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83 KB
  • 2021-10-22 发布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回忆鲁迅先生 部编人教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一、导入新课 ‎1.问: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来源:学科网]‎ ‎2.出示鲁迅先生的《自嘲》和《自题小像》两首诗,导入教学。‎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鲁迅)[来源:Zxxk.Com]‎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鲁迅)‎ 人们把这些诗句看作是鲁迅先生自己品质的真实写照。这些诗充分体现了他对待敌人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对进步青年和人民大众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中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感受鲁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概括内容 ‎1.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作者生平简介。‎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写作背景。‎ ‎1934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2.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3.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学生思考、自拟标题、分组讨论并概括。‎ 教师点拨: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1.明朗的笑;2.走路的姿态;3.深夜交谈;4.饮食爱好;5.待人风趣;6.会心的笑;7.谈青年来信;8.处理校样随便;9.工作忙碌;10.看电影;11.别样的休息;12.日常起居;13.吃鱼丸;14.亲自包书;15.忘我工作。‎ ‎4.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明确: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目标导学二:认真默读,把握鲁迅形象 本文这些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鲁迅,文中的鲁迅先生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分析每一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点拨:鲁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 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热情、真诚。‎ 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刚硬的性格。‎ 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 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幽默。‎ 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是愉快。家庭和谐。‎ 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来源:Zxxk.Com]‎ 鲁迅先生以翻一翻书的方式当作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热情、耐心。‎ 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抓紧一切时间工作。‎ 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鲁迅先生包纸包很细致。做事严肃认真。‎ 鲁迅先生生病了,但工作不止。工作的投入。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 目标导学三:精读课文,品味细节 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得到启发。‎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点拨: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点拨:“抓”“扣”“伸”,这几个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特点。‎ ‎(3)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点拨: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待人的热诚与周到。‎ ‎(4)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点拨: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的敬重与爱意,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5)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点拨:萧红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话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点拨:鲁迅先生虽然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不怕花工夫,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7)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点拨:感受到鲁迅先生工作的投入,废寝忘食。‎ 目标导学四:把握写法,感悟妙处 ‎1.合作交流,理解这篇文章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的原因。‎ 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小组讨论,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喜欢。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让我们明白了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 ‎2.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明确:还写了“我”‎ ‎(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主要通过她的言行,衬托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坚强。‎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一些生活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三、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生活琐事  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细节描写  热爱和怀念之情 可取之处[来源:学科网]‎ ‎1.课堂教学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梳理内容。‎ ‎2.重视个性化阅读,兼顾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 不足之处[来源:学§科§网]‎ ‎  只有一个课时,内容较多,学生的掌握有限。且在内容理解板块用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写法方面的探究分析不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