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6.50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6 猫
chèn quán yú chénɡ
nínɡ nüè duò sǒ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藤椅 消耗 红绫 忧郁 提心掉胆
B.光泽 郁闷 预警 怅然 畏罪潜逃
C.乞丐 悲楚 辨诉 逃避 若有若无
D.叮嘱 安祥 屋瘠 污涩 妄下断语
【点拨】A项,掉—吊;C项,辨—辩;D项,祥—详,瘠—脊。
B
C
4.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三妹特地买了①一个很②小很小的③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
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④躺着。
A.①数量词 ②形容词 ③形容词 ④名词
B.①数词 ②名词 ③形容词 ④动词
C.①量词 ②名词 ③名词 ④动词
D.①数量词 ②形容词 ③名词 ④动词
D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该企业精简机构,办事人员比原来减少了一倍多。
B.参加这次活动的大约有1500人左右。
C.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2019年国际田联伯明翰室内赛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
以6秒47的成绩夺冠。
【点拨】A项,不合逻辑,减少不能用倍数;B项,重复啰嗦,删去“大
约”或“左右”;C项,一面对两面,可删去“看能否”。
D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
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
(2)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 )
(3)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
(4)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7.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和内容,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关爱动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节约资源,就是延续我们的生命。
(一)
阅读“冬天的早晨……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完成下列各题。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写第三次养猫的情景,这只小猫不讨人喜欢,最后受了冤枉死去。
9.第三只猫在晒太阳时,不幸遭到了“我”的恶棒相加,
发挥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只猫,在挨打后,会想些什么?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人们如此待我?
我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待遇”?
10.“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
刺我良心的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
情?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我”因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猫被冤
枉的自责和悔恨之情。
11.“我们”断定这只猫咬死鸟的根据和猫遭受冤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根据:猫常常对鸟笼望着。原因:“我”的主观臆断;猫自身存在的弱点。
(二)
父亲的玳瑁
鲁彦
①它洁净的白毛中间,夹杂些淡黄的云霞似的柔毛,恰如妇人的透明的玳瑁
首饰,父亲就给它取了“玳瑁”这个名字。它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家里的,
我不太清楚,据说大约已有三年光景了。父亲写给我的信中,从来不曾提过
它。
②当我去年回到家里的时候,我看到父亲和玳瑁的感情已经很深了。
③每当父亲在餐桌边坐下的时候,玳瑁便在门外“喵喵”地叫起来。这叫声
一般只有两三声,它从不多叫,仿佛在询问父亲。
④于是父亲就说:“玳瑁,来这里!”
⑤我们初到的几天,家里突然多了四个人,玳瑁似乎感觉到热闹与生疏的恐
惧,总是不肯即刻进来。
⑥“来吧,玳瑁!”父亲望着门外,不见它进来,又说了一句。
⑦“小孩儿一样,看见生人,就不敢进来了。”父亲笑着对我们说。
⑧但是过了一会儿,玳瑁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已经跃到了父亲的膝上。
⑨“喏,在这里了。”父亲说。
⑩我们转过头去看,只见它伏在父亲的膝上,睁着略带恐惧的眼睛望着我们,
仿佛预备随时逃遁似的。
⑪父亲立刻发觉它的心思,用手抚摸着它的颈背,说:“睡吧,玳瑁。”
然后他又对我们说:“不要多看它,它像姑娘一样呢。”
⑫每当父亲有什么事情将要出门的时候,玳瑁像是在楼上看着的样子,立
即溜到父亲的身边,绕着父亲的脚转几下,一直跟着父亲到门口。
⑬我们回家后,父亲换了一间卧室。他现在睡到弄堂门外一间从来没有人
去过的屋子里了。
⑭玳瑁连着两夜没有找到父亲,便在原地走着、叫着。
⑮天气很冷,父亲担心玳瑁夜里会受凉,说它恐怕不会想到他搬到了那样
偏僻的地方去,而且晚上弄堂门又关得很早。
⑯但是第三天夜里,父亲一觉醒来,发现玳瑁已在床上乖乖地睡着了,还
“呼噜噜”地念着猫经。
⑰半个月后,玳瑁对我也渐渐熟悉了。它不再躲着我。当它在父亲身边的时
候,我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着它的颈背,它便伏着不动。然而它从不主动走
近我。我叫它,它仍不来。父亲呢,只要叫一声“玳瑁”,甚至咳嗽一声,
它便不晓得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了,而且绕着父亲的脚转。
⑱有几次玳瑁到邻居家玩,忘记了吃饭。我们叫着“玳瑁,玳瑁”,不见它
到来。父亲却猜到它到哪里去了。他拿着玳瑁的饭碗走出门外,用筷子敲着,
只喊了两声“玳瑁”,玳瑁便从邻居的屋顶上跳下来了。
⑲“你的声音好像格外不同似的,”母亲对父亲说,“只消叫两声,又不大,
它便老远地听见了。”
⑳对于寂寞地度着残年的老人,玳瑁所给予的是等同于儿女的安慰。我觉
得。
六月四日的早晨,我带着战栗的心情回到家里,父亲躺在床上只远远地望
了我一下,便疲倦地闭上了眼睛。据说在头一天的下午,玳瑁曾经跳到他的
身边,悲鸣着,父亲还很自然地抚摸着它,亲密地叫着“玳瑁”。
一个星期后,家里的亲友渐渐少了。玳瑁仍不大肯露面。无论谁叫它,它
都不答应,偶然在楼梯上闪过的背影,显得憔悴又瘦削,连那怀着孕的肚子
也好像小了一些似的。
现在距我们离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玳瑁应该很健康吧?我希望能再次
见到玳瑁。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交代了“玳瑁”名字的由来;
②照应文章的题目,点明玳瑁是父亲的;
③为下文写父亲和玳瑁的感情深厚做铺垫。
13.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说父亲对玳瑁的情感。
①父亲总是用手去抚摸玳瑁,足见父亲对玳瑁的亲近之情;
②父亲换了卧室后,担心玳瑁夜里会受凉,足见父亲对玳瑁的挂念之情。
14.自选角度,赏析第⑫段中画线的句子。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溜”“绕”“转”“跟”等动词描写玳瑁,
生动地表现了玳瑁对父亲的亲昵和依赖。
15.第⑳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通过议论,点明主旨。“我”常年离家,父亲对儿女的情感无处安放。这
个寂寞地度着残年的人,把对儿女的爱寄托在玳瑁身上,与一只猫互相陪伴
。玳瑁代替了“我”,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愧疚与怀念之情。
16.本文和郑振铎的《猫》,都写了人和猫之间的故事,
但表达的主题不同,请做简要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记叙父亲与玳瑁之间的日常生活小事,表现了父亲与玳瑁之
间深厚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而郑振铎的《猫》,借用
第三只猫的遭遇来表现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要善待弱小、尊重生命,不要
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做事,而要经过分析,找到足够的证据,否则只会令
人抱憾终生。
17.学习了课文《猫》后,班上准备开展以“动物杂谈——猫”为主题的语
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课文感悟】读了本文三只猫的故事,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
对文中的“我”和猫,你想说点什么呢?请写在下面。
①对文中的“我”,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文中的猫,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再下结论
对人对事不要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弱小者总是饱尝生活的艰辛
所以要不断完善自我,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不幸
(2)【语言积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猫”的成语、歇后语,请
分别写出一个。
成语:猫鼠同眠、照猫画虎。歇后语:猫哭耗子——假慈悲;猫儿教老虎——
留一手。
(3)【漫画释义】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请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
示例:这幅漫画批评了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和职责的
人;赞扬了尽职尽责、勤劳本分、自食其力,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
18.【写作借鉴】本文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抓住特征,描写生动。第一只猫
活泼天真,“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
它乱跑,会爬树,会扑蝴蝶,还会捉老鼠;第三只猫懒惰、忧郁,不喜欢
“玩游”。这些描写,表现出几只猫的不同的神态状貌,突出了各自的特
点。
【片段仿写】选取你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抓住特征进行生动描写,以突
出其特点。(100字左右)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仓鼠,别看它长得肥头大耳,看起来挺乖巧,实际上
它可是一个淘气鬼。有时候它一会儿爬到桌子上,一会儿跑到沙发上,甚
至不顾妈妈的反对,爬到瓜子袋子里“咔咔”地吃起来,吃得腮帮子鼓鼓
的,像一个充了气的气球一样。有一次我没把笼子关好,它就用头使劲一
顶偷偷溜了出去,一眨眼就不见了。还有一次我给它洗澡,一不留神它就
“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而胖乎乎的它却快速地游走了,接着就甩甩毛,
溅了我一脸水,那表情就像个英雄一样。这只小仓鼠给我们家带来了无穷
的快乐,你说我能不喜欢它吗?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代寓言两则2021-10-259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端午日》 苏2021-10-2512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论语十二章》2021-10-2519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繁星》 苏教2021-10-2512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刻舟求剑》 2021-10-254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端午日》 苏2021-10-2526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夏》 苏教版2021-10-2512页
-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021-10-2529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繁星》 苏教2021-10-2540页
- 2019年秋(江西)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1-10-25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