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2022-03-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美芹:《美芹十论》。冀:期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泰伯实验学校杨静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稼轩长短句》,《美芹十论》,《南渡录》二卷,《窃愤录》等。
辛弃疾26岁上奏《美芹十论》,31岁进献《九议》,41岁创建飞虎军。然而,自23岁南归之后,在29岁至42岁13年之间调换14任官职,使他无法在任上有大的建树和作为。42岁正值壮年的辛弃疾被弹劾罢职,闲居上饶,写下《破阵子》;52岁起复官职,三年又遭罢免;再度赋闲八年之后,朝廷准备北伐,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希望再度出山,但并未得到重用;最终于68岁含恨而逝。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济南人耿京聚众数十万反抗金朝的暴虐统治,时年22岁的辛弃疾,也趁机揭竿而起,拉起2000人的队伍投至耿京部下,为掌书记,并劝耿京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次年正月,受耿京委派,辛弃疾等人奔赴建康面见宋高宗。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辛弃疾获知耿京被降金的叛徒张安国杀害,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直奔济州有5万之众的金兵营地,将张安国生擒绑缚在马上,疾驰送到建康处死。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哪一句读得最急切;(2)哪一句读得最激昂;(3)哪一句读得最深情;(4)哪一句停顿最长。
读出诗意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你喜欢的句子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剑细看,睡梦中回到前线,一个连一个的军营响起号角声。健牛烤炙,遍分将士,琴瑟弦上,演奏起边塞的乐曲。在秋天的沙场,检阅出征的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弦放箭的响声如疾雷轰鸣,令人心惊。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生前乃至死后的名声,只可惜两鬓已经斑白了。
上阙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什么景象?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为什么喝醉了?为什么挑灯?为什么要看剑?
写作背景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由于受投降派的阻挠,均未被采纳。晚年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好友陈亮(字同甫)到鹅湖拜访辛弃疾,他们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分手后又相互赠和,言志抒怀。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什么景象?对仗。用典。(“翻”可不可以换成“弹”?)突出表现了军营生活的雄壮,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秋”,点明季节,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下阙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是在哀叹自己年纪大了吗?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可怜”二字笔锋陡转,使感情从热切转为悲愤,写出了壮志难酬的心态,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作者报国有心而请缨无路的悲愤,给全词抹上了悲壮的色彩。
前九句真如海上蜃楼突起,若者为城郭,若者为楼阁,若者为塔寺,为庐屋,使见者目不暇给,待到“可怜白发生”,又如大风陡起,巨浪掀天,向之所谓城郭、楼阁、塔寺、庐屋也者,遂俱归幻灭,无影无踪。——顾随《苏辛词说》
深入思考1、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为什么作者自己说是“赋壮词”,你是如何理解的?3、你认为“白发生”是在“了却君王天下事”之前还是之后?
1、为什么作者自己说是“赋壮词”,你是如何理解的?1)题材:描绘了军人生活和战争画面(挑灯看剑,吹角连营,沙场点兵,的卢飞快,霹雳弦惊),字字句句尽显军人豪气、赫赫军威。2)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拓展阅读南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写作特色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122022-03-3129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陋室铭 6_人教版(22022-03-3117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游山西村2022-03-3155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2022-03-3132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观 潮 (14)_鲁2022-03-3126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黄河颂》 (6)_2022-03-317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中国石拱桥 (7)_2022-03-3152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老王 (20)_鲁教版2022-03-3119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阿长与《山海经》2022-03-3139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国宝—大熊猫》2022-03-3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