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王教案2 3页

  • 27.50 KB
  • 2021-10-25 发布

10老王教案2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老王》‎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善良,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 ‎2、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分析整合——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效信息,通过分析整合,概括归纳人物形象;‎ 探究研习——深入阅读,挖掘文本内涵,探讨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从而理解文章深层的社会意义;‎ 拓展延伸——关注更多社会现实,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平时我们往往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普通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一位普通车夫的故事——老王。‎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译著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杨绛是我国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的夫人。课文中的默存乃是钱钟书的的字,著名小说《围城》是钱钟书所著,并拍成电视剧。 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三、知识积累 伛(yǔ) 惶恐(huáng) 荒僻(pì) 攥(zuàn) 塌败(tā) 取缔(dì) 骷髅(kūlóu) 滞笨(zhì) 愧怍(zuò) ‎ ‎2、积累下列词语:‎ ‎①体悟②落伍③惶恐④荒僻⑤取缔⑥欣然⑦镶嵌⑧抱歉⑨追忆⑩愧怍 四、整体感知 ‎1、齐读第1-4自然段,文章这部分交代了老王的哪些基本情况?有何用意?‎ 老王的职业(谋生手段)、生理缺陷(谋生困难)和居住条件。这是为了说明与揭示老王生计窘迫、凄凉艰难的生活境况——一个字(苦)。‎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为线索。‎ 3‎ ‎3、在与我们的交往中,老王做了哪些事?         带送冰块 车费减半           送人看病 免费帮助              重病赠送香油、鸡蛋      点拔小结: 善良 4、作者一家又是怎样关心老王的?        “我”常坐他的三轮         女儿送他鱼肝油         关心、询问他的生活情况        点拔小结: 善良 3‎ 总结:以善良对待善良 3‎ 板书: 老王-——以善良对待善良——我 ‎ 带送冰块 车费减半 “我”常坐他的三轮 送人看病 免费帮助   女儿送他鱼肝油 ‎ 重病赠送香油、鸡蛋 关心、询问他的生活情况 ‎ 3‎ ‎5、如何理解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放在与老王同一个层面上的,与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从这个世界上获得的要比老王多好多,这是作者从自我反省的层面表达对老王的歉疚,其实也传递了对像老王这样的劳动者的心灵之声。和老王最后一晤时,当老王拿了香油和鸡蛋来看钱钟书夫妇时,不肯收钱。他是想表达很想和他们夫妇成为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长久的时候。但“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想到这些感到十分后悔。这里的“坐坐喝口茶水”,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种“真正把老王当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当然只是平等的朋友,而不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可以从作者和老王的对话中看出来。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简短,因为两人毕竟没有共同语言。)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而作为幸运者的作者回想起来,后悔自己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了解了老王与“我”交往的一些事情,深深地感受到了老王的不幸与善良,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板书)‎ 二、研讨探究情感 ‎1、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 ‎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 ‎    再者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三、研读课文,探讨作者的选材方法 ‎ ‎1、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是怎样组织的?(引导学生先列提纲,再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 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3‎ 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堂总结:《老王》是篇叙事散文,以写人为主,侧重描写老王这一普通平凡的人物,按时间先后以“我们”与老王的交往过程为线索。这样使文章结构严谨,井然有序。‎ 四、品位语言(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 ‎1、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 ‎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 答案: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 ‎2、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答案: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 ‎3、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 ‎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 ‎    答案: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有一颗心,(在黑板上画一颗心)如果说,这就是你的心(指着黑板上的心说)你在里面应当放些什么?(学生说,老师写几个,同学们放的好东西太多了。如果只能放一种的话,你会放什么呢?)如果是我,老师会放爱在里面。因为爱是流浪者的一首歌,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籍;爱是黑夜里的一盏灯,使夜路迷途的人找到回家的路;爱是冬日里的一轮暖阳,使饥寒交迫的人远离悲凉;爱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使生活绝望的人重新点燃生的希望……同学们,愿我们大家人人心中有爱,像《爱的奉献》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生活中那些弱者和不幸者,挖掘人性中的至真的闪光点,写一个片断。‎ 板书:‎ ‎ 平等 ‎ ↑‎ 爱 ‎ ‎“我”:同情、关爱—— ——老王:不幸、善良 ‎↓‎ 人道主义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