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6.59 KB
- 2021-10-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同步练: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基础巩固
1.西汉初年,自汉高祖开始至文帝、景帝的六七十年间,统治者都采取宽刑薄赋的政策。下列选项属于其
原因的是
A.利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B.汉初统治者都是仁慈之君
C.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D.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苏醒偶尔可知,“宽刑薄赋”是汉初的统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体现,是因为他们吸取了秦朝因
暴政迅速灭亡的教训而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C 项符合题意;A 项是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的治国思想;B
项在所学中没有提及;D 项应是实施宽刑薄赋的作用;故选 C。
2.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大兴土木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
再强国”的道理后,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3.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 2 世纪初 B.公元前 2 世纪末
C.公元前 3 世纪初 D.公元前 3 世纪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
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
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 XX 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 XX 年)。这就是纪年法。每一个世纪为 100
年,从理论上讲,公元 1 年~公元 100 年为一世纪,公元 101 年~公元 200 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
公元前 202 年应属于公元前 3 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故属公元前 3 世纪末。D 符合
题意,故选 D 项。
4.汉初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因此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下列关于实施休养
生息政策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C.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D.是汉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的需要,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
养生息的政策,ABD 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C 是休养生息政策影响,C 项符合题意,ABD 是原因,排除,
故选 C。
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关于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出现用麻做的纸
C.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D.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ABC 项表述正确,故选 D。
6.“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 D.适时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
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重
视“以德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适时调整政策推动生
产力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 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7.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汉文
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采取了措施是:
A.以德化民,废除残酷的肉刑
B.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C.把奴婢释放为平民
D.提倡以农为本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务民于农桑”可知,贾谊和晁错都建议汉文帝重视发展农业。
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
8.“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①②③④明显反映出这一原因。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
汉武帝 时期出现的,时间不符,故排除。所以答案选 A。
9.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景之治原因的认识,汉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
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灭亡的教训,调整生产关系,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文帝和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
政策,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 ACD 不符合题意。汉初道家黄老之说作为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汉武帝
时期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 B 符合题意。
本题选 B。
10.下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高祖
B.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C.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D.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西汉汉武帝时,儒家的代表董仲舒向他建议,抑制和排斥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确定为治理国
家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晓儒学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条件。儒家
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CD 和题干材料有关,A 和题干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选 A.
1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答案】A
【解析】
根据诗句中的“汉祖”可知指的是汉高祖刘邦,“西灭无道秦”可知指的是西汉的建立和秦朝的灭亡。依据所
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是西汉。故选 A。
12.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措施①③是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符合题意;措施②④是文帝和景帝的措施,且与劳动力
无关。故选 C。
13.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秦 C.夏朝→商朝 D.商朝→西周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嬴秦氏,始兼并”指的是秦的统一。“传二世,楚汉争”指的是秦朝二世而亡,项羽和
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高祖兴,汉业建”指楚汉之争,刘邦取胜,西汉建
立,刘邦即汉高祖。因此,材料中包含的朝代顺序是秦→西汉。A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
14.关于刘邦项羽反秦及楚汉之争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巨鹿之战刘邦打败秦军主力,项羽攻下咸阳
B.楚汉之争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夺帝位的战争
C.刘邦设鸿门宴招待项羽
D.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汉高祖在洛阳建立汉朝,时间 202 年
【答案】B
【解析】公元前 207 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随后,刘
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灭亡。秦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
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故选 B。
15.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客观原因”的信息,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由于经济萧条,统治
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经济困难属于客观原因,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的内容都与统治者本身有
关,是主观原因,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排除;故选 C。
二、拓展提升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
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
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
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景象: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
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重视农业发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3)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钱粮。文景之治。
(4)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
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重视“以德化民”,还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
华等。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西汉建立之初,“民无盖藏”说明老百姓很贫困;“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是说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第二小问,根据
所学可知,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两位皇帝都把农业作为天下之根本,说明文帝和景帝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他们发展生产的目的是,通过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经过 70 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社会局面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
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钱粮。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社会局面是封建社会出现的繁荣稳定
局面,所以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局面,称为“文景之治”。
(4)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几十年,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因为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其具体体现是:
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重视“以德化民”,还废除了一些严刑
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