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00 KB
- 2021-10-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
一、选择题(45分,每题1.5分)
1.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的骨架由脱氧核糖与碱基交替连接构成
B.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给子代
C. DNA复制的准确进行与其双螺旋结构无关
D. 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B. 细胞分裂间期三者都能进行复制
C. 基因的行为决定染色体的行为
D. 非等位基因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下列有关链状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双螺旋结构与DNA精确的复制无关
B. 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接
C. 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 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4.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甲图),转至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20分钟繁殖—代。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图乙、丙、丁为可能的离心结果模拟图。已知大肠杆菌DNA中胞嘧啶个数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繁殖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 要得到图丙所示结果至少需要40分钟
C. 图乙是大肠杆菌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获得的结果
D. 出现图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X
5.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说明( )
A. 基因在DNA上 B. 基因在染色体上
C.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 DNA具有遗传效应
6.大多数生物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在下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划线表示的是该mRNA上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部分序列(无终止密码子)翻译出来的肽段所含的氨基酸的个数为( )
A. 6 B. 8 C. 9 D. 10
7.下图表示染色体DNA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生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Ⅰ和酶Ⅱ的作用化学键不相同 B. ③过程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 ③过程可能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 D. 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8.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关于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
B. 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 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D. 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
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B. 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5
C. 该调查该地区PKU的发病率应采取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 该家族中一定是纯合子的有2个个体
11.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 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② 提高变异频率,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③ 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 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⑤ 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 ①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1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B. —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 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 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型
C.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籽西瓜
14.下表是血浆、组织液和骨骼肌细胞内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及总渗透压的比较。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
B. 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
C. HCO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D.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
15.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B.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特性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 人类疾病的产生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结果
D.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6.研究发现,高频刺激DA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会增强(放电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放电的次数)。当刺激DA神经元时,也会释放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下列与高频刺激DA神经元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A神经元动作电位数值显著增大
B. DA神经元静息电位数值显著增大
C. 平均放电频率的增强是突触后膜K+大量外流形成的
D. 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
17.将电极插人下图示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内,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刺激 A点后,检测到的结果应是( )
A. B.
C. D.
18.你现在正在专心做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
③大脑皮层S区
④大脑皮层V区
⑤大脑皮层W区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
1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B. 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
C. 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D.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
20.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神经系统能够控制某些激素的调节
C. 体液调节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
D. 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
22.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B. 器官移植使用抑制剂可以使B细胞增殖受阻,使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
C. 接种牛痘疫苗使机体获得抵抗天花病毒的能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细胞免疫过程
23.我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指出,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 患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会在母婴间遗传
C. 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有关
D. 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艾滋病
24.如图是取自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些经典实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①取自达尔文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的感光部位
B. 图③取自鲍森•詹森实验,其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 图⑤是温特实验的实验组,其对照组使用的是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D. 图①②④都能验证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因单侧光的照射而发生横向移动
25.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
①果树整枝修剪
②合理密植
③无籽番茄的培育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
⑤阉割猪以利育肥
⑥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
A. ①④ B. ②⑥ C. ③⑤ D. ①⑤
26.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需考虑( )
A. 整个实验必需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B.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C.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 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和乙烯分别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果实的成熟
B.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获得的无子番茄性状可以遗传
C. 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生长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自身生长
28.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0〜a年,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 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 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 c〜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29.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30.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生物群落
D. -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五题,55分)
31 (12分,每空2分).如图表示人体某细胞中基因Y的表达过程,①~③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进行图中生理过程的细胞位于_______(填器官名称)。
(2)催化①过程的酶主要有_______。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与③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3)①~③过程中碱基对有_______种。
(4)已知该基因Y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若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则第4次复制共需要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2(共8分,每空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四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红绿色盲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椐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性状
表现型
2011届
2012届
2013届
2014届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色觉
正常
404
398
502
432
436
328
402
298
红绿色盲
8
4
13
1
6
1
12
4
(1)第1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计算出调查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__________。
(2)调查中发现一男生(Ⅲ-10)患有红绿色盲(XbY),其姐姐患有白化病(aa),经调査其家族系谱图如下:
请写出Ⅱ-4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若Ⅲ-7与Ⅲ-9婚配,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
(3)假设当地人群中约36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Ⅲ-8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男性婚配,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
33(7分,每空1分).2017年4月19日,皇家马德里和拜仁慕尼黑欧冠1/4决赛进行的如火如荼。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球员从听到裁判哨响到开始运动,调节方式主要是_______调节;要完成反射活动,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2)伴随着球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_,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3)性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其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的下丘脑中,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剧烈运动后,球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因内环境中存在 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
34(14分,每空2分).图1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物质①作用是________,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②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二和细胞三受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____________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使机体中的HIV浓度下降的。
(3)为探究某种草药PP是否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与调节有关,某研究小组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1(免疫抑制剂灌胃+生理盐水灌胃),组2(免疫抑制剂灌胃+PP灌胃),检测两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胸腺的萎缩程度。实验表明组1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低于组2,胸腺的萎缩程度高于组2,这一结果能不能说明PP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能说明PP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______________。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_____法。
(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需要重复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__(1分)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32
128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1分)型增长。
答题卡
一选择题
略
二非选择题
31 (12分,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共8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33(7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4分,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答案
1、 选择题
1—5 BCDAC 6—10 BABDB 11—15 BDCDC 16—20 DCDBB
21—25 CABDB 26—30 AACAA
二非选择题
31. (1)垂体 (2) RNA聚合酶 核糖体 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
(3)5 (4)8(m-n)
32. (1)1.53% (2)AaXBXb 5/12 (3) 1/122
33. (1)神经 单向 (2)升高 增多
(3)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神经递质、性激素
(4) 缓冲物质(H2C03/NaHC03)
34. (1) 促进细胞一的增殖与分化 自身免疫病 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反应速度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量多)
(2) T 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
(3)不能,缺乏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 不能,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或PP可降低胸腺的萎缩程度)
35、(1)消灭杂菌 高温杀死酵母菌 (2)抽样检测
(3) 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避免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
(4) 稀释 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