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9.50 KB
  • 2021-10-11 发布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  )‎ A. CO2 B. H2O C. [H] D. 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C6H12O6(葡萄糖)酶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酶 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反应式: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34ATP);‎ ‎【详解】根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酶 20[H]+6CO2+少量能量(2ATP);可判断CO2 、 [H]和 ATP都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而H2O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某双链 DNA 分子,已知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 26%,则胞嘧啶(C)占全部碱基的(  )‎ A. 26% B. 74% C. 48% D. 2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因此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 26%,则胞嘧啶(C)占全部碱基的50%-26%=24%。‎ 故选:D。‎ ‎3.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 B. 纤维素与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D. 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A不正确; 纤维素与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B正确;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与双缩脲试剂变紫色,C不正确; 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相同,均为C、H、O、N、P,D不正确。‎ ‎4.一个由20 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是 A. 20500种 B. 10000种 C. 50020种 D. 2020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的可能的排列顺序:每个氨基酸位置有20种可能的排列方式,500个氨基酸位置,可能排列顺序是20500种,A正确。‎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 ‎5.有关生物体内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羊毛衫、丝织品等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 核糖是一种单糖,核糖体的组成中就有该物质 C. 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 D. 单糖、二糖都是细胞中的供能物质,多糖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根据能否水解划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单糖: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 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二糖:植物:麦芽糖(可以水解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蔗糖(水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 动物:乳糖(主要在乳汁中)‎ 多糖:植物:淀粉(水解后生成多个单糖),纤维素 ‎ 动物:糖原(肌糖原,肝糖原)‎ ‎【详解】‎ 羊毛衫、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A错误。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属于单糖,是构成RNA的成分,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正确。一分子麦芽糖水解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C错误。单糖中的核糖和脱氧核糖都不是供能物质,多糖中的纤维素不是储能物质,D错误。‎ ‎【点睛】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有些糖类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例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物质。‎ ‎6.马歇尔和沃伦因对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问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的共同特点是(  )‎ A. 二者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二者都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都有DNA和蛋白质结合的染色体 C. 二者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 D. 二者的细胞膜及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异养型生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是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而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遗传物质是裸露的,B错误;‎ C、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C错误;‎ D、细胞生物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而酵母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D错误。‎ 故选:A。‎ ‎7. 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 D. 水 ‎【答案】D ‎【解析】‎ 任何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内的化合物 ‎8.如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某细胞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洋葱根尖生长点的细胞,图中不应该有结构2和8‎ B. 如果是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结构10中正在形成染色体 C. 如果是洋葱叶肉细胞,结构5、6、7、9都能合成有机物 D. 如果是洋葱叶肉细胞,结构3能将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1为细胞膜、2为液泡、3为线粒体、4为叶绿体、5为内质网、6为核糖体、7‎ 为高尔基体、8为细胞壁、9为核仁、10为细胞核。该图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所以不可能有结构2(大液泡)和结构4(叶绿体),且分生区细胞应该呈正方形。‎ ‎【详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的非绿色植物细胞,没有2(液泡)和4(叶绿体),A错误;‎ B、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进行分裂,不会形成染色体,B错误;‎ 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参与脂质的合成,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成分纤维素的合成有关,核仁与rRNA形成有关,C正确;‎ D、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是将有机碳转变为无机碳,D错误。‎ 故选:C。‎ ‎9.自2005年7月下旬以来,有关四川“怪病”--猪链球菌病致死多人的消息成为世界各媒体关注的焦点.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细菌--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推测错误的是 A. 没有染色体 B. 没有核膜 C. 不含核糖体等复杂细胞器 D. 具有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详解】猪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A正确;‎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B正确;‎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 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D正确。‎ ‎【点睛】本题以猪链球菌病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明确猪链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异同,才能正确判断各选项。‎ ‎10.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①A→B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 B→A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A→A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④B→B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④ C. 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所以B→A表示分裂间期,A→B表示分裂期,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详解】①A→B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①错误;‎ ‎②B→A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错误;‎ ‎③A→A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③错误;‎ ‎④B→B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④正确。‎ 综上①②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B。‎ ‎11.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 A. 水光解产生[H]的量不足 B. 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3数量减少 C. 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O2不足 D. 光反应中产生的ATP数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H]、O2、ATP的过程,但会影响CO2的吸收,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产生的C3数量减少。‎ ‎【详解】A、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H]的过程,故A错误;‎ B、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无法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故B正确;‎ C、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O2的过程,故C错误;‎ D、气孔关闭一般不影响水光解产生[H]、O2、ATP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12.哺乳婴儿所需能量的20%由乳汁中的乳糖提供。正常情况下,一分子乳糖能在小肠内被水解成一分子半乳糖(分子式为C6H12O6)和一分子葡萄糖,后经小肠黏膜吸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乳糖属于多糖 B. 半乳糖和葡萄糖均为单糖 C. 乳汁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 半乳糖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体内特有的二糖是乳糖,1分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 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1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1分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的。‎ ‎【详解】由题干信息“一分子乳糖能在小肠内被水解成一分子半乳糖(分子式C6H12O6)和一分子葡萄糖,后经小肠黏膜吸收”可知,乳糖为二糖,是婴儿的能源物质,但是不能直接供能,需要水解成两分子单糖,由单糖供能,其中葡萄糖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乳汁直接分泌到体外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糖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糖的分类和各种糖的功能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识记糖的分类和功能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13.下列细胞图象中,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不含中心体,含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 ‎【详解】A、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 B、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形成纺锤体,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 C、细胞中出现细胞板,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C错误;‎ 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正在均匀地移向两极,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D。‎ ‎14.绝大多数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 果糖 B. 脂肪 C. 葡萄糖 D. 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选D。‎ ‎15.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小麦、T2噬菌体中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B. 人体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CO2‎ C.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 可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菌的细胞壁以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T2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A项错误;‎ 人体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但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B 项错误;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项正确;‎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所以不能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菌的细胞壁,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可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D项错误。‎ ‎16. 一个蛋白质分子有二条肽链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组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 A. 264和266 B. 265和‎264 ‎C. 264和3 D. 2和2‎ ‎【答案】D ‎【解析】‎ 根据蛋白质分子的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可知:26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条肽链,则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2和2.‎ 故选:D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名师点睛】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17.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 A. H2O B. K+ C. 甘油 D. 脂肪酸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该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能量,故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H2O、‎ 甘油和 脂肪酸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K+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 ‎18.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有核糖体,也有核仁 B. 黑藻有叶绿体,无中心体 C. 蛔虫无线粒体,也无细胞核 D. 酵母菌有线粒体,无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有核糖体,但无核仁,A错误, 黑藻属于高等植物,有叶绿体,无中心体,B正确, 蛔虫生活在无氧环境中,无线粒体,有细胞核,C错误, 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有线粒体,有细胞核,D错误。‎ ‎19. C元素是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原因是 A. 分布广泛 B. 含量稳定 C. 含量最高 D. 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答案】D ‎【解析】‎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所以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考点定位】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名师点睛】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据此答题.‎ ‎20.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发生图中所示的呼吸作用过程,则此个体必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 B. 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分解途径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C. 两个途径中只有酶1催化的过程释放能量 D. 由于酶2、酶3的存在,丙酮酸未能进入线粒体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图分析,图示两个过程都表示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但是人体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无氧呼吸,A错误;‎ 乳酸菌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 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有酶1催化的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可以产生少量的ATP,C正确;酵母菌、人等生物可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说明酶1、酶2的存在不影响丙酮酸进入线粒体,D错误。‎ ‎21.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 要将图甲转化成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③②‎ B. 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乙图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的结构 C. 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为避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先升镜筒的做法是错误的 D. 若该细胞无色透明,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可将通光孔调小,调暗视野 ‎【答案】C ‎【解析】‎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详解】A、由题图可知,甲→乙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按照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③调节光圈→②转动细准焦螺旋,A错误;‎ B、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B错误;‎ C、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为避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先升镜筒的做法是错误的,C正确;‎ D、若该细胞无色透明,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可将光圈调小,调暗视野,通光孔的大小不能调节,D错误。‎ 故选:C。‎ ‎22.如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②的形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B. 形成该多肽化合物需脱去3个水分子 C.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D. 氨基酸的不同种类主要是由①、③和④决定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其中①是R基团;②是肽键(-CO-NH-);③是R基团(-CH2-CO-NH2);④是R基团(-CH2-OH)。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 ‎【详解】A、②为肽键,是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形成的,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A正确;‎ B、该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说明形成该多肽化合物需脱去2个水分子,B错误;‎ C、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而水分子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C正确;‎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而这20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即图中①、③和④,D正确。‎ 故选:B。‎ ‎2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饮料中含钾、钠离子较多,主要与补充因大量出汗带走的钾、钠离子有关 B. 叶绿素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 细胞合成ATP、DNA、激素、核糖等物质时均需要磷酸盐 D. 为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是为了升高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详解】A、运动员大量出汗会带走钾、钠离子,故饮料中含钾、钠离子较多,补充无机盐,A项正确;‎ B、叶绿素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而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项错误;‎ C、核糖只含有C、H、O,不含P元素,C项错误;‎ D、为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目的是为了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 ‎24.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 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 末期: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A、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A正确;‎ B、前期: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 C、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D正确.‎ 故选:B.‎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25.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就39肽与得到的4条多肽比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减少8个肽键 B. 这些肽链比三十九肽增加了3个氨基和3个羧基 C. 碳原子减少12个 D. 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在三十九肽中,第8、18、27、39个氨基酸是丙氨酸,在除去第8、18、27号氨基酸的丙氨酸时每去掉1个丙氨酸要水解2个肽键,去掉第39号丙氨酸只水解一个肽键即可。‎ ‎【详解】A、三十九肽有38个肽键,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肽键数为:6+7+8+10=31,少了7个,A错误;‎ B、原三十九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水解后,1条肽链变为4条肽链,每条肽链两端各增加1个氨基和羧基,因此形成的短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所以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B正确;‎ C、根据图解,三十九肽是一条多肽链,故有39个氨基酸,38个肽键,一个丙氨酸含有3个碳原子,该多肽中丙氨酸的位置是第8、18、27、39,去除后形成短肽后C原子减少12个,C正确;‎ D、根据丙氨酸的位置可知去除4个丙氨酸后将导致7个肽键断裂,故水解需要7个水分子,同时脱去了4个丙氨酸,每个丙氨酸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O原子数目减少1个,D正确。‎ 故选:A。‎ ‎26.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 细胞分化仅仅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D.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细胞分化使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A正确;‎ B、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B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正确;‎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27.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核仁 叶绿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 甲 ‎-‎ ‎+‎ ‎-‎ ‎-‎ ‎-‎ ‎+‎ 无变化 乙 ‎+‎ ‎-‎ ‎-‎ ‎-‎ ‎+‎ ‎+‎ 无变化 丙 ‎+‎ ‎-‎ ‎-‎ ‎+‎ ‎-‎ ‎+‎ 外层破坏 丁 ‎+‎ ‎+‎ ‎+‎ ‎+‎ ‎+‎ ‎+‎ 外层破坏 问: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 A. 乳酸菌、蛔虫、水稻、衣藻 B. 硝化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C. 乳酸菌、光合细菌、蛔虫、水稻 D. 光合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细胞也含有光合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解答:‎ ‎【详解】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且其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光合细菌;‎ 乙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且该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和线粒体,应该为厌氧型动物,如蛔虫;‎ 丙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且该细胞无中心体,有细胞壁,应为高等植物细胞,如水稻;‎ 丁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且该细胞含有叶绿体、中心体和细胞壁,应为低等植物细胞,如衣藻。‎ 故选:D。‎ ‎28.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实验材料要选择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小的材料,因为分裂期比例越小,越容易观察分裂期中各时期的细胞 C. 用质量分数10%的盐酸解离可使根尖细胞彼此分离 D.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 ‎1、取材:取根尖2‎-3mm,‎ ‎2、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 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 ‎3、漂洗:漂洗液:清水.漂洗时间:10 min. 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 ‎4、染色:染色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 ‎5、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 ‎6、观察: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详解】A、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选择实验材料时,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越大,越容易观察到分裂期细胞,B错误;‎ C、解离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彼此分离,C正确;‎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大光圈或选凹面镜增加视野的亮度,D错误。‎ 故选:C。‎ ‎29.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是()‎ A. 脂肪酶 B. 蛋白酶 C. 淀粉酶 D. 麦芽糖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详解】A、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A错误;‎ B、能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只能是蛋白酶,B正确;‎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C错误;‎ D、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D错误。‎ 故选:B。‎ ‎30.ATI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分子简式是 A. A-P~P~P B. A-P-P C. A-P~P D. A-P~P ~P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三磷酸腺苷,又叫腺苷三磷酸,英文缩写是ATP,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详解】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含有1个腺苷、三个磷酸基团和2个高能磷酸键,因此ATP的分子简式是A-P~P~P,故选A。‎ ‎31.SARS病毒、硝化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与病毒在结构方面的比较,SARS病毒、硝化细菌和酵母菌分别属于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SARS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构成,硝化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详解】SARS病毒没有细胞壁,A错误;SARS病毒没有细胞质,B错误;SARS病毒没有细胞膜,C错误;SARS病毒含有DNA,蓝藻和酵母菌都含有DNA和RNA,所以三者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与病毒在结构方面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2.下列关于细胞内ATP和AD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 B. 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 C.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需要酶的参与 D. ATP转化成ADP不需要酶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在酶的作用下,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ADP在酶的作用下,加上一个Pi,将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详解】A、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其中的能量,A错误;‎ B、ADP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B错误;‎ C、ATP水解需要水解酶,ATP合成需要合成酶,C正确;‎ D、ATP转化成ADP需要酶的参与,D错误.‎ 故选:C。‎ ‎【点睛】记住:ATP的合成与水解都需要酶的催化,只是种类不同而已。‎ ‎33.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被称为最基本元素的是 A. C B. H C. O D. N ‎【答案】A ‎【解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中的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故选A。‎ ‎34.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从上至下第二条色带的名称和颜色分别是 A. 叶绿素a、蓝绿色 B. 叶绿素b、黄绿色 C. 胡萝卜素、橙黄色 D. 叶黄素、黄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较快。‎ ‎【详解】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依次递减,滤纸条从上至下第二条色带为叶黄素,表现为黄色。‎ 故选D。‎ ‎35.胰脏的细胞会把放射性的氨基酸掺入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并使我们有可能追踪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胰细胞分泌到胞外.请指出此蛋白质在胰细胞中移动的最可能的途径.(  )‎ A.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 B. 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C. 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 D. 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E. 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胰脏细胞合成的一种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因此可以确定该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首先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再经过高尔基体再加工,最终以囊泡的形式与细胞膜(质膜)融合,并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因此蛋白质最可能的移动途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细胞膜(质膜)融合。‎ 故选:D。‎ ‎36.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微量的蔗糖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  )‎ A. 右侧下降;右侧升高 B. 右侧下降;右侧下降 C. 两侧等高;右侧先升高后下降 D. 两侧等高;右侧先下降后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解决水分运输的问题的秘诀就是:水分运输的方向是哪一边溶液的浓度高,水分就向哪一边运输;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水分运输的就越多,反过来水分运输的越多,则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用这种方式进行判断,题目就变的很简单。‎ ‎【详解】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运输动态平衡,故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微量的蔗糖和麦芽糖酶,麦芽糖酶使1分子麦芽糖分解成2分子葡萄糖,使得右侧浓度上升;而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这样使得右侧浓度下降.因此最终右侧液面先升高后下降。‎ 故选:C。‎ ‎37.下列关于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B.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无机环境中的元素在生物界中都存在 C.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D. 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详解】A、因为C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所以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A正确;‎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B错误;‎ C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重要功能之一是组成细胞中各种化合物,C正确;‎ D、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D正确。‎ 故选:B。‎ ‎3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B. 光反应在光下进行,暗反应在暗处进行 C. 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D. 光反应完成能量转化过程,暗反应完成物质转变过程 ‎【答案】A ‎【解析】‎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生成的ADP和Pi可用于光反应中ATP和[H]的产生,A项正确;暗反应在光下也可以进行,B项错误;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项错误;光反应和暗反应均发生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D项错误。‎ ‎39.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36,则该蛋白质最可能含有几条肽链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该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依据“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则有10236=120×100—(100-N)×18,解得N=2,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0.下图甲、乙分别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量及不同底物浓度情况下(其他条件适宜),从含硝酸钾的全营养液中吸收NO3-离子吸收速率曲线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a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 B. b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载体的数量有限 C. c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D. d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浓度太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从甲图可知,在ab段随氧气浓度增大,NO3-吸收速率增大,说明NO3-的吸收受能量影响,从b点以后,能量不再是限制因素;乙图中Od段NO3-吸收的速率与离子浓度成正相关,d点后随浓度增大,NO3-吸收速率不变。‎ ‎【详解】A. 分析图甲a点可知,该点以后随氧气浓度增加,主动运输的速率增加,说明该点时氧气浓度是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氧气通过影响细胞呼吸影响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故a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A正确;‎ B. 分析图甲可知,b点后氧气浓度增加,主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说明能量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时的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B正确;‎ C. 分析图乙可知,c点后随底物浓度增加,主动运输的速率增加,说明该点限制离子吸收的因素是底物浓度,C正确;‎ D. 分析图乙可知,d后随底物浓度增加,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离子吸收的因素可能是能量不足或载体数量有限,D错误。‎ ‎41.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重要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反应离不开与光合作用相关色素的作用 B. 暗反应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C.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和CO2‎ D. 暗反应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光反应和暗反应:‎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基粒类囊体膜上 叶绿体基质 条件 色素、光、酶、水、ADP 多种酶、CO2、ATP、[H]‎ 反应产物 ‎[H]、O2、ATP 有机物、ADP、Pi、水 物质变化 a.水的光解:‎ ‎2H2O光能、色素4[H]+O2‎ b.ATP的生成:‎ ADP+Pi +能量 酶 ATP a.CO2的固定:‎ CO2 +C5 酶 ‎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C‎3 酶 [H]、ATP(CH2O)+C5+H2O 能量变化 光能→电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水光解产生O2和[H]‎ 同化CO2形成(CH2O)‎ 联系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以NADPH形式存在)和ATP;‎ ‎②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③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详解】A、光反应离不开吸收光能的色素,A正确;‎ B、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B错误;‎ C、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C错误;‎ D、暗反应的产物主要有机物,氧气是光反应的产物,D错误。‎ 故选:A。‎ ‎4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 A. 淀粉、蛋白质 B. 蔗糖、氨基酸 C. 蛋白质、核酸 D. 纤维素、麦芽糖 ‎【答案】C ‎【解析】‎ A、淀粉是糖类,其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A错误; B、蔗糖是糖类,其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B错误; C、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N元素,C正确; D、纤维素和麦芽糖都是糖类,其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D错误.‎ ‎43.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种 A. 2 B. ‎4 ‎C. 5 D. 8‎ ‎【答案】C ‎【解析】‎ 人体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T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含有碱基C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人体细胞中含有碱基A、T、C的核苷酸共有5种.故选C。‎ ‎44.两位同学在交流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菠菜叶肉细胞、人的骨骼肌细胞和蓝藻细胞的结构时,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骨骼肌细胞中含有大量肌原纤维 B. 蓝藻细胞与叶肉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无细胞壁 C. 菠菜叶肉细胞与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菠菜叶肉细胞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而蓝藻细胞无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明确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从而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 肌原纤维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骼肌的微细结构,每个肌细胞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状结构,A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而叶肉细胞是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项错误;菠菜叶肉细胞与蓝藻细胞都含有光合色素和相关的酶,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菠菜叶肉细胞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而蓝藻细胞无,D项正确。‎ ‎【点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蓝藻细胞与叶肉细胞都有细胞壁,只是成分不同,二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场所不同。‎ ‎45.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入1mol/L的尿素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细胞会自动复原,复原后细胞液的浓度与质壁分离前细胞液的浓度相比较 A. 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大 B. 一样大 C. 质壁分离前的细胞液浓度大 D. 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当细胞位于低渗溶液时,细胞吸水体积逐渐增大;‎ ‎2、处于等渗溶液中时,细胞体积不变;‎ ‎3、处于高渗溶液中时,细胞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体积有所减小;.‎ ‎4、细胞浸于质量浓度为1mol/L的尿素溶液中,由于细胞外液浓度高,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尿素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体积增大,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将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浸于质量浓度为1mol/L的尿素溶液中,由于细胞外液浓度高,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尿素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体积增大,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由于复原后的原生质层的体积与分离前一样大,而有离子进入原生质层了,所以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大。‎ 故选:A。‎ ‎46.将3种植物组织细胞放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状态,请推测在发生如图所示变化情况之前,3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 A. a>b>c B. a<b<c C. b>a>c D. b<a<c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浓度差越大,细胞失水也多,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 ‎【详解】据图分析,a细胞没有明显的吸水和失水,说明a细胞液浓度等于或接近外界蔗糖溶液浓度。b和c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细胞液浓度都小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但是c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c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c细胞液浓度小于b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c<b<a,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7. 人的红细胞与精子的寿命都比较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 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 B. 环境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C. 特定的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 D. 细胞的功能对其寿命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精子没有众多的细胞器,有细胞核,二者细胞结构均不完成,寿命都较短,体现了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细胞结构完整性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前提。‎ ‎48. 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 B. 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C. 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 增加培养液中的CO2浓度,Q点将左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与图1试管甲中的小球藻相比,试管乙中的小球藻生活在缺镁的环境中,其细胞内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对光的利用能力减弱,A项正确;‎ 图2中的O2净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Q点的O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项错误;‎ P点时光照强度为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P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C项正确;‎ 增加培养液中的CO2浓度,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受影响,需要的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降低,Q点将左移,D项正确。‎ ‎49.用化学分析,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 核酸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核酸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错误;‎ 油脂和糖类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D错误;‎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Fe等元素,C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细胞中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对其进行归纳。‎ ‎50.要测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 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判断元素是否是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据此答题。‎ ‎【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采用溶液培养法,即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如果植株仍然正常生长,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否则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 故选:D。‎ ‎【点睛】注意:由于植物根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中可能存在植物并非必需的元素,所以简单通过测定植物体内是否含有某种矿质元素或观察根是否吸收了该元素都不能确定某矿质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二、填空题 ‎51.培养基的种类很多,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也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这四类物质。‎ ‎【答案】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解析】‎ ‎【分析】‎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 ‎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点睛】本题主要掌握培养基相关知识点,依照题意答题即可,属于容易题。‎ ‎52.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_____。‎ ‎(2)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酶。‎ ‎(3)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________个。‎ ‎(4)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切割处理A和B,使他们产生_____,再加入_____,才可形成C。‎ ‎【答案】 (1). 不能 (2). 逆转录 (3). 15(a-b) (4). 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 (5). 相同的黏性末端 (6). DNA连接酶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基因工程,考查对中心法则内容、基因工程操作程序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示中反应物和产物判断各数字代表的过程和各字母代表的物质,进而判断各过程需要的酶。‎ ‎【详解】(1)人的皮肤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会转录生成胰岛素的mRNA,因此不能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2)过程②是以胰岛素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A胰岛素基因,需要逆转录酶催化这一过程。‎ ‎(3)③④⑤过程是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DNA复制过程,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含有胸腺嘧啶a—b个,经过4次DNA复制,共得到24=16个DNA分子,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24—1)(a—b)=15(a-b)个。‎ ‎(4)图中B为质粒,C为重组质粒,在把胰岛素基因和质粒连接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应先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处理A和B,使它们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再加入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 ‎【点睛】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基本公式: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A+G=T+C。‎ ‎(2)常用公式:‎ ‎①A+G=T+C=T+G=A+C ‎②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m,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m。‎ ‎③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则在其互补链中=,而在整个DNA分子中=1。‎ 三、探究题 ‎53.如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______ 分离的现象。 ‎ ‎(2)若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还应该具有的结构是 ______ .在细胞核中与某种RNA合成和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 .蛋白类物质通过 ______ (结构)进入细胞核。 ‎ ‎(3)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一定形状的细胞器是 ______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______ .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的是 ______ . ‎ ‎(4)该细胞内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 (填写名称)③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 ;④代表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 ‎【答案】 (1). ①原生质层 (2). 中心体 (3). 核仁 (4). 核孔 (5). 11液泡 (6). ⑨内质网 (7). ⑦叶绿体 (8). 叶绿体和线粒体 (9). 磷脂双分子层 (10). 细胞质基质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②为细胞膜,③为液泡膜,④为细胞质,因此②③④共同构成原生质层①;图中⑤是高尔基体,⑥是线粒体,⑦是叶绿体,③是核糖体,④是内质网,⑩是细胞核。‎ 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发生分离.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液泡中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详解】(1)由于该细胞具有大液泡,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因此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失水,而出现细胞壁与①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 ‎(2)若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还应该具有中心体。在细胞核中核仁与某种RNA合成和核糖体形成有关。蛋白类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3)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一定形状,细胞内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被称为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4)该细胞内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④代表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 ‎【点睛】本题结合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明确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掌握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54.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 ‎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 ______ ,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 ______ ,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 ______ ;这些ATP将用于 ______ . ‎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 ______ ,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 ______ . ‎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 ______ ,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 ______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 ______ .‎ ‎【答案】 (1). 光反应阶段 (2). 光能 (3). ADP+Pi+能量 酶 ATP (4). C3的还原 (5). 暗反应阶段 (6). 叶绿体基质 (7). 有氧呼吸 (8). 葡萄糖氧化分解 (9). 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光反应;B表示暗反应;C表示有氧呼吸。‎ ‎2、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色素吸收光能、转化光能,将光能储存在[H]和ATP中.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条件有还原氢、酶、ATP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 ‎3、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C6H12O6(葡萄糖)酶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酶 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反应式: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34ATP);‎ ‎【详解】(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光反应阶段,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叶绿素分子吸收的光能,其合成的反应式为ADP+Pi+能量 酶 ATP;这些ATP将用于暗反应过程中的C3的还原。‎ ‎(2)图中的B图中有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图B属于暗反应;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葡萄糖氧化分解,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所以其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点睛】本题考查的本质是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图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分析。‎ ‎55.如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 、 ______ ;若突然增强光照,则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 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 ‎ ‎(2)由图可知,光反应中产生O2的场所是 ______ ‎ ‎(3)图2中在 ______ ‎ 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 ______ (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答案】 (1). 二氧化碳 (2). [H]和ATP (3). 下降 (4). 类囊体薄膜 (5). D (6). 光照强度 (7). 较高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甲是二氧化碳,乙是[H]和ATP,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D点表示二氧化碳饱和点。‎ ‎【详解】(1)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为原料生成糖类,甲代表二氧化碳,乙代表光反应生成的[H]和ATP参加暗反应.增加光强,生成较多的[H],使三碳化合物还原加强,消耗更多三碳化合物,故其含量下降。‎ ‎(2)据图分析可知,光反应中产生O2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3)图2表示光合作用增长率,只要光合作用增长率为正值,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都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增长率达到0时(即D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CO2浓度仍在继续上升,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不是CO2应是光照强度;C点与D点相比,D点时CO2浓度较高,故还原时需消耗[H]和ATP较多,所以C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探究实验等方面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过程图和曲线图,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实验装置,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56.下图1表示的是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其中a~d代表不同的物质,I~V为不同的过程。图2是温度适宜且恒定、装置为密闭容器的条件下,利用CO2传感器测量1h内该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前30min给以适宜光照,后30min撤除光照)。请回答:  ‎ ‎ ‎ ‎(1)图1的Ⅲ过程中物质c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磷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若突然降低环境中b的浓度,则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绿光是否影响植物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选取分别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的同种植物幼苗同一部位的叶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最终观察__________。‎ ‎(4)图2中AB段CO2浓度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装置中绿色植物前30min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μL·L-1CO2·min-1。‎ ‎【答案】 (1). 线粒体内膜 (2). 基质 (3). 升高 (4). 白光(或自然光)、绿光 (5). 滤纸条上叶绿素a、b色素带的宽窄(或颜色深浅) (6). 由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容器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 (7). 146‎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 图1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其中I是光反应阶段,Ⅱ是暗反应阶段,III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IV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V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c是水,d是ATP和[H]。‎ 图2中左图是测定光合作用的装置图,右图是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装置为密闭容器的条件下,测置1h内该容器中CO2的变化量。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由上分析可知,III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是水,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消耗ATP,产生ADP和磷酸,故叶绿体基质中磷酸含量最高。若突然降低环境中b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受阻,但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在继续,则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升高。‎ ‎(3)探究绿光是否影响植物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自变量是否有绿光,对照组用白光照射,在此条件下培养的同种植物幼苗同一部位的叶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因变量是光合色素分离后滤纸条上叶绿素a、b色素带的宽窄。‎ ‎(4)据图2分析可知,AB段CO2浓度降低是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容器内二氧化碳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造成的。据图分析,呼吸速率为(1200-220)÷30≈33μL·L-1CO2·min,前30分钟净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3620-220)÷30=113μL·L-1CO2·min,前30‎ 分钟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真正的光合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33+113≈146μL·L-1CO2·mi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通过曲线图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学会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7.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 ‎(1)在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试验中:婓林试剂使用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否则影响实验效果;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___________;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一定要先加入___________溶液,摇匀后再滴入_________溶液。‎ ‎(2)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用到铁苏木精(也叫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_________。‎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试验中:______________与染色质中的DNA选择性结合显示绿色,________能与RNA选择性结合显示红色。细胞核中染色质是一种能被_________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答案】 (1). 现配现用 (2). 橘黄色 (3). NaOH (4). CuSO4 (5). 蓝绿色 (6). 甲基绿 (7). 吡罗红 (8). 碱性 ‎【解析】‎ ‎【详解】(1)在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试验中:婓林试剂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使用时一定要现配现用,否则影响实验效果;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一定要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NaOH溶液)1ml,造成碱性环境,摇匀后再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B(CuSO4溶液)。‎ ‎(2)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用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试验中,甲基绿与染色质中的DNA选择性结合显示绿色,派洛宁(也叫吡罗红)能与RNA选择性结合显示红色.细胞核中染色质是一种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58.如图是某化合物结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有______个游离氨基,______个游离羧基。______个肽键。‎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个分子水而形成的,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这种反应称为______。‎ ‎(3)胰岛素是一种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4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则胰岛素至少含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 ‎(4)谷胱甘肽(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的,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______。‎ ‎【答案】 (1). 1 (2). 2 (3). 2 (4). 3 (5). 2 (6). 三肽 (7). 脱水缩合 (8). 4 (9). 4 (10). C3H7O2NS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分析题图:题图是某化合物结构图解,其中I是氨基,Ⅱ是R基,III是肽键,IV是R基,V是肽键,VI是羧基,VII是R基。‎ ‎【详解】(1)氨基、羧基、肽键的结构式分别是一NH2、-COOH、-CO-NH-,分析题图可知,题图化合物含有1个游离氨基,2个游离羧基,2个肽键。‎ ‎(2)题图该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题图中的III、V)、3个R基(题图中的Ⅱ、IV、Vll),是由3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失去2个分子水而形成的三肽化合物。‎ ‎(3)胰岛素是一种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4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则胰岛素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链数=4个、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肽链数=4个。‎ ‎(4)谷光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脱去2分子水缩合形成的,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C10H17O6N3S+2H2O- C5H9O4N - C2H5O2N =C3H7O2NS。‎ ‎【点睛】本题结合某化合物结构图解,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