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50 KB
- 2021-10-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9课《皇帝的新装》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皇帝的新装》2课时
《天上的街市》1课时
《女娲造人》1课时
《寓言四则》2课时
1.主题延伸
这几篇文章都是描写想象世界的作品,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通过虚构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鞭挞。《皇帝的新装》是以想象写成,通过虚构生动而又有趣的故事,表达对愚蠢的统治者的蔑视和对人世间真理的追求。《寓言四则》包括伊索寓言和两则中国寓言。寓言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想。
2.授课技巧
本单元重朗读指导,在朗读中品味与感悟。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可尝试运用续写、改写、扩写等手法激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可以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在合作探究中,深入品评童话故事。《天上的街市》是现代诗,学习时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从而体会诗歌的主题思想。《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性强,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女娲造人的过程,品析描写女娲的语句体会女娲的形象,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神话想象的美丽。《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都是寓言故事,前两篇是外国寓言,后两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名篇。应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多角度概括寓意。
19 皇帝的新装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童话体裁的特点,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把握人物形象,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4.培养学生的诚实美德。
过程与方法
1.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在合作探究中,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能领会童话所揭示的人性中虚伪的弱点,养成敢于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5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情景导入):我们看电影、电视中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的?(老师语调较低)但大家听说过有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皇帝吗?(此时老师提高语调)就有这样的事!“太可笑了”“不可思议”“骇人听闻”(等学生到词穷言尽之时,教师再大声地一字一句地)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篇文章就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写作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1.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汀·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知识链接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积累字词
(1)注音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è)
御聘(yù pìn) 勋章(xūn) 称职(chèn)
(2)解释词语
①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②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③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骇,惊吓。
④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一)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交流点拨】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
中心人物:皇帝。
5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交流点拨】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学生复述课文。
【交流点拨】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在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这三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深层探究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仔细思考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交流点拨】(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胡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还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交流点拨】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交流点拨】“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4.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
【交流点拨】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大胆又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说真话需要勇气,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要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
第二课时
听写生字词。
5
(一)深层探究
1.我认为皇帝是一个 的人,因为
示例: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交流点拨】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待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2.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交流点拨】(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
(二)把握主题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地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三)品析语言
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交流点拨】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交流点拨】一“转”一“扭”写出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5
【交流点拨】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交流点拨】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四)写法探究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交流点拨】1.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夸张与想象: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骗人的丑态,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作用: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2.对比描写和心理描写。
童话最后把敢于说真话的孩子和说谎的皇帝、大臣、百姓们予以对比,突出孩子的天真、率性,以及大人们的虚伪、愚昧。在心理描写方面,作者主要刻画了皇帝、察看织布的老大臣和官员的心理活动,把他们内心的矛盾、挣扎以及虚伪分析得非常透彻,符合人物的个性。这样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形象非常有利。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续写《皇帝的新装》吧!
【交流点拨】(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个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还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了地上。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
人物形象 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5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2021-10-213页
- (山西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2021-10-2135页
-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2021-10-2133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19 皇帝的新装课件2021-10-2129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9《皇2021-10-2117页
- 19皇帝的新装部编七上语文课件2021-10-2116页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2021-10-125页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公开课)2021-05-179页
- 课本剧剧本——《故事新编之皇帝的2021-05-086页
- 精选皇帝的新装有感心得感想范文四2021-05-0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