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2.00 KB
  • 2021-10-11 发布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高三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的生命系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糖和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均是葡萄糖 B. 磷脂、DNA、ATP,组成元素都有C、H、O、N、P C. 细胞内DNA分子和R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 D. 无机盐离子在生物体内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而二糖的组成成分中不仅仅只有葡萄糖,如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A错误;‎ B、磷脂、DNA、ATP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P,B正确;‎ C、细胞内DNA分子和RNA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前者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而后者一般是单链,C错误;‎ D、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B。‎ ‎2.经测定某化合物只含元素C、H、O、N、P,则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 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 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C. 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 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答案】C ‎【解析】‎ ‎【详解】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是tRNA,t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A正确;‎ B、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B正确;‎ C、抗体与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一定含有P元素,C错误;‎ 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基本支架,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正确。‎ 故选C。‎ ‎3.如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D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 B. 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核糖体上 C. 图乙中的b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如图乙中的②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是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去了1分子水,A正确;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发生在游离的核糖体上,也可能发生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要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B错误; C、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 C正确; D、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②处,即形成磷酸二酯键, D正确。‎ 故选B。‎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核DNA含量减半,神经细胞、白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核DNA不变,所以四种细胞的DNA含量不同,A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各细胞的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C正确;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错误。‎ ‎5. 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 C. 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答案】D ‎【解析】‎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的糖蛋白,结果使白细胞黏着,A正确;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均是耗能过程,消耗ATP,B正确;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化等 ‎6.下列有关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分别滴加清水和生理盐水 B. 盖盖玻片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缓缓放平 C. 洋葱表皮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边缘很黑,内为空白的圆形结构是未经染色的细胞核 D. 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该结构称为嵴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缓缓放平,防止气泡的产生;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 ‎【详解】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前者是植物细胞,后者是动物细胞,故应分别滴加清水和生理盐水,A正确;‎ B. 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而不是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B错误;‎ C. 洋葱表皮细胞显微视野中,边缘很黑、内为空白的圆形结构是气泡,C错误;‎ D. 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线粒体只能观察其形态,其内部结构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D错误。‎ ‎7.如图是浆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结构①②④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 B. 结构③⑤在该细胞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C. 细胞中结构④发达与其旺盛分泌抗体相适应 D. 浆细胞的形成离不开抗原的刺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仁,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A、结构①线粒体、②内质网、④高尔基体是细胞生物膜系统部分,A正确;‎ B、结构③中心体在该细胞中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没有增殖能力,所以而⑤核仁在该细胞中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B错误;‎ C、抗体的分泌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故细胞中结构④高尔基体发达与其旺盛分泌抗体相适应,C正确;‎ D、抗原刺激B细胞或记忆细胞时,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D正确。‎ 故选B。‎ ‎8.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  )‎ A. 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B. 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 C. ATP的合成和水解 D. 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 ‎【答案】A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 ‎【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是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 B、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错误;‎ C、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此外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在该过程中有ATP的水解,C错误;‎ D、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内具有核糖体,能进行某些基因的表达,故存在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翻译过程,D错误。‎ 故选A。‎ ‎9.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甲、乙两种细胞器 B. 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 C. 甲、乙两种细胞器都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甲,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A错误;‎ B、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线粒体提供的能量、需要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 C、中心体没有生物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成分,C错误;‎ D、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D错误。‎ 故选B。‎ ‎10.协同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其过程如图所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跨膜的Na+再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回膜外。下列对此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 A. 运输Na+载体蛋白因不止一种而缺乏特异性 B. Na+的协同运输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水解 C. 图示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 D. 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协同运输不能进行 ‎【答案】A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则N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跨膜的Na+再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回膜外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质,具有特异性,A错误;‎ B、Na+的协同运输所需动力是浓度差,B错误;‎ C、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说明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C正确;‎ D、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不能形成浓度梯度,则协同运输不能进行,D正确。‎ 故选AB。‎ ‎11.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 B. 当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C. 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D. 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 ATP水解供能时只有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A错误;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B正确;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D错误。‎ ‎12.用一台光学显微镜前后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最暗,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如不实际操作,很难准确判断。‎ ‎13.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 ‎①线粒体 ②细胞质基质 ③核糖体 ④叶绿体 A. ③、① B. ②、③ C. ④、③ D. 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故选A。‎ ‎14.下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主要由②和③组成 B. 细胞识别与①有关 C. 细胞膜的各种成分是静止不动的 D. 可以选用猪的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 ‎【详解】A、细胞膜主要由③磷脂和②蛋白质组成,A正确;‎ B、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糖蛋白有关,①是糖蛋白,B正确;‎ C、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猪的红细胞因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的细胞器,可以选用猪的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C。‎ ‎15.如图表示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①②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B. 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能进行过程①②‎ C. 人体中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 过程①②③④都能在植物细胞中发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程①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只有反应②(有氧呼吸的二三两个阶段)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A错误;‎ B、过程①②表示有氧呼吸,破伤风杆菌是原核生物,是厌氧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内膜,C错误;‎ D、过程④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在马铃薯块茎和甜菜的块根可以进行,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明白过程①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有的阶段。‎ ‎16.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物质c为[H],在过程②中也有产生 B. 催化反应③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C. 晒干的种子不含水分,因而细胞呼吸的强度较低 D. 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酒精 ‎【答案】D ‎【解析】‎ ‎【详解】A、据图分析,图中物质c为[H],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H]的产生,A错误;‎ B、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错误;‎ C、晒干的种子水分含量较低,因而细胞呼吸的强度较低,C错误;‎ D、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酒精,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 ‎17.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相关操作是(  )‎ A.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B. 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需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 C. 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D. 绿叶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答案】A ‎【解析】‎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是否有光是实验的自变量(单一变量),不是无关变量,故A错误;B、C、D选项都是对无关变量的处理。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验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自变量与无关变量。‎ ‎18.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磨叶片时加入二氧化硅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B.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C. 若菜叶剪碎不够充分,则提取的色素种类将减少 D. 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不同色素带的宽度一般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A正确;‎ B、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滤液收集到试管后要将试管口塞严,防止挥发,B正确;‎ C、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也不明显影响研磨,且色素含量并没有减少,所以仍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错误;‎ D、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不同色素带的宽度,一般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D正确。‎ 故选C。‎ ‎19.在光合作用中,CO2+C5(即RuBP)→2C3‎ 需要RuBP羧化酶催化。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于催化14CO2与C5的反应,并检测产物中14C3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菠菜叶肉细胞中该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B. RuBP羧化酶催化时,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RuBP羧化酶的活性与该酶的含量有关 D. 单位时间内14C3放射性越高,RuBP羧化酶的活性就越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错误;‎ B、RuBP羧化酶催化时,需要在二氧化碳供应和五碳化合物存在条件下进行,B错误;‎ C、RuBP羧化酶的活性与该酶的含量无关,C错误;‎ D、根据题意,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D正确。‎ 故选D。‎ ‎20.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 B. 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 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 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在最适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pH)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pH)高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减弱。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先解读曲线,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详解】A、分析题图1说明在这三个温度中,30℃比较适宜,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A正确;‎ B、分析题图2曲线可知,酶的最适pH为7,而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是2左右,由图4可知,该酶能分解麦芽糖,应该是麦芽糖酶,所以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B正确;‎ CD、由图4知,该酶能分解麦芽糖,不能分解蔗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D正确。‎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21. 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 B. 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 C. 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 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 ‎【答案】AD ‎【解析】‎ ‎【详解】A、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当鱼鳔膜袋里面装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时,水分子进入鱼鳔膜的速度比出来的速度快,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随着液面的上升,蔗糖溶液对鱼鳔膜的压力增大,会阻止水分子进入,液面上升的速度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上升,A正确;‎ B、水分子可以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也可以由膜内进入膜外,B错误;‎ C、当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但是此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并不相等,漏斗内是稀释了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所以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溶液浓度>膜外,C错误;‎ D、鱼鳔膜能让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D正确.‎ 故选AD。‎ ‎22.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 B. 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 物质丙与ATP元素组成相同 D. 物质乙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答案】C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先分析题图确定甲、乙、丙的本质,然后根据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判断。据图示可知,甲、乙构成染色体,故甲为DNA,乙为蛋白质,乙、丙构成细胞膜,故丙为磷脂。‎ ‎【详解】A、物质甲为DNA,脱氧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A错误;‎ B、物质甲为D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 C、物质丙为磷脂,元素组成为C、H、O、N、P,ATP的元素组成也为C、H、O、N、P,C正确;‎ D、物质乙是蛋白质,其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CD。‎ ‎23.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 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 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 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图乙中,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减弱,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氧气浓度,呼吸作用速率又加快。‎ ‎【详解】A、根据图甲可知:B点时,细胞呼吸最旺盛,B点所对应的温度为最适宜温度,A正确;‎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B正确;‎ C、图乙中由D到E,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减弱,细胞开始进行有氧呼吸;由E到F,随着氧气的增加,植物的有氧呼吸加强,C错误;‎ D、贮藏水果和蔬菜主要应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乙图E点时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说明此时细胞呼吸最弱,因此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D正确。‎ 故选ABD。‎ ‎24.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TP中含有核糖,有些酶也可能含有核糖 B. 活细胞内的酶完成催化反应后立即被降解 C. ATP与ADP相互快速转化依赖酶的高效性 D. 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参与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详解】A、ATP的结构中A指腺苷,具有核糖;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具有催化功能的RNA中含有核糖,A正确;‎ B、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被循环使用,B错误;‎ C、酶具有高效性,因此ATP与ADP能快速转化,C正确;‎ D、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需ATP功能,D正确。‎ 故选ACD。‎ ‎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的叙述,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操作目的 A 吡罗红甲基绿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细胞DNA、RNA的分布 B 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 新鲜菠菜叶置于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 观察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D 用18O标记的水培养小球藻 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 A. A B. B C. C D. D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甲基绿、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前者可以使DNA呈现绿色,后者可以使RNA呈现红色,因此利用两者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可以观察细胞DNA、RNA的分布,A正确;‎ B、洋葱的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正确;‎ C、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C错误;‎ D、要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应该用18O标记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培养小球藻,D错误。‎ 故选AB。‎ 第II卷 非选择题 ‎26.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 ‎ ‎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它含有______个—NH2。 ‎ ‎(2)图中可表示肽键的标号是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标号有______。 ‎ ‎(3)形成该化合物的过程中,生成水中的氢来自______(填基团名称)。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 ‎(4)该化合物可用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含有的______与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答案】 (1). 三肽 (2). 1 (3). ④ (4). ②③⑤ (5). 氨基和羧基 (6). 36 (7). 双缩脲试剂 (8). 紫色 (9). 肽键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是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和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考查,图中①是氨基,②③⑤是R基,④是肽键,⑥是羧基。‎ ‎【详解】(1)由题图知,该化合物的R基是三个,因此含有三个氨基酸,叫三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该化合物中的肽键-CO-NH-是2个;图中的④就是一个肽键;②③⑤表示氨基酸的R基。‎ ‎(3)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水中,氢一部分来自氨基,一部分来自羧基。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水形成的,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了2分子水,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6。‎ ‎(4)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因此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其反应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CU2+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27.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回答: ‎ ‎ ‎ ‎(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物质d的名称是______。 ‎ ‎(2)物质b的结构通式为______,b之间发生脱水缩合的场所是______(填细胞器)。‎ ‎(3)组成物质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 ‎(4)物质A为淀粉,组成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 (1). DNA和蛋白质 (2). (雄)性激素 (3). (4). 核糖体 (5). 脱氧核苷酸 (6). 葡萄糖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可能是淀粉,a是葡萄糖,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C是DNA,c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是性激素。‎ ‎【详解】(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据d的功能可知,物质d的名称是雄性激素。‎ ‎(2)物质b为氨基酸,结构通式为,b之间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场所是核糖体。‎ ‎(3)C是生物大分子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4)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相关知识点,识记和理解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功能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 ‎ ‎ ‎(1)科学家依据______将细胞分为______细胞和真核细胞。 ‎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是______(填标号),其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是______。 ‎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______、细胞质、遗传物质DNA。 ‎ ‎(4)构成上述细胞的元素中,C、H、O、N、P、S、K、Ca、Mg等元素称为______元素。‎ ‎【答案】 (1).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原核 (3). B、E (4). 核糖体 (5). 细胞膜 (6). 大量 ‎【解析】‎ ‎【分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图中B、E为原核生物,A、C、D为真核生物。‎ ‎【详解】(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中B代表蓝藻,E代表细菌,都为原核生物。‎ ‎(2)图中B、E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4)细胞的元素中C、H、O、N、P、S、K、Ca、Mg称为大量元素。‎ ‎【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的知识,学生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29.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1 中光源,可研究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 Pn 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______ (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由于弱碱性藻培养液中游离 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3-获得CO2.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______;在更高 NaHCO3 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 ‎(4)培养基中的 HCO32- 与 CO32-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高,HCO3-越少,CO32-越多,而CO32-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强 (2). 光质 (3). 难以确定 (4). 120mg•L-1 (5). 达到了CO2饱和点 (6). CA量有限 (7). CO2(或HCO3-)供应量不同 (8). CA(细胞)活性变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1)可调光源可改变光照强度、光的波长(光质),从而可以研究光强和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温度是无关变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使得难以确定光照对Pn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使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以便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3)由图可以看出,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120m•L-1;在更高NaHCO3浓度下,外界因素是CO2浓度达到了CO2饱和点,不能吸收更多的CO2;内部因素是CA量不足,不能催化分解更多的HCO3-。‎ ‎(4)由题意可知,pH一方面会影响HCO3-的含量,从而影响Pn;另一方面pH也会影响CA酶的活性,从而影响Pn。‎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信息,主要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0.如图是核糖体形成、分布及执行生理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 ‎(1)核糖体的生理功能是______合成的场所,下列生物或细胞具有核糖体的有______。‎ A.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小麦的叶肉细胞    D.人成熟的红细胞 ‎(2)图中过程①需要______聚合酶催化完成,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 ‎(3)组装成完整核糖体的大、小亚基都是由蛋白质和______构成的,该物质特有的碱基是______图示物质中,还需要以过程②的方式出细胞核的是______。‎ ‎(4)过程③利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这类蛋白质的还有______(任举一例)。‎ ‎【答案】 (1). 蛋白质 (2). C (3). RNA (4). 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5). rRNA (6). U(尿嘧啶) (7). mRNA (8). 呼吸酶、染色体蛋白质、核膜蛋白质等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图中过程①表示转录形成rRNA,然后形成的rRNA与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结合分别形成大亚基和小亚基,再通过②核孔进入细胞质,大亚基和小亚基结合再形成核糖体。‎ ‎【详解】(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含核糖体,A错误;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含核糖体,B错误;小麦的叶肉细胞中具有核糖体,C正确;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D错误。故选C。‎ ‎(2)图中过程①表示转录,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完成,并且需要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3)分析图解可知,组装成完整核糖体的大、小亚基都是由蛋自质和rRNA构成的;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图中过程②表示形成的大亚基和小亚基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出细胞核的。‎ ‎(4)过程③利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胞内蛋白,属于这类蛋白质的还有呼吸酶、染色体蛋白质、核膜蛋白质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形成、分布及执行生理功能的示意图。需要学生具有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31.如图为溶酶体(内部pH为5左右)在细胞异体吞噬和自体吞噬中的形成过程和部分功能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初级溶酶体直接来自于[]______,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多种______.‎ ‎(2)异体吞噬过程中,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___;自体吞噬可以降解清除图中的[]______.上述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3)次级溶酶体完成“消化”作用后,一部分物质(如氨基酸)可以借助于其膜上的______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中供代谢使用;一部分物质形成残体,可通过______方式排出细胞.‎ ‎(4)部分留在细胞内的残体多为脂褐质(一种色素),其数量逐年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不可能具备的特征有______(填字母).‎ a.细胞核体积变大    b.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c.细胞内水分减少    d.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5)溶酶体内的物质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该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细胞质基质与溶酶体内的______不同,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答案】 (1). ③高尔基体 (2). 酸性水解酶 (3). 受体(糖蛋白) (4). ④线粒体 (5).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 载体 (7). 胞吐 (8). b (9). pH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细胞膜,②为内质网,③为高尔基体,④为线粒体。‎ ‎【详解】(1)图中的初级溶酶体直接来自于[③]高尔基体;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因此具有“消化”作用。‎ ‎(2)异体吞噬过程中,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由图可知,自体吞噬可以降解清除图中的[④]线粒体。上述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由图可知,次级溶酶体完成“消化”作用后,一部分物质(如氨基酸)可以借助于其膜上的载体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中供代谢使用;一部分物质形成残体,可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4)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为衰老细胞,其特征有: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所以不具备的特征是b。‎ ‎(5)由于细胞质基质与溶酶体内的pH不同,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因此溶酶体内的物质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该细胞损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细胞膜以及胞吞胞吐等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示内容,主要考查考生的辨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2.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3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是指______膜(填细胞结构名称);图中的③是指______膜(填细胞结构名称)‎ ‎(2)图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图②膜上附着的______物质,有利于其反应进行.‎ ‎(3)图中②和③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______,由此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 ‎(4)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如图2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______,当氧气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其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5)细胞膜及上图①→③中生物膜功能各不相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1). 高尔基体 (2). 线粒体 (3).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4). (光合)色素和酶 (5). ATP (6). 进行能量转换 (7). 主动运输 (8). 载体的数量 (9). 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是高尔基体,能够将葡萄糖合成纤维素,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②是类囊体膜,能够将水分解成O2和[H];③是线粒体内膜,能够将O2和[H]生成水。‎ ‎【详解】(1)分析上图:①表示合成纤维素用于组成细胞壁,场所是高尔基体;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图③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的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②表示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膜,其上附着一些光合色素和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3)水的光解产生还原氢和氧气,同时合成ATP,将光能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氧呼吸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将有机物中能量转换为ATP活跃的化学能,由此可见,生物膜具有进行能量转换的功能。‎ ‎(4)分析下图:图①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应表示自由扩散方式;图②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达到饱和点后不再上升,这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或能量的限制,因此该图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③中物质的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该物质运输与能量无关,因此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图④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表示主动运输。题中提出物质X和曲线②和④相符,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只能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有能量和载体蛋白的数量,所以当能量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其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5)蛋白质在细胞膜行驶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所以细胞膜及上图①→③中生物膜功能各不相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点睛】本题是考查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先分析题图根据膜上进行的反应判断出膜所在的结构,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同时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会根据题图判断相应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白色念珠菌是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黏膜中的真菌,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菌丝大量生长,侵入细胞引起疾病。V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对菌丝形成有重要作用。 ‎ ‎ ‎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ATP合成酶在________上合成。‎ ‎(2)ATP合成酶由突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内的F0两部分组成。F1负责ATP的合成或水解,F0是一个疏水蛋白复合体,形成跨膜H+通道,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成酶时,ADP与Pi结合形成ATP(其过程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______(至少填出两种)。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的量会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白色念珠菌与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白色念珠菌具有______。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V蛋白将ATP水解为ADP时,储存在ATP分子______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同时产生无机磷。‎ ‎(4)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药物D(一种ATP酶抑制剂)对Ⅴ蛋白的作用,将Ⅴ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实验组加入用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D溶液,室温孵育10min之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min。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孔雀绿试剂(可与无机磷反应呈现绿色),定量分析反应体系的绿色深浅,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测定的绿色深浅,可反映出______的量,从而得到V蛋白活性。‎ ‎②本实验以对照组数据作为V蛋白活性相对值1,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室温孵育10min,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min。‎ ‎③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答案】 (1).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核糖体 (3). 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4). 减少 (5).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6). A—P~P~P (7). 高能磷酸键 (8). ATP水解 (9). 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等量DMSO溶液 (10). 药物D能抑制V蛋白的活性,且随药物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解析】‎ ‎【分析】‎ ‎1、ATP合成酶属于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 ‎2、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3、C5的去路是二氧化碳固定,来源是C3的还原;‎ ‎4、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5、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详解】(1)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ATP合成酶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2)在真核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能够合成ATP,故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阶段)。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膜两侧的H +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减弱,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是照常进行的,C5去路正常,但是来源减少,因此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C5会减少。‎ ‎(3)白色念珠菌是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粘膜中的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ATP的中文名是三磷酸腺苷,其分子的结构简式是A-P~P~P;V蛋白将ATP水解为ADP时,储存在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同时产生无机磷。‎ ‎(4)①由题可知孔雀绿试剂能与无机磷反应呈现绿色,而ATP水解能产生无机磷,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绿色的深浅来判断ATP水解的量。②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对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故对照组只加入等量的DMSO溶液。③据图可知,实验结果为随着药物D浓度的增加V蛋白的活性相对降低,说明药物D能抑制V蛋白的活性,且随药物D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以及酶的相关知识点,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情境要求考生能具备准确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