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1 3页

  • 30.50 KB
  • 2021-10-22 发布

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1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5 古代寓言二则 ‎[学习目标] ‎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材分析]‎ 一、主题思想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下,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刻舟求剑》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二、思路结构 ‎《郑人买履》‎ 第一层: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层: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 第一层: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 第二层: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四、写作特色 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想] ‎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查阅课外资料,掌握文学常识 提示:①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②查找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2、课前须掌握的字词与句式 ‎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遽契其舟(  )(  )‎ ‎⑵翻译下列各句。‎ ①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②置之市,而忘操之。‎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 3 -‎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反复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故事情节。‎ ‎[学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课堂学习]‎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 “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读《刻舟求剑》时,要读出同船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5、找出疑难问题 ‎ 三、合作探究 ‎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 给加点字注音 ‎ 买履 度其足 涉江 契其舟 ‎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 ‎(1) 置之其坐 ‎ ‎(2) 反归取之 ‎ ‎3、请指出“之”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 - 3 -‎ ‎(1) 置之市 ‎ ‎(2)而忘操之 ‎ ‎(3) 何不试之以足 ‎ ‎4、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 ‎(1) 何不试之以足 ‎ ‎(2) 是吾剑之所从坠 ‎ 五、翻译复述故事内容,并思考讨论 ‎1、找出《郑人买履》中能反映那个买鞋的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就寓言的内容来看,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2、你有什么办法找到《刻舟求剑》中楚人丢失的那把剑?‎ ‎3、《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 ‎4、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六、共同完成“拓展练习”‎ ‎①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里面凑数,或比喻以次充好。 ( )‎ 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 ( )‎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面有害。 ( )‎ 塞住耳朵去偷铃,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 )‎ ‎②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巩固与延伸]‎ ‎1、采取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2、展开合理想象,扩写《郑人买履》或《刻舟求剑》的故事 ‎3、选择两则寓言中你喜欢的一则,小组表演,注意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 3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