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 MB
  • 2021-10-25 发布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共27张PPT)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7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All rights reserved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鲁 越 卫 邯郸 郑 大梁 周 中山 洛邑 宋 河 水 渭 水 汉 水 淮 水 江 水 秦 齐 楚 晋 燕 吴 韩 魏 赵 战国初年形势 三 家 分 晋 田 氏 代 齐 战 国 七 雄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战国七雄立,各显神通,问鼎天下! 楚 秦 韩 魏 赵 燕 齐 燕 齐 赵 燕 齐 魏 赵 燕 齐 韩 魏 赵 燕 齐 楚 韩 魏 赵 燕 齐 燕 齐 魏 燕 齐 韩 魏 燕 齐 楚 韩 魏 燕 齐 秦 楚 韩 魏 燕 齐 赵 秦 楚 韩 魏 燕 齐 楚 晋 齐 秦 燕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列国形势图 经过春秋 300 多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在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与春秋时期政治局面相比较, 战国时期有了哪些新变化? 求 救 马陵 秦 赵 邯郸 长平 周 (公元前 260 年) 赵军进攻路线 秦军进攻路线 廉颇率军坚壁固守 40 多万赵军降秦 河 水 水 水 汾 洛 赵括 长 平 之 战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魏、赵、齐 魏、齐 秦、赵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战 国 3 、主要战役 魏国遭重创 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 ( 东方六国的联合,共同阻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 。 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 ( 秦国利用东方六国的矛盾,分化六国使他们分别与自己结盟,并帮助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 战国时期,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问题:什么是合纵、连横? 各国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连横 ——“ 事一强以攻众弱” 燕 秦 齐 赵 魏 韩 楚 合纵 ——“ 合众势以攻一强” 燕 秦 齐 赵 魏 韩 楚 三、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时期 目的 规模 影响 春秋 战国 称霸 兼并 统一 用少量军队在短 时间内决定胜负 几十万大军,时 间长,死伤多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知识结构 春秋 争霸 战国 兼并 春秋战国的纷争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商鞅变法背景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各国的变法运动 私田取代公田 (土地私有制取代公有制)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推广 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的变化 上层建筑的变革 社会性质的变化 变革的根本原因 : 建立封建土 地私有制 加强中央集权 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 统一度量衡 3 、奖励耕战 1 、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管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奖励耕织 经济发展 国富 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增强 兵强 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 公元前 356 年 商鞅变法的几个问题: 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 变法成功的原因: (1) 顺应的历史的潮流 (2) 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3) 变法比较彻底、全面 (4) 变法取信于民,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关于重家抑商政策的评价: 确立了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的基本政策,在当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的统治。在明清以后 …… 阻碍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 目的: 都江堰 都江堰 ,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 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 李冰 及其子率众于 前 256 年左右 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 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冰父子塑像 都江堰 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鱼嘴是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 飞沙堰是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 120 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2000 年 11 月 29 日,在联合国第 2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 都江堰 “ 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 ‘ 水旱从 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 谓之 “ 天府 ” 也 ’” 。 —— 《 史记 》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 功效合成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 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使成 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 天府之国 ” 。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 8个 市、 42 个 县的 3000多万人 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 1010万亩。 清同治年间(公元 1862 ~ 1874 年), 德国 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 (Richthofen 1833-1905) 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 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曾于 1872 年在 《 李希霍芬男爵书简 》 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有何特征? 大变革: 大动荡: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诸侯争霸,战争连年 经济 发展 民族 融合 文化 繁荣 大发展: 认识 3 、诸侯争霸称雄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变革在军事上的反映。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开拓疆土,实现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也利于民族融合 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阶级为掠夺土地、人口、财产所进行的战争是不义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使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 2 、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为战胜对方,均重视选贤任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课堂练习 1 、 _________ 年, _______ 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 ______ 和 ______ 两个时期。 2 、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_____ , 他任用 _____ 为相, 进行改革,又提出 ___ 的号召,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 3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_____, 与之有关的 成语是 ______. 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 ______ 打 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4 、哪一战役致使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 _______. 5 、战国七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 6 、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 _____ 、 _____ 、 _____ 三个国家。 1.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器与牛耕  2 .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 ) A .商鞅变法 B .李悝变法 C .管仲改革 D .秦孝公改制 课后检测 D A 3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4.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 .春秋时期秦国 B .春秋时期楚国 C .战国时期秦国 D .战国时期楚国 D C 变式练习 :战 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结果,最重要的是( ) A 诸侯国越来越多,国家分裂日益严重 B 出现大批军事家 C 出现了大批主张变法的改革家 D 诸侯国越打越少,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