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51 KB
  • 2021-10-25 发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提高测试卷(附解析)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提高测试卷 ‎(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瘫痪(huàn) 憔悴(qiáo) 水波粼粼(lín)‎ B.熬过(áo) 蹲下(dūn) 滚瓜烂熟(shú)‎ C.侍弄(shì) 霎时(chà) 絮絮叨叨(xù)‎ D.匿笑(nì) 菡萏(hàn) 翻来覆去(fù)‎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央求 烂漫 决别 絮絮叨叨 B.攲斜 徘徊 分岐 各得其所 C.窥见 荫蔽 告诫 磨磨蹭蹭 D.花瑞 心绪 祷告 爆怒无常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他一点拨,我就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D.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了母子情深,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忏悔与怀念。‎ B.《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亲情。‎ C.《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母亲的美好与无私。‎ D.《荷叶·母亲》借荷叶对荷花的呵护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7.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冰心,诗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2)“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加点字。(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2分)‎ ‎(1)日中不至: ‎ ‎(2)去后乃至: ‎ ‎11.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母亲的痛 张春熙 ‎①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 ‎②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 ‎③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芝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芝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抹芝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 ‎④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 ‎⑤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 ‎⑥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 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 ‎(选自《人民日报》)‎ ‎12.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会发生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13.阅读文章第③段,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2分)‎ ‎14.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 (2分)‎ ‎15.“我”真的读懂母亲的“痛”了吗?“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16.“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母 亲 莫 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 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18.理解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19.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3分)‎ ‎20.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地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2分)‎ ‎21.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3分)‎ 三、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题一:暖着心窝的一件事 题二:以“团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瘫痪(huàn) 憔悴(qiáo) 水波粼粼(lín)‎ B.熬过(áo) 蹲下(dūn) 滚瓜烂熟(shú)‎ C.侍弄(shì) 霎时(chà) 絮絮叨叨(xù)‎ D.匿笑(nì) 菡萏(hàn) 翻来覆去(fù)‎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霎时”的“霎”读shà。‎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央求 烂漫 决别 絮絮叨叨 B.攲斜 徘徊 分岐 各得其所 C.窥见 荫蔽 告诫 磨磨蹭蹭 D.花瑞 心绪 祷告 爆怒无常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决别(诀)”,B项,“分岐(歧)”,D项,“爆怒无常(暴)”。‎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他一点拨,我就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自作主张”与“有主见”意义矛盾。‎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参考答案:B 解析: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再”。‎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D.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参考答案:A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了母子情深,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忏悔与怀念。‎ B.《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亲情。‎ C.《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母亲的美好与无私。‎ D.《荷叶·母亲》借荷叶对荷花的呵护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参考答案:C 解析:《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7.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冰心,诗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2)“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比喻 ‎(2)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挫折等。‎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加点字。(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 参考答案:(1)约定 (2)才 (3)同“否” (4)舍弃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参考答案:(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丢下我走了。‎ ‎(2)到了正午没有到,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儿子)父亲,这就是不讲礼貌。‎ ‎10.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2分)‎ ‎(1)日中不至: ‎ ‎(2)去后乃至: ‎ 参考答案:(1)太丘的朋友 (2)太丘 ‎11.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会自食苦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母亲的痛 张春熙 ‎①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 ‎②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 ‎③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芝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芝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抹芝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 ‎④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 ‎⑤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 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 ‎⑥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 ‎(选自《人民日报》)‎ ‎12.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会发生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参考答案:不会。这是母亲含蓄的指责。‎ ‎13.阅读文章第③段,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2分)‎ 参考答案:如果没有及时察觉,那么“我”第一次撒谎会成功,“我”也会因此而得意,而且以后会有更多的谎言,“我”将变成一个不诚实的人。‎ ‎14.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 (2分)‎ 参考答案: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 ‎15.“我”真的读懂母亲的“痛”了吗?“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参考答案:读懂了;母亲说“痛”时就暗示“我”犯错误了。‎ ‎16.“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说明“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没有做“痛”的事,母亲会因此而含笑九泉。‎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母 亲 莫 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参考答案: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18.理解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参考答案:(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 ‎(2)面对苦难要坚强地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19.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0.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地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2分)‎ 参考答案:提示: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着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1.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示例:①从内容上,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②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③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④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三、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题一:暖着心窝的一件事 题二:以“团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