属个别染色体多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 C、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了对应部分是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D、花药培养出单倍体属染色体成倍减少,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正确区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了对应部分是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如果非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了对应部分是属于染色体变异。‎ ‎19.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这种变异是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 A. 缺失 B. 重复 C. 倒位 D. 易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分为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详解】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故选A。‎ ‎20.下列关于染色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疾病才称为染色体病 B. 只有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疾病才称为染色体病 C. 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染色体病 D. 染色体病因无法进行早期诊断,因而无法预防其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叫做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详解】ABC、染色体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所以染色体病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A、B错误,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早期对胎儿进行唐氏筛查,可以进行早期诊断,D错误。‎ 故选C。‎ ‎【点睛】人类基因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识记各种遗传病的概念、特点,进行横向之间的比较,加深理解记忆。‎ ‎21.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般是( )‎ A. 44+XY B. 22+X 或 22+Y C. 23+Y D. 23+X 或 23+Y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因此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即22+X或22+Y,故选B。‎ ‎22. 下列不是DNA复制条件的是 A. 解旋酶、聚合酶 B. 脱氧核苷酸 C. DNA模板和能量 D. 逆转录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NA分子复制的条件:酶,如解旋酶;能量即ATP;原料即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即DNA分子。‎ 考点:DNA的复制 点评:属于基础题,本题较简单,学生只需熟记即可准确回答。‎ ‎23.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正确是( )‎ A. 母亲正常,父亲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 B. 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不是色盲 C. 双亲正常,儿子有可能是色盲 D. 双亲正常,女儿有可能是色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类疾病的特点是:(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详解】A、儿子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母亲正常,父亲色盲,儿子不一定色盲,A错误;‎ B、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B错误;‎ C、双亲均正常,当母亲是携带者时,儿子有可能色盲,C正确;‎ D、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D错误。‎ 故选C。‎ ‎24.某女同学在体检时发现是色盲,该同学的父母的色觉情况是( )‎ A. 父色盲、母正常 B. 父正常、母携带者或色盲 C. 父正常、母色盲 D. 父色盲、母携带者或色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女患者的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据此答题。‎ ‎【详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儿患病,假设其基因型为XaXa,则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XaY,为色盲患者,母亲的基因型不能确定为XaXa或者XAXa,则母亲为携带者或色盲,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遗传,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25.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某遗传病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 A. 伴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遗 C. 显性遗传 D. 隐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有病的男孩,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显性遗传病,故C正确。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可能是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A、B、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6. 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 A. 优良性状 B. 隐性性状 C. 显性性状 D. 相对性状 ‎【答案】B ‎【解析】‎ A、优良性状如果是显性杂合体,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一定能够稳定遗传,A错误;‎ B、在杂交育种中,一定能够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 C、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其自交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能够稳定遗传,C错误;‎ D、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D错误 ‎【考点定位】杂交育种 ‎【名师点睛】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只有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够稳定遗传.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2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 )‎ A. DNA 是遗传物质 B.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 R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多糖、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故选A。‎ ‎28.DNA 分子基本骨架的形成方式是( )‎ A.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B. 磷酸与碱基交替连接 C. 脱氧核糖与碱基交替连接 D. 磷酸与核糖交替连接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故选A。‎ ‎29.DNA 分子复制的时期( )‎ A. 有丝分裂间期 B.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D.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关DNA分子的复制:‎ ‎1、DNA复制过程为:‎ ‎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5、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6、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详解】DNA的复制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故选B。‎ ‎30.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分别位于( )‎ A. DNA 和信使 RNA 上 B. DNA 和转运 RNA 上 C. 信使 RNA 和转运 RNA 上 D. 染色体和基因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详解】(1)遗传信息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此遗传信息位于DNA分子中。‎ ‎(2)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密码子位于mRNA上。‎ 故选A。‎ ‎31.DNA 复制的原料、场所分别为( )‎ ‎①脱氧核苷酸 ②核糖核苷酸 ③细胞核 ④核糖体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的复制:‎ ‎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③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它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详解】DNA的复制利用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发生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为①③,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点,识记DNA复制的时间、场所、条件、过程、特点、结果、意义等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 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是( )‎ A. 复制 B. 转录 C. 翻译 D. 转录和翻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DNA遗传信息的传递实质是DNA的自我复制(DNA→DNA),场所是细胞核;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DNA→RNA)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RNA→蛋白质)的场所是细胞质。‎ ‎【详解】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故选D。‎ ‎33.一个转运 RNA 一端的 3 个相邻的碱基是 CGA,此 RNA 转运的氨基酸是( )‎ A. 酪氨酸(UAC) B. 丙氨酸(GCU) C. 精氨酸(CGA) D. 谷氨酸(GA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而密码子是指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在翻译过程中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则对应的密码子应为GCU,因此此转运RNA运载的氨基酸是丙氨酸(GCU),故选B。‎ ‎34.决定 20 种氨基酸密码子共有( )‎ A. 4 种 B. 20 种 C. 61 种 D. 64 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其中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来决定。‎ ‎【详解】密码子表中有64个密码子,其中有2个起始密码,3个终止密码,3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任何氨基酸,所以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故选C。‎ ‎35.缺氧严重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破裂,造成患者严重贫血,甚至死亡。研究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属于 A. 单基因遗传病 B. 多基因遗传病 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 传染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 ‎1、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③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⑤伴Y染色体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唇裂、无脑儿。‎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①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猫叫综合征;②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 ‎【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生,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形成异常蛋白基因,即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此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故答案为A。‎ ‎3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基因突变特点的是( )‎ A. 普遍性 B. 随机性 C. 不定向性 D. 突变率很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据此答题。‎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A错误;‎ B、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 D、自然情况下,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D正确。‎ 故选D。‎ ‎37.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以下哪一过程中( )‎ A. 受精作用 B. 胚胎发育 C. DNA 复制 D. 蛋白质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的内因:在没有外界因素影响时,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发生错误,而发生基因突变。‎ ‎【详解】在没有外界因素影响时,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发生错误,而发生基因突变,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38.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发生基因突变最有可能传给后代的是( )‎ A. 精原细胞 B. 叶肉细胞 C. 皮肤生发层细胞 D. 乳腺癌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 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 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3)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不定向性;③突变率很低;④多数有害。‎ ‎(4)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①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 ‎【详解】BCD、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所以皮肤生发层细胞、叶肉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不容易传递给后代,B、C、D错误;‎ A、精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A正确。‎ 故选A。‎ ‎39. 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该育种方法主要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 基因自由组合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单倍体育种主要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考点定位】单倍体育种 ‎40.下列不属于优生工作主要措施的是( )‎ A. 进行遗传咨询 B. 独生子女政策 C. 提倡“适龄生育” D. 产前诊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优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遗传性状优良的后代,独生子女政策是我国控制人口密度实施的一项计划生育政策,与优生无直接关系。‎ ‎【详解】优生优育的措施有:婚前体检,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不包括独生子女政策,故选B。‎ ‎41. 下列各项过程中,能形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有(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中心法则”可知,DNA复制过程中A-T,G-C;RNA复制过程中A-U,G-C;转录过程中A-U,T-A,G-C;翻译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即A-U,G-C;逆转录过程中A-T,U-A,G-C;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中心法则”‎ ‎42.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C. 豌豆杂交实验 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豌豆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43.“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A. 稳定性 B. 特异性 C. 多样性 D. 可变性 ‎【答案】B ‎【解析】‎ 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选B。‎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特性 ‎【名师点睛】注意理解DNA分子的三大特性:‎ ‎(1)多样性: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2)特异性: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遗传信息的特异性生物的特异性。‎ ‎(3)稳定性:主要取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4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隔离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隔离只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 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 D. 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物种形成过程的考查,梳理物种形成的过程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错误;‎ 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常见的隔离类型,并不是只有这两种,B错误;‎ 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经过了生殖隔离,C错误;‎ D、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D。‎ ‎【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 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 B. 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C. 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 D. 产生了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隔离与新物种形成的关系的考查,梳理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及新物种形成的过程,然后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隔离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故选D。‎ ‎4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故选B。‎ ‎47.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生殖隔离 D. 染色体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课遗传变异,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详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因此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点,识记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等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8.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详解】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实质,A错误;‎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B正确;‎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错误。‎ 故选C。‎ ‎49.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 基因、染色体、细胞 B. 细胞、物种、生物圈 C.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 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熟记生物多样性的种类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5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 A. 猎豹捕食斑马 B. 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吸食该兰花花蜜的蛾 C. 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D. 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而不是几个物种朝一个方向进化,它包括:“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详解】ABD、猎豹捕食斑马、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均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B、D错误;‎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不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这种情况由于鹿群没有捕食者的选择作用,很可能会导致鹿群退化,不属于共同进化,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51.一头黑色母牛 A 与一头黑色公牛 B 交配,生出一头棕色的雌牛 C(黑 色与棕色由一对遗传因子 B、b 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性状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棕色牛 C 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2)要想确定某头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遗传上常用____法。‎ ‎(3)若 A 牛与 B 牛再交配繁殖,生出黑牛的概率是____,其遗传因子的组成是______。‎ ‎【答案】 (1). 黑色 (2). bb (3). 测交 (4). 3/4 (5). BB或Bb ‎【解析】‎ ‎【分析】‎ ‎1、现有一只黑色公牛(B_)与一只黑色母牛(B_)交配,生出一只棕色小牛(bb),说明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 ‎)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棕色牛C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 ‎(2)判断黑色子牛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 ‎(3)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BB(黑色):Bb(黑色):bb(棕色)=1:2:1,由此可见,生出一头黑牛的概率是3/4,其遗传因子的组成是BB或Bb。‎ ‎【点睛】黑色母牛与黑色公牛交配生出棕色小牛,如果棕色是显性,其双亲都是隐性,则双亲的后代不可能出现棕色,所以黑色是显性,棕色是隐性。‎ ‎52.回答下列有关 DNA 分子的知识:‎ ‎(1)DNA 分子的结构为规则的____结构,____和____交替排列在 外侧,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2)DNA 分子中的碱基在构成碱基对时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3)DNA 分子复制场所主要是____,复制的特点是____,‎ ‎(4)DNA 复制复制的方式____。‎ ‎【答案】 (1). 双螺旋结构 (2). 磷酸 (3). 脱氧核糖 (4).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 细胞核 (6). 半保留复制 (7). 边解旋边复制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详解】(1)DNA分子的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2)DNA分子中的碱基在构成碱基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DNA分子复制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4)DNA复制复制的方式是边解旋边复制。‎ ‎【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53.根据下面的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B 图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 ‎(2)B 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A、B 两个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A 图中 DNA 分子数与 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 0 (3). 精细胞 (4). A (5). 2:1‎ ‎【解析】‎ ‎【分析】‎ 图A中,染色体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图B中,细胞中正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1)图A中,染色体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B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以含有0条染色单体。 ‎ ‎(2)图B中,细胞中正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因此B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精细胞。‎ ‎(3)A、B两个细胞中,A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A细胞中有12个DNA分子,6条染色体,A图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特点判断出此生殖器官是睾丸,是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 ‎54.请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完成表格内容并回答相 关问题:‎ ‎(1)填写表格中以下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 ‎(2)遗传信息由 DNA→mRNA 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表格所 示该过程进行的模板链是 DNA 的________________链。‎ ‎(3)遗传信息由 mRNA→氨基酸(蛋白质)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场所_____;表格中组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T (2). UAC (3). 转录 (4). 细胞核 (5). α (6). 翻译 (7). 细胞质 (8). CAC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详解】(1)根据mRNA链中第2个碱基U可知,转录的模板链为α链,则①为碱基T,则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AUG,②反密码子为UAC。‎ ‎(2)遗传信息由 DNA→mRNA的过程叫转录,发生场所在细胞核;由第一问可知,转录的模板链为DNA的α链。‎ ‎(2)遗传信息由 mRNA→氨基酸(蛋白质)的过程叫翻译,翻译的场所在细胞质;根据试题的分析,DNA的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合成组氨酸的DNA模板链碱基为GTG,则组氨酸的密码子是CAC。‎ ‎【点睛】分析题图:根据mRNA链中第2个碱基U可知,转录的模板链为α链,则①为碱基T,则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AUG,②为UAC,第二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CAC,据此答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