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0 KB
- 2021-10-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以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 D.绵羊的长毛与细毛
3.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B.F2性状表现3:1的分离
C.F2 基因型1:2:1的分离 D.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5.下列哪组个体都是杂合子
A.AA、aa B.AA、Aa C.Aa、Bb D.AA、bb
6.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7.把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其后代高茎为102株、矮茎为99株,指出亲代的基因型是
A.TT×tt B.Tt×Tt C.Tt×tt D.tt×tt
8.下列各项应采取的交配实验方法分别是
(1)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2)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A.杂交、测交、自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杂交、自交、测交 D.自交、测交、杂交
9.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非糯性花粉呈蓝黑色,糯性花粉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1∶1 B.1∶2 C.2∶1 D.3∶1
10.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25% B.12.5% C.32.5% D.0.75%
11.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的
A.基因型 B.相关基因的结构 C.产生配子的类型 D.产生配子的比例
12.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双亲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若
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是
A.100% B.75% C.50% D.25%
1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高
矮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14.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
遗传学上称为
A.测交 B.杂交 C.自交 D.正交
15.豌豆是遗传学上常用的一种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B.豌豆在自然条件下能产生杂种后代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去雄的母本需要进行套袋处理
16.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D.黄斑是隐性性状
17.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8.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1:1:1:1 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9.遗传因子组合为RrYy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分别是
A.3种、9种 B.3种、16种 C.4种、8种 D.4种、9种
20.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1.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四分体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有丝分裂时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2.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性状表现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23.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24.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F1的
A.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 B.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C.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D.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自由组合
2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6.在下列基因型个体中,能产生八种配子的是
A.YyRrDd B.yyRrdd C.yyRRDd D.YyrrDD
27.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两株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A.100% B.50% C.25% D.0
28.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其F2中出现的新的性状组合占总数
A.1/16 B.3/16 C.6/16或10/16 D.9/16
29.血友病基因(h)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A.患者父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 B.携带者母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
C.患者父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 D.携带者母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
30.抗V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遗传特点
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D.母亲患病,其儿子必定患病
3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小孩,该小孩的性别是 ;遗传所遵循的规律是 。
A.女,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B.男,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C.女,基因的分离规律 D.男,基因的分离规律
32.下列遗传系谱中,肯定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遗传是(图中阴影表示隐性性状)
A B C D
33.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A.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正确地判断出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C.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D.巧妙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34.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35.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36.某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细胞内有染色体32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37.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38.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3可知,该哺乳动物为雄性 B.图1和图3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C.图1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D.图3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
39.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只分裂一次
C.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与配子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
40.下列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5分)豌豆花腋生和顶生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试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后代
腋生
顶生
一
顶生×顶生
0
804
二
腋生×腋生
651
270
三
顶生×腋生
295
265
(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杂交组合 可判断腋生为 性性状。
(2)组合二亲本的基本型是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 。
42.(5分)下图为某家族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该病的遗传遵循 定律。
(2)Ⅱ3是杂合体的概率是 。
(3)Ⅲ是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
(4)Ⅲ是一个女儿,其患病的概率是 。
43.(5分)某观赏鱼的尾鳍分为单尾鳍、双尾鳍两种类型。单尾鳍鱼观赏性差;双尾鳍鱼尾鳍宽大漂亮,观赏性强。研究表明,尾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雌性个体均为单尾鳍,雄性个体有单尾鳍、双尾鳍。用不同类型的此观赏鱼做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①
实验②
亲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
单尾鳍雌性×双尾鳍雄性
子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4∶3∶1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1∶1
(1)由以上两个实验中________(填序号)可知,控制双尾鳍性状的基因为________(填“显”或“隐”)性基因。此观赏鱼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只在雄性中表达出相应性状。
(2)实验①中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双尾鳍个体比例为________。
44.(5分)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现有如下三组番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杂交组
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
子一代表现型比例
一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
2∶1
二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3∶1∶3∶1
三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
(1)番茄不能完成胚发育的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杂交组一中,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
(3)杂交组二中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杂交组三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
参考答案:
1-5CDBAC 6-10DCAAB 11-15BDCAB 16-20BBDDA 21-25BAADC 26-30ADCAD
31-35DCBBB 36-40ABCBA
41.(1)二 显 (2)Bb和Bb (3)100% (4)性状分离
42.(1)隐 基因分离 (2)2/3 (3)1/18 (4)1/9
43.(1)①或② 隐 dd(2)Dd (3)1/8
44.(1)AABB、AABb、AAbb (2)AaBB或AaBb (3)AaBb aaBb (4)6:2:3: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