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 MB
- 2022-03-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作家作品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题“最苦与最乐”即论题,把“苦”与“乐”这一对反义词组合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映衬,加之又分别用“最”字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易于引发读者强烈的求知欲。
中心意旨文章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人生的责任,论证了一对命题: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结构思路——
表达技巧1.论证严谨,思路清晰文章开篇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了关于人生最苦的事的许多答案,并且逐一否定,指出人生最苦的是背负了未了的责任;然后再进一步论述负责任的痛苦与尽责任的快乐;最后得出结论,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综观全文,作者始终围绕着“责任”来谈,从“负责任”(未尽责任)和“尽责任”这两个对立面写起,阐明人生最苦与最乐之事,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文章论证有力,结构十分严谨。
2.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排比能增强文章气势,使文章表达流畅。文章多次用到排比。例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行文的气势,有力地支撑了论证,证明了论点。
重点难点1.怎样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既庄重又灵活,既流畅又简洁。庄重,是梁启超文章的风格,本文所谈论的话题又是关于人生的大问题,谈论起来自然多一分审慎,多一分深思熟虑。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娓娓道来,语重心长。例如:“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本文语言虽庄重,却十分灵活,主要表现在多种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上。例如就句式而言,开头就运用了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除此之外还有陈述句和感叹句,有肯定句和否定句。多种句式的变换使文章显得
不单调,语言生动活泼。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议论为主,叙述、抒情为辅。文中还有许多地方用了引证法。单就引用而言,文章就用到了古语、俗语和名人名言。此外,作者还写出了“曾子还说哩”,一个“哩”字,更显示出语言的灵活。本文的语言十分流畅。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行文的气势,有力地支撑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很多,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等。本文语言还十分精练。在文中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2.作者是怎样将道理说得清晰透彻,令读者易于接受的?课文前半部分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作者首先列举了未尽责任的例子:“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以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识什么是“未尽责任”,进而叙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然后作者又由对个人说到了“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有着应负的责任。接着说这些责任未尽到而产生的种种痛苦的状态。课文的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道理论证。一方面,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和孔子、孟子、曾子的话充当论据,来论证什么是“最乐”;另一方面作者自己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向读
者分析观点的正确性,如“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同:都是论证方法,都是证明论点的方式。异:对比论证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类比论证就是从已知的一种事物(或事理)推论与之相类似的另一种事物(或事理)的论证方法。它是根据两个(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进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同的逻辑思维形式。对比论证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论证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圣贤(xián) 恩惠(huì) 赔礼(péi) 背着(bèi)B.俗语(sú) 安分(fēn) 大抵(dǐ) 循环(xún)C.监督(jiān) 契约(qì) 排解(jiě) 招揽(lǎn)D.推卸(què) 趣味(qù) 愉快(yú) 乃至(nǎi)答案C A.背bēi。B.分fèn。D.卸xiè。················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B.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C.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D.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答案D A.应把冒号删除。B.应把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C.句号应在引号外。
3.文学常识填空。《最苦与最乐》的作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广东新会人,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答案梁启超 饮冰室主人 思想 饮冰室合集解析不要写错别字,如将“梁”误写为“粱”,将“饮”误写为“钦”。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纵然(zhòng) 莫若(mò) 如释重负(shì)B.契约(qiè) 曾子(Zēng) 悲天悯人(mǐn)C.答应(dā) 监督(dū) 诸圣诸佛(fó)D.卸却(xiè) 恩慧(huì) 死而后己(yǐ)答案C A.纵zòng。B.契qì。D.慧→惠,己→已。············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有苦痛,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A.就 却 因此 如 当然B.便 可 所以 若 自然C.便 却 所以 若 当然D.就 可 因此 如 自然答案C 理解各语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这些词语的作用恰当判定选择。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B.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这一民生工程依然任重道远。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D.投篮训练结束后,林书豪表示他会替补出场,他感慨等待一周后终于有了上场机会,感觉如释重负。答案C “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B.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应该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C.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D.“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答案D “如何能躲?”加强语气,强调责任是推脱不了的,后面没有回答,所以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1.仿照例句写句子。例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仿写:人生什么事最乐呢?答案(示例)金榜题名吗?不是。洞房花烛吗?不是。吃吗?穿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乐的事,莫乐于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切。解析仿写时,一要确定例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弄清例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二要进行遣词仿写,运用与例句相同的句式和修辞,按照题干要求进行仿写。三要连贯语句,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把仿写的句子修改成意义一致的一段话。本题例句由多个设问句连缀而成,仿写时也要按照此句式进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件事对于我便有了责任。B.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C.他之所以是乐不是苦,是因为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造成的。D.一个人是否拥有真正的快乐,关键在于他尽了人生的责任。答案B A.语序不当,应为“我对于这件事”。C.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D.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或在“他”后面添上“是否”。
3.下列语句的语体色彩不同于另外三句的一项是( )A.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B.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C.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D.快乐之权,操之在己。答案A A项是口语,其他三项都是书面语。
1.(2018河南洛阳洛宁期中,7)综合性学习。(6分)材料一 1955年,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是带着这种决心,钱学森开始了他在国内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他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材料二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
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1)(★★☆)请写出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2分)(2)(★★☆)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答:
答案(1)爱国(或家国情怀)(2)我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网友纷纷点赞。(3)(示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3)(★★☆)请你围绕这两则材料的主题,写出有关的诗句或名言。(2分)诗句或名言:
解析(1)通读两则材料,弄清材料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认真揣摩,即可明确这两则材料字里行间所渗透的爱国主义情感。(2)阅读材料,从中发现并提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有效信息,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3)所写的诗句或名言符合题意,蕴含“爱国”情感即可。
2.(2017四川邻水期末,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地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到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都德。作者通过小弗郎士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来,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C.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通过写斯科特及其队员未能最先到达南极且在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故事,赞扬了他们的高尚精神。因为这样的人类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那次活动本身和那个时代,成为全
人类跨时代、跨地域的宝贵精神财富。D.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提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可谓别出心裁又洞察细微。答案D 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
1.(2018内蒙古开鲁期末,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B.《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C.《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作者梁启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学者。D.《陋室铭》是唐代的刘禹锡写的一篇铭文。答案C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
2.(2017山东邹城尚河中学期末,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质。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歌颂了人们相互关怀的道德风尚。C.《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答案D 《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
3.(2017重庆江津聚奎中学6月模拟,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B.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永存的英雄,一个人民永远要学习的榜样。C.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D.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兀兀穷年混日子,长此以往你将不会有任何进步。答案D “兀兀穷年”是“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的意思,用在句中不恰当。················
4.(2017江西新余期末,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②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③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④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⑤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A.③④②①⑤ B.③④①②⑤C.④③②①⑤ D.④③①②⑤答案D 阅读这几句话,可知论述的是责任的含义及未尽责任的苦痛。很明显,④③阐释了“责任”的含义,①句是过渡句,②⑤论述一日、一生未尽责任带来的苦痛。所以,答案应为D项。
(2018四川南充中考,18—2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9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
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
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
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1.(★★☆)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2分)
第②段: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第④段: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答:3.(★★☆)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备选人物:海伦·凯勒 邓稼先 吴王夫差 刘禅司马迁答:4.(★★★)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2分)答:
1.答案第②段: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第④段: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或: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解析本题考查对分论点的概括能力。根据题干指定的段落,找出带有结论性的语句,如第②段结尾一句话,第④段第一句话,然后将其精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答案对比论证。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文章第③段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和“对自己人生没有责任心”两方面,强调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观点,很显然,正反两方面对比,使中心论点得到更有力的证明。
3.答案(示例1)海伦·凯勒尽管身体残疾,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了作家、教育家,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示例2)吴王夫差,作为一国之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骄奢淫逸,误己误国。解析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先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2)所选的人物及事例要能够支撑中心论点;(3)不能只有名人而无具体事例。围绕这几点,从中选择一个人物作答即可。答题格式:人物+事例。
4.答案(示例)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是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社会的舞台上,一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如我们中学生,要好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解析解答时,一定要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对自己有责任心的人才会对社会有责任感”来组织语言,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意思对即可。
1.(2018山东东营中考,7)综合性学习。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1)“义”甲骨文作“”,从“”从“”。“”即“祥”;“”,兵器。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再卜色变,遽告不义,公乃令偃旗”中的“义”便是用其本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义”则引申为:。(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义”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①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之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列传》)
②“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宋史·文天祥传》)③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答:“义”远流长(3)“端午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心怀大‘义’”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答:
答案(1)神灵佑助的仁道、公理之战 合乎正义(2)(示例1)坚持真理、忠君爱国、大公无私。(示例2)洁身自好、共赴国难、清正廉洁。(3)(示例1)举办“心怀大‘义’”故事会,讲述中国古往今来先贤圣哲、明君忠臣、领袖英雄“行大义”的典故史实。(示例2)开展“‘义’义探究”读书报告会活动,评说经典著作阐释的“义”的思想内涵。(示例3)组织“‘义’行中华”论文征集活动,阐述当今时代传承“义”文化的意义、途径、措施等。(示例4)开展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活动,研究屈原的生平、著作、思想影响等,在班内进行展示。
解析(1)本题考查对“义”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甲骨文中“义”的字形和“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以及“乃令偃旗”等内容,可以得出其本义。(2)从第①则材料屈原面对楚国的畏难,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可以看出其爱国忠君的思想;从第②则材料文天祥在被俘后不愿投降元朝、背叛宋朝而选择从容就义,可以看出其爱国、重视气节的思想;从第③则材料,孔子赞美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表现了祁黄羊的大公无私、公正廉明。(3)要结合“端午节”和“心怀大‘义’”的主题,并简要说明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倡议。
2.(2017四川巴中中考,7,★★☆)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答案B 这句话没有使用比喻。··
蓝天中学开展有关“中国梦”的话题讨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梁启超的梦:引进西方政治文明以拯救衰弱落后的国家。②莫言的梦: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1)以上材料各自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答:(2)请围绕青少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少年怀揣梦想则民族充满希望,少年实现梦想则。(3)“中国梦”有大有小。请分别以“市民”和“中学生”的身份说说各自的梦想。①市民:②中学生:
答案(1)①爱国、有胆识;②执着追求。(2)(示例)国家繁荣昌盛(3)(示例)①希望物价能再降一降。②我想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科学家。解析(1)了解说话人所处年代及其生平,然后总结作答。梁启超清朝末期民国初期,他希望引进西方政治文明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爱国、有胆识显而易见;莫言,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活在当代,他希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其执着追求文学梦的精神显而易见。(2)注意所写内容在句式上与“民族充满希望”保持一致。(3)开放性试题,所写内容与身份一致,紧扣主题即可。
学完本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以“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为此次班会设计三种活动方式。①②③(2)请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答:(3)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答:
答案(1)(示例)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2)(示例)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3)(示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解析(1)设计活动形式时应明确该活动的主题、目标,从而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2)要围绕主题,突出责任在细节中的体现,不要空泛地谈。(3)写结束语,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