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形成防震意识
②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会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
② 知道震中求生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① 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② 知道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② 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难点
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关键
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气候、地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防震和震中求生的资料
教师:①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②收集地图和图片,准备四个不同场景的图片(在教室上课、
在家、在室外、在商场购物)③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坐在这个教室你们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进而想到了什么?
师:听到了日本动画片《灌蓝高手》的歌曲,大屏幕上看到了富士山,因为今天上课的内容与日本有关。
建议:听着日本歌曲,看着富士山的景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目的是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
新 授
师:对,我们今天要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请想一想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生: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几方面
师:那就请同学们从这几方面来描述一下日本的自然环境。请把书翻到18页,看图7.1和图7.2
提示:此环节依赖于前段教学时已教给学生描述一个国家位置、地形、气候的方法
3
生:将学生分好小组,组员分工明确,设小组长,发言人等。每个小组分别承担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课题,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课题进行探究,进而汇报成果。
师:当学生汇报时,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回答中的关键词语。
北温带 季风
岛国 海岸线曲折
地狭 资源缺乏
多山 平原狭小
火山 地震
学生回答完毕要回过头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加工,在大屏幕上显示的日本轮廓图上填充:①周围的海洋(太平洋、东海、日本海、濑户内海)②四大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③主要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接着学生分析资源状况。最后,重点落在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上。
师:日本的火山地震多到什么程度?一天平均几次?
生:日本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一天平均4—5次。
师:日本是个“地震国”,又有“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共有火山200多座,活火山80座,类型全,分布广。
提示:屏幕上显示富士山的景观图片
生:富士山。回答后描述富士山的景观。
师: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我国呢?
建议:屏幕上显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动画图
生:看图总结: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上,这里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世界上还有著名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之间,也是一个多震的国家。
师:综上所学,我们了解了日本的自然环境。你觉得日本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
生: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师: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利用自然环境,让我们给他做个评价吧。客观的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分析。
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成果
提示:学生分析不利条件时,矛头多会指向多火山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说明问题教室可提供下面的表格,但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凡事都有利和弊,只不过现在地震的弊远远大于利。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下节课我们将了解日本是如何利用本国的有利条件发展本国经济的。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是多地震国家,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
地震知识和防震知识。
资料(一):我们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地球内部的运动会造成地壳突然断裂和震动,这种震动就是地震。一次地震的时间只有几秒到几十秒。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弱的“尺子”叫震级。我国规定4-5级地震为有感地震,6级以上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向地震
资料(二):
3
时间
震级
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
唐山地震
1976.7.28
7.8
242749
100多亿元
阪神地震
1995.1.17
7.2
5438
8000多亿元
生:朗读后分组活动。
活动内容:地震突然发生使我们该怎么办?
活动方式: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不同场景(大屏幕上出现4个不同画面:在教室上课、
在家、在室外、在商场购物)
活动成果:每小组自由选择汇报方式。
课堂小结
师:评价每小组的表现。进一步点明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优劣,为下堂课作好准备。
巩固练习:略
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