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50 KB
  • 2021-10-25 发布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附参考答案 ‎ ‎7上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本诗朗读的感情基调是 。苍凉慷慨 ‎ ‎(指导:1、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或者说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础,或者说是这篇文章所透露出来的感情,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思念,或痛恨……‎ ‎2、主要有:①轻松、活泼、欢快、喜悦、愉悦、欢欣、乐观、激动、赞美 、仰慕 ②沉痛、愤怒、激愤、痛恨、伤感、哀伤③慷慨激昂、豪迈、悲壮 ④孤独、忧愁、寂寞 ⑤恬淡、闲适 ⑥惜别、依依不舍、留恋、思念、怀念……) ‎ ‎2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最能总领全文的是哪一个字?(观)‎ ‎(指导: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或概括主要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 ‎3写了大海中的哪些意象(景物)? ‎ ‎(指导:1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即人、物、景、事。2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比如 ‎1、人物类(1)贾生、屈原—怀才不遇之人;(2)陶朱、猗顿 —富商巨贾;‎ ‎2、植物类(1)柳——离情依依;杨柳、折柳—惜别怀远、思乡思亲,表示送别,离愁别绪。(2)落叶—思乡思亲(3)杨花—离散、漂泊 (4)菊花—高洁、脱俗、隐逸(5)牡丹—富贵、美好(6) 莲花—高洁;莲—爱的象征(7)松 柏 —坚贞、坚强、孤傲、傲雪斗霜、有凌云志、不屈不挠;(8)竹—气节、劲健、积极向上;(9)梅—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10)兰、荷—高洁;(11)桃花—美人之喻(12)梧桐—凄凉、悲伤(13)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14)芳草——离恨(15)芭蕉——孤独与忧愁 ‎ ‎3、动物类(1)鸿雁—书信、思念、也表思乡之情(2)杜鹃(子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杜鹃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3)鸿鹄、骏马、大鹏—志向远大之人;(4)鸾鸟、凤凰—忠臣、贤士;(5)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6)鹧鸪、寒蝉—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7)蝉——高洁(8)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 ‎4、事物类(1)月光、家书、秋、天涯、游子—思念、思乡思亲、怀远(3)秋雨—忧愁 (4)笛声—思乡怀远;羌笛——凄切之声(5)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生命短暂,时光飞逝;(6)大漠—苍凉(7)红豆—相思(8)飞星—传恨(9)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 (10)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11)琴瑟—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12)《阳关三叠》— 故人友谊;(13)《关山月》《梅花落》— 乡思乡愁;(14)杜康—酒;)‎ ‎4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指导:1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2 注意要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3古诗词鉴赏中景物特点常用词语①恬淡闲适、安谧娴静、优美幽静、宁谧悠远、清幽明净、恬静优美② 华美艳丽、明快高旷、热烈欢快、轻松活泼、欢快喜悦、生机勃勃③清新自然、空灵悠远、朴素自然、清新明丽、淡雅幽远④孤寂萧索、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幽僻冷寂、空寂寥落、萧条荒凉、荒芜空旷 ⑤雄伟壮丽、辽阔苍凉、深远辽阔、雄浑悲壮、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高远深邃)‎ ‎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句最能体现?‎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图,表出诗了宽广博大胸怀。 ‎ ‎(指导:一、看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1)送别诗 :以抒发依依不舍、离情、同情、祝福、情深意长勉励安慰的豁达为主。‎ ‎(2)思乡怀人诗: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游子羁旅愁思、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闺中怀人、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为主 ‎ ‎(3)山水田园诗(写景诗、闲适诗、咏物诗):表达赞美、热爱、喜爱生活或大自然;;赞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表达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表达悠闲、闲适、恬淡心情;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珍惜时光 、青春易逝的伤感;豪迈、乐观、积极、豁达;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苦闷、忧愁、寂寞、孤独为主 。 ‎ ‎(4) 爱国诗(战争或边塞诗):抒发爱国;为国尽忠、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为主。‎ ‎(5)民生诗: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忧国忧民为主。 ‎ ‎(6)怀古诗: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借古讽今的情怀,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为主。‎ ‎(7)爱情诗:抒发爱情坚贞为主。 ‎ 二、找意象, 看题目,联背景,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 三、答题格式: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6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指导:1、提问方式: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写作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只要平时积累了足够的鉴赏术语,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各类表达技巧简要总结如下: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五种。(2)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借代、双关、互文、顶针等。 (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②联想、想象③托物言志、象征④对比、烘托或衬托⑤用典⑥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由远及近、由外而内、⑦以小见大、照应、重章叠唱、承上启下、伏笔铺垫、画龙点睛⑧白描赋比兴⑨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总分得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明贬实褒、即事抒怀等。 ‎ ‎3 、答题步骤:即手法+分析(作用或效果)+感情(主旨)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或效果)。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7赏析“若”字 。‎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指导: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2提问变体:①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②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词?③某字词再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①(该字词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② (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作用)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格式: 字义 + 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 ‎8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指导:1提问方式:①如何理解或赏析某句?②某句为什么好?‎ ‎2答题步骤: ① (某句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②(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作用) 解释某句的含义(展开联想描述景象)。③点出该某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3答题格式: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 、心情等) ‎ ‎7上2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写了哪些景物? ‎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句最能突出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3 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 ‎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指导: 1、方 法 :①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②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忠实于原诗) ③语言流畅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 2、常见错误①不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只是直接引用原诗句。 ②描摹景物时只是翻译,未加联想想象进行描绘。 ‎ ‎4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 ‎5赏析“阔”字。‎ ‎“阔”表现出江水荡漾,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赏析“悬”字 。 ‎ ‎“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 ‎7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指导:【第一种方式】1提问方式:对诗中某字词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答题步骤:①肯定“同意”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③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该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3答题格式:先表态+该字含义+语境义+情感。 ‎ ‎【第二种方式】1提问方式:①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②某字可否换成其他某字词或好不好?为什么?2答题步骤:①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②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③分析该字传达的感情;④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⑤用“某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先表态+所换词与原词的区别+原词的语境义+情感+用“某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示例二: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 ‎8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画面 ‎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9颈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出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 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 ‎10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示例:此句写景之中蕴含自然理趣,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漏出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4)“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 ‎11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加点字。 ‎ ‎“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 ‎12赏析“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上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初、早、新、才渐、浅 ‎ ‎2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找出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 ‎(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最爱 ‎ ‎3 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 ‎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 ‎ ‎4赏析“几处”、“谁家”。 (为什么不能换作“处处”“家家” ?) ‎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即可。不能。用“几处”、“谁家”而不用“处处”、“家家”,是因为初春时分黄莺、燕子还不多。‎ ‎5赏析“争”、 “啄”。 ‎ ‎“争”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一个“争”字,妙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 ‎ 一个“啄”字,美在写出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准确传达出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 ‎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7赏析“渐欲”“才能”。‎ ‎“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 ‎8赏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增加了想象的空间。 ‎ ‎7上4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感情基调是哪种? ‎ ‎2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3结合内容赏析一下本曲在写景抒情上突出了什么特点?。 ‎ 用九个细节(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 ‎4 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深秋晚景图 ‎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两幅怎样的画面?这两幅画面是否矛盾? ‎ 描写了悲凉肃杀的画面;第二句描写了温馨亲切的画面。并不矛盾。因为第一句是游子心情的写照,第二句是游子见到别人温暖的家勾起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共2分) ‎ ‎6“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 。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反衬作者人生的苍悲,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却不能实现的痛苦。‎ ‎7简要分析“夕阳西下”‎ 一句的表达作用。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人教版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二)‎ 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归类及应对策略 ‎ ‎ 古诗词鉴赏题是 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 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六种类型, ‎ ‎(一)品味炼字或词类 ‎ ‎[应对策略]‎ ‎(1)赏析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字义+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 ‎(2)换或改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先表态+所换词与原词的区别+原词的语境义+情感+用“某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所以不能换或改。) ‎ ‎(二)名句赏析类 ‎ [应对策略]‎ ‎ 答题格式: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三)意境类 ‎ [应对策略]‎ ‎(1)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2)注意要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3)古诗词鉴赏中景物特点常用词语①恬淡闲适、安谧娴静、优美幽静、宁谧悠远、清幽明净、恬静优美② 华美艳丽、明快高旷、热烈欢快、轻松活泼、欢快喜悦、生机勃勃③清新自然、空灵悠远、朴素自然、清新明丽、淡雅幽远④孤寂萧索、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幽僻冷寂、空寂寥落、萧条荒凉、荒芜空旷 ⑤雄伟壮丽、辽阔苍凉、深远辽阔、雄浑悲壮、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高远深邃)‎ ‎(四)主旨情感类 ‎ ‎[应对策略]‎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送别诗 :以抒发依依不舍、离情、同情、祝福、情深意长勉励安慰的豁达为主。‎ ‎(2)思乡怀人诗: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游子羁旅愁思、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闺中怀人、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为主。‎ ‎(3)山水田园诗(写景诗、闲适诗、咏物诗):表达赞美、热爱、喜爱生活或大自然;赞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表达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表达悠闲、闲适、恬淡心情;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珍惜时光 、青春易逝的伤感;豪迈、乐观、积极、豁达;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苦闷、忧愁、寂寞、孤独为主 。 ‎ ‎(4) 爱国诗(战争或边塞诗):抒发爱国;为国尽忠、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为主。‎ ‎(5)民生诗: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忧国忧民为主。 ‎ ‎(6)怀古诗: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借古讽今的情怀,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为主。‎ ‎(7)爱情诗:抒发爱情坚贞为主。)‎ ‎(五)描绘画面类 ‎ ‎ [应对策略]‎ ‎(1)①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②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忠实于原诗) ③语言流畅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 ‎(2)、常见错误①不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只是直接引用原诗句。 ②描摹景物时只是翻译,未加联想想象进行描绘。 ‎ ‎(六)表达技巧类 ‎ [应对策略]‎ 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鉴赏 ‎ ‎ 七上5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思想感情。本诗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面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精神。 ‎ ‎2、①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 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 ‎ ‎②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 ‎③“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体现辩证的思维,即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 ‎④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 ‎⑤“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四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 ‎ 。 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⑥最后两句文中作用?‎ 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 七上6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1 ①写了哪些景物?‎ ‎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抒发了朋友情谊真挚深厚,田家生活简朴亲切的思想感情。‎ ‎③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 ‎2赏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绕起来,青山在村周四周远远地横斜。‎ 赏析:(1)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两句诗运用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相互对应,十分工整。(3)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描画出村外青山又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强) ‎ ‎3赏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流露出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七上7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1 ①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幽静、寂静深幽寂静     ‎ ‎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淡泊)情怀。 ‎ ‎2①描绘“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画面。‎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的禅房。‎ ‎②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③赏析“深”字。‎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④ 为什么编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 ‎ ‎“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而“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没有“曲”表达的意境。所以编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 ‎⑤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 ”,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3①描绘“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画面。 ‎ ‎②赏析“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 。 ‎ 这里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仅让鸟儿欢悦,而且让杂念顿消。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 ‎③ 赏析“悦”和“空”。‎ 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 “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4①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②“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 不矛盾(1分)这种以“寂”衬“音”的写法,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1分)(意思正确,表述清楚亦可得分)‎ 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使这肃穆地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主要围绕反衬或以声衬静的写法来回答) ‎ ‎③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七上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①写了哪些景物? ‎ ‎②“左迁”的意思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贬官)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 之情。 ‎ ‎2 “杨花”象征什么?“子规啼”象征什么?有什么作用?‎ 离散漂泊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 之感; 点名时令;渲染离别的氛围 ‎ 作用:点名时令,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 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渲染离别的氛围。二者都是以景衬情。‎ ‎②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 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 作者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以月作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 七上9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①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诗人“今夜”怎样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见面共话的期盼。 ‎ ‎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2①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以及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的郁闷、孤寂。‎ ‎②赏析“秋”字。‎ 点明了季节,同时也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③赏析“涨”字。‎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④"巴山夜雨秋涨池"这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 ‎ 3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 的憧憬。‎ ‎.离别愁苦(1分)相聚的欢乐(1分)(答“离别”、“相聚”、或“愁苦”、“欢乐”亦 ‎ ‎② 这首诗表达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心情 ‎ 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想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思念友人的情景。诗人的感情中,今日的愁苦里夹杂着团聚时的欢乐。‎ ‎④三、四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何要这样写?‎ 这样就以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欢乐。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4诗中“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有何艺术效果?‎ 前一个是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是将来回味的夜雨。这样时空交错,回环往复,缠绵曲折。 ‎ 人教版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三)‎ 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归类及应对策略 ‎ ‎ 古诗词鉴赏题是 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 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六种类型, ‎ ‎(一)品味炼字或词类 ‎ ‎[应对策略]‎ ‎(1)赏析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字义+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 ‎(2)换或改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先表态+所换词与原词的区别+原词的语境义+情感+用“某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所以不能换或改。) ‎ ‎(二)名句赏析类 ‎ [应对策略]‎ ‎ 答题格式: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三)意境类 ‎ [应对策略]‎ ‎(1)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2)注意要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3)古诗词鉴赏中景物特点常用词语①恬淡闲适、安谧娴静、优美幽静、宁谧悠远、清幽明净、恬静优美② 华美艳丽、明快高旷、热烈欢快、轻松活泼、欢快喜悦、生机勃勃③清新自然、空灵悠远、朴素自然、清新明丽、淡雅幽远④孤寂萧索、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幽僻冷寂、空寂寥落、萧条荒凉、荒芜空旷 ⑤雄伟壮丽、辽阔苍凉、深远辽阔、雄浑悲壮、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高远深邃)‎ ‎(四)主旨情感类 ‎ ‎[应对策略]‎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送别诗 :以抒发依依不舍、离情、同情、祝福、情深意长勉励安慰的豁达为主。‎ ‎(2)思乡怀人诗: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游子羁旅愁思、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闺中怀人、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为主。‎ ‎(3)山水田园诗(写景诗、闲适诗、咏物诗):表达赞美、热爱、喜爱生活或大自然;赞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表达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表达悠闲、闲适、恬淡心情;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珍惜时光 、青春易逝的伤感;豪迈、乐观、积极、豁达;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苦闷、忧愁、寂寞、孤独为主 。 ‎ ‎(4) 爱国诗(战争或边塞诗):抒发爱国;为国尽忠、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为主。‎ ‎(5)民生诗: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忧国忧民为主。 ‎ ‎(6)怀古诗: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借古讽今的情怀,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为主。‎ ‎(7)爱情诗:抒发爱情坚贞为主。)‎ ‎(五)描绘画面类 ‎ ‎ [应对策略]‎ ‎(1)①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②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忠实于原诗) ③语言流畅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 ‎(2)、常见错误①不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只是直接引用原诗句。 ②描摹景物时只是翻译,未加联想想象进行描绘。 ‎ ‎(六)表达技巧类 ‎ [应对策略]‎ 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鉴赏二 ‎ 七上10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写了哪些景物? ‎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听歌的醉生梦死的统治者,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担心国家前途的危机意识。‎ 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4“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凄冷、迷蒙 ‎5赏析两个“笼”字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6“犹”字意味深长,蕴涵了那些丰富的内容?‎ 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之情 。‎ ‎7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 ‎ 七上1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表达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 ‎2全诗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 ‎3一、二句与三、四句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 ‎4、 赏析“空”字。‎ ‎5赏析“拦”字。 ‎ ‎“拦”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 ‎6分析“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蕴含的哲理。‎ 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或:启迪人们面对困难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或: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7 全诗语言有什么特色? ‎ ‎(指导: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①凝练、简洁、②幽默、诙谐,③明白晓畅、多用口语、④清新自然、清新秀丽、⑤质朴自然、朴实无华、⑥生动形象,华美绚丽、⑦委婉含蓄、笔调婉约 ⑧雄浑豪放、⑨有节奏感、有音乐性、有艺术感染力 …… ‎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七上12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 这首诗是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来说读书的 体会的是人只有不断吸去新知识才能更加敏锐.‎ ‎2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 ‎3全诗以 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方塘 ‎4作者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么?‎ 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 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 ‎ ‎5描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画面 。‎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6赏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来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诗句通过明净的池塘和流动的活水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思想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头脑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绩。 ‎ 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或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回答:1.“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7本诗有一个成语是什么?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 现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活力 ‎ 七上13浣溪沙 晏殊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现代人所谓的"诗""词"都是古时人们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 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 乐曲名字的来历,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菩萨蛮》因此得名。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卜算子》《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来自民间的曲调。‎ 生查子 ▪ 点绛唇 ▪ 浣溪沙 ▪ 菩萨蛮▪ 卜算子 ▪ 采桑子▪ 诉衷情 ▪ 忆秦娥 ▪ 清平乐 ▪ 更漏子 南歌子 ▪ 醉花阴 ▪ 浪淘沙 ▪ 鹧鸪天▪ 鹊桥仙 ▪ 虞美人▪ 南乡子▪ 玉楼春▪ 一斛珠 ▪ 踏莎行 ‎ 蝶恋花 ▪ 一剪梅▪ 临江仙 ▪ 渔家傲▪ 苏幕遮 ▪ 定风波▪ 锦缠道▪ 谢池春▪ 青玉案▪ 天仙子 江城子 ▪ 满江红 ▪ 声声慢 ‎ 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李清照 、柳永 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1 概括上、下阕(片)内容。‎ 上阙写 写景怀人之情 ,下阙写今日的伤感. ‎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既有伤春惜时之意,又有思友抒怀之情,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 ‎3 描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画面 。‎ 盼到了春来,盼来了花开,可是,好不容易才开的花,转瞬间,有的萎谢,凋落,任人如何珍惜,也无法把它留在枝间。这一份无奈,就象挽不住日落,唤不回青春一样,春来了,又有燕子飞来在画梁上筑巢,看它修补旧巢的样子,似乎这本是它的家。它,可就是去年就住在这儿,与自己共处半年的那一只,又回到旧家来了!‎ ‎4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其作用是什么 ?‎ ‎ 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 。‎ ‎6“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什么含义?‎ 落寞孤独。这“独”字表现了词人孤寂、失意的情怀,是他因怀念友人而抑郁伤感心情的表现。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 ‎7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 ‎(1)“去”与“来”的对比,“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或:(2)“新”与“旧”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8请依据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本词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美好的事物必然会消逝,在消逝的同时,又有美好事物的出现,生活不会因其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9作者在这首词中有什么感受?怎样表现出来的?‎ ‎10这首词语言有什么特色?‎ 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七上14 ‎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愉快.欢乐) (沉醉) ‎ ‎2这首词是词人南渡前的作品,好似一幅图画,娓娓道来,其中流露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女词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愉悦、欢快、热爱生活 ‎ ‎3①赏析“争渡,争渡”的妙处。 ‎ ‎②赏析“惊起一滩鸥鹭” 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______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_______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 ________ ,字 ________ , ______末年________家、_________ 家、 ______。他的诗以 ___________ 见称。‎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总写全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____________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________ 诗。 ‎ ‎2、《次北固山下》“次”意为 ,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 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颈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变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8、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9、结合语境,品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钱塘湖春行》‎ 一、常识填空 ‎1、《钱塘湖春行》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_________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_________诗。‎ ‎2、《钱塘湖春行》选自《 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字 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是 __________ 代著名诗人。‎ ‎3、该诗押的韵是 ,韵脚是 。 ‎ ‎4、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最后到__________,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提高 ‎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动词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 秋思》‎ 一、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 _________ 。“天净沙”是 ___________,“秋思”是 ____________ 。 作者 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 代著名 __________ 作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3、前三句用九个偏正关系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_____________ 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________。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达天涯游子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曲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提高 ‎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7、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 曹操 ,字 孟德 , 东汉 末年 政治 家、军事 家、 诗人 。他的诗以 慷慨悲壮 见称。‎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总写全景的两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 秋风、 洪波”写的是动景,“山岛、 树木、 百草”写的是静景。‎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4.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慷慨悲壮 表达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想要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次北固山下》‎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五言律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 ‎ ‎2、《次北固山下》“次”意为 ,这首诗作者是 王湾 ,是 唐 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变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 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旧事物中蕴含着新事物,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5、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6.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7.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D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8、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 对偶)‎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对偶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拟人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对偶 )‎ ‎9、结合语境,品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江水上涨,水面开阔,一页小舟飞快前行的情景。‎ ‎《钱塘湖春行》‎ 一、常识填空 ‎1、《钱塘湖春行》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七言律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 ‎2、《钱塘湖春行》选自《 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 ,字 乐天 ,号 香山居士 ;是 唐 代著名诗人。‎ ‎3、该诗押的韵是 ,韵脚是 。 i; 低、泥、蹄、堤 ‎ ‎4、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孤山寺到贾公亭最后到白沙堤,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绿杨阴里白沙堤。‎ ‎3、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四、探究提高 ‎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这里用“渐”和“才”准确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木的生长态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体现出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 ‎6、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动词之妙。‎ 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早莺和新燕的动态,使诗中洋溢着活力和生机,表达作者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天净沙 秋思》‎ 一、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 散曲 。“天净沙”是 曲牌名 ,“秋思”是 题目 。 作者 马致远 ,是 元 代著名 戏曲 作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秋思之祖___”。‎ ‎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 老树 西风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古道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人家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断肠人在天涯 。”‎ ‎3、前三句用九个偏正关系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冷寂、悲凉。‎ ‎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枯藤 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昏鸦。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__思乡之情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能表达天涯游子心境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本曲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两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四、探究提高 ‎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 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7、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 一. 原文默写。‎ 1.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2. 我寄愁心与明月,。‎ 3. 潮平两岸阔,。‎ 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 正是江南好风景,。‎ 6. 遥怜故园菊,。‎ 7. ‎,受降城外月如霜。‎ 8. 夜发清溪向三峡,。‎ 二. 理解性默写。‎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助明月托付真情的句子是: ,‎ 2. ‎《峨眉山月歌》连用三个地名,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两句诗是:‎ ‎,‎ 3. ‎《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落花来慨叹身世之悲,时代落幕的诗句是:‎ ‎, 。‎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惆怅情怀、凄凉心境的诗句是:, 。‎ 其中描写边塞景色的诗句是:,。 ‎ 5.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对朋友一片深情厚谊的句子是:‎ ‎,。‎ 7. ‎《天净沙秋思》中来抒发愁思的句子是:,‎ ‎。‎ 8. 站在江边,微风吹拂,江水浩淼,破平浪静,一只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的美景。‎ 一. 基础夯实。‎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澹澹( )子规( ) 萧瑟( )jié____石 天yá____ sǒng zhì_______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乱花/渐欲迷人眼      B.江春/入旧年 ‎ C.闻道/龙标/过五/溪 D.断肠人/在天涯 ‎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 ‎ B.《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律诗 ‎ C.《观沧海》——曹操——东汉——乐府诗 ‎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居易——唐朝——律诗 ‎4.填空。 ‎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可以看出龙标被贬之地偏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日月”均是诗人喜爱的意象,诗人喜欢借“日月”抒情。“__________,‎ ‎。”(用《观沧海》中的句子填空)曹操借日月从海平面升起抒发了自己的博大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填空)王湾借朝阳出海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填空)马致远借落日下山烘托了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5.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次北固山下》的赏读。 ‎ 例句:我从“潮平两岸阔”中,仿佛看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阔美景。 ‎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1)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 ‎ 示例: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积分赛。 ‎ ‎(2)下面是“生活处处有古诗”情境表演中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 ‎ ‎①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引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 ‎ (3) 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一. 诗歌赏析。‎ ‎(一) 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回答问题。 ‎ ‎7.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写景时,先写岛上的________________,次写海面上的_______________,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 ‎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本诗的名句,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 ‎(二) 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 ‎ ‎10.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 B.“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 C.作者之所以要把“愁心”寄与“明月”是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 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下面的问题。 ‎ ‎13.《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____,是____代著名散曲作家;“天净沙”是____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 ‎ ‎14.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 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五) 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下面的问题。‎ ‎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答案:‎ ‎1. dàn guī xiāo sè ‎ 碣 涯 竦峙 ‎ ‎2. C 解析:闻道/龙标/过/五溪 ‎3. D ‎4. (1)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2)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 风正一帆悬 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 ‎6. 示例一: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示例二: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强一些,以便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7. 观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8. D ‎9.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 ‎10. 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 ‎11.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忧之情。 ‎ ‎12. B ‎13. 马致远 元 曲牌名 题目 ‎14. 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15. D ‎16. 蜿蜒曲折(弯曲) 高 轻柔之风(飞蝶鸣鸠) ‎ ‎17. 示例:《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 ‎18. (1) 示例: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积分赛。 ‎ ‎(2) ①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朗诵经典诗词,触摸名家心灵。 ‎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附答案 ‎(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玷污(diàn) 堕落(zhuì)  黛色(dài)  瘫痪(tān)‎ B.收敛(liǎn) 头衔(xián) 虐杀(nüè) 伫立(zhù)‎ C.点缀(zhuì) 卑微(bēi) 狩猎(shǒu) 赫然(hè)‎ D.迸溅(bènɡ) 霎时(shà) 黄晕(yùn) 青鹞(yáo)‎ 错别字 改正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2分)‎ 害人听闻 随声附合 暴怒无常 盘虬卧龙 苦心孤诣 玲珑剔透 轻歌慢舞 禄禄终生 ‎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微博上一则深圳“看报弟”的帖子走红。图中,一名七八岁大的小学生在地铁上聚精会神地阅读《深圳都市报》,表情之认真令人忍俊不禁。‎ B.记者在2013年3月30日的植树现场看到,活干得最漂亮的当属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官兵们,他们挖坑栽苗一丝不苟。‎ C.照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人,当年的景让人历历在目。‎ D.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4.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错误(标点符号除外),请找出并修改。(4分)‎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最终是人民的梦。②梦在前方,路在脚下。③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艰苦劳动和辛勤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④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1)第   句:  。‎ ‎(2)第   句:  。‎ ‎5.名著阅读。(2分)‎ ‎《繁星》《春水》是    在印度诗人    《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    ”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6.名句默写。(6分)‎ ‎(1)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陈太丘与友期》)‎ ‎(5)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        。‎ ‎(6)“剪烛西窗”这一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其原句是:        ,        。‎ ‎7.综合性学习。(7分)‎ ‎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你所在的班级也开展了以“雷锋永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辩论说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过时了。”‎ 请针对上面文中个别人的错误言论,写出两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误言论的论据。(4分)‎ 答:①  ‎ ‎②  ‎ ‎(2)【写颁奖词】阅读下面资料,按要求答题。‎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她是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给高淑珍的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请模仿以上颁奖词,为雷锋写一段颁奖词。(3分)‎ 答:  ‎ ‎  ‎ 二、阅读品悟(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 的憧憬。(2分)‎ ‎9.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①识: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及:赶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指自己没有的知识、技能、才能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人不知而不愠 (     ) (2)不逾矩(     ) ‎ ‎ (3)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4)勿施于人 (     )‎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站立)‎ C.人不堪其忧 (忍受) D.其“恕”乎 (大概,也许)‎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  ‎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译文:  ‎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4分)‎ 答:  ‎ ‎  ‎ ‎(三)(2013·芜湖模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8分)‎ 乡间的荷塘 钟 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折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折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 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折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中华活页文选》2012年第6期)‎ ‎14.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    、    、    等游戏。(3分)‎ ‎15.有人说,第④段文章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答:  ‎ ‎16.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    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    ,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    、    三幅荷塘美景图。(4分)‎ ‎17.第⑦段是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4分)‎ 答:  ‎ ‎18.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1分)‎ 可 燃 冰 ‎①提起百慕大,许多人都会不寒而栗。在这片被称为“死亡地狱”的海域,传言从1945年以来,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失踪。无情吞噬生命的“魔鬼”究竟是谁?美国科学家提供了一种答案——不是外星人或某种未知的神秘力量,而是加勒比海海底深处强烈释放出的甲烷水合物。‎ ‎②这个甲烷水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可燃冰。可燃冰不仅是百慕大死亡海域的背后黑手,更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最近,在中国科协与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说资源话南海”活动上,专家揭秘,中国南海可燃冰明年有望开钻取样。‎ ‎③既是天使又是恶魔的可燃冰究竟有何神奇?可燃冰的开钻取样会对中国的能源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④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 ‎⑤科学家在墨西哥湾第一次找到可燃冰时,它是包裹在淤泥里面的一块冰,可以用火柴点燃。200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打到了这种天然气水合物。201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可燃冰的专项研究,“海洋六号”对发现海域进行精确测量。2013年将再次开钻,获得新的样品,探明储量。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种南海发现的新能源可燃冰。‎ ‎⑥目前全球总共有116处地方发现了可燃冰,预计全海域资源相当于全球690亿油当量,南海占大部分。据初步估计,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相当于650亿吨石油,够我国使用130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南海的可燃冰可能主要集中在东沙、西沙和神狐等海域。‎ ‎⑦我国大型科考船“海洋六号”今年将对南海可燃冰进行专项调查,明年有望开钻取样。尽管我国目前开发可燃冰的水平基本与国际同步,但仍有一定差距,而差距就在于装备。为解决装备问题,今年4月18日,我国成立了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为我国多个涉海部门共同打造的首个全国共享的海洋调查基础平台。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的这19艘船舶,有为公众广泛熟知的“雪龙号”“大洋一号”等科学考察船,还包括“向阳红6号”“科学1号”等目前我国调查水平最先进的船舶。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雷波介绍,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将主要承担国家海洋基础性、综合性和专项调查等任务。‎ ‎⑧尽管“可燃冰”的资源前景远大,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仍路途遥远。目前,在国际前列的日本已拥有七口钻井,美国则从2000年起将“可燃冰”作为政府项目,与各大学和私营公司合作,进行勘测和实地研究。此外,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等国也纷纷开始投入勘探项目。在这里,我们也期待中国能够早日打开这座海洋的能源宝库。‎ ‎(摘自《辽宁日报》2012年6月10日)‎ ‎19.简要概括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2分)‎ 答:  ‎ ‎20.关于可燃冰这种能源,文章说明了它哪几方面的特点?请分条列举。(2分)‎ 答:  ‎ ‎21.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可燃冰不仅是百慕大死亡海域的背后黑手,更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 答:  ‎ ‎ (2)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南海的可燃冰可能主要集中在东沙、西沙和神狐等海域。‎ 答:  ‎ ‎22.分析第⑥段画线句使用数字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答:  ‎ 三、写作(50分)‎ ‎23.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题目:以微笑    ‎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中“堕”应读duò;C项中“狩”应读shòu;D项中“鹞”应读yào。‎ ‎2.答案:‎ 错别字 害 合 慢 禄禄 改正 骇 和 曼 碌碌 ‎3.【解析】选D。“走投无路”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答案:(1)① 把“最终”删去 ‎(2)③ 把“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艰苦劳动和辛勤努力”改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5.答案:冰心 泰戈尔 飞鸟集 零碎的思想 ‎6.答案:(1)青山郭外斜(2)我寄愁心与明月(3)禅房花木深(4)则是无信 则是无礼(5)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6)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7.(1)答案(示例):①雷锋精神的精髓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否定这种美德,那就是否定优良传统,必将被人们唾弃。②一个高度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要有雷锋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们之间才团结和睦,生活幸福。③人生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不会一帆风顺的。在遇到波澜、坎坷时,离不了别人的援助、支持。④如果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唯利是图,处处讲金钱,事事讲报酬,没有善举,那么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变得冷漠,甚至残酷。(理由正确、有说服力即可。)‎ ‎(2)答案(示例):他心里装着别人,寂寞的车厢里有他热情的双手,冰冷的大雨中有他湿透的背影,他用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8.【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全诗,筛选有效信息“问归期”“共剪西窗烛”回答。‎ 答案:离别愁苦 相聚的欢乐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联系题目及当时的背景来理解诗人感伤的情怀。‎ 答案: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10.答案:(1)生气、发怒(2)规矩,规范(3)正反两个方面(4)施加 ‎11.【解析】选B。“立”在这里应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12.答案:(1)学习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2)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 ‎13.答案(示例):不虚伪,也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身边随处都有值得学习的人或物。在学习中,只有拥有谦虚的态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附后六则【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觉到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 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去。”‎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向我提了个问题,我原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从他那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加以盘问,得出答案,再尽量告诉他。”‎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4.【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能力,结合文中第③段的内容,选取关键语句概括即可。‎ 答案:捉鱼虾 捏泥人投掷取乐 捉迷藏 ‎15.【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此段主要写了荷塘是村童的乐园,然后结合中心来分析。‎ 答案:不能删。因为这一段从侧面衬托了荷塘是村童的乐园,在荷塘里玩耍忘记了一切,竟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删去,就不能充分反映荷塘玩耍乐趣之浓。‎ ‎16.【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顺序及语句的概括分析能力,熟悉常用的写作顺序,然后结合文中第⑧⑩段来分析即可。‎ 答案:时间 自然风光 雨后风光 荷塘月色 ‎17.【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析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体会荷叶的姿态。‎ 答案:从雨打荷叶的声音、姿态两方面描写风雨中的荷叶。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中荷叶摇曳的姿势形象化、人格化,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增强了生动性与感染力。‎ ‎18.【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结合文中对家乡荷塘的描写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答案:这篇散文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 ‎19.【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首先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可燃冰,然后逐段明确说明内容,最后整合概括。‎ 答案:主要介绍了可燃冰的特点及我国可燃冰开发利用的意义、现状与前景。‎ ‎20.【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第④段介绍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及外形特点;第⑥段主要介绍可燃冰的分布区域及预计储存量。‎ 答案:①形成存在的条件。②外形与构成特点。③主要分布区域。④预计储存量。‎ ‎21.(1)【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句意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可能”表估计,猜测,表示可燃冰有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的可能性,但同时留有余地,没有完全肯定这一点,这样表达更准确严密。‎ ‎(2)答案:“主要”一词限制南海可燃冰分布集中的区域,说明在南海其他区域也有分布,这样表达既强调了重点,又避免过于绝对,十分准确。‎ ‎22.答案: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全世界和我国可燃冰的储存量,有力地说明了可燃冰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23.【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带有材料提示的半命题作文。题目贴近生活实际,首先要对“微笑”做具体解析,比如微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各有什么不同的意味等等。发自内心的微笑,表达的是自信、乐观;与人交往时的微笑,表达的是善意、尊重,或者豁达、宽容;面对考验、打击时的微笑,表达的则是坚强、镇定。其次,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要注意两点:①主体是谁?这点不要求明示出来,但写作者心里要有数。②横线上补充的成分应是动词或动宾短语形式,内容是受隐形的“主体”制约的。比如“以微笑对待爱我的人”“以微笑迎接每一天”,主体应该是“我”或“我们”;“以微笑服务上帝”,主体应是服务员、公务员等;“以微笑迎接挑战”,主体则是那些即将去做有难度的事情的、去工作的人(也包括自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