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50 KB
- 2021-10-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7 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随堂巩固]
1.关于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A.达尔文这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不定向的变异
B.拉马克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是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
C.达尔文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
D.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
解析 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起选择作用,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
适应环境,并得到保留。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相
应的变异。前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后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D
2.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
原因是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需要
D.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 选项 A 为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变异是不定向的;公鹿用鹿角进行争夺
配偶、抵御敌害的生存斗争,鹿角发达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而得到保留,鹿角不发达的个
体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D
3.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 98%的甲虫死了,约 2%
的甲虫生存了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
A.有基因突变产生的抗药性个体存在
B.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
C.约有 2%的甲虫未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
D.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个体
解析 生存下来的甲虫是由于本来就具有抗药性基因,而新基因的产生来自基因突变,
因此 A 正确。
答案 A
4.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没能解决的问题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说明物种是可变的
C.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及多样性
D.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解析 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中“适者生存”的原理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的
原因,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可以生存下来,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由
于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不能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答案 D
5.下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进化形成过程的解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鹿祖先过度繁殖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
短各异,这表明生物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
死 亡 , 这 个 过 程 叫 做 ________ , 它 是 通 过 生 存 斗 争 实 现 的 。 生 存 斗 争 是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应是指生物体的________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适应是________的结果。
解析 (1)过度繁殖是指后代数量太多,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变异是不定向的,能产生
性状各异的生物。(2)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通
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部分个体存活、部分个体死亡,这个过程叫
生存斗争。(3)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存活的生物的性状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答案 (1)后代数目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3)性状 自然选择
[限时检测]
[满分 60 分,限时 3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2019·潍坊市期中)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比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
A.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
解析 达尔文进化学说认为:生物的繁殖能力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不同个体之间
存在差异→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存活下来→适者生存,所以生存下来的生物
均能适应各自的环境。
答案 C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B.人工选择
C.生存斗争 D.生物的适应性
解析 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未能从根本上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加以解释,而是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答案 A
3.(2019·德州市期中)下列有关遗传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达尔文所未能认识到的
A.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B.遗传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C.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
D.遗传可以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解析 遗传指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达尔文认识到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
现象,可以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但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达尔文未能解释遗
传的本质。
答案 B
4.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①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由于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②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
③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④鼹鼠由于长期生活于地下,眼睛萎缩、退化
⑤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
果
A.①②③ B.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两个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动物的器官
越用越发达,相反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并且拉马克认为这些因为用进
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①②③均为“用进”的实例,④为“废退”的实例。
⑤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答案 C
5.据研究,现代的长颈鹿是由古代的一种颈和前肢较短的古鹿进化而来的,按照自然
选择学说,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前肢是由于长期伸长和使用的结果
B.由于食物缺乏,导致古鹿发生变异的结果
C.变异、选择的结果
D.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观点有:过度繁殖产生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变
异),既有长颈的又有较短颈的,经自然选择后,适应环境的个体得到了保留,并大量繁殖,
而且把相应性状遗传给后代。
答案 D
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使用杀虫剂之前,害
虫种群中个体间就存在抗药性差异,有的具有抗药性,有的无抗药性。长期使用某种杀虫
剂后,杀虫剂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使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所以杀虫效果下降。
答案 B
7.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①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②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③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④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抗药性问题。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由于变异,病菌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有的无抗药性,抗
菌素的使用对病菌起了自然选择作用,而不是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指人类有目的地选择适
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病菌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
答案 C
8.如图所示是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后代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适应环境的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变异、自然选择、遗传(使
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综合作用。其中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自然选择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
向发展。
答案 D
9.(2019·十堰市期末)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
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熟的植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现象说明
A.物种是可以改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解析 年产百粒种子,大部分不能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过度繁
殖,生存斗争,B 正确。
答案 B
10.当某种新感冒药刚问世时,其治疗病毒性感冒的效果很好;几年后,因为感冒病
毒具有了抗药性,其疗效逐渐降低。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药物对病毒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的过少,使病毒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解析 病毒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存在抗药性变异的,有不存在抗药性变异的,有抗
药性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抗药性变异逐代积累和加强,繁殖几代后,就会对药物有较强抗
性,即药物疗效就会降低。
答案 C
11.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
基因 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引起细菌定向突变
B.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金属β-内酰胺酶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解析 抗生素的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外因,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定向自然选择,
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 NDM-1 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从而使该基因编码较多的金属β-内
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而不是金属β-内酰胺酶本身失
活),因此,B 正确,C 错误;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起到选择作用,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A
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 错误。
答案 B
12.人工选择之所以能选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物种,其共同的选择
基础是
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斗争
D.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解析 选择的基础是生物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遗传和变异产生的。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 24 分)
13.(12 分)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
抗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存在着__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
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
并 繁 衍 后 代 , 这 叫 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青 霉 素 的 使 用 对 细 菌 起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逐代________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
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
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就存在抗药性强的变异个体,青霉素起到
选择作用,通过青霉素与细菌的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
来且逐代积累而使细菌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所以从细菌抗药性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变异是
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答案 (1)差异 不适者被淘汰 适者生存 选择作用 生存斗争 积累 变异 自然
选择
(2)有利
(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4.(12 分)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下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
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
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_______。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____点。
②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______,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
____________(填“前”、“中”或“后”)。
③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
④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
菌 种 群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衡量实验的指标即对实验结果的表述。本实验是利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生长
来表述实验结果。
(2)通过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杀菌能力,即抑菌圈越大杀菌力越强。
(3)①抗生素会使细菌中不具抗性的个体大量死亡而数量下降,所以 b 点是使用抗生素
的起点。②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细菌的抗药性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已经
产生了,因为使用该抗生素后,题③细菌数量并未降到零。自然选择是性状的选择者,而
不是诱导者。④在细菌种群中,含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毕竟只占少数。
答案 (1)抑菌圈的大小 (2)B
(3)①b ②不定向的 前 ③选择
④含有抗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