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4.89 K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归纳总结+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教学计划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q,p(p
q 为整数且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
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正有理数
有理数 ②
负分数
正分数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 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
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 和正整数; a>0 a 是正数; a<0 a 是负数;
a≥0 a 是正数或 0 a 是非负数; a≤ 0 a 是负数或 0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 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a-b 的相
反数是 b-a;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 0 a+b=0 a、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w w w .x k b 1.c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 对 值 可 表 示 为 :
)0a(a
)0a(0
)0a(a
a 或
)0(
)0(
aa
aaa ;
(3) 0a1a
a ; 0a1a
a ;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非负性;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 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
接近标准。
6.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 没有倒数; 若 ab=1 a、b 互为倒数; 若 ab=-1 a、b 互为负
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 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7. 有理数加法法则:X|k |b| 1 . c|o |m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
绝对值;
(3)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
个负数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简便运算)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无意义即
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
做幂;
(3)a2 是重要的非负数,即 a2≥0;若 a2+|b|=0 a=0,b=0;
(4)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 的任何次幂都是 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
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5)据规律
10010
11
01.01.0
2
2
2
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记成 a×10n 的形式,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
有一位的数即 1≤a<10,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0 的指数=整数位数-1, 整数
位数=10 的指数+1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
那一位.
17.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
骤。
18.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
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要包括前面
的符号);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只与
字母有关)。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X k b 1 . c o m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
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
多项式
单项式整式 (整式是代数式,但是代数式不一定是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与系
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
都不变号; 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一找:(标记);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性质 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
是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
就能代入”。
5.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 1
(移项变号).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并且含未知数
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 a≠0).
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
去 分 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 括 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 项----------变号(留下靠前)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 w w w .x k b 1.c o m
系数化为 1---------除前面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
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
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
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
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
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
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
路程速度 速度
路程时间 ;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时
工作量工效 工效
工作量工时 ;
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 w w w .x k b 1.c o
m
(3)船在顺水、逆水中航行或者飞机在顺风、逆风中飞行的问题:
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
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
飞机在顺风中飞行的速度=飞机在无风时飞行的速度+风的速度
飞机在顺风中飞行的速度=飞机在无风时飞行的速度-风的速度
顺水逆水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顺水路程=逆水路程
(4)商品利润问题: 售价=定价
10
几折 , %100 成本
成本售价利润率 ;
利润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售价-进价=利润
(5)配套问题:
(6)分配问题
第四章 图形初步认识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多边形等.
主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
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名称 直线 射线 线段
图形
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 a 射线 a 线段 a
A B
a
A B
a
A B
a
直线 AB(BA) 射线 AB 线段 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 a
作直线 AB;
作射线 a
作射线 AB
作线段 a;
作线段 AB;
连接 AB
延长 向两端无限延长 向一端无限延长 不可延长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3)圆规截取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 AM=BM=
2
1 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
本身).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或者直线经过点) (2)点在直线外(或者直线不经过
点).
(三)角
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表示方法 图例 记法 适用范围
用三个大写字母
表示 AOB 或BOA
任何情况下都适应。表
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
中间。
用一个大写字母
表示 A 以这个点为顶点的角只
有一个。
用数字表示 1 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但
必须在靠近顶点处加上
弧线表示角的范围,并
注上数字或希腊字母。用希腊字母表示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度””、分””、秒””)60 进制
1=60=3600, 1=60; 1=(
60
1 ), 1=(
60
1 )=(
3600
1 )
4、角的分类
A
O
B
A
1
∠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范围 0<∠β<
90°
∠β
=90°
90°<∠β
<180° ∠β=180° ∠β
=360°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四则运算
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 15°的倍数的角,在 0~180°之间共能画出 11 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8、角的平分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
平分线(若 OB 是AOC 的平分线,则AOB=BOC=
2
1 AOC, AOC=2AOB
=2BOC).
9、互余、互补
(1)若∠1+∠2=90°,则∠1 与∠2 互为余角.其中∠1 是∠2 的余角,∠2 是
∠1 的余角.
(2)若∠1+∠2=180°,则∠1 与∠2 互为补角.其中∠1 是∠2 的补角,∠2
是∠1 的补角.
(3)∠1 的余角可以用 90°-∠1 表示;∠1 的补角可以用 180°-∠1 表示.
(4)余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10、方向角
(1)正方向
(2)南或北写在前面,东或西写在后面
(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
七年级期中
数学试卷(人教版)
(试卷共 4 页,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 12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方框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等于( )
A.-2 B. 1
2
C.2 D. 1
2
东西
北
南
东北西北
西南 东南
北偏东北偏西
南偏西南偏西
2.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横放的木条,则至少..需要钉子的枚数是 ( )
A.1 枚 B.2 枚 C.3 枚 D.任意枚
3.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y+3= 0 B.x+2y=3 C.x2=2x D. 21 yy
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1( 与 1 B.(-1)2 与 1 C. 1 与 1 D.-12 与 1
5.下列各组单项式中,为同类项的是( )
A.a 3 与 a 2 B. 1
2
a 2 与 2a 2 C.2xy 与 2x D.-3 与 a
6.如图,数轴 A、B 上两点分别对应实数 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0 B.ab >0 C.
1 1 0a b
D.
1 1 0a b
7.下列各图中,可以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8.把两块三角板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则∠ABC 等于( )
A.70° B.90° C.105° D.120°
9.在灯塔 O 处观测到轮船 A 位于北偏西 54°的方向,同时轮船 B 在南偏东 15°的方向,那么
∠AOB 的大小为 ( )
A.69° B.111° C.141° D.159°
10.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提高 50%标价,再以 8 折(标价的 80%)出售,结果获
利 28 元,若设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 x 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 )
A.(1+50%)x×80%=x-28 B.(1+50%)x×80%=x+28
C.(1+50%x)×80%=x-28 D.(1+50%x)×80%=x+28
11.轮船沿江从 A 港顺流行驶到 B 港,比从 B 港返回 A 港少用 3 小时,若船速为 26 千米/
时,水速为 2 千米/时,求 A 港和 B 港相距多少千米.设 A 港和 B 港相距 x 千米.根据
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
A . 32428
xx B . 32428
xx C . 326
2
26
2 xx
D. 326
2
26
2 xx
12.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 的值应是( )
A.110 B.158 C.168 D.17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3 的倒数是________.
14.单项式 1
2
xy2 的系数是_________.
15.若 x=2 是方程 8-2x=ax 的解,则 a=_________.
A B C D
62
2242
0 4
8
84
446 m
10
……
A B
C
第 8 题图
北
O
A
B
第 8 题图
16.计算:15°37′+42°51′=_________.
17.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约为 2 500 000 平方千米.将 2 50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18.已知,a-b=2,那么 2a-2b+5=_________.
19.已知 y1=x+3,y2=2-x,当 x=_________时,y1 比 y2 大 5.
20.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________元.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共 60 分)
21.(本小题满分 6 分)计算:(-1)3- 1
4 ×[2-(-3) 2 ] .
22.(本小题满分 6 分)
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
2
1 少 30°,请你计算出这个角的大小.
23.(本小题满分 7 分)
先化简,再求值:
4
1 (-4x2+2x-8)-(
2
1 x-1),其中 x=
2
1 .
24.(本小题满分 7 分) 解方程: 5 1
3
x - 2 1
6
x =1.
共 43 元 共 94 元
25.(本小题满分 7 分)
一点 A 从数轴上表示+2 的点开始移动,第一次先向左移动 1 个单位,再向右移动 2 个
单位;第二次先向左移动 3 个单位,再向右移动 4 个单位;第三次先向左移动 5 个单位,再
向右移动 6 个单位……
(1)写出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2)写出第二次移动结果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3)写出第五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4)写出第 n 次移动结果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5)如果第 m 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56,求 m 的值.
26.(本小题满分 8 分)
如图,∠AOB=∠COD=90°,OC 平分∠AOB,∠BOD=3∠DOE.
求:∠COE 的度数.
27.(本小题满分 8 分)
如图,已知线段 AB 和 CD 的公共部分 BD= 1
3
AB= 1
4
CD,线段 AB、CD 的中点 E、F 之间距
离是 10cm,求 AB、CD 的长.
O
A
C
B
E
D
A E D B F C
28.(本小题满分 11 分)
某中学为了表彰在书法比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购买了钢笔 30 支,毛笔 45 支,共用了
1755 元,其中每支毛笔比钢笔贵 4 元.
(1)求钢笔和毛笔的单价各为多少元?
(2)①学校仍需要购买上面的两种笔共 105 支(每种笔的单价不变).陈老师做完预算
后,向财务处王老师说:“我这次买这两种笔需支领 2447 元.”王老师算了一下,说:“如果
你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那么帐肯定算错了.”请你用学过的方程知识....解释王老师为什么
说他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的帐算错了.
②陈老师突然想起,所做的预算中还包括校长让他买的一支签字笔.如果签字笔的单价
为小于 10 元的整数,请通过计算,直接..写出签字笔的单价可能为 元.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 1.各校在阅卷过程中,如还有其它正确解法,可参照评分标准按步骤酌情给分.
2.坚持每题评阅到底的原则,当学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时,
如果该步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
给分,但不得超过后继部分应给分数的一半;如果这一步后面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
误,就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C ;2.B ;3.A;4.D;5.B;6. D;7.C;8.D;9.C;10. B;11.A;12.B.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3.
3
1 ;14.
2
1 ;15.2;16.58°28′;17.2.5×106;18.9;19.2;20.8.
三、解答题(共 60 分)
21.解:原式= -1- 1
4 ×(2-9) ………………………………………………………
3 分
= - 1+
4
7 …………………………………………………………………………5 分
=
4
3 ……………………………………………………………………………6
分
22.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 x. ……………………………………………………………1
分
由 题 意 得 :
30)90(2
1 xx ………………………………………………3 分
解得:x=80 …………………………………………………………………5 分
答 : 这 个 角 的 度 数 是
80° ……………………………………………………………6 分
23 . 解 : 原 式
= 12
122
12 xxx ………………………………………………3 分
= 12 x …………………………………………………………
……4 分
把 x=
2
1 代入原式:
原式= 12 x = 1)2
1( 2 ……………………………………………………………5 分
=
4
5 ……………………………………………………………………………7 分
24 . 解 :
6)12()15(2 xx . ……………………………………………2 分
612210 xx . …………………………………………………
……4 分
8x=3. …………………………………………………………6 分
8
3x . …………………………………………………………7
分
X|k |B| 1 . c|O |m
25.解:(1)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3; ……………………………
1 分
(2)第二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4; ……………………………
2 分
(3)第五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7; ……………………………3
分
(4)第 n 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n+2; …………………………5
分
(5)54. ………………………………………………………………………7
分
26.解:∵∠AOB=90°,OC 平分∠AOB
∴∠BOC= 1
2
∠AOB=45°, ………………………………………………………2 分
∵∠BOD=∠COD-∠BOC=90°-45°=45°, ………………………………4 分
∠BOD=3∠DOE
∴∠DOE=15, ……………………………………………………………………7 分
∴∠COE=∠COD-∠DOE=90°-15°=75° …………………………………8 分
27.解:设 BD=xcm,则 AB=3xcm,CD=4xcm,AC=6xcm. …………………………
1 分
∵点 E、点 F 分别为 AB、CD 的中点,
∴AE= 1
2
AB=1.5xcm,CF= 1
2
CD=2xcm. ……………………………………………3 分
∴EF=AC-AE-CF=2.5xcm. ………………………………………………………
4 分
∵EF=10cm,
∴2.5x=10,解得:x=4. ………………………………………………………………6
分
∴AB=12cm,CD=16cm. ……………………………………………………………8
分
28.解:(1)设钢笔的单价为 x 元,则毛笔的单价为(x+4)元. ………………………1
分
由题意得:30x+45(x+4)=1755 ……………………………………………
3 分
解得:x=21
则 x+4=25. ……………………………………………………………………4
分
答:钢笔的单价为 21 元,毛笔的单价为 25 元. ……………………………………
5 分
(2)设单价为 21 元的钢笔为 y 支,所以单价为 25 元的毛笔则为(105-y)支. …
6 分
根据题意,得 21y+25(105-y)=2447.………………………………………………
7 分
解之得:y=44.5 (不符合题意) . ……………………………………………………8 分
所 以 王 老 师 肯 定 搞 错
了. ……………………………………………………………9 分
(3)2 或 6. ………………………………………………………………………
11 分
〖答对 1 个给 1 分,答错 1 个倒扣 1 分,扣到 0 分为止〗
28.(3)解法提示:设单价为 21 元的钢笔为 z 支,签字笔的单价为 a 元
则根据题意,得 21z+25(105-z)=2447-a.
即:4z=178+a,
因为 a、z 都是整数,且 178+a 应被 4 整除,
所以 a 为偶数,又因为 a 为小于 10 元的整数,所以 a 可能为 2、4、6、8.
当 a=2 时,4z=180,z=45,符合题意;
当 a=4 时,4z=182,z=45.5,不符合题意;
当 a=6 时,4z=184,z=46,符合题意;
当 a=8 时,4z=186,z=46.5,不符合题意.
所以笔记本的单价可能 2 元或 6 元.
〖本题也可由①问结果,通过讨论钢笔单价得到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集
中在小学的水平,主要依靠老师的“讲”,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这
很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坚决落实具有我校特
色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参与
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的。
二、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
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
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
图形。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
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
理。(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
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二)教学任务。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
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 61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 有理数 19 课时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8 课时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8 课时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16 课时
(三)教学要求。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
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
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
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
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
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
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
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
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
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
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
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
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
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
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
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 本学期工作具体措施
为全面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组织水平,特制定本组
教研活动如下:
(一)备课。加强管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按时参加集体备课,针对
学生实际,以学法指导为中心。个人备课要做到有课必备,先周备课,备课标和
说明,备教材和教参,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的设计与辅导。集体备课要根据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关于加强集体备课的几项具体要求》,努力做到六个统一:
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习题,统一课件和统一检测。加强
电子备课中练习的实效性,积极与有关的中考题目相联系,体现电子备课中练习
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教案、学案和课件三者高度配套,切实有效,操作性强。
(二)作业。作业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选题要有典型性,注重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落实因材施教,题目设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供学
有余力的学生做。布置的作业尽量全批全改,下次课前尽量发给学生,对出现问
题比较集中的题目要重点讲评,并充分利用好错题集。
(三)检测。单元检测要先系统复习,梳理出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以及易错
易混题目,精心设计题目,题目设置难易适中,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
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阅卷要流水批阅,先做好试卷分析,然后进行试卷讲评,
并做好查漏补缺。
(四)合作学习。在平时工作中要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学习新课程
标准,加强教师交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多交换意见。
强化研究意识,教师对要讲解的题目和知识,必须充分思考如何教给学生方法,
讲前要先做。
(五)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非常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跟好的进行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因此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同学
都有更大的提高。
(六)要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我班学生很多,他们
的性格很复杂,数学素质差距较大,为缩小在数学上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
将采取以下的措施:一是通过平时单元考试和课堂了解,每位数学老师挑 3—4
个进行重点帮教补差。与此同时,由每个学习小组长带一个后进生, 双管齐下,
共同提高。再是平时也要注重对小组长的培养,培养小组长认真负责的态度。在
班内形成一种要学习的好风气,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对每一位差生和尖子生负
责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每一位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其实他们才是班级灵魂和中
流砥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才能整体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以
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我们教
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参与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教研活动,
了解本学科的教学教研的新动向,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
我们会在总结上学期的经验和教训之后,要更加认真,更加努力,注重实效,
提高教学质量,希望能在本学期能够更上一层。
五、 本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活动主
题
第一周 9、3—9、9
1.1 正数和负数(1 课时)
1.2.1 有理数(1 课时)
1.2.2 数轴(1 课时)
第二周 9、10—9、16
1.2.3 相反数(1 课时)
1.2.4 绝对值(第 1 课时)
1.2.4 绝对值(第 2 课时)
第三周 9、17—9、23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 1 课时)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 2 课时)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 1 课时)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 2 课时)
习题课(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四周 9、24—9、30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 1 课时)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 2 课时)
1.4.2 有理数的除法(1 课时)
1.5.1 乘方(1 课时)
第五周 10、1—10、7 中秋节
国庆节
第六周 10、8—10、14
1.5.2 科学计数法(1 课时)
1.5.3 近似数(1 课时)
第一章小结与检测(2 课时)
2.1 整式(第 1 课时)
第七周 10、15—10、
21
2.1 整式(第 2 课时)
2.2 整式的加减(第 1 课时)
2.2 整式的加减(第 2 课时)
2.2 整式的加减(第 3 课时)
第八周
10、22—10、
28
第二章小结与检测(2 课时)
期中复习
第九周 10、29—11、4 期中复习
第十周 11、5—11、11
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 11、12—11、
18
期中考
试
第十二周 11、19—11、
25
3.1.1 一元一次方程(1 课时)
3.1.2 等式的性质(1 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 1
课时)
第十三周 11、26—12、2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 2
课时)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第 1
课时)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第 2
课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 1 课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 2 课时)
第十四周 12、3—12、9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 3 课时)
第三章复习与检测(2 课时)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 课时)
第十五周 12、10—12、
16
4.1.2 点、线、面、体(1 课时)
4.2 直线、射线段(第 1 课时)
4.2 直线、射线段(第 2 课时)
第十六周 12、17—12、
23
4.3.1 角(1 课时)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1 课时)
第十七周 12、24—12、
30
4.3.3 余角与补角(1 课时)
第四章复习与检测(2 课时)
第十八周 12、31—1、6 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 1、7-1、13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1、14-1、20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
周
1、21-1、27 期末考
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