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00 KB
  • 2021-10-22 发布

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 10血液和血型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10-1-1血浆 ‎10-1-2红细胞 ‎10-1-3纤维蛋白原 ‎10-1-4血清 ‎10-1-5输血 ‎10-1-6血型 ‎10-1-7血液生化 ‎10-1-8一组血液抗凝的实验 ‎10-1-9浅谈凝血与抗凝 ‎10-1-10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10-1-11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和各种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10-1-12贫血 ‎10-1-13人体内有多少红血球(红细胞)‎ ‎10-1-14边缘性贫血正偷袭青少年 ‎10-1-15血液的一般理化特性 10-1-16血液的功能 ‎10-1-17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10-1-18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10-1-19血小板的数量、生成与破坏 ‎10-1-20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0-1-21血型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10-1-1血浆 ‎  血液中除细胞外的液体成分。约占体重的4~5%,比重为1.025~1.035。血浆渗透压由胶体及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约相当7.6个大气压,与0.9%NaCl溶液相近,故称0.9%NaCl为生理盐水。血浆含水量为91~92%,其余为固体成分,如蛋白质、脂类、非蛋白氮类、无机盐、维生素及激素等。由于毛细血管遍布全身,血浆内物质可以与组织间液、进而与全部细胞进行交换,以完成血液的各种功能。从血管中抽出的血液如加入抗凝剂,可防止其凝固。放置或离心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液体即血浆,性质与在体内时差不多,惟所含钙与抗凝剂结合。常用抗凝剂有。(1)草酸盐:与血液内钙离子结合为不溶性草酸钙而阻止凝血。最常用10%草酸钾溶液,0.1毫升可抗凝5毫升血液。还有用草酸钠或草酸钾混合液者。(2)枸橼酸盐:与钙离子形成非离子化的可溶性钙化物而抗凝,常用于血沉检查和输血。(3)氟化钠:用于血糖检测标本时,可抑制血糖分解,防止血糖降低。(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是一种螯合剂,可与钙螯合起抗凝作用,能保存血液成分,适用于血液学检查。(5)肝素:可以抑制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等多步凝血反应,是一种良好的抗凝剂,可用于血气分析、血粘度测定等多种试验,但价格较贵,必要时才用。血浆可作为多种试验的样品。抗凝剂的种类及用量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应慎重选择。‎ ‎10-1-2红细胞 ‎  俗称红血球,血液的一种主要细胞成分。红细胞为草黄色(大量堆积在一处时看上去呈红色)、无核、中心凹陷之圆盘状细胞(这种形态有利于完成气体交换)。直径6~9‎ 12‎ 微米,瑞氏染色后呈粉红色。循环中的红细胞可因血液流速、血管直径而暂时变形,以通过直径更小的血管。异常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染色等均可发生明显变化,变形能力亦可降低。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50~550万/立方毫米,成年女性为350~500万/立方毫米,新生儿为600~700万/立方毫米。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及调节血液pH值,均由所含血红蛋白完成。正常红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有一定的选择性。水与多数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而胶体物质(包括所有蛋白质)不能自由出入,这对于完成其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正常红细胞渗透压与血液相等,这是保持其正常形态的必要条件,如红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则发生溶解破碎。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造血原料中,以蛋白质与铁最为重要,此外,还有维生素B12、叶酸等。一般情况下,食物中含量能满足需要。红细胞寿命平均120天,生成与破坏保持动态平衡。各种生理与病理因素可以影响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减少较为多见,当低于参考值低限时即为贫血,可因造血原料缺乏、骨髓功能障碍、失血、溶血等因素引起。‎ ‎10-1-3纤维蛋白原 ‎  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分子量340,000,半衰期4~6日。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纤维蛋白原由α、β、γ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在凝血酶作用下,α链与β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XIII因子作用下,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均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 ‎10-1-4血清 ‎  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如将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凝血反应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也可于凝血后经离心取得。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块,所以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这一点是与血浆最大的区别。而在凝血反应中,血小板释放出许多物质,各凝血因子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成分都留在血清中并继续发生变化,如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并随血清存放时间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这些也都是与血浆区别之处。但大量未参加凝血反应的物质则与血浆基本相同。为避免抗凝剂的干扰,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的分析,都以血清为样品。‎ ‎10-1-5输血 ‎  将全血或血液的某些成分输入受血者的血流中。输血的目的主要是补充血量,增加红细胞,提高血浆蛋白,补充凝血因子及增加免疫力等。因此,输血多应用在出血、贫血、严重感染及凝血异常等情况。一般概念上的输血,多指输入全血,而仅输入某些血液成分则称成分输血,如单纯输入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此外,输血一般指的是受血者接受一个或多个供血者的血。如果受血者输入的是自己的血液(或某些成分)则称自身输血。如创伤后或手术时将收集存于体腔的失血回输,手术前自体采血储存,手术前血液稀释采血后回输等。输血前一定要作配血试验。首先要作A、B、O血型鉴定,定出A、B、O、AB四种血型,因国内Rh阴性的人极少,一般不作此型检查。输血时一般采用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血。如遇紧急憎况无同型血时A型和B型受血者可输O型血,AB型可单独输A型或B型血,但受血者为O型时,决不可输异型血。所输血液一般多为库存血,即加入了一定量的含有枸橼酸、枸橼酸钠及葡萄糖等的保存液,在4~6℃条件下储存的血,一般期限为21‎ 12‎ 天。输血途径常用的是静脉,少数亦可经动脉输血。在输血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称为输血反应。重者可危及受血者的生命。常见的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细菌感染反应等。其中后两者可产生严重后果。此外输血还可传播一些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疟疾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等。‎ ‎10-1-6血型 ‎  根据红细胞表面的特异抗原物质(凝集原)而对血液的分型,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目前所发现的血型抗原都是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类,多达上百种,实际上远不止于此。血型抗体(凝集素)主要为IgM与IgA。相应的抗原抗体相遇,会发生凝集反应。血型系统中ABO、MN、P、Lewis等系统有天然抗体。临床上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为ABO系统,其次为Rh系统。ABO系统是根据存在于红细胞表面的A与B抗原所决定。血清中存在抗A或抗B抗体。ABO血型还有亚型存在。如A凝集原可分为A1、A2等,因此也有A1B、A2B等。据调查,我国A与AB血型主要为A1与A1B型。血型抗原终生不变,但其抗原性受年龄影响。初生时抗原性为成人的1/5,20岁达高峰,老年时转弱,因此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的血型可因抗原性弱而发生ABO血型鉴定错误。血型物质还可以存在于其它体液中,以唾液含量最为丰富,唾液中的血型鉴定亦可做为临床参考。我国人口血型分布为A、B、O型各约占30%,AB型约占10%。Rh血型是因发现用恒河猴(Rhesus monkey)红细胞免疫所产生的抗体也可与人红细胞发生凝集。说明人红细胞与恒河猴红细胞具有相同抗原,故取Rhesus字首命名为Rh抗原。现在已知存在着Rh血型系统,其中含有6种抗原,即C、c、D、d、E、e。凡红细胞含D抗原者为Rh阳性,否则为阴性。Rh血型与ABO血型无关,但与种族有关。白种人Rh阳性者占85%,我国汉族占99%以上,各少数民族互有差异。Rh血型无天然抗体,其抗体多由输血(Rh阴性者被输人Rh阳性血液)或妊娠(Rh阴性母亲孕育着Rh阳性胎儿)免疫生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一旦形成抗体,如再输入Rh阳性血液,可发生严重输血反应。再孕育Rh阳性胎儿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症。不仅红细胞有多种血型系统,白细胞与血小板也有多种血型抗原。目前发现最重要的是白细胞所特有的组织相容A抗原系统(HLA)。HLA是一个很复杂的含有多型抗原的系统,分布极广,在皮肤、肾、脾、心、肺等处均有。故在器官移植时应做HLA配型,以减少组织排异,增加器官移植存活率。HLA也有种族特异。‎ ‎10-1-7血液生化 ‎  正常人体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在体外凝固之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清;血液加入适量抗凝剂后离心,淡黄色的上清液为血浆。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各种物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具有免疫、凝血及抗凝血功能等。‎ ‎  正常人的血液含水81%~86%,其余为可溶性固体和少量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可溶性固体成份主要是蛋白质、非蛋白含氮物质、不含氮的有机物及无机盐等。‎ ‎  血液中的非蛋白含氮物质中所含氮量的总称为非蛋白氮(NPN)。它们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血液由肾脏排出体外。非蛋白氮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可反映机体蛋白质、核酸的代谢情况及肾脏的排泄功能。血液尿素氮(BUN)约占NPN的1/2,在临床上常作为判断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 12‎ 血浆蛋白质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正常含量为60~80g/L。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清蛋白、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几部分。血浆中清蛋白含量为35~55g/L,球蛋白为20~30g/L,清蛋白/球蛋白(A/G)为1.5~2.5:1。如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用电泳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清蛋白、a1球蛋白、a2球蛋白、b球蛋白及g球蛋白五部分。如用分辨率更高的电泳方法(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免疫电泳)则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30多种成分。‎ ‎  血浆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 ‎  1.血浆清蛋白因其浓度高、分子量较小,故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上起主要作用。‎ ‎  2.在生理状况的pH下,血浆蛋白质为弱酸,并且其中一部分与Na+结合成弱酸盐,(构成Na-蛋白质/H-蛋白质缓冲体系)它在维持血浆正常pH中发挥作用。‎ ‎  3.运输作用:血浆中一些不溶或难溶于水的物质及一些易被细胞摄取或易随尿液排出的物质,在血浆中常与一些载体蛋白结合,以利于它们在血液中的运输并调节它们的代谢。‎ ‎  4.营养作用:血浆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时,所产生的氨基酸可参与氨基酸代谢池。‎ ‎  5.催化作用:血浆中的酶按其来源和作用可分为血浆功能性酶、外分泌酶和细胞酶三大类,测定这些酶在血浆中的活性有助于疾病诊断及估计预后。‎ ‎  6.有些血浆蛋白质是凝血因子,经过适当因素激活后可促进血液凝固。而另一些血浆蛋白质则具有抗凝血及纤溶作用。‎ ‎  7.血浆中具有免疫作用的蛋白质是免疫球蛋白和补体。血浆中g球蛋白几乎全是免疫球蛋白,一小部分免疫球蛋白出现在b和a球蛋白部分。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 IgD和IgE五大类。补体是一类血浆球蛋白,是以酶原形式存在的蛋白水解酶体系。‎ ‎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形态及代谢的改变,成熟红细胞除细胞膜及胞浆外无其它细胞器、因而与有核红细胞的代谢方式不同。‎ ‎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为:‎ ‎ 1.糖酵解是成熟红细胞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它产生的ATP主要用于维持红细胞膜离子泵的正常功能,以保持红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及正常形态。‎ ‎  红细胞糖酵解与其它细胞的不同之处是生成大量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2,3-DPG可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降低血红蛋白与02的亲和力。‎ ‎  2.红细胞中约5%~10%的葡萄糖沿磷酸戊糖途径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为红细胞提供NADPH,用于维持谷胱甘肽还原系统和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 ‎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含量占细胞蛋白总量的90%以上。血红蛋白是由2条a链、2条b链组成,每条肽链中有1分子血红素。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辅基,在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阶段,于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合成。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琥珀酰CoA、甘氨酸和Fe2+。d氨基g酮戊酸(ALA)合成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  血红素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ALA合成酶的活性可被血红素反馈调节,还受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某些类固醇激素及杀虫剂、致癌物、某些药物的影响。‎ ‎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在血液中绝大部分氧(约96%)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02),其结合是可逆的。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具有协同效应。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呈S形,这对于保证组织的氧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  血红蛋白的氧合功能可受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及2,3-二磷酸甘油酸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结果有利于组织对氧的摄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  血红蛋白可和C02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血液中少量的C02以这种形式运输。‎ ‎  铁在体内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参与血红素的生物合成。人体内铁的含量与性别、年龄、体重与血容量有关。‎ 12‎ ‎10-1-8一组血液抗凝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 ‎  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遇到粗糙的血管壁伤口,就被破坏并释放出促使血液凝固的凝血酶。这种酶的前身是凝血酶原,在钙离子参与下,凝血酶原激活物可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在凝血酶、钙离子和其它一些因子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就变成了不溶性的丝状纤维蛋白。这种蛋白形成后,互相交织成网,并把血细胞网罗在内,使原来的血液凝集成块。要防止离体的血液凝固,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  1、往血液中加入适量的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将钙离子夺去,使其成为失钙血,这样可以防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从而避免了血液凝固。‎ ‎  2、用试管刷反复拌拌,取出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这种血叫去纤维蛋白血。由于缺少了凝血必需物质(纤维蛋白),所以血液不再凝固。‎ ‎  3、降低血液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 ‎4、保护血小板,减少凝血酶的释放。‎ 二、实验方法 ‎  1、取新鲜的动物血液注入小烧杯,立即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用玻璃捧搅动使其混合均匀。静置数小时后,红细胞沉淀于试管下部,从而见到组成血液的成分。‎ ‎  2、取动物的新鲜血液注入小烧杯,立即用试管刷不停地搅拌4~5分钟,刷上便缠有丝状物,取下丝状物,直至不再出现丝状物为止,然后静置数小时,白细胞沉淀,试管上部淡黄色液体是血清。将取下的丝状物(因粘着红细胞呈而红色)包于双层纱布中,在水中揉搓清洗,待丝状物变白为止。这些丝状物就是纤维蛋白原。从纱布中取出后用手拉之有弹性。‎ ‎  3、用光滑的烧怀轻轻地取血、盛血,将血液保存在4~8℃的冰箱里,也可避免血液凝固。‎ ‎  三、实验效果 ‎  这组试验所用材料、器材均容易找到,方法简单,可行性强。能较好地补充教材中血液成分鉴定实验过于简单的不足,使学生能更清楚、更深刻了解血液成份和理化性质。‎ ‎10-1-9浅谈凝血与抗凝 ‎  在血液凝固的过程中,血浆和组织中的主要凝血因子有十三种之多。正常情况下,这些凝血因子,都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凝血过程首先是一种表面激活过程,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起因。内源性凝血过程比较复杂。中学《生理卫生》课本中没有涉及到,这里讨论的外源性凝血过程是指由被损伤组织释放出一定的凝血物质,起动整个凝血的过程。‎ ‎  为进一步理解凝血的有关知识,我们准备好3个玻璃管,作一简单的实验。‎ 取一份新鲜的鸡血装入第一玻璃管中,用粗糙的竹片或木棒,搅动血液,直到竹片或木棒上粘满海绵状的纤维为止,把这些丝状物拭去,继续几次,直至不再有丝状物出现为止,这样留下的血液就不再凝固了。‎ 再取一份新鲜鸡血,装入第二玻璃管中,再放入少许柠檬酸钠,这样血液就不会凝固了。可是我们再向玻璃管中加入一些较浓的氯化钙溶液,血液马上又凝固起来了。‎ 第三个玻璃管内不加其它物质,新鲜的鸡血经过5-10分钟以后,血液慢慢的凝固起来,使血液由原来的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的血块。‎ 我们知道,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元。血小板遇到粗糙的血管壁伤口,就破坏并释放出促使其血液凝固的物质“凝血酶”‎ 12‎ ‎。这种酶是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在它和其它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元就变成了丝状的纤维蛋白。这种纤维蛋白形成后,互相交织成网,并把血细胞网罗在内,使原来的血液凝集成块,这就是第三个玻璃管中发生凝固的原理。‎ 血浆中通常含有钙盐,这是纤维蛋白元转变成纤维蛋白的必要条件。但当注入柠檬酸钠以后,柠檬酸钠将钙盐夺去,纤维蛋白元就不会转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因此血液也就不会凝固了<在输血时,也必须防止凝血,常用的方法是在血液中加枸椽酸钠去钙,这种血叫去钙血,去钙血不会凝固>。如果再加较浓的钙盐后,柠檬酸钠就不能把钙盐完全夺去,钙盐便又起作用,血液又凝固起来。这就是第二个玻璃管中凝血的原理。‎ 第一玻璃管中,用竹片或木棒反复搅动,取出纤维蛋白,这种血液叫做去纤维蛋白血,由于缺少了凝固的必需物质(纤维蛋白),所以不会凝固。‎ 上述实验是体外防凝的方法,一是去掉纤维蛋白;二是加入柠檬酸钠。此外用光滑的器皿取血与盛血,以减少血小板破碎和粗糙面致活过程,或在盛血的容器中预先涂上一层石蜡或硅胶,即可延缓凝血过程。再有,凝血过程中要有一系列酶参加,而酶在‎35℃‎左右最活跃,因而,低温处理,可以使凝血过程中的酶促反应减慢,以延缓凝血反应的进行。在医院中,通常将血液盛放在4‎-8℃‎的冰箱中,其目的就是防止血凝,以便需要时使用。‎ ‎ 10-1-10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  在人的一生中,血细胞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部分衰老的血细胞被破坏,同时又有一部分新生的血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由于血细胞在不断地生成和不断地破坏这两个过程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正常人血细胞的数量是比较恒定的。‎ ‎  成人的造血器官包括红骨髓、淋巴结和脾等,其中红骨髓不仅可以生成各种血细胞,而且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造血干细胞的所在地。造血干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就形成各种血细胞。现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过程简述如下。‎ ‎  红细胞的生成过程是:首先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原始红细胞,然后每个原始红细胞经过4次有丝分裂,经过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阶段,最后发育为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成熟红细胞。红细胞在分裂、成熟过程中,细胞的体积由大逐渐变小,核也逐渐浓缩,最后消失,因此,人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红细胞破坏的场所,一是在血管内,如强烈打击体表或各种溶血物质进入血管内,都可以引起红细胞破裂和释放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一种含铁的血红素结合而成);一是在血管外,如受损害较轻的、衰老的红细胞,或异常的红细胞,可以被血管外的脾脏和肝脏中的吞噬细胞所吞噬。红细胞被破坏以后,所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进行分解,分解物中的蛋白质和铁质,可以重新被利用来制造红细胞,其余部分转变为胆红素,胆红素随血液流入肝脏,再随胆汁排入肠腔,经变化,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  各种白细胞的生成过程与上述情况类似(缺少相当于网织红细胞这个阶段)。其中的粒细胞在分裂成熟过程中,细胞的体积由大变小,核也由大变小,并且由圆形逐渐内凹成为马蹄形,最后分叶。白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以后,可以穿过毛细血管而进入组织,在组织中游走时起防御作用。一部分白细胞可以由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排出体外。一部分衰老的白细胞则被体内吞噬细胞所吞噬而被清除。‎ 血小板的生成过程是:由造血干细胞依次分化为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巨核细胞。有些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被分隔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脱落下来以后,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由此可见,血小板是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细胞质。血小板除与粗糙面接触而被破坏以外,主要是在脾脏等处被吞噬细胞所吞噬。‎ ‎10-1-11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和各种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  白细胞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它的细胞核里是否含有特殊染色颗粒,而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两大类。粒细胞又可以根据所含的特殊颗粒的染色性质的不同而分为嗜中 12‎ 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人体处在正常情况时,外周血液内各种白细胞的数量具有一定的比例。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或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常被用作诊断疾病的检查方法之一。‎ ‎  现将正常人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和各种白细胞的主要功能列表如下:‎ ‎  正常人白细胞分类计数范围和各种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名称 百分比 主要功能 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50~70‎ 以变形运动方式,穿出小静脉壁,进入感染发炎的结缔组织中,吞噬和消化侵入人体的各种病菌,清除损伤和死亡的各种组织细胞。所以,急性感染时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 ‎3~5‎ 与过敏反应有关,在过敏或有寄生虫病时增多。此外,它还与抗原抗体复合物有亲和力,并能吞噬抗体复合物,消除复合物对组织的有害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 ‎0~1‎ 能产生和贮存组织胺和肝素。与人体的过敏反应有关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 ‎25~40‎ 有变形运动的能力,在人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单核细胞 ‎2~8‎ 也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活动,还能协助淋巴细胞在免疫中发挥作用 ‎10-1-12贫血 ‎  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两种。‎ ‎  1.缺铁性贫血 ‎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少铁元素,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而造成的一种贫血症。贫血时,患者表现出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肌肉软弱无力,抗病能力差等症状。‎ ‎  引起这类贫血有三方面原因:①生长快,对铁的需求量猛增。据估计,3~10岁的儿童需铁10毫克/日,而到了青春期就高达15~18毫克/日,比成人需要量高几倍。一旦铁的摄入量不足,就会引起缺铁;②因外伤而大量失血,或因钩虫病、肠息肉而慢性失血,以及女孩青春期出现月经初潮等,都会使体内贮铁量下降而缺铁;③因缺乏营养知识,膳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而缺铁。‎ ‎  纠正缺铁性贫血除应及时彻底治愈造成失血的疾病以外,还应该增加铁的摄入量。增加铁的摄入量的关键在于饮食。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豆腐、木耳、虾皮、海带等,这些食物都有助于治愈贫血症。‎ ‎  2.营养不良性贫血 ‎  营养不良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往往正常,但是红细胞的数量少,红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的大。此病的主要症状是:口唇、指甲等明显苍白、皮肤蜡黄,颜面浮肿,精神状态差,反应迟钝,患者还常常合并缺铁性贫血。‎ 纠正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方法是:一旦确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叶酸、维生素C,并且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同时改善饮食,多吃牛肉、猪肝、绿叶蔬菜和水果等。还应该配合治疗缺铁性贫血,否则不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 10-1-13人体内有多少红血球(红细胞)‎ ‎  我国成年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里平均有红血球500万个左右。若按血液总量‎5升 12‎ 计算,则共有红血球约25万亿人。红血球的直径平均7.7微米。如果把全身红血球一个个连接起来,则其长度可绕地球四圈多。‎ ‎  人类红血球没有细胞核。呈圆饼状两面凹陷,边缘较厚,中央较薄。这样就增加了它的表面积而有利于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的运输效率。据估计,人体全部红血球的表面积总和约为3000~‎3500平方米,比人体体表面积要大2000倍或更多。这也说明,组织形态的变化是与其机能的发展相适应的。‎ ‎    ‎ ‎10-1-14边缘性贫血正偷袭青少年 ‎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对5年来中国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城市青少年中出现严重贫血的比例大幅下降,但患边缘性贫血的比例却明显上升。尤其是城市男生,增长比率高达7.2%,占贫血男生总数的75%。‎ ‎  边缘性贫血是指血红蛋白介于标准值与轻度贫血值之间的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不容易被人察觉。医学专家指出,学龄初期(7~9岁)和青春期性发育高峰阶段(14岁),是边缘性贫血相对高发的年龄。主要是因为学生和家长补铁知识不足,以及青少年中为追求体形而盲目减肥造成的。‎ ‎  患有边缘性贫血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补铁,很可能发展成真正的贫血,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体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细胞免疫水平下降等症状,易诱发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患边缘性贫血的人,需要通过科学膳食增加铁储备,从根本上改变动辄发生贫血的被动状态。‎ ‎  菠菜、大豆、鸡蛋、牛奶等传统上被认为“补血”的食物大多不具备良好的补铁作用,有些食物中的铁元素由于植物酸干扰,实际吸收量更低。最符合条件的食物有猪肝、鸡鸭血汤、瘦肉、鱼虾等。除此之外,饭前吃一个西红柿或饮一杯橙汁,能成倍增加对铁的吸收,而饭前饭后喝茶,则会大大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 ‎10-1-15血液的一般理化特性    1.颜色  血液呈红色。这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的缘故。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含氧丰富,呈鲜红色;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含氧较少,呈暗红色。血浆中因含有微量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一胆色素,呈现淡黄色。‎ ‎   2.比重、比容  正常人全血比重为1.050~1.060。血浆比重的大小与红细胞数和血浆蛋白含量成正比。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压积。正常男性为40~50%,女性为38~48%。当红细胞数量或血浆容量发生改变时,红细胞比容也随着发生改变。‎ ‎   3.粘滞性  血液的粘滞性约为水的4~5倍。粘滞性来源于液体内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血液含有大量血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蛋白质,故粘滞性较大。‎ ‎   4.酸碱度  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7.35~7.45。保持动态平衡。‎ ‎10-1-16血液的功能     血液通过它在心血管系统中不停地循环,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   1.运输功能  血液能携带机体所需要的物质,如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各种电解质等,把它们运输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同时,将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尿酸、肌酸以及其他代谢终末产物也可由血液携带并运送到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血液的这些功能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 ‎   2.调节功能  对细胞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例如激素,通过血液可以到达它所调节的器官组织发挥作用。热量也随血液带往全身,因而血液在体温调节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红细胞内和血浆中具有缓冲系统,所以血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12‎ ‎   3.防御和保护功能  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等免疫物质,可以对抗或消灭细菌或毒素,故血液具有使机体免于发生疾病的免疫功能。血小板和血浆中的某些因子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故血液具有防止出血,保护机体免于失血的功能。‎ ‎10-1-17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一) 水 ‎   水在血浆中约占90%~92%。血浆中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大多数是溶解于水中进行运输的。水还能运输热量,参与体温调节。‎ (二) 血浆蛋白 ‎   血浆蛋白是血浆各种蛋白质的总称,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正常人血浆蛋白总量为60~‎80g/L。其中白蛋白约40~‎50g/L,球蛋白约为20~‎30g/L,分子量最大数量最少的纤维蛋白原为2~‎4g/L。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简称为A/G,其比值为1.5~2.5:1。某些疾病可使白蛋白或是球蛋白的浓度发生改变,这时A/G的比值下降,甚至小于1。球蛋白在电泳时,又可分为?1、?2、?、?四种。人体大部分的免疫球蛋白是?球蛋白,少数为?球蛋白,它们参与机体的免疫起保护作用。血浆蛋白具有如下多种生理功能:‎ ‎   1.决定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含量最多,分子量又最小,分子数目也最多。所以,白蛋白是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机体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   2.运输作用  许多物质是与蛋白质结合成某种复合物在血浆中运输的。例如:脂肪酸、胆色素与有关蛋白质结合后运输;某些激素,如甲状腺素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等与有关的球蛋白结合后运输。‎ ‎   3.免疫作用  血浆中的?球蛋白几乎全是抗体。它们能同相应的致病细菌、病毒、异体蛋白反应并破坏它们,故球蛋白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密切相关。‎ ‎   4其它作用  有许多蛋白质参与血液凝固反应。血浆蛋白也参与血液PH的缓冲作用。‎ ‎  (三)无机盐 ‎   无机盐约占血浆总量的0.9%,大部分呈离子状态。血浆中的正离子以Na+为主.还有少量K+、Ca2+、Mg2+等;负离子主要是Cl-,此外还有Hco3-、HPO42-、SO42-等。这些无机离子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①决定血浆的晶体渗透压。②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③为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提供适宜的离子环境。‎ ‎   (四)非蛋白有机物 ‎   包括含有氮和不含氮的两类。血浆中的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有氨基酸、尿酸、尿素、肌酸、肌酐、氨、多肽、胆色素等,多属蛋白质,核酸代谢的产物。临床上把这些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中所含的氮总称为非蛋白氮,称作NPN。正常人血液中NPN含量约为14~25mmol/L。(20~35mg%)、其中1/3~1/2为尿素氮。血液中的NPN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因此,当肾功能衰竭时,血液中的非蛋白氮就会升高。所以,测定血液中NPN的含量有助于了解肾功能及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 ‎ 血液中不含氮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还有多种脂类(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等)、酮体、乳酸等。 此外,血浆中还有激素、维生素、酶、氧和二氧化碳等微量物质和气体。‎ ‎   10-1-18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   ‎ 12‎ ‎(一)形态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红色、呈双凹圆盘形、直径大约7~8微米,中央较薄,周边较厚。这种形态特点的生理意义在于使红细胞的可塑性增大,在通过管径微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时,能发生变形一挤而过,然后又恢复原状。另一方面,双凹盘形结构使细胞表面积增大,扩大与血浆之间的交换面积,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   (二)数量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其数量与年龄、性别有关。初生婴儿的红细胞数量最多,每立方毫米可超过600万个。随后进入儿童期。由于体重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红细胞生成的速度,血浆量相对增多,所以每立方毫米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儿童期的红细胞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到了青春发育期,红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而接近成年人的水平。我国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为 4.0~5.5乘10的12次方/L(每毫升400~500万个);成年女子红细胞数低于男子,约为3.5~4.5乘10的12次方/L(每毫升350~450万个);婴儿和儿童期的红细胞数没有性别差异,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红细胞数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性腺的成熟有关。另外,在正常情况下,每单位容积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密切相关,红细胞数多,血红蛋白含量也高,初生婴儿血红蛋白含量可超过‎20克/100毫升血液。我国成年男子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120~‎160g/L(每百毫升血液中为12~‎16g),成年女子为110~‎140g/L(每百毫升血液中为11~‎14g)。‎ ‎   (三)功能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其中的血红蛋白来完成的,功能有二: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对机体产生的过酸或过碱的物质起缓冲作用(红细胞内也有缓冲对)。血红蛋白只有存在于红细胞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当红细胞破坏时,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便丧失其功能。‎ ‎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    1.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所表现的抵抗力大小。置红细胞于低渗溶液中时,红细胞体积会变大,其细胞膜便会承受一定张力。这种张力若低于红细胞的抵抗力,红细胞结构可保持完整;这种张力若高于红细胞膜的抵抗力、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正常红细胞在0.45%Nacl溶液中开始破裂,在0.35%Nacl溶液中全部破裂。‎ ‎   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液中的红细胞能够彼此保持一定距离而悬浮于血浆之中不易下沉,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通常以红细胞在1小时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为血沉)。具体做法是将抗凝血(见第四节)注人血沉管中,静置1小时后,记录红细胞往下降的毫米数,此即为血沉值。用韦氏法测定,其正常值在成年男子为0~‎15mm/h。在成年女子为0~‎20mm/h。血沉是衡量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一种尺度。在月经期和妊娠期,或在患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或肿瘤等疾病时,血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快,主要是由于血浆蛋白的改变引起红细胞叠连增多所致。‎ ‎10-1-19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主要有粘着、聚集、收缩、吸附和释放反应等。这些特性与血小板的止血和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一旦这些特性失常,血小板的功能也就发生紊乱。‎ ‎    1.粘着  当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受到损害,暴露出血管内膜下的组织如胶原组织时,血小板就粘着在胶原组织上,这一现象是血小板具有粘着特性所产生的。粘着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开始步骤。‎ ‎    2.聚集  血小板彼此之间互相聚合起来,叫做聚集。聚集后还可解聚的称可逆聚集;聚集后不再能解聚的称不可逆聚集。血小板聚集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水分容易进入膜内,血小板发生肿胀或变成圆形,伸出较多的伪足;储存颗粒消失,出现释放反应;酶的活性及其代谢也随之发生变化;最后膜破裂,血小板解体。‎ ‎    3.收缩  血小板的收缩特性有赖于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收缩可使血凝块回缩,使血栓硬化,并使血小板发生释放反应,这些变化均有助于止血。‎ 12‎ ‎    4.吸附  血小板悬浮于血浆之中,血浆内的许多物质可被血小板吸附。各种物质与血小板的亲合力各不相同。如血浆内凝血因子。Ⅰ、Ⅴ、Ⅺ和Ⅻ与血小板亲合力较大;而凝血因子Ⅱ、Ⅶ、Ⅷ、Ⅹ则亲合力较小。这些物质被血小板吸附后,随着血小板在心血管循环,一旦血管内皮破损,就有大量血小板粘着和聚集于破损的局部,该处的凝血因子浓度上升,容易引起凝血(详见下节)。‎ ‎    5.释放反应  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可将储藏颗粒中的物质向外排出,这一过程称为血小板释放反应。经释放反应排出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使小动脉收缩,有助于止血。‎ ‎   10-1-20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    l.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营养和支持作用,有维持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使红细胞不易逸出的作用。血小板能填补血管壁内皮脱落处的空隙,并融合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由此可见,血小板对修复和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常见当血小板降至每立方毫米5万以下时,由于患者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微小的创伤或仅因血压升高就会使皮肤和粘膜下出现出血点或大块紫瘢,甚至由于红细胞容易逸出,发生自发性出血而产生紫瘢。‎ ‎    2.参与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过程  小血管破裂出血时,引起一系列的止血过程,通常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止血机制主要与血小板的功能和血液凝固密切相关。按其过程,首先是局部发生血管收缩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和血小板释放的5一羟色胺等缩血管物质的作用,使局部受损伤血管发生收缩反应。以减小或封闭血管伤口,减缓血流,产生暂时性的止血效应。接着是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最后是在血小板参与下促进血液凝固,并进一步使血块收缩,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10-1-21血型    输血是抢救大失血或治疗其它疾病的有效措施,但不是任何人的血液都能无选择地互相输给。因为血型有不同类型,若输入不适宜的血液将会引起红细胞彼此凝集成团,引起血管阻塞和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红细胞凝集不同于红细胞叠连,前者是一种免疫反应,红细胞一旦发生凝集后,就不再散开。最终是由于抗原一抗体反应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红细胞叠连只是红细胞的暂时聚合,一经震荡即可散开。根据遗传学关系,血型可分为若干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医学关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    (-)ABO血型系统 ‎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所含的凝集原(即血型抗原)的不同或有无,将血液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凡红细胞膜只含有 A凝集原的为 A型,只含 B凝集原的为 B型;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无A、B两种凝集原的为O型。另一方面,血清(或血浆)中还存在着与凝集原相对应的天然抗体,称为抗A或抗B凝集素(即血型抗体)。A型血清中含抗 B凝集素;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O型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 ‎    在输血过程中,红细胞的A凝集原与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相遇时,会引起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溶血。同理,红细胞的B凝集原与血清中的抗B凝集素相遇时,亦会引起凝集反应。由此可见,A型者与 12‎ ‎ B型者之间的血液不能互输。临床上的输血都要求输同型血,并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是:分别提取给血人和受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然后将红细胞加到对方的血清中,检查有无凝集反应(图3-5)。把给血人的红细胞加到受血人的血清中称为主侧面;把受血人的红细胞加到给血人的血清中称为次侧面。若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若主侧和次侧均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若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基本相合,只能缓慢少量输血。若次侧没有凝集反应而主侧有凝集反应,也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在紧急情况下,找不到同型血液时,则可按给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的原则,即主侧不凝者可允许少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升)、缓慢地输血。由于O型血液的红细胞无AB凝集原,在必要时可输给其它血型的受血者,故有“万能给血者”之称。而AB型血液的血清中无凝集素。在必要时可接受其它型血液,故有“万能受血者”之称。‎ ‎    在选用异型血液输血时,为什么只要求给血者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凝集,而不担心给血者输入的血浆中的凝集素会使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是由于血型不合时,给血者输人的红细胞在受血者血液中到处会遇到足够浓度的凝集素,使之发生凝集。因此,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凝集者绝对不许输给,而输入的血浆中所含的凝集素,则因给血者输入的血液远少于受血者体内的血量,使输入的凝集素被受血者的血浆高度稀释,其浓度急剧下降到不致使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程度。故交叉试验主测不凝集、仅次侧凝集者,可以谨慎地少量输血。‎ ‎   为病人输血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十分谨慎,在输血前应做交叉配血试验,即使是同型也不例外。因为除ABO血型系统外,还存在着其它血型系统,如Rh血型系统。‎ ‎   (二)Rh血型系统 ‎    Rh血型抗原(即Rh凝集原、或称Rh因子),最先在恒河猴的红细胞中发现。分析人类红细胞膜上的Rh抗原有C、c、D、d、E、e六种,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凡红细胞含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不含D抗原的称为Rh阴性。Rh血型系统的特点是人类血清中不存在与 Rh抗原起反应的天然抗体。故 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接受 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凝集反应。但由于输入Rh阳性血液后,可使受血者产生Rh抗体,以后再输入Rh阳性血液时,会使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在妇儿科临床工作中,可见Rh阴性的妇女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后,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因某种原因(如少量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循环)进入母体后,也可使母体产生 Rh抗体。因此,第二次妊娠时,母体 Rh抗体(主要 Igh),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Rh阳性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严重者甚至死亡。‎ ‎   据我国调查,汉族和其它大多数民族中, Rh血型呈阳性占 99%,阴性占 l%。因此,在一般临床工作中意义不大。但在有的少数民族中Rh阴性者较多,如塔塔尔族占15.8%,苗族占12.3%,布依族和乌孜别克族为8.7%。因此在Rh阴性率较高的民族地区,临床工作者必须加以注意。‎ 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