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短文两篇》
教学建议
这两篇介绍古代建筑、园林的短文,初一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文中一些句子学生也较难理解。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主要以扶读为主,着重让学生读懂。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体会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色。
3.领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黄鹤楼简介
原位于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现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号称江南三大楼之一。有许多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戚戚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
《于园》说明顺序和结构层次
《于园》一文,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结构全文。先写前堂的石坡,石坡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药,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卧房槛外盘旋而下的沟壑,最后写园后水阁、小河、灌木、禽鸟。这样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
课文第一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于园所在地及其主人,交代了自己得以游园的缘由。
第二段为第二部分,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
《于园》一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特色是雅语、俗语兼用,十分传神,极有表现力。如“四围灌木蒙丛”中的“蒙丛”一词,就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又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特别是介绍假山建筑的过程,用怀胎、孕育、生孩子作比方,极其通俗,甚至是“俗不可耐”的市井语言,但它极形象地写出建筑假山的几个步骤。
《黄鹤楼》线索和结构层次
《黄鹤楼》这篇短文介绍黄鹤楼是因仙而命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
这段文字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开头一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第四层(最后四句),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价值。
关于瓜州古渡
瓜州古渡位于扬州市南瓜州镇。瓜州是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一个小岛,由此可乘长江轮渡去镇江。唐代诗人白居易《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指的都是此处。伫立在岛南端“瓜州古渡”碑亭前南望,浩浩江水,霭霭白云,水天一色,京口(镇江)三山历历在目。名代冯梦龙小说《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即发生于此。1975年于此建瓜州船闸,闸旁筑水池、假山、曲桥、水榭、凉亭诸景,闸上水塔的外形用七层飞檐塔装饰,颇具波光塔影之趣。
探究活动
2
课文中对黄鹤楼这样描写“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无论是从楼的高度,楼的地理位置,楼的建筑结构,还是此搂引起的审美体验,都是典型的东方人的审美习惯。可由此发散开来,由学生小组合作介绍中式建筑典型的传统:飞檐,牌坊,雕梁等,以及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建筑以精美繁复为主,工艺精巧,园林以模拟自然为主,力求淡雅宜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