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1.00 KB
  • 2021-10-11 发布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20每小题1分,21-40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 A.大肠杆菌与蓝藻 B.大肠杆菌与病毒 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D.酵母菌与病毒 ‎2.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3.如右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可能是脂肪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是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是糖原 ‎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5.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中,科学家与其观点不相符的是 A.虎克观察木栓组织,并命名细胞 ‎ B.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并命名细胞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6.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 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7.为探究酶的某种特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操作步骤 操作项目 试管 ‎1‎ ‎2‎ ‎①‎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 ‎/‎ ‎②‎ 注入蔗糖溶液 ‎/‎ ‎2 mL ‎③‎ 注入淀粉酶溶液 ‎2 mL ‎2 mL A.实验的自变量是淀粉酶溶液 B.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等 C.实验结果的检测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D.实验目的是探究酶的高效性 ‎8.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的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 B.图中显示①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①的性质未发生改变 C.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②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9.下列过程中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相对增加的是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②氧气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变为氧合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11.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 ‎ ‎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13.下列对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具有叶绿体的有些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有线粒体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D.含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1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始终不会改变 C.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D.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降低 ‎15.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 ‎⑤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B.①④ C.③⑤ D.②⑤‎ ‎16.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其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质网等,所以不具有生物膜 C.生物膜对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起决定性作用 D.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溶酶体膜、内质网膜等为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17.下列对概念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图 ‎1‎ 核酸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2‎ DNA 固醇 蛋白质 多糖 ‎3‎ RNA 激素 胰岛素 蔗糖 ‎18.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19.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20.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 D.胆固醇和蛋白质 ‎2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22.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23.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具有膜结构,故含有P元素 B.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 C.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D.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24.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蔗糖溶液浓度/mol·L-1‎ ‎0.15‎ ‎0.19‎ ‎0.23‎ ‎0.27‎ ‎0.31‎ ‎0.35‎ 质壁分离状况 不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较显著 显著 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 ‎ A.>0.19 B.>0.23 C.<0.27 D.<0.23‎ ‎25. 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 B.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构成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共性 ‎26.用某种物质处理细胞后,该细胞膜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生长素 ‎27.如图反映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b B.当温度高于d时,该酶依然具有活性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酶的活性一直升高 D.该酶在c温度下的活性比a温度下的活性低 ‎28.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图乙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 C.去除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对物质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D.甲、乙两种物质均为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2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B.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分解 C.用H2O2酶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发高烧时人体内的消化酶活性会降低 ‎30.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植物吸收K+是需要载体的 C.ab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 D.bc段表示除了营养液中O2的相对含量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31. 有关酶的发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 B.毕希纳发现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作用 C.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纯出的结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 D.切赫和奥特曼证明酶的化学本质只是RNA而非蛋白质 ‎32.图中甲和乙分别是两种状态下的植物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甲 乙 A.甲→乙是质壁分离形成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需要失水 B.甲状态的出现,说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C.将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会自动发生甲→乙过程 D.根尖处只有成熟区的细胞才会发生甲→乙的变化 ‎33.下列关于生物膜流动镶嵌型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是运动的而其他分子是静止的,所以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其功能复杂程度 C.糖类均匀分布于生物膜两侧 D.生物膜中的脂质全部是磷脂,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34.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5.用蔗糖浸渍冬瓜条能使冬瓜条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部 B.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后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 D.细胞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36.下列关于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 ‎37.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可以表示胞吞,乙可以表示胞吐 B.甲、乙两种物质运输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C.这两种物质运输过程都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输送的 D.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8.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 C.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细胞膜的识别与e有关 ‎39.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40.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图2设计的是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 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51.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__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 合成的“车间”。‎ ‎(3).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 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4)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 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人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5)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A结构,一般需要利用 进行染色处理。‎ ‎52.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和[ ]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内填图中序号)‎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4)取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 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图c ‎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 。‎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 。‎ ‎5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分析:‎ ‎(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 。‎ ‎(2)物质A、B、C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是 、 、 。‎ ‎(3)某种物质能专一性的破坏物质C的载体蛋白,若用其处理细胞后,物质B跨膜运输的速率将 ,物质C跨膜运输的速率将 。‎ ‎(4)三种物质的运输中,与图1曲线相符的是 。与图2中甲曲线相符的是 ,与乙曲线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 ‎ ‎ ‎54.下表是某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请依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2 mL ‎2 mL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1 mL ‎/‎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 ‎/‎ ‎1 mL ‎4‎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5‎ 观察 产生气泡较少 产生气泡较少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方案是增加丙试管做空白对照。具体做法是在第二步中改为加入 ,第三步不做处理,其他步骤不变。‎ ‎(3)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 ‎① ,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 ‎②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 。‎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 ‎ 霞浦一中2018-2019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20每小题1分,21-40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B D B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A C B C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D B B A D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B B D C C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51.(每空1分,共5分)(1)差速离心(2)脂质(3)内质网 (4)水解(5)健那绿 ‎52.(每空1分,共7分)‎ ‎(1) 2 4 ‎ ‎(2)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3)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 ‎(4)①高/大 ②降低/下降 ‎53.(每空2分,共18分)‎ ‎(1)[D]磷脂双分子层 ‎(2)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3)不变 下降 (4)物质C 物质A 物质B或物质C ‎54(每空2分,共10分)‎ ‎(1)pH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2)1ml蒸馏水 (3)①丙试管产生大量气泡 ②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 ‎(4)低(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