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勇气教案1 7页

  • 62.00 KB
  • 2021-10-25 发布

16勇气教案1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授课内容 第十六课《勇气》‎ 课时 ‎1课时 备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学会复述故事 ‎3、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体会作者赞叹的是什么样的勇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学、讨论为主,老师点拨引导。‎ ‎2、了解作者独特的叙述视角 ‎3、体会人物形象的含蓄深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的能力。‎ ‎2、培养学生要有热爱祖国,捍卫和平的精神。‎ 教学 重点 ‎1、两位主人翁的勇气在故事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作者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勇气。‎ 教学 难点 ‎1、把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能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两种勇气的表现及内涵;‎ ‎3、深刻体会将军所说的法国妇女“幸福”的含义。‎ 教学 准备 ‎(教具、资料)‎ 板书书写 ‎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导入新课。 ‎ 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勇气?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勇气才是最值得欣赏和佩服的呢?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总结:见义勇为是勇气,敢说真话是勇气,大胆创新是勇气,不畏强暴是勇气,敢于批评别人是勇气,敢于解剖自己更是勇气。在战场上为正义而战,浴血奋斗,流血牺牲是战士的勇气;为了人类的解放,为了自由、平等、光明、幸福的未来,不怕一切困难和危险更是一种勇气,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勇气。  二、故事背景。‎ ‎5分钟 7‎ 教学过程 在1939年,德、意、日法西斯联盟为争得世界霸权而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蔓延了全球。短短6个星期之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就宣布投降。但具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向往和平的反法西斯人民一起英勇斗争。1943年,美、英、法等反法西斯联盟决定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军两线作战,以此来拖垮德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1944年6月6日清晨,美、英、法盟军的三个伞兵师在德军防线的后方空降,一个有关勇气的故事随之发生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7‎ 检查 预习情况 课前布置:让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给加点字注音并理解其意义。 ‎ 重点生字词语: ‎ 拘谨(jǐn):言行过于谨慎、拘束。‎ 颀(qí)长:身材高 熹(xī)微:日光微明 ‎ 官衔(xián):官职衔头 ‎ 门闩(shuān):门的门栓(相当于锁)‎ 悉意:尽心尽意 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寥(liáo)寥可数:非常少、可以数得清 ‎ 蜷身:把身子蜷缩成一团 ‎ ‎1分钟 教学内容 ‎1.课文写了哪两种勇气?各有什么表现?请大家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用不同的符号把他们各自表现的语句划出来,并在旁边作简单的旁批)‎ 明确:‎ 一种是美国伞兵机智勇敢自救的勇气:美国伞兵孤身陷入险境而能临危不惧、积极求生,向法国妇女求救;在被捕后不绝望,勇敢逃生;在被围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不放弃,机智果断地折回小屋再次向法国妇女求救,终成功脱险,得以重返部队。他的勇气与智慧令人钦佩。‎ 着陆失误,大胆求援——勇敢 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机敏 身陷绝境,再返农家——智慧 ‎ 一种是法国妇女和丈夫为着和平和正义舍己为人、救助别人的勇气:残酷的战争之下,他们非常清楚藏匿盟军士兵可能给他一家带来的严重后果,但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救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丈夫被杀、自己成了寡妇、三个孩子成了孤儿,再一次面对求救的美国伞兵时,她仍然没有犹豫,迅速答应,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无私!‎ ‎2.美国伞兵两次都问“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两句问话有什么潜在意思吗?‎ 明确:‎ ‎32分钟 第一个“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意思是,我是盟军的士兵,你愿意帮助盟军还是德军?‎ 第二个“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意思是,我刚刚才害得你失去了丈夫,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不幸,你还愿意帮助我吗? ‎ ‎3.作者对法国妇女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两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她长得并不漂亮,虽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是外貌描写……还写了神态,写出了法国妇女的善良,为下文作铺垫。‎ ‎“哦,当然啦。”运用了语言描写,说明这个法国妇女没有半点的犹豫。‎ ‎“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这是对她的外貌描写,说明她非常的伤心难过。‎ ‎“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是动作描写。说明了她对士兵的求救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4.我们除了从人物自身的言行感受到他们面临危险困境所表现出的巨大的勇气外,作者还从什么地方对他们的勇气加以表现或赞颂?(学生思考,各抒己见,再总结归纳)‎ 明确:‎ 用德国士兵的行动来反衬:9段、13段,重点研读18段 德国人为什么“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这种人民”指什么样的人民?‎ ‎“这种人民”指为了和平,随时准备献出生命的法国人民;“再没有来”是因为德国人无法想象法国女人的勇气,不理解热爱和平、正义与自由的人民的无私无畏的精神。‎ ‎5.你认为作者更欣赏哪一种勇气?你呢?(引导阅读19、20两段)‎ 明确:美国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在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之下仍义无反顾救助美国伞兵,体现出了因为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为正义战争不怕牺牲,而这这正是人类一种共同的追求、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字里行间我们也可看出他对法国妇女更加赞赏。‎ ‎6.拓展延伸:‎ 师:勇气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力量,能让我们在面对困境、面对挫折、面对心灵的选择时无所畏惧,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回想我们进入初中所学的文章,里面的人物你认为谁是有勇气的,为什么?‎ ‎ 生:《期行》里的友人是有勇气的,他在受到元方的驳斥后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认……‎ 7‎ ‎ 生:《风筝》中的作者是有勇气的,他毁了弟弟的风筝梦,中年以后能悔悟,而且想要弥补……‎ ‎ 生:我认为《我的老师》中,海伦·凯勒和沙利文老师都是有勇气的。海伦·凯勒面对黑暗却努力探索外面的世界,沙利文面对盲聋哑的孩子而充满信心和勇气……‎ ‎7.下面我们共同来看看名人是怎样“说勇气”的。请大家齐读以下几句有关勇气的名言,感受勇气带给我们的力量。‎ 勇气是一种拯救力量。 ——古希腊·柏拉图 勇气是出于逆境中的光芒。 ——奥地利·茨威格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 ——德国·歌德 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其他的特质也自然具备了 。 ——英国首相·丘吉尔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 课 堂 小 结 这篇课文是作者转述一位美国士兵亲身经历过的故事,故事在开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述故事时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结尾时又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故事更加的真实、感人。全篇文章,虽然美国伞兵写的比较多,但美国伞兵也只是起到陪衬的作用,法国妇女的形象更生动、更令人印象深刻。‎ ‎2分钟 布置作业 二题任选一题做:‎ ‎1.请大家在课后写一则自己听过的最精彩或者是最感人的故事,要饱含感情,内容丰富,字数要求在300字左右。‎ ‎2.以“勇气”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 板 书 设 计 勇气 ‎ 狄斯尼 美国伞兵:机智勇敢 个体行为(自救)‎ ‎ 勇 气 ‎ ‎ 法国妇女:坚定、有信仰 精神力量(救人)‎ 说 课 一、 说教材 ‎ ‎5‎ 分钟 7‎ 思 路 说 课 思 路 ‎《勇气》编排在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这一单元安排了古典、现代、国外的四篇经典小说,本文排在第四篇,是美国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说,它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一位美国伞兵在一家法国人的帮助下脱离险境的故事,表现了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的两种“勇气”,它对于训练学生学习欣赏小说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标》中对阅读教学也有明确的规定:学生在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根据教材与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如下: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学会复述故事 ‎3、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体会作者赞叹的是什么样的勇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学、讨论为主,老师点拨引导。‎ ‎2、了解作者独特的叙述视角 ‎3、体会人物形象的含蓄深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的能力。‎ ‎2、培养学生要有热爱祖国,捍卫和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两位主人翁的勇气在故事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作者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勇气。‎ 难点:1、把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能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两种勇气的表现及内涵;‎ ‎3、深刻体会将军所说的法国妇女“幸福”的含义。‎ 二、说教法:   初中语文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七年级是以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知语文为主要目标的阶段,同时学习完一篇课文,要能做到举一反三,本课是在前面学过了一系列反映生活的文章之后,安排了一节自读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问题导读法。我在这篇文章采用了问题导读法,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   3、质疑讨论法――重点引导,激发思维。 ‎ 7‎ 说 课 思 路 ‎  问题引导和质疑讨论是重点,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和重点有目的的设计环节,传授方法,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讨论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学法:讨论法――积极参与,解决疑难。 ‎ ‎ 表演法――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四、教学过程 ‎ 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引导者,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精神,养成自学的习惯。 ‎ ‎(一)导入情境,引入课文。 ‎ ‎(二)课文分析 ‎ ‎1、整体感知部分:[自主阅读式] ‎ 首先,教者向学生提出阅读方法:默读、速读。‎ 其次,提出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把质疑记录下来。 ‎ 最后,表达能力的训练,找两名同学分别以“我是那伞兵”或“我是那个妇女”第一人称的方式复述故事。‎ ‎2、合作交流部分:[小组研讨式] ‎ 首先,学生独立探究学生的质疑的价值。[如:题目的含义?这就是有价值的。如美国伞兵为什么会落到法国妇女家,这就是没有价值的。法国女人是幸福吗?那将军为什么说她是一个“聿福”的女人?其次,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质疑的类别。[人物“两种勇气”、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中心“有自已的信仰”、手法“衬托”] ‎ 再次,学生独立整合学生的质疑。 ‎ 最后,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质疑。 ‎ ‎3、小结课文:‎ 学生自主“谈勇气”。不仅对文中人物所表现出的勇气给予高度赞赏,更主要的是要学生热爱和平,有崇高的信仰。师者在此环节渗透德育。《勇气》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和信仰。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 ‎ ‎4、名人名言拓展延伸。‎ ‎5、板书设计。‎ 7‎ ‎《勇气》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文章以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为背景,重点突出了法国妇女基于对自由、和平、正义的信仰而表现出的勇气与力量,在描写以及主题的揭示上含蓄而深刻。对于刚升入初中不久而且初次学习小说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的整体把握上我设定为深文浅教。‎ 一、优化教学重点的设置。‎ 最初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重点设置为:①把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能分析人物形象;②理解两种勇气的表现及内涵;③了解将军所说的法国妇女“幸福”的含义。‎ 在上完这一课后,我发现教学重点①“把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与重点②“两种勇气的表现”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便出现了大量的时间只是消耗在对人物的重复分析上,教学容量显单薄而且课堂节奏拖沓。至于重点③对“幸福”含义的理解却因为学生的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关系无法得到 解决。而且,文章主题含蓄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因而课堂气氛显得僵硬、沉闷。‎ 吸取了教训之后,我重新研读了文本,发现按照前一节课的教学方法上课的话,我漏掉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于是重新调整,把教学重点放在:1、两位主人翁的勇气在故事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作者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勇气。由此,勇气的具体表现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来展现出来;而作者表现二人勇气的方法除了用人物自身的言语、动作外,还有利用德国兵的凶残来反衬、用“我”以及将军 的评价来直接表示赞赏。这样,不但教学容量增大,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 二、优化教学流程。修订后的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我采用了以词典中对勇气的解释入题,开门见山,能够迅速扣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设计了两个延伸、拓展性的环节,即“名人说勇气”和结合所学课文“说说有勇气的人”。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从道理和事例两方面加深对勇气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对文本的解读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 ‎ 三、加强朗读分量。第一版的教学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圈点批注法和讨论法,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增添了朗读的分量,集体朗读、自由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其中两名学生模仿法国妇女和美国伞兵的两次对话是我的即兴发挥,但却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两位同学在谈他们觉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么读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所以,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恰当的朗读是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的。‎ 做好以上几点,使我能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把握教学节奏、调动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中也有遗憾,如:由于个别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以及即兴发挥环节的出现使得时间把握不好,出现超时现象。也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写的量偏少。这些都需要继续加强对教材解析研读,提高课堂掌控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多的提高。‎ 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