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58 KB
  • 2021-10-25 发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提高卷共6套附解析)

  • 4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提高卷共6套附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提高测试卷 ‎(100分,9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粗犷( )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g( )清 静mì( ) 干sè( )‎ 吝啬( ) yùn niàng( ) 山岛竦zhì( ) ‎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4分) ‎ ‎(1)朗润: ‎ ‎(2)响晴: ‎ ‎(3)花枝招展:‎ ‎(4)咄咄逼人:‎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 )(3分)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 C.这个演员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5.填空题。(10分) ‎ ‎(1)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 。‎ ‎(2)《观沧海》作者是 , 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 。‎ ‎(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朝著名的 。其中 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二、阅读理解(35分) ‎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10题。(17分) ‎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 ‎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④春天像 ,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⑤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6.《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 (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2分) ‎ ‎7.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 、 、 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 ‎ ‎8.“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分) ‎ ‎9.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请选任何一修辞方法指出其使用的作用 ‎ ‎ 。(5分)‎ ‎10.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①~③段加上一个小标题。(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5题。(18分)‎ 寻 春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 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 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11.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看到衰草: →遥见草色: 。‎ ‎12.品读下面句子,联系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13.第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14.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4分)‎ ‎15.本文题为“寻春”,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6分)‎ 三、作文(40分)‎ 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 请以《我渴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要求真情实感;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不少于500字。‎ 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100分,9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粗犷( )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g( )清 静mì( ) 干sè( )‎ 吝啬( ) yùn niàng( ) 山岛竦zhì( ) ‎ 参考答案:guǎng 嘹 贮 澄 谧 涩 lìn sè 酝酿 峙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4分) ‎ ‎(1)朗润: ‎ ‎(2)响晴: ‎ ‎(3)花枝招展:‎ ‎(4)咄咄逼人:‎ 参考答案:(1)明朗润泽。‎ ‎(2)(天空)晴朗无云。‎ ‎(3)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4)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 )(3分)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参考答案:C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 C.这个演员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估计”和“肯定”语意矛盾。B项,搭配不当,“听完”和“优美的舞姿”不能搭配。D项,滥用介词,主语缺失。可删去“使”。‎ ‎5.填空题。(10分) ‎ ‎(1)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 。‎ ‎(2)《观沧海》作者是 , 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 。‎ ‎(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朝著名的 。其中 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参考答案:(1)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2)曹操 东汉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马致远 元 戏曲作家 断肠人在天涯 (5)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阅读理解(35分) ‎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10题。(17分) ‎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 ‎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④春天像 ,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⑤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6.《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 (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2分) ‎ 参考答案:散文 朱自清 ‎7.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 、 、 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 ‎ 参考答案: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 新 美 力 ‎8.“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分) ‎ 参考答案: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 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软。‎ ‎9.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请选任何一修辞方法指出其使用的作用 ‎ ‎ 。(5分)‎ 参考答案:比喻 排比 ‎ 作用: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10.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①~③段加上一个小标题。(3分)‎ 参考答案:①春风图 ②春雨图 ③迎春图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5题。(18分)‎ 寻 春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 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 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11.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看到衰草: →遥见草色: 。‎ 参考答案:后悔寻春(责怪自己)(1分) 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 (1分,意近即可)‎ ‎12.品读下面句子,联系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参考答案:①“飞”是“轻盈的飞翔”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13.第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参考答案: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14.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4分)‎ 参考答案: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15.本文题为“寻春”,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6分)‎ 参考答案: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寒冷的季节里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分)并联想到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有放眼未来,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3分) ‎ 三、作文(40分)‎ 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 请以《我渴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要求真情实感;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提高测试卷 ‎(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瘫痪(huàn) 憔悴(qiáo) 水波粼粼(lín)‎ B.熬过(áo) 蹲下(dūn) 滚瓜烂熟(shú)‎ C.侍弄(shì) 霎时(chà) 絮絮叨叨(xù)‎ D.匿笑(nì) 菡萏(hàn) 翻来覆去(fù)‎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央求 烂漫 决别 絮絮叨叨 B.攲斜 徘徊 分岐 各得其所 C.窥见 荫蔽 告诫 磨磨蹭蹭 D.花瑞 心绪 祷告 爆怒无常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他一点拨,我就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D.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了母子情深,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忏悔与怀念。‎ B.《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亲情。‎ C.《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母亲的美好与无私。‎ D.《荷叶·母亲》借荷叶对荷花的呵护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7.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冰心,诗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2)“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加点字。(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2分)‎ ‎(1)日中不至: ‎ ‎(2)去后乃至: ‎ ‎11.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母亲的痛 张春熙 ‎①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 ‎②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 ‎③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芝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芝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抹芝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 ‎④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 ‎⑤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 ‎⑥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 ‎(选自《人民日报》)‎ ‎12.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会发生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13.阅读文章第③段,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2分)‎ ‎14.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 (2分)‎ ‎15.“我”真的读懂母亲的“痛”了吗?“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16.“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母 亲 莫 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 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18.理解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19.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3分)‎ ‎20.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地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2分)‎ ‎21.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3分)‎ 三、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题一:暖着心窝的一件事 题二:以“团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瘫痪(huàn) 憔悴(qiáo) 水波粼粼(lín)‎ B.熬过(áo) 蹲下(dūn) 滚瓜烂熟(shú)‎ C.侍弄(shì) 霎时(chà) 絮絮叨叨(xù)‎ D.匿笑(nì) 菡萏(hàn) 翻来覆去(fù)‎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霎时”的“霎”读shà。‎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央求 烂漫 决别 絮絮叨叨 B.攲斜 徘徊 分岐 各得其所 C.窥见 荫蔽 告诫 磨磨蹭蹭 D.花瑞 心绪 祷告 爆怒无常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决别(诀)”,B项,“分岐(歧)”,D项,“爆怒无常(暴)”。‎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他一点拨,我就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自作主张”与“有主见”意义矛盾。‎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参考答案:B 解析: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再”。‎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D.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参考答案:A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了母子情深,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忏悔与怀念。‎ B.《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亲情。‎ C.《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母亲的美好与无私。‎ D.《荷叶·母亲》借荷叶对荷花的呵护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参考答案:C 解析:《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7.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冰心,诗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2)“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比喻 ‎(2)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挫折等。‎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加点字。(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 参考答案:(1)约定 (2)才 (3)同“否” (4)舍弃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参考答案:(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丢下我走了。‎ ‎(2)到了正午没有到,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儿子)父亲,这就是不讲礼貌。‎ ‎10.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2分)‎ ‎(1)日中不至: ‎ ‎(2)去后乃至: ‎ 参考答案:(1)太丘的朋友 (2)太丘 ‎11.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会自食苦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母亲的痛 张春熙 ‎①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 ‎②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 ‎③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芝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芝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抹芝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 ‎④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 ‎⑤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 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 ‎⑥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 ‎(选自《人民日报》)‎ ‎12.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会发生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参考答案:不会。这是母亲含蓄的指责。‎ ‎13.阅读文章第③段,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2分)‎ 参考答案:如果没有及时察觉,那么“我”第一次撒谎会成功,“我”也会因此而得意,而且以后会有更多的谎言,“我”将变成一个不诚实的人。‎ ‎14.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 (2分)‎ 参考答案: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 ‎15.“我”真的读懂母亲的“痛”了吗?“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参考答案:读懂了;母亲说“痛”时就暗示“我”犯错误了。‎ ‎16.“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说明“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没有做“痛”的事,母亲会因此而含笑九泉。‎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母 亲 莫 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参考答案: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18.理解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参考答案:(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 ‎(2)面对苦难要坚强地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19.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0.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地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2分)‎ 参考答案:提示: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着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1.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示例:①从内容上,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②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③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④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三、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题一:暖着心窝的一件事 题二:以“团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提高测试卷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惨淡(cǎn) 确凿(zuó) 搓捻(niǎn) 威风凛凛(lǐng)‎ B.倜傥(tǎng) 贪婪(lán) 攒成(cuán) 咄咄逼人(duō)‎ C.诅咒(zǔ) 感慨(kǎi) 收敛(liǎn) 混为一谈(hǔn)‎ D.笃志(dǔ) 模仿(mó) 徘徊(huán) 花团锦簇(cù)‎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云宵 磕头 煞有介事 众目睽睽 ‎ B.绽开 烂漫 花枝招展 翻来复去 C.鉴赏 娇媚 恍然大悟 不求甚解 D.沐浴 渊博 截然不同 人声顶沸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青海湖周围的千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灿烂金黄一片,美不胜收。‎ 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王家姊妹俩人品好,长得又漂亮,一个泼辣热情,一个温柔恬静,可谓各得其所,人见人夸。 ‎ D.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命若琴弦》、《湘行散记》。‎ B.《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 C.《论语》——孔子——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春秋 D.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寒舍是对人称自己的家。‎ ‎6.填空(5分) ‎ ‎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含英咀华,一次洗礼,一次收获:李白重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便“ , ”。杜甫惜谊,乱世江南逢故交,不禁感慨“ , ”。《论语》传道,“ , 。”(《为政》)“ , ,仁在其中矣。”(《子张》)王湾励志,王湾《次北固山下》看到日夜交替,不禁吟诵出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积极向上的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句: , 。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 , ”这征人的心声;致远善感,马致远在西风古道中,眼见落日西下,发出了“ , ”的悲凉嗟叹。‎ ‎7.名著阅读。(8分)‎ ‎ ⑴《朝花夕拾》是 先生唯一的一本 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这篇文章是《 》。(3分)‎ ‎ ⑵在《朝花夕拾》中,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是我 的原因。(3分)‎ ‎(3)你从《朝花夕拾》中看到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11.“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一句中的“也”是承上文的________。(2分)‎ ‎12.“虽然小,但是在那里也可以……”中的“虽然……但是……”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3.“三味书屋的小园”同“百草园”有何相同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4分)‎ ‎14.“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用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性格的哪一方面?“我”对三味书屋是十分反感吗?(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5.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5分)‎ ‎16.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17.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18.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19.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 ‎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坚强”“宽容”等。‎ ‎②叙写真实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惨淡(cǎn) 确凿(zuó) 搓捻(niǎn) 威风凛凛(lǐng)‎ B.倜傥(tǎng) 贪婪(lán) 攒成(cuán) 咄咄逼人(duō)‎ C.诅咒(zǔ) 感慨(kǎi) 收敛(liǎn) 混为一谈(hǔn)‎ D.笃志(dǔ) 模仿(mó) 徘徊(huán) 花团锦簇(cù)‎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凿”应读“záo”,“凛”应读“lǐn”;C项,“混”应读“hùn”;D项,“徊”应读“huái”。‎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云宵 磕头 煞有介事 众目睽睽 ‎ B.绽开 烂漫 花枝招展 翻来复去 C.鉴赏 娇媚 恍然大悟 不求甚解 D.沐浴 渊博 截然不同 人声顶沸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云宵”应为“云霄”,B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D项,“人声顶沸”应为“人声鼎沸”。‎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青海湖周围的千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灿烂金黄一片,美不胜收。‎ 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王家姊妹俩人品好,长得又漂亮,一个泼辣热情,一个温柔恬静,可谓各得其所,人见人夸。 ‎ D.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参考答案:C 解析:“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开展与策划”语序不当,应该先策划再开展。B项,缺少宾语,“开展了……的活动”。D项,多重否定失当,应该是“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再次发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命若琴弦》、《湘行散记》。‎ B.《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 C.《论语》——孔子——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春秋 D.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寒舍是对人称自己的家。‎ 参考答案:A 解析:《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作品。‎ ‎6.填空(5分) ‎ ‎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含英咀华,一次洗礼,一次收获:李白重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便“ , ”。杜甫惜谊,乱世江南逢故交,不禁感慨“ , ”。《论语》传道,“ , 。”(《为政》)“ , ,仁在其中矣。”(《子张》)王湾励志,王湾《次北固山下》看到日夜交替,不禁吟诵出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积极向上的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句: , 。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 , ”这征人的心声;致远善感,马致远在西风古道中,眼见落日西下,发出了“ , ”的悲凉嗟叹。‎ 参考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名著阅读。(8分)‎ ‎ ⑴《朝花夕拾》是 先生唯一的一本 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这篇文章是《 》。(3分)‎ ‎ ⑵在《朝花夕拾》中,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是我 的原因。(3分)‎ ‎(3)你从《朝花夕拾》中看到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2分)‎ 参考答案:(1)鲁迅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阿长 藤野先生 弃医从文 ‎ ‎(3)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鲁迅是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阿长闹意见,表现得爱憎分明,充满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画绣像,为了看五猖会无奈背书,显得天性自由,活泼好动,有点顽皮。‎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重阳节 九日 登高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10.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参考答案: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背景分析共1分,情感分析各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11.“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一句中的“也”是承上文的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百草园 ‎12.“虽然小,但是在那里也可以……”中的“虽然……但是……”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不能;强调园子不在于它的大小,关键是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从自然中获得的乐趣及短时间的自由。‎ ‎13.“三味书屋的小园”同“百草园”有何相同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4分)‎ 参考答案:两个园都使儿童感受到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作者就此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4.“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用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性格的哪一方面?“我”对三味书屋是十分反感吗?(4分)‎ 参考答案:先生虽说严厉,也不缺乏温和;我对三味书屋不是很反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5.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书。‎ ‎16.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参考答案: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17.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参考答案: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18.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19.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 ‎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坚强”“宽容”等。‎ ‎②叙写真实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高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 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 A自我们呱( )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日起,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将贯穿整条生命轨迹的问题——人生之路怎样跋涉,人生之河怎样流tǎng( ),人生之花怎样结果。B人生总是渺茫的,人总像孩子一样被人生捉弄得疲bèi( )不堪。C但是我们应该坐下来潜心悟道,站起来物竟天择。D人生没有什么奥妙,人生更没有什么巧合,满腔热chén( )、自强不息、精益求精,勤于奉献,这就是人生的真蒂,这就是人生永不言败的崇高品德。‎ ‎ ①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将带拼音的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 呱 ‎ ‎ ‎ ‎ ②上面语段C、D句中有2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过来。(2分)‎ ‎ ( )——( ) ( )——( )‎ ‎2.文言诗文默写。(5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3)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刘禹锡《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以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情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 ‎ ‎ , 。 ‎ ‎3.阅读下面《西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5分)‎ ‎ 【甲】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A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A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 B ’,好么?”‎ ‎ A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B也!”‎ ‎ 【乙】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 A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A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B。”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与你起个混名,称为C,好么?” B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C。‎ ‎(1)根据语境,填写出文中字母指代的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称呼 (3分)‎ ‎ A: B: C: ‎ ‎(2)从甲乙两段文字看,祖师、三藏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不同。你最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哪一点? (2分)‎ ‎4.综合实践活动。(4分)‎ ‎(1)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2点)(2分)‎ ‎ ‎ ‎(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2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拥你入睡 (12分)‎ 肖复兴 ‎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 ⑤莫非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 ⑩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 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 ‎ 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哦,我亲爱的儿子,你懂吗?此刻的睡梦中,你梦见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了吗?......‎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 ‎(选自《做人与处世》 有删改)‎ ‎5.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6.本文作者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切,从文中找出拥长大的儿子入睡时的心理感受的词语。(2 分)‎ ‎ ( )-→( )-→( 温馨而矛盾 )‎ ‎7.第段中“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你怎样理解?(3分)‎ ‎8.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共有三位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4分)‎ ‎【链接一】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背影》)‎ ‎【链接二】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12分)‎ ‎【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闻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9.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 )(3分)‎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10.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3分)‎ ‎1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3分)‎ ‎12.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3分)‎ 三、文言诗文阅读(16分)‎ ‎(一)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江陵①愁望有寄 鱼玄机 ‎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②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注释】①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3.“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4.“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5~18题。(10分)‎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刘备敕刘禅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①,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②。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③,可自更求闻达。‎ ‎[注]①增修:即“溢美”,意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修:美好。②能服于人:能够使别人敬服。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③道亡:(所抄之书记)在途中丢失。‎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非学无以广才( ) (2)意与日去( )‎ ‎16.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7.甲、乙两文中在教子上各提出了怎样的观点?(4分)‎ ‎18.甲文中诸葛亮的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2分)‎ 四、写作(40分)‎ ‎19.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自信是一粒种子,使人充满希望……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 请以“一粒     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主题积极健康。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 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 A自我们呱( )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日起,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将贯穿整条生命轨迹的问题——人生之路怎样跋涉,人生之河怎样流tǎng( ),人生之花怎样结果。B人生总是渺茫的,人总像孩子一样被人生捉弄得疲bèi( )不堪。C但是我们应该坐下来潜心悟道,站起来物竟天择。D人生没有什么奥妙,人生更没有什么巧合,满腔热chén( )、自强不息、精益求精,勤于奉献,这就是人生的真蒂,这就是人生永不言败的崇高品德。‎ ‎ ①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将带拼音的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 呱 ‎ ‎ ‎ ‎ ②上面语段C、D句中有2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过来。(2分)‎ ‎ ( )——( ) ( )——( )‎ 参考答案:1.①gū 淌 惫 忱 ②竟—竞 蒂—谛 ‎ ‎2.文言诗文默写。(5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3)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刘禹锡《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以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情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 ‎ ‎ , 。 ‎ 参考答案:2.(1)何当共剪西窗烛(2)非淡泊无以明志(3)河流大野犹嫌束(4)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3.阅读下面《西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5分)‎ ‎ 【甲】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A 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A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 B ’,好么?” A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B也!”‎ ‎ 【乙】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 A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A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B。”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与你起个混名,称为C,好么?” B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C。‎ ‎(1)根据语境,填写出文中字母指代的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称呼 (3分)‎ ‎ A: B: C: ‎ ‎(2)从甲乙两段文字看,祖师、三藏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不同。你最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哪一点? (2分)‎ 参考答案:3.① A猴王 B孙悟空 C行者 ②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等。‎ ‎4.综合实践活动。(4分)‎ ‎(1)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2点)(2分)‎ ‎ ‎ ‎(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2分)‎ 参考答案:4.(1)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开启心智。 (2)宋明同学,书刊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请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注意保护我们的书籍。‎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拥你入睡 (12分)‎ 肖复兴 ‎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 ⑤莫非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 ⑩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 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 ‎ 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哦,我亲爱的儿子,你懂吗?此刻的睡梦中,你梦见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了吗?......‎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 ‎(选自《做人与处世》 有删改)‎ ‎5.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参考答案:5.①躲着换内裤;②洗澡时不用父母帮着搓洗;③开始长胡须,出现了喉结;‎ ‎6.本文作者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切,从文中找出拥长大的儿子入睡时的心理感受的词语。(2 分)‎ ‎ ( )-→( )-→( 温馨而矛盾 )‎ 参考答案:6.受宠若惊 珍惜 ‎7.第段中“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你怎样理解?(3分)‎ 参考答案:7.“温馨”是怀抱儿子入睡的幸福感,希望这种温馨的感觉永远不要失去。“矛盾”是既希望儿子茁壮长大,又害怕因为儿子的长大而没有了亲密。细腻传达出浓浓的亲子之情。‎ ‎8.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共有三位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4分)‎ ‎【链接一】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背影》)‎ ‎【链接二】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参考答案:8. 示例一:我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处处关爱、体贴入微。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儿子被困悬崖,没有大声斥责他,反而安慰,鼓励孩子。本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诿搪塞。示例二:我不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爱,没有能照顾到儿子身心独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亲,忙碌之余而不忘亲近儿子;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作出欣赏或不欣赏的判断并陈述理由,得2分;在比较中陈述对另外两位父亲的看法,各得2分)‎ ‎(二)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12分)‎ ‎【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闻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9.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 )(3分)‎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9.A 解析:“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与文意不符,文中是“可”开设而非“要”开设。‎ ‎10.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3分)‎ 参考答案:10.①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②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③发展特长,培养自信;④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1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3分)‎ 参考答案:11.①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习书法缺乏积极性;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12.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3分)‎ 参考答案:12.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等亦可)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观”“评比”“展览”等活动亦可)。‎ 三、文言诗文阅读(16分)‎ ‎(一)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江陵①愁望有寄 鱼玄机 ‎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②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注释】①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3.“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13.“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 ‎14.“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14.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5~18题。(10分)‎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刘备敕刘禅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①,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②。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③,可自更求闻达。‎ ‎[注]①增修:即“溢美”,意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修:美好。②能服于人:能够使别人敬服。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③道亡:(所抄之书记)在途中丢失。‎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非学无以广才( ) (2)意与日去( )‎ 参考答案:15.(1)增长 (2)消失 ‎16.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参考答案:16. 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 ‎17.甲、乙两文中在教子上各提出了怎样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17.甲文是修身养德,明志而致远。乙文是从小事做起,“惟贤惟德”,多读书。‎ ‎18.甲文中诸葛亮的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2分)‎ 参考答案:18.正反面对比论证,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四、写作(40分)‎ ‎19.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自信是一粒种子,使人充满希望……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 请以“一粒     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主题积极健康。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污涩(sè) 栅栏(zhà) 窗棂(línɡ) 畏罪潜逃(qiǎn)‎ B.旭日(xù) 温驯(xùn) 匍匐(fú) 谆谆教导 (zhūn) ‎ C.余晖(huī) 模样 (mú) 虐待(nüè) 恪尽职守(ɡè)‎ D.煞白(shà) 战栗(lì) 禁锢(jīn) 神采奕奕(yì)‎ ‎2.下列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缀行 蓦然   俯冲 应接不暇 B.蹒跚 酸楚 惩戒 轻歌慢舞 C.臃肿  胸襟  干瘪  粗制烂造 D.蓬松 安祥 羞怯 兴高采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身不由己地把衣袖越捋越高,下课时常说“稍安勿躁”。‎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 D.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了。而现在,我既无乐趣,又无伴侣。‎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 ‎5.名著阅读。(6分)‎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却遇上了“尾巴不好收拾”的麻烦,他是怎样处理的?(2分)[中%国教&*‎ 育出版@网]‎ ‎(2)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4分)‎ ‎6.综合性学习。(8分)‎ ‎2017年4月21日,河南省第36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济源市世纪广场举行。为提高大家爱鸟的认识,某班举行“爱鸟周”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赵雪和王红完成了下面的任务。‎ ‎(1)【领略鸟的美丽】赵雪在网上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搞了一个展览,让同学们领略鸟的美丽。她给图片一拟的标题是“垂钓”,并配了解说词:“嘘,别动,鱼儿要上钩了!”请你再另选一幅图片,拟个标题,并仿照示例为它配上解说词。(4分)‎ ‎ ‎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你选择的是图片 ,标题是 ,解说词 ‎ ‎(2)利用下列材料,开展主题研究。(4分)‎ ‎①始祖鸟化石的发现 ②候鸟的迁徙通道 ③鸟儿与飞机的发明 ④野生候鸟盗猎罪行猖獗 ⑤关于鸟的成语、谚语、传说 ⑥鸟类起源之恐龙说 ⑦咏鸟诗大全 ⑧电子鹰眼 王红将研究的主题定为“鸟类的起源”,挑选了材料①始祖鸟化石的发现和⑥鸟类起源之恐龙说。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 ,挑选了材料 和 。‎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动物笑谈》选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A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B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7.语段中,作者在做带小鸭子走路的实验中有怎样的发现?(2分)‎ ‎8.本段语言生动幽默,请你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3分)‎ ‎9.本文作者劳伦兹把小水鸭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鹦鹉可可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他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趣事令人向往,读完本文,你受到怎样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20分)‎ 云 雀 贾平凹 ‎  小的时候,我眼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便不敢忘去,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  我们的隔壁,是住着一位老头儿的。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边住着云雀,绿嘴,画眉,黄鹂儿……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整天整天里,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下,听着它们鸣叫。叫声很是好听,尤其那只云雀,像唱歌一样,打老远就能听见,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颤儿了。‎ ‎  时间一长,那云雀声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头儿便给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万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来了。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  “它唱得太疲劳了。”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儿建议,不要逗弄它了吧。但是,每每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我们爬起来,从窗口里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儿并没有起床呢。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绒绒的羽毛掉了下来。‎ ‎  “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 ‎  “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我说。‎ ‎  “那它为什么还要唱呢?”‎ ‎  “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忧郁的歌吗?”‎ ‎  细细听起来,果然那叫声充满了忧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呢?!‎ ‎  “是它肚子饥了,渴了吧?”妹妹又说。‎ ‎  我们跑过去,要给它添些食儿,却看见笼里,满满地放着一盘黄谷,一盘清水。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  “一定是向往着云天吧。”‎ ‎  我们这么不经意地说过,立即便觉得是很正确的了,心想:它未被老头儿捉住之前,它是飞在天上的,天那么空阔,天便全然是它的;黎明的时候,它一定是飞得像云一样地高,向黑暗宣告着光明。如今,黎明来了,它却飞不出去,才这么发疯似的抗议了!‎ ‎  我们在笼下捡起了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 ‎  我们把这想法告诉给老头儿,老头儿笑我们可爱,却终没有放了它去。它每天还是这么叫着,唱那一支忧郁的歌。我们终于不忍了,在一个黎明,悄悄起来,拆开了笼的门,放它出去了。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有些站不稳,几乎就要掉下来了。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见了。‎ ‎  老头儿发觉走失了云雀,捶胸顿足了一个早上,接着就疑心被人放走了,大声叫骂。我们听了,心里却充满了欢乐,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10.通读全文,概括云雀不同时期叫声的特点,说说文中的云雀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  刚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每黎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我们放飞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云雀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主要表现了“我”对云雀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 ‎1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2分)‎ ‎  (1)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 ‎  激动:‎ ‎  (2)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迷糊:‎ ‎13.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文章的结尾写“我”放飞云雀后,它对着“我”响亮地叫了一声。请你揣摩云雀此时此刻的心情,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描写它的心理活动。 (3分)‎ ‎ ‎ ‎14.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3分)‎ 读书卡片 ‎  篇名:《云雀》  作者: 贾平凹 ‎  摘句: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  品析:‎ ‎15.有人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善待生命,同情弱者;也有人认为本文是一首自由的颂歌;还有人认为,本文主要谴责了一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自私自利的行为。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犬:     ②狼亦黠矣 黠: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甲文中“一狼径去”和另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19.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四、作文。(40分)‎ ‎20.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生活、校园学习、社会交往,都给你带来了一些难忘的体验与感受。回顾曾经的岁月,有些经历定会让你感到骄傲。‎ 请你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污涩(sè) 栅栏(zhà) 窗棂(línɡ) 畏罪潜逃(qiǎn)‎ B.旭日(xù) 温驯(xùn) 匍匐(fú) 谆谆教导 (zhūn) ‎ C.余晖(huī) 模样 (mú) 虐待(nüè) 恪尽职守(ɡè)‎ D.煞白(shà) 战栗(lì) 禁锢(jīn) 神采奕奕(yì)‎ 参考答案:1.B 解析:A.“潜”读qián, C.“恪”读kè,D.“禁”读jìn。‎ ‎2.下列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缀行 蓦然   俯冲 应接不暇 B.蹒跚 酸楚 惩戒 轻歌慢舞 C.臃肿  胸襟  干瘪  粗制烂造 D.蓬松 安祥 羞怯 兴高采烈 参考答案: 2. A 解析:B项“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C项“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D项“安祥” 应为“安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身不由己地把衣袖越捋越高,下课时常说“稍安勿躁”。‎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 D.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了。而现在,我既无乐趣,又无伴侣。‎ 参考答案:3.A 解析:“身不由己”是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与语境不符。‎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 参考答案:4.C 解析:第一空前后是因果关系,前面讲的结果,后面讲的是原因,所以第一个空用“因为”。第二空后再次强调结果,和前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所以第二空填“因此”。第三空后的前面短句是后面短句的条件,是假设关系,所以用“如果”。‎ ‎5.名著阅读。(6分)‎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却遇上了“尾巴不好收拾”的麻烦,他是怎样处理的?(2分)[中%国教&*‎ 育出版@网]‎ ‎(2)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4分)‎ 参考答案:5.(1)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意对即可。)‎ ‎(2)情节示例:①得知“弼马温”就是个养马的官位,打出天门去了。②偷吃蟠桃。③定住七衣仙女。④哄骗赤脚大仙。⑤偷吃仙宫玉液琼浆。⑥吃光太上老君金丹。⑦炼成火眼金睛,蹬倒八卦炉。⑧摔倒太上老君。⑨偷走仙酒和八珍百味。⑩勇斗神兵天将等。(答出两个,意对即可。)‎ 性格示例:疾恶如仇,叛逆反抗,桀骜不训,敢作敢当,勇敢无畏(答出两条,意对即可。)‎ ‎6.综合性学习。(8分)‎ ‎2017年4月21日,河南省第36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济源市世纪广场举行。为提高大家爱鸟的认识,某班举行“爱鸟周”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赵雪和王红完成了下面的任务。‎ ‎(1)【领略鸟的美丽】赵雪在网上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搞了一个展览,让同学们领略鸟的美丽。她给图片一拟的标题是“垂钓”,并配了解说词:“嘘,别动,鱼儿要上钩了!”请你再另选一幅图片,拟个标题,并仿照示例为它配上解说词。(4分)‎ ‎ ‎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你选择的是图片 ,标题是 ,解说词 ‎ ‎(2)利用下列材料,开展主题研究。(4分)‎ ‎①始祖鸟化石的发现 ②候鸟的迁徙通道 ③鸟儿与飞机的发明 ④野生候鸟盗猎罪行猖獗 ⑤关于鸟的成语、谚语、传说 ⑥鸟类起源之恐龙说 ⑦咏鸟诗大全 ⑧电子鹰眼 王红将研究的主题定为“鸟类的起源”,挑选了材料①始祖鸟化石的发现和⑥鸟类起源之恐龙说。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 ,挑选了材料 和 。‎ 参考答案:6. (1)示例:图片二题目:翩翩起舞 解说词:如果给我们来点音乐,效果就更好了。‎ 图片三题目:朋友飞来 解说词:猜猜,它会落到谁的头上?‎ ‎(2)示例一:鸟与现代科技 ③鸟儿与飞机的发明 ⑧电子鹰眼 示例二:保护候鸟 ②候鸟的迁徙通道 ④野生候鸟盗猎罪行猖獗 示例三:鸟与文化 ⑤关于鸟的成语、谚语、传说 ⑦咏鸟诗大全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动物笑谈》选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A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B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7.语段中,作者在做带小鸭子走路的实验中有怎样的发现?(2分)‎ 参考答案:7.作者在做带领小鸭子走路的实验中发现,扮演鸭妈妈的代替物不能太高,而且必须不停地叫唤。‎ ‎8.本段语言生动幽默,请你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8.A句运用神态、动作描写,如“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发出细细的尖叫”生动描写出小鸭子看不到“我”扮演的鸭妈妈时的焦急紧张,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哭起来了”生动地体现了鸭子的胆小可爱以及对“我”的依赖,表达了作者对小鸭子的喜爱呵护之情。B句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蹲着走”不停“呱格格格”地叫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扮演鸭妈妈,为了让小鸭子跟着“我”走路时忙碌、费力、滑稽的样子,体现了作者在科研实验中的专注忘我的投入,幽默的语言让人感到科学探究也充满了无限趣味。‎ ‎9.本文作者劳伦兹把小水鸭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鹦鹉可可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他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趣事令人向往,读完本文,你受到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9.动物对人类的信任依赖来自于人类对动物的喜爱、呵护和尊重,我们应该与动物友好相处,善待尊重动物,敬畏生命。‎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20分)‎ 云 雀 贾平凹 ‎  小的时候,我眼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便不敢忘去,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  我们的隔壁,是住着一位老头儿的。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边住着云雀,绿嘴,画眉,黄鹂儿……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整天整天里,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下,听着它们鸣叫。叫声很是好听,尤其那只云雀,像唱歌一样,打老远就能听见,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颤儿了。‎ ‎  时间一长,那云雀声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头儿便给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万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来了。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  “它唱得太疲劳了。”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儿建议,不要逗弄它了吧。但是,每每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我们爬起来,从窗口里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儿并没有起床呢。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绒绒的羽毛掉了下来。‎ ‎  “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 ‎  “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我说。‎ ‎  “那它为什么还要唱呢?”‎ ‎  “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忧郁的歌吗?”‎ ‎  细细听起来,果然那叫声充满了忧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呢?!‎ ‎  “是它肚子饥了,渴了吧?”妹妹又说。‎ ‎  我们跑过去,要给它添些食儿,却看见笼里,满满地放着一盘黄谷,一盘清水。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  “一定是向往着云天吧。”‎ ‎  我们这么不经意地说过,立即便觉得是很正确的了,心想:它未被老头儿捉住之前,它是飞在天上的,天那么空阔,天便全然是它的;黎明的时候,它一定是飞得像云一样地高,向黑暗宣告着光明。如今,黎明来了,它却飞不出去,才这么发疯似的抗议了!‎ ‎  我们在笼下捡起了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 ‎  我们把这想法告诉给老头儿,老头儿笑我们可爱,却终没有放了它去。它每天还是这么叫着,唱那一支忧郁的歌。我们终于不忍了,在一个黎明,悄悄起来,拆开了笼的门,放它出去了。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有些站不稳,几乎就要掉下来了。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见了。‎ ‎  老头儿发觉走失了云雀,捶胸顿足了一个早上,接着就疑心被人放走了,大声叫骂。我们听了,心里却充满了欢乐,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10.通读全文,概括云雀不同时期叫声的特点,说说文中的云雀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  刚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每黎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我们放飞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云雀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刚来时:叫得很好听,像唱歌一样。‎ ‎  时间一长:叫声不比以前那么脆,越发哑了。‎ ‎  每每黎明时:叫声很忧郁。‎ 当我们放飞它时:它的叫声很响亮(或快乐)。‎ 云雀的形象:追求自由,向往云天。‎ ‎11.文章主要表现了“我”对云雀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 参考答案:11.同情或可怜。‎ ‎(1)听它唱得沙哑,以为它疲劳了,建议老人不要再逗弄它。‎ ‎(2)听它的叫声充满了忧郁,以为它饿了,为它添食。‎ ‎(3)觉得它是向往云天后,偷偷地放飞了它。‎ ‎(4)在笼下捡起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 ‎1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2分)‎ ‎  (1)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 ‎  激动:‎ ‎  (2)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迷糊:‎ 参考答案:12.(1)激动:云雀重获自由后显得兴奋、愉快(喜悦)‎ ‎  (2)迷糊:弄不明白,弄不清楚。用在此处写出了“我”和妹妹对云雀的叫声充满了忧郁表示困惑。‎ ‎13.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文章的结尾写“我”放飞云雀后,它对着“我”响亮地叫了一声。请你揣摩云雀此时此刻的心情,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描写它的心理活动。 (3分)‎ ‎ 参考答案:13.示例:我终于又可以亲近久违的云天,又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了。谢谢你们给了我逃脱牢笼重返云天的机会。(围绕云雀重获自由后的喜悦、兴奋及对我和妹妹的感激,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云雀的心理活动。)‎ ‎14.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3分)‎ 读书卡片 ‎  篇名:《云雀》  作者: 贾平凹 ‎  摘句: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  品析:‎ 参考答案:14.示例:这是对云雀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云雀在笼里的焦躁和痛苦,表现了它对自由和云天的渴望向往。提示:本题重点是品析动作描写(碰、撞、挤、盯)及其作用。‎ ‎15.有人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善待生命,同情弱者;也有人认为本文是一首自由的颂歌;还有人认为,本文主要谴责了一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自私自利的行为。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15.提示:同意哪一种观点都可,关键是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示例1从我和妹妹的角度谈善待生命、同情弱者;示例2从云雀角度谈对自由的渴望;示例3从老头的角度谈对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  ‎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 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犬:     ②狼亦黠矣 黠:    ‎ 参考答案:16.①像狗一样 ②狡猾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参考答案:17.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8.甲文中“一狼径去”和另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8.“一狼径去”目的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另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目的是“盖以诱敌”。‎ ‎19.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9.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意思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乙]苏子夜里坐着,听到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拍床制止,声音已经停止了,后来又发出鼠咬物的声音。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看到有一个空的袋子。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因而出不去了。”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烛火寻找,看到里面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 ‎  苏子感叹说:“太奇怪了!这只老鼠真狡猾!老鼠被关闭在袋子里,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咬洞。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我听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比人更聪明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统治万物,最后却被一只老鼠役使;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我对老鼠从静处到逃跑的突变感到惊讶。人的智慧又在哪里呢?” ‎ ‎  ……好像有人对我说:“你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却将两者区分开而游于万物之外,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令你惊醒。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与猛虎搏斗,可在见到蜜蜂和蝎子时不免色变,这是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 四、作文。(40分)‎ ‎20.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生活、校园学习、社会交往,都给你带来了一些难忘的体验与感受。回顾曾经的岁月,有些经历定会让你感到骄傲。‎ 请你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提高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积累运用(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A.妥当(tuǒ) 头衔(xián) 勋章(xūn) 掺和(cān)‎ B.称职(chèn) 女娲(wā) 抟土(tuán) 陛下(bì)‎ C.庇护(bì) 澄澈(chéng) 爵士(jué) 星宿(sù)‎ D.聘请(pìng) 呈报(chéng) 赏赐(cì) 缥缈(piāo)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不可救药 力不暇供 不求甚解 莽莽榛榛 B.御聘织师 媚开眼笑 威风凛凛 小心翼翼 C.神通广大 油然而生 兴高彩烈 东倒西歪 D.齐人忧天 钦差大臣 哄堂大笑 随声附和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B.某银行柜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持枪抢劫案。‎ C.某人在半年中就贪污公款上千万,这件事实在骇人听闻。‎ D.我校申办第五届市中学生运动会成功,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时刻!‎ ‎4.下列词语中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     ) (1分) A.狡猾 精致 愚蠢 随声附和   B.卑劣 勇敢 怯懦 心甘情愿 ‎ C.富丽 美妙 诚实 精致无双 D.聪明 行动 害怕 不可救药 ‎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1分)‎ A.“我要派诚实的老大臣到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 B.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女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分)‎ ‎ A.得一人之使(使唤) 因往晓之(知道)‎ B.若屈伸呼吸(你) 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 C.及其家穿井(挖) 有闻而传之者(传播)‎ D.国人道之(讲述) 其人舍然大喜(通“释”,解除、消除)‎ ‎7.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1分)‎ ‎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 B.《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诗歌 C.《女娲造人》——袁珂——童话 D.《杞人忧天》——《列子》——寓言 ‎8.默写填空。(5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2)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4)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5)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6分)‎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3分)‎ ‎(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10.综合性学习。(5分)‎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它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及其他神化了的人物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神话,去感悟它神奇的魅力。‎ ‎ (1)写出你知道的三个中国神话:(3分)‎ ‎ (2)有些神话故事已经演变成成语,请举出一例,并解释其意思。(2分)‎ ‎ 例如: 意思: ‎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 阅读《皇帝的新装》节选,回答11-15题。(10分)‎ ‎①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②“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④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11.从第②段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2.这几段心理描写分别揭露出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②段揭露了 ‎ ‎③段揭露了  ‎ ‎④段揭露了  ‎ ‎13.“骇人听闻”在句中的意思是    (1分)‎ ‎14.“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15.“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中的“这”指的是: (2分)‎ ‎(二)阅读《成功的实验》,完成16—19题。(11分)‎ ‎①两个大学生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询问他们姓名、职业、要在此处住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劳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要在这儿住四个星期。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试验,我们需要安静。”‎ ‎  ②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试验?”‎ ‎  ③“在格劳克城我们做出了一个奇迹:将死人重新搞活过来。这种试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个星期时间。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  ④显然,店主立即将这奇怪的故事传开了。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这两个外地人的行动却渐渐地引人注意了。他俩经常到公墓去,久久地停留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个富商的年轻妻子的墓。他们同人们交谈,询问有关这个年轻太太和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  ⑤整个小城渐渐地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商人,他真地相信这种神奇的试验会成功。他同城里的医生交谈,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  ⑥第三个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过一个像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返病体。你们别扰乱她安宁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谢礼的钱。‎ ‎  ⑦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  ⑧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了的叔叔再复活而担忧;一个在其丈夫死后又重新改嫁了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着一笔款。‎ ‎  ⑨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这时,小城的市长进行干预了。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很想长期当下去,不愿再跟死去的,前任市长会面。他向这两个大学生提供了一大笔款。“我们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要再继续试验下去了。我们相信你们能将死人搞活,还可以给你们一份证明。我们这里不想要奇迹,你们立刻离开这个城市吧!”‎ ‎  ⑩这两个外地人拿了钱和证明,收拾起他们的行装,离开了这城市。“试验”成功了。‎ ‎16.商人、侄子、女人、市长给两个大学生写信、寄钱,让他们停止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 商人的目的: ‎ ‎ 侄子的目的: ‎ ‎ 女人的目的: ‎ ‎ 市长的目的: ‎ ‎17.文章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文章题目《成功的实验》有何深刻含义?(2分)‎ ‎19.本文和课文《皇帝的新装》相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三、古诗文阅读。(13分)‎ ‎(一)(2016·上海)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2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不胜惊错 ‎ ‎(2)鼠何名老虫 ‎ ‎21. “余惊错欲走”是因为 。(2分)‎ ‎22.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23.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3分) ‎ ‎2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3分) ‎ 四、写作。(40分)‎ ‎25.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积累运用(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A.妥当(tuǒ) 头衔(xián) 勋章(xūn) 掺和(cān)‎ B.称职(chèn) 女娲(wā) 抟土(tuán) 陛下(bì)‎ C.庇护(bì) 澄澈(chéng) 爵士(jué) 星宿(sù)‎ D.聘请(pìng) 呈报(chéng) 赏赐(cì) 缥缈(piāo)‎ 参考答案:1.B 解析:A项,“掺”读chān。C项,“宿”读xiù。 D项,“聘”读pìn。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不可救药 力不暇供 不求甚解 莽莽榛榛 B.御聘织师 媚开眼笑 威风凛凛 小心翼翼 C.神通广大 油然而生 兴高彩烈 东倒西歪 D.齐人忧天 钦差大臣 哄堂大笑 随声附和 参考答案:2.A 解析:B.媚—眉,C.彩—采,D.齐—杞。‎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B.某银行柜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持枪抢劫案。‎ C.某人在半年中就贪污公款上千万,这件事实在骇人听闻。‎ D.我校申办第五届市中学生运动会成功,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时刻!‎ 参考答案: 3.D 解析:与语境不符,可改为“激动人心”。‎ ‎4.下列词语中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     ) (1分) A.狡猾 精致 愚蠢 随声附和   B.卑劣 勇敢 怯懦 心甘情愿 ‎ C.富丽 美妙 诚实 精致无双 D.聪明 行动 害怕 不可救药 ‎ 参考答案:4.C 解析:C项词语都是褒义词,A项除“精致”外,全是贬义词;B项“勇敢”是褒义词,“卑劣”“怯懦”是贬义词;D项“聪明”是褒义词,“不可救药”是贬义词,另外两个是中性词。‎ ‎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1分)‎ A.“我要派诚实的老大臣到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 B.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女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参考答案:5. C 解析:A项,“皇帝想”后是逗号;B项,“特性”后是冒号;D项,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分)‎ ‎ A.得一人之使(使唤) 因往晓之(知道)‎ B.若屈伸呼吸(你) 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 C.及其家穿井(挖) 有闻而传之者(传播)‎ D.国人道之(讲述) 其人舍然大喜(通“释”,解除、消除)‎ 参考答案:6. A 解析:“晓”是“告知,开导”的意思。‎ ‎ 7.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1分)‎ ‎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 B.《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诗歌 C.《女娲造人》——袁珂——童话 D.《杞人忧天》——《列子》——寓言 参考答案:7. C 解析:《女娲造人》是神话,而非童话。‎ ‎8.默写填空。(5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2)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4)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5)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参考答案:8.(1)便引诗情到碧霄(2)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3)终古高云簇此城(4)巴山夜雨涨秋池(5)铁马冰河入梦来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6分)‎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3分)‎ ‎(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参考答案:9. (1)石猴与其他猴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头,上山一看,是瀑布。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我们的大王。”石猴进去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为“石美猴王”,后来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 ‎(2)激将法。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懂得用心计。‎ ‎10.综合性学习。(5分)‎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它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及其他神化了的人物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神话,去感悟它神奇的魅力。‎ ‎ (1)写出你知道的三个中国神话:(3分)‎ ‎ (2)有些神话故事已经演变成成语,请举出一例,并解释其意思。(2分)‎ ‎ 例如: 意思: ‎ 参考答案:10. 示例:(1)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 (2)精卫填海: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 开天辟地:表示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 ‎ 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 ‎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 ‎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作在关键处简要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坚强的毅力。‎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 阅读《皇帝的新装》节选,回答11-15题。(10分)‎ ‎①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②“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④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11.从第②段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11.表现皇帝是一个愚蠢之极的人。自己无法对大臣的好坏做出判断,而要靠做衣服鉴别。‎ ‎12.这几段心理描写分别揭露出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②段揭露了 ‎ ‎③段揭露了  ‎ ‎④段揭露了  ‎ 参考答案:12.②段揭露了皇帝的愚蠢。③既写出了皇帝的恐惧,又写出了他的骄横。④段揭露了皇帝的昏庸、愚蠢、虚伪的丑恶灵魂。‎ ‎13.“骇人听闻”在句中的意思是    (1分)‎ 参考答案:13. 使人听了吃惊 ‎14.“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14.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皇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点,以便毫不费劲地就可以鉴别他的臣民的聪愚或称职与否,帮助他的统治。老大臣、官员、随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也都是因为这一点。‎ ‎15.“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中的“这”指的是: (2分)‎ 参考答案:15.皇帝因没有看到布认为自己愚蠢。‎ ‎(二)阅读《成功的实验》,完成16—19题。(11分)‎ ‎①两个大学生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询问他们姓名、职业、要在此处住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劳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要在这儿住四个星期。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试验,我们需要安静。”‎ ‎  ②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试验?”‎ ‎  ③“在格劳克城我们做出了一个奇迹:将死人重新搞活过来。这种试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个星期时间。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  ④显然,店主立即将这奇怪的故事传开了。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这两个外地人的行动却渐渐地引人注意了。他俩经常到公墓去,久久地停留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个富商的年轻妻子的墓。他们同人们交谈,询问有关这个年轻太太和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  ⑤整个小城渐渐地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商人,他真地相信这种神奇的试验会成功。他同城里的医生交谈,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  ⑥第三个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过一个像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返病体。你们别扰乱她安宁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谢礼的钱。‎ ‎  ⑦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  ⑧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了的叔叔再复活而担忧;一个在其丈夫死后又重新改嫁了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着一笔款。‎ ‎  ⑨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这时,小城的市长进行干预了。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很想长期当下去,不愿再跟死去的,前任市长会面。他向这两个大学生提供了一大笔款。“我们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要再继续试验下去了。我们相信你们能将死人搞活,还可以给你们一份证明。我们这里不想要奇迹,你们立刻离开这个城市吧!”‎ ‎  ⑩这两个外地人拿了钱和证明,收拾起他们的行装,离开了这城市。“试验”成功了。‎ ‎16.商人、侄子、女人、市长给两个大学生写信、寄钱,让他们停止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 商人的目的: ‎ ‎ 侄子的目的: ‎ ‎ 女人的目的: ‎ ‎ 市长的目的: ‎ 参考答案:16. 商人的目的:不希望重病而死的妻子重返人间。(不愿失去现在新娶的年轻的太太) 侄子的目的:不希望叔叔复活拿回他的财产。(不愿意失去已经继承的大笔财产) 女人的目的:不想和她的先夫生活。 (不愿意失去自己重新组建的家庭) 市长的目的:不愿跟死去的前任市长见面。(不愿意失去继续当市长的机会)‎ ‎17.文章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7.渲染气氛,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18.文章题目《成功的实验》有何深刻含义?(2分)‎ 参考答案:18.“成功”二字是反语,由这场虚无试验的成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讽刺了小城上到市长、‎ 下到普通市民的愚蠢。‎ ‎19.本文和课文《皇帝的新装》相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参考答案:19.都讽刺了人们的愚蠢,都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瞒与骗的世风。‎ 三、古诗文阅读。(13分)‎ ‎(一)(2016·上海)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2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不胜惊错 ‎ ‎(2)鼠何名老虫 ‎ 参考答案:20.(1)能承受(能承担)(2)取名(命名)‎ ‎21. “余惊错欲走”是因为 。(2分)‎ 参考答案:14.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22.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15.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参考译文】‎ 楚地的人称老虎为老虫,苏州人称老鼠为老虫。我在长洲做县令的时候,因为有事到了娄东,住在驿站旅馆里,把烛吹灭我就睡了。忽然听得碗碟叮当有声,我便问看门的童子是怎么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虫闹腾。”我是楚地人,很是害怕,说:“城里怎么会有这种野兽?”童子说:“不是别的野兽,是老鼠。”我问他: “老鼠为什么取名为老虫?”童子说这是吴地的风俗,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这么传下来的。 啊哈!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我吓得要逃走,慢慢思量,真是可笑。然而今日天下冒虎名以欺世的也真不少!‎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23.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3分) 参考答案:23.“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24.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四、写作。(40分)‎ ‎25.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5.写作提示:材料作文要认真细读材料,从中选取最佳角度、立意作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小狮子捕猎的故事,但其内涵却是多方面的:①发扬自己的长处,走出失败阴影,走上成功之路;②学会自我鼓励,鼓励自己战胜挫折,在鼓励中壮大自己;③要善于总结失败,找出失败原因并克服,使自己得到成长。以上三方面的内涵,我们选择任何一个作为文章的立意都可。选材方面,对初一学生,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说明一个道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