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8.50 KB
- 2021-10-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共60分)
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生长激素、乙酰胆碱、唾液淀粉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D.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肾小管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0℃,呼吸强度、尿量、甲状腺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增加、增加、不变 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C.减少、增加、增加、不变 D.增加、减少、增加、降低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平衡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
B.闷热的环境中,人体失水多于失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就会増多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D.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4.如右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
C. 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D. 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喷洒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疏花疏果
②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③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④脱落酸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⑤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6.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调查时,若调查对象为濒危物种,不适合选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应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主要目的是便于小动物爬出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应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100℃恒温箱中1h灭菌
D.制作生态缸时,为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按时向生态缸中补充所需物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②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③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
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⑤从30℃的环境进入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
⑥抗体、淋巴因子和血红蛋白均存在于内环境中。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8. 如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
B.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t3和t5
C.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9.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 和Cl-同时内流
10.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其稳态主要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下列关于反馈调节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产物过多时,可反馈调节酶的活性,改变酶的分子结构,从而抑制酶促反应进行
B.肌细胞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使血液酸度增加,从而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为机体提供更多的O2
C.高水平的血糖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血糖利用和抑制血糖来源使血糖浓度降至正常水平,而血糖浓度的降低又会反馈给胰岛A细胞,从而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
D.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能迫使种群繁殖速度下降,造成个体移居,还能增强天敌作用,从而使种群密度下降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12.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尿量减少
B.患者体内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的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
C.患者流失的血浆蛋白流经肾小管时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
D.患者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的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含有的蛋白质的量多
13.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
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协助扩散来完成
D.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
14.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段Na+内流和C~D段的K+内流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A~B段的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15.下列免疫过程能将病原体直接彻底消灭的是
①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②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③溶菌酶催化细菌细胞壁水解导致细菌过度吸水而破裂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⑤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水解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16.人体内的杀伤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
B.Te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
C.Te和Th中编码CD的基因均正常表达,且种类相同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17.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 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减小或不出现动作电位
C. 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 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18.图示某植物体内一些激素的合成过程,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A.春季,①→②过程增加,赤霉素增多,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细胞伸长
B.秋季,①→③→⑤过程增强,胡萝卜素含量增多,促进果实成熟脱落
C.夏季,①→③→④过程增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高,促进植物生长
D.各激素的合成,是在内外因作用下,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9.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
C.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
20.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21.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种群增长过程中bc段的种内斗争最为剧烈
22.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23.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 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 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 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24.右图表示对一个神经细胞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25.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 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 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 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26.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27.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述正确的是
A. 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 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 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 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2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 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 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29.如右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可表示火灾后草原的演替
B. 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 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 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30.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 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 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D.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独脚金内酯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独脚金内酯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其生命活动起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科研人员用GR24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结果如图1所示。据实验结果推测,GR24的作用是 侧枝的产生,突变体植株可能出现了独脚金内酯 (填“合成”或“信息传递”)缺陷。
(3)为了进一步研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野生型植株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进行实验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 (填“A”或“B”)中。
②据图分析,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的作用效果 (填“显著”“不显著”或“无影响”),由此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是 。
32.抑郁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A)减少有关。NA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如图表示相关作用机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NA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 ,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起Ca2+内流从而 (填“促进”或“抑制”)NA的释放。
(3)分析图示可知,NA释放后的去向有 和被突触前膜再摄取。当NA被突触前膜摄取后,会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NA,该调节机制为 。
(4)杂环类抗抑郁剂是抗抑郁的药物之一,据图分析杂环类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杂环类抗抑郁剂 。
33.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 调节。
(2)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该抗体能与甲状腺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 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属于一种 病。
(3) 图中物质A是 ,细胞③的名称是 。
34.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依次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高二理科生物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
1-5BACCB 6-10ABBDC
11-15CDCCD 16-20CBBBD
21-25ACDAC 26-30DDDCB
非选择题
31.(每空2分,共12分)
(1) 调节 (2)抑制 信息传递 (3)A 不显著
(4)通过促进NAA的作用抑制侧枝生长
32.(每空2分,共10分)
(1)信号分子 (2)促进
(3)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或被相应酶分解(答对一个即给分) 负反馈调节
(4)抑制NA被突触前膜回收
33.(每空2分,共10分)
(1)分级 (2)促甲状腺激素 自身免疫
(3)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34.(每空2分,共8分)
(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顺序错误不给分)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