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1 M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2018·湖南永州)“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
的是( D )
A.赵州桥 B.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
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B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4.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在我国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隋朝的历史作用有
( B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
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18·四川宜宾 )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A )
A.仁政爱民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6.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在哪本书中不能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C )
7.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
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C )
A.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8.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
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C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9.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C )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
曾有政局动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2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
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图中所显示的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 )
A.唐朝 B.清代
C.战国 D.东汉
11.“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
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D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2.“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
“赞普”是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这一少数民族是( D )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13.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A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汉朝
14.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
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C )
A.专制与跋扈 B.颓废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任性与狂妄
15.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
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段材料是说李
白的诗具有( A )
A.浪漫主义精神 B.现实主义精神
C.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16.北方各民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B )
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17.“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为
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D )
A.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18.(2018·山东临沂)“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
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
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 A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雅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9.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D )
A.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安史之乱
20.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几个朝代统治,
历史上合称为( D )
3
A.十国 B.三国 C.七国 D.五代
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0 分,第 22 题 13 分,第 23 题 13 分,第 24 题 14 分,共 50
分)
21.(2018·湖南娄底·节选)曾经辉煌,令人神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10 分)
材料一: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
尽西来。”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材料表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统一全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和统一文字。
材料二: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针对当时
“民少吏多”的情况,命房玄龄等精简中央机构,将中央文武官员由 2 000 多人减为 643
人;把全国划分为 10 道,将州、县合并为 358 个和 1 551 个。
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
俱丰实。
(2)材料所述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何目的?杜甫诗中描述的是哪一盛世状况?(4 分)
加强君主专制,提高行政效率。开元盛世。
材料三:
图一 玄奘西行图 图二 鉴真东渡图
(3)图一、图二的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2 分)
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
材料二:它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有近 5 万首,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
人。
(1)材料一中的图 1 和图 2 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方面的进步?(2 分)
4
农业和手工业(陶瓷业)。
(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材料一图 3 中捕捉到哪些信息?(3 分)
妇女骑马、打球,从事男子的活动,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3)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个朝代?请写出三位当时涌现的杰出诗人。(4 分)
唐朝。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能在这些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4 分)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一次,唐太
宗见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我们所知道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
选举制度(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中说:“现在各国的
考试制度,差不多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材料一中的“太宗”是指谁?“长策”指的是什么?(4 分)
唐太宗。科举制度。
(2)“太宗”实施“长策”出于什么目的?(2 分)
笼络人才,维护封建统治。
(3)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3 分)
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考试制度”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4
分)
加大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4.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5
(1)隋朝、唐朝分别于哪一年建立?隋朝统一中国的标志是什么?(3 分)
581 年;618 年。标志:隋朝灭掉陈朝。
(2)隋朝在谁的治理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唐朝先后形成哪两个治世局面?分
别出现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5 分)
隋文帝(杨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太宗;唐玄宗。
(3)上述繁荣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 分)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人才;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
(4)结合隋唐历史,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 分)
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彼此信任。
检测内容:第一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
的是( A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2018·广西贺州)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
大运河( A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3.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
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B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4.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D )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
6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5.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
现“贞观之治”。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D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务
B.唐太宗重视纳谏,善于用人,提高行政效率
C.轻徭薄赋,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6.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
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B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辣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7.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能促使盛世局面的形成。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D )
A.文景之治——汉高祖 B.光武中兴——汉武帝
C.贞观之治——武则天 D.开元盛世——唐玄宗
8.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A )
①曲辕犁 ②直辕犁 ③水排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9.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
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D )
A.统一国家发展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政权林立 D.繁荣与开放
10.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
主远嫁之地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7
11.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被誉为“诗
圣”的现实主义诗人( D )
A.李白 B.苏轼
C.白居易 D.杜甫
12.中印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史实能体现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是( C )
A.鉴真东渡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 D.丝绸之路
13.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颜氏家庙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
特点是“端庄劲美,雄浑敦厚”。如果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C )
A.王羲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李白
14.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 )
A.安史之乱 B.唐末农民大起义
C.唐玄宗的暴政 D.少数民族的内侵
15.(2018·四川泸州)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隋唐时期阶
段特征的是( C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第 16 题 18 分,第 17 题 22 分,共 40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唐太宗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的情景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王定保《唐摭言》
(1)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3 分)
隋朝。
(2)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3 分)
进士科。
(3)材料二、三反映了科举制度的什么作用?你认为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7 分)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阅读下列诗句,找出相关诗句并将字母填在括号内。(5 分)
与实施科举制的背景有关的诗句:( B )
与科举考试落榜有关的诗句:( D )
A.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D.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8
E.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7.在中国的历史中,唐朝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辉煌时期。结合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帝王风采】
唐太宗: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是什么?(4 分)
开明的治国思想(以民为本)。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
当代名人曾这样评价武则天:
毛泽东: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此评价武则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 分)
①武则天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②继续推行贞
观以来注重减轻人民负担,注重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追根溯源】
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讲述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唐蕃联姻,促进汉藏经济社会和文
化交流的故事。
(3)唐朝对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有哪
些?(4 分)
国家强大,经济繁荣;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文化繁荣等。
【历史感悟】
(4)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以哪一个历史人物为原型创作的?你从他身上感悟最
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4 分)
玄奘。不畏艰难险阻,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等。
(5)唐朝的发展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启示?(4 分)
①要以民为本,大力发展经济;②统治者要注重戒奢从简,励精图治;③加强与其他国
家的相互学习和交流;④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繁荣。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960 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
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
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9
2.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D )
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 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
起 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 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宋朝时,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 )
①契丹 ②党项族 ③女真族 ④蒙古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4.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出了“出
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这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
仰之情( A )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5.1005 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 年宋金之间的议和,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B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
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B )
A.对敌人的仇恨 B.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C.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7.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
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D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8.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
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9.(2018·黑龙江大庆)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
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
A.市舶司 B.“蕃坊” C.“蕃学” D.宣政院
1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D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
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
11.(2018·湖北恩施)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
心南移”的是( A )
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南
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
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D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13.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
10
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C )
A.市舶司的设置 B.中书省的确立 C.宣政院的设立 D.驻藏大臣的设置
14.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B )
A.繁荣与开放 B.分裂走向统一
C.文明初露曙光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5.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
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6.《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
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
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C )
A.“坊”中 B.“市”中 C.“瓦子”中 D.“夜市”中
17.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D )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驿站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D.元宵节最受重视,人们相互庆祝
18.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 60 多个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
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A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奴娇·赤壁怀古》
1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D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20.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B )
A.唐朝繁荣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0 分,第 22 题 12 分,第 23 题 14 分,第 24 题 14 分,共 50
分)
21.读图,回答问题。(10 分)
(1)图一是力劝宋朝皇帝亲征澶州抗辽的名相,他是谁?他劝的是哪位皇帝?(2 分)
寇准。宋真宗。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在抗击金军方面立下了哪些重大战功?后来他被哪个奸臣所
害?(4 分)
11
岳飞。战功: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
迫使金军后撤。秦桧。
(3)图三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
是谁?他抗击的是哪个政权?(2 分)
文天祥。元朝。
(4)上述图片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2 分)
坚贞不屈、爱国,勇于斗争等。
22.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 分)
(1)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图一人物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
古无之。”“太祖”是谁?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3 分)
赵匡胤。他建立北宋,并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图二人物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他是谁?他被尊称为
什么?(2 分)
铁木真。成吉思汗。
(3)图三人物建立了哪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权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重大
创新?(3 分)
元朝。行省制度。
(4)由图三人物完成的这次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4 分)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
础。
12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右图(《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1)材料一是哪位画家的作品?此图反映了当时哪个城市怎样的景象?(2 分)
张择端。反映了东京(开封)商品经济繁荣。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 分)
经济重心南移。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
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
勤劳动;统治者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任意三点即可)
(3)材料三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
种是什么?(2 分)
太湖流域。占城稻。
(4)材料四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 分)
忽必烈。目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2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技水平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灿烂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
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4 分)
(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项)(4 分)
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宋元
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2)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异常繁华,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2 分)
北宋时的东京、南宋时的临安以及元朝时的大都。
13
(3)最能代表宋、元两代文学之盛的艺术形式分别是什么?宋元时期的主要戏剧表演形
式是什么?(3 分)
宋朝是词,元朝是曲。杂剧。
(4)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文学艺术灿烂辉煌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5 分)
宋元时期,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安
定,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前代科技文化的发达为宋元时期的繁荣奠定
了基础。
检测内容:第二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
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调侃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 B )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澶渊会盟
2.宋代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这表明当时( A )
A.重文轻武 B.重武轻文
C.文武并重 D.文武并轻
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D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精忠报国”、
“还我河山”等词语与下列哪位英雄有关( D )
A.郑成功 B.韩世忠
C.戚继光 D.岳飞
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 B.①③④
14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D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宋手工业进步
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7.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B )
A.洛阳 B.景德镇
C.西安 D.绍兴
8.(2018·山东青岛)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
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C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9.马克思在谈到右图人物时曾说:“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
一而战……”右图人物是( A )
A.铁木真
B.阿骨打
C.忽必烈
D.阿保机
10.《马可·波罗行纪》记载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的所见所闻。元代在图中的位置
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D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2.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 D )
A.汉朝政府 B.唐朝政府
C.宋朝政府 D.元朝政府
13.11 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日益繁华,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你是当时北宋商人,你
不可能经历的是( B )
A.用交子支付货款
15
B.在都城长安的瓦子中看戏剧表演
C.在夜市中品尝各种小吃
D.江南地区可以吃上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14.《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的寓意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 D )
A.隋末农民起义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澶渊之盟
15.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二、非选择题(第 16 题 22 分,第 17 题 18 分,共 40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 80%来自淮南地区”,“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
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4 分)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原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
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主
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太湖流域。四川、江浙地区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兴起,品种较多;造船业居世界领
先地位;制瓷业成就辉煌。
(3)材料二提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它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与之前
的货币相比,它最大的优点是什么?(6 分)
交子。四川地区。携带方便。
材料三:
16
(4)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政策原因和技术原因有哪
些?(6 分)
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并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造船业发达;指南
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
化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
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
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材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三种东西”在宋代各达
到了怎样的水平?(6 分)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在宋代得到改进,制成大量
的火药和火器,并运用到军事领域;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指南针开始应用
于航海事业。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种印刷技术?该印刷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4 分)
活字印刷术。单字活用,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印刷效率。
(3)材料三中的文学形式被称为什么?是哪一朝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其作者是谁?(3
分)
词。宋代。苏轼。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该作品具有什么样的风格?作者对这一文学形式的贡献有哪
些?(5 分)
风格: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到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
艺术效果。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17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历史上开始设
“丞相”与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分别是( A )
A.秦始皇、明太祖 B.汉武帝、明成祖 C.秦始皇、雍正帝 D.汉武帝、乾隆帝
2.毛佩琦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之朱棣》引起了观众对朱棣的关注。
下列与朱棣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A.设东厂 B.废丞相,设三司 C.建立锦衣卫 D.设六部
3.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约 1 300 年,考核的科目和内容几经变革。考试内容仅限于“四
书”“五经”始于( C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4.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
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 )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5.(2018·浙江温州)“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
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C )
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
6.连环画伴随着很多人的童年,是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与右图连环
画封面人物有关的事迹是( C )
A.反击匈奴 B.大败金军
C.荡平倭寇 D.收复台湾
7.(2018·山东威海)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作出过
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8.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
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 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
是( D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9.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
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 C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10.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
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18
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1.有“红毛城”之称的赤崁楼是我国台湾省高雄市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右图为赤崁楼
一侧表现郑成功当年接受荷兰人投降的雕塑。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C )
A.1624 年 B.1660 年
C.1662 年 D.1684 年
12.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整理出下边的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应是清朝
( B )
1653 年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0 年康熙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 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 年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1792 年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君主专制强化 B.边疆地区巩固 C.抗击外来侵略 D.盛世帝国危机
13.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
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4.孟德斯鸠是 18 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
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
凶暴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D )
A.东厂的设置 B.丞相的废除 C.文字狱兴起 D.军机处的设置
15.清朝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形容的
是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回顾历史,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C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D.“闭关锁国”政策
16.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
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C )
A.重农抑商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17.(2018·广西百色)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
口岸, 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B )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18.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 1368~1840 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
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C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
19.“青春版”《牡丹亭》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再现瑰丽的爱情传奇,令人耳目一新。
《牡丹亭》的作者是( A )
19
A.汤显祖 B.罗贯中 C.董其昌 D.郑板桥
20.“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
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C )
A.《窦娥冤》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2 分,第 22 题 14 分,第 23 题 10 分,第 24 题 14 分,共 50
分)
21.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强化。到明清时
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明朝、清朝的建立者分别是谁?(2 分)
朱元璋、皇太极。
(2)为进一步强化皇权,明朝废除哪个中央官职?清朝在中央增设什么机构?始于哪位
皇帝?(3 分)
丞相。军机处。雍正帝。
(3)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清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共同危害?(4 分)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影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
步。
(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3 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并存。
22.读图,回答问题。(14 分)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有什么壮举?该壮举始于哪年?(3 分)
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 年。
(2)图一人物的壮举有什么重大意义?(4 分)
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
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0
(3)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分别是谁?(2 分)
戚继光和郑成功。
(4)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在反侵略方面有什么重大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个人物?
(5 分)
戚继光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23.清朝前期,国力比较强盛,清朝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
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二: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
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
材料三: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右图)
(1)材料一中“康熙二十二年”是哪年?“讨平之”指的是什么事件?(2 分)
1683 年。清军攻取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2)材料二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
管辖?(2 分)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伊犁将军。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哪位皇帝册封五世班禅?封
号是什么?(3 分)
达赖喇嘛。康熙帝。班禅额尔德尼。
(4)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有所抬头。面对分裂祖国的行径,你
最想说什么?(3 分)
包括台湾、西藏、新疆在内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领土完整不容分
割,任何企图分裂祖国、制造民族矛盾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21
24.(2018·江苏苏州)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影响深远,明朝以后才
逐渐落后于西方。今天的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时代呼唤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
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公元 1001-1500 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
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
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
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三: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
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
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
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
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4 分)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
从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
因。(8 分)
根本原因:明清科举制度(八股取士)阻碍科技进步。政治制度特点:君主集权强化,阻
碍社会发展进步;对外关系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海政策),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
进科学技术。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2 分)
认识:要自主创新(不能总是依赖他人或成为别人的技术附庸);要坚持国际合作,积极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22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先后有 24 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坐殿。下列皇帝中,不在这
24 个之列的是( C )
A.明成祖朱棣 B.康熙皇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2.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两端向着
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中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 D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3.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下列表述
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的是( B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洲、欧洲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C.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4.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C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5.(2018·湖南怀化)“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
技术曾在“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D )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7.右下图所示为 1944 年郭沫若所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那一年灭亡的明政权
与李自成政权。
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在北京只存在了 40 天就功败垂成,留下千古遗恨,请问大顺政
权是被哪个民族灭亡的( C )
A.契丹族 B.蒙古族
23
C.女真族 D.藏族
8.为纪念一位民族英雄,郭沫若撰写了一副挽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
一代英雄”;张学良创作了一首诗:“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
确保台湾入版图。”其实,他们称颂的是同一个历史人物( B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9.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
系更加紧密,下列符合清朝与西藏关系史实的是( A )
A.设驻藏大臣 B.设伊犁将军
C.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D.多伦会盟
10.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中明代开始普遍种植的
粮食作物番薯是从以下那个地方引进的( A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中亚 D.欧洲
11.据考证,“南澳 1 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
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D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1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
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B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1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
单元的主题是( D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14.(2018·广西北部湾六市)18 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
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
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C )
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15.“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
宵”涉及的文学作品有( B )
A.《水浒传》《西游记》 B.《水浒传》《红楼梦》
C.《西游记》《红楼梦》 D.《水浒传》《牡丹亭》
二、非选择题(第 16 题 18 分,第 11 题 22 分,共 40 分)
16.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
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
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三:胡中藻因“一把心肠论浊清”,处斩弃市。沈德潜因“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
王”,剖棺戮尸。李一因“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师相,无非糊涂”,凌迟处死。
(1)材料一中的“丞相”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开始设置?“罢丞相不设”出现于哪一朝
24
代?文中的“帝”指谁?除此之外他还实行了哪些措施?(6 分)
秦朝。明朝。朱元璋。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提升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锦衣卫。
(2)阅读材料二,清朝为加强皇权增设了哪一机构?谁设置的?(4 分)
军机处。雍正帝。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清朝在思想上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4 分)
大兴文字狱。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三则材料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明清统治者在哪些方面加强了专制统治?反映
的实质是什么?(4 分)
在政治、思想方面加强专制统治。实质:反映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渐趋衰落。
17.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其中心人物是谁?他率领船队最远到达哪里?(4 分)
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他能够远洋航海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远航?(6 分)
条件: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指
南针的广泛使用和航海图的配备。意义: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
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
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3)观察图二,可以看出此幅图揭示的是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有
什么影响?(6 分)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
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通过图一、图二可以看出明清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它们分别导致了什
么不同后果?今天的中国要发展国家经济,扩大国际影响,应该怎么做?(6 分)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闭关锁国使
25
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做法:我们必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
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期中综合检测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C )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2.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
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C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 )
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D.都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4.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 )
①有幸与魏征同朝为官 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你的一些
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武则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唐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
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C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出现于唐代,专家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A )
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去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买
B.唐朝才有“东”“西”这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流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西边的欧洲进行贸易
D.该词是从欧洲传入中国
7.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
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8.“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A )
A.书法成就 B.变法思想 C.狩猎技巧 D.医学思想
9.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
主流文学形式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
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D )
A.南北朝时期 B.三国时期 C.春秋战国 D.五代十国
10.“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 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11.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
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哪一项史实与此盟约
无关( D )
26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2.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
该是( C )
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交融
13.(2018·湖南怀化)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
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C )
A.无徽不成商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熟,天下足
14.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在重文轻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A )
A.士 B.农 C.兵 D.商
15.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
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
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 )
A.统一蒙古 B.统一全国 C.建立元朝 D.创立行省制度
16.“□□的统一,结束了 300 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
辽阔的朝代。”“□□”处应填写( C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7.《元史·地理志》载: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
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一历史现象促成了( A )
A.行省制度的推行 B.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 D.分封制的推行
18.右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A )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 D.士大夫的提倡
19.史学地位与《史记》比肩,书名来源于“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编年体通
史巨著是( C )
A.《汉书》 B.《三国志》 C.《资治通鉴》 D.《左传》
20.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
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2 分,第 22 题 14 分,第 23 题 12 分,第 24 题 12 分,共 50
分)
21.(2018·湖北随州)唐宋两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12 分)
27
材料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唐太宗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为所
任……
——摘自《贞观政要》
(1)唐太宗之所以开创“贞观之治”,除他自身“戒奢从简”外,还得益于哪些举措?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相关史实。(4 分)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或轻徭薄赋;②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
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③重视人才(唯才是举);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或虚心纳谏;
④完善科举制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以上四条,答其中任意两条即可得 4 分)
材料二:
图 1 出土泉州的南宋海船 图 2 宋代货郎图
(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繁荣的具体表现。
(4 分)
①商业都市很多;或开封、杭州(临安)是最大的都市;或店铺林立,早市夜市昼夜不绝;
②海外贸易繁盛;或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或设立市舶司;或中国商船远达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出现交子。(以上三条,答对其中任意两条即可得 4 分)
材料三:下面的图片与文字反映了唐宋时期人民的创新能力。
A. B.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
播,后来又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摘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3)写出 A 图中农业生产工具名称。B 材料中“这种方法”是指哪项伟大发明?(4 分)
农业生产工具:曲辕犁;发明:活字印刷术。
22.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
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
28
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
州交割……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2 分)
唐太宗。
(2)材料二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4 分)
吐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
权之间?(2 分)
澶渊之盟。西夏。
(4)材料三中对峙局面是议和的结果,对于这次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
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
事。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评论?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
辱的合约,岁币成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
有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稳定,对双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
的。辽统治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言之
有理即可)
23.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
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 分)
南北方人民长期的共同开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29
技术;南方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
展有何影响?(4 分)
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影响:有利于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
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2 分)
唐朝。曲辕犁。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2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
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在制度上有什么贡献?
(2 分)
创立科举制。
(2)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手工业在瓷器
领域的突出成就是什么?在农业领域创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4 分)
唐三彩。筒车。
(3)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
什么?(2 分)
指南针。
(4)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是一项什么制度?(2 分)
行省制度。
30
(5)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应包含哪些内容?(2 分)
具有创新的思想,开拓的意识,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敢于推陈出新,学会继承和发扬
等。(言之有理即可)
期末综合检测一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C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2.(2018·山东聊城)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D )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3.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
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
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C )
A.优秀人才的辅佐 B.互相借鉴经验 C.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社会的统一安定
4.“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主要原因是( C )
A.唐朝国力强盛 B.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D.他主张对外开放
5.下表所示,反映的史实是( A )
起止时间 755 年至 763 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
6.下列关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A )
A.设置通判,分割相权 B.定期换防,控制军权
C.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D.财赋大权,收归中央
7.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
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发出
这种感慨的原因是( B )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秦桧谋害岳飞 C.王彦抗金 D.卫青抗击匈奴
8.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B )
A.匈奴 B.女真 C.契丹 D.党项
9.(2018·湖北黄冈)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
16 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
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 )
31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10.下列政权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1.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
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12.某大学的印刷系准备建造一座文化名人雕像,体现本专业的悠久历史,下列哪一座
雕像最适合( C )
13.苏轼是宋代杰出的词人,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下列选项中,属于苏轼词
作的是( A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
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
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B )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15.《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
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B )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6.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
这种转变始于( D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17.周恩来说:“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
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朝前期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 )
A.设立辽阳、岭北行省,加强对西北的管理 B.设置台湾府,加强海防
C.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18.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32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19.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B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触
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
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
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D )
A.窦娥 B.孙悟空 C.李逵 D.林黛玉
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2 分,第 22 题 12 分,第 23 题 12 分,第 24 题 14 分,共 50
分)
21.(2018·湖北襄阳)【制度文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皇帝握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全国的权
力,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两级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
官
汉朝 汉承秦制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唐朝 —— 合并州县
元朝 中书省 为管理广袤的土地,元朝逐渐形成一套
行省制度
明朝 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
制发生了变化 三司分治
清朝 军机处的设置,始于雍正年间 ——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 分)
(1)指出秦朝中央政府的“监察官”是什么?(2 分)
御史大夫。
(2)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产生了什么作用? 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后世有什么影
响? (4 分)
作用: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
始于元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明朝中央政权机构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2 分)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4)请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4 分)
皇权不断强化,丞相权力逐步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弱
化。
33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科举制
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
充国学的规模,扩大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
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三: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
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创立并完善于何时?(2 分)
隋朝时创立,唐朝完善。
(2)从材料二中看出这种考试制度有哪些积极影响?(4 分)
加强了皇帝在官吏选拔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
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材料三所列的这种考试现象出现于什么时候?为什么后世人对当时科举取得功名的
人进行嘲讽?(3 分)
明朝。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取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练习八股文,完
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4)结合上述内容,请你回答材料二、三所述朝代的统治者是如何利用科举考试,巩固
儒家思想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3 分)
唐朝时,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
内命题,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23.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1)材料一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3 分)
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秦国富强起来。
(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唐朝时期改进和创新的两项生产工具是曲
辕犁和筒车。(2 分)
34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
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在相对
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出现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分)
变化: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
具和技术。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
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4)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3 分)
闭关锁国。限制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在世
界上逐渐落伍了。
24.(2018·山东滨州)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
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
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
息,2 000 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
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
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分)
秦始皇。政治: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等加强中央集权;(答
出一点也可)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
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
上卒用彦博策。
——《资政通鉴》
(2)材料二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2 分)
开明的民族政策。 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
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
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 分)
元朝疆域辽阔。 行省制度。
35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3 分)
武力镇压分裂势力; 册封; 设管辖机构。
(5)结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2 分)
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期末综合检测二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航摄照片显示:长城与大运河像一个“人”字书写在华夏大地上,它们是中华文明
两个标志性的成果。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 C )
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唐太宗在长安居住的宫殿很潮湿,很容易让他的气喘病复发,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
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
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这说明唐太宗( B )
A.不听取意见 B.戒奢从俭 C.国力贫弱 D.不愿意居住暖阁
3.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
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B )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4.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
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D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
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唐宋诗篇”中,以诗歌再现唐朝由盛而衰历史的诗人是( B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36
6.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
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A )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 C.重内轻外 D.冗官冗费
7.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
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B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
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B.蒙古族和满族都曾建立过统一全国
的政权
C.灭亡北宋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D.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修筑长城
9.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C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10.元末诗云:“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 A )
A.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B.少数民族妇女喜欢音乐
C.汉族妇女擅长音乐 D.当时妇女受教育条件好
11.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D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2.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
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B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祖冲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13.《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
《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
37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14.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
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 C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5.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
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
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
切相关( C )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16.“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
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
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D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清皇宫 D.长城
17.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
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D )
A.唐招提寺 B.唐三彩马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18.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状况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出现
B.手工业兴盛,商业发达,形成商帮
C.传统的农耕社会并未发生变化
D.康乾盛世的帝王依然坚持“重农主义”,大兴文字狱
19.“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
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
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的认识产生源于( B )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20.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B )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
浒传》—施耐庵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2 分,第 23 题 12 分,第 24 题 12 分,共 5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 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文
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
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材料三:雍正二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大力整顿
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
级地方政府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有怎样的影响?(4 分)
唐蕃和亲(文臣公主入藏)。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8
(2)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有何影响?(4 分)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各项事务。影响: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4 分)
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时,设立驻藏大臣;乾
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 分)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2 分)
材料一:北宋轻武有其社会历史原因,重文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宋初的当务之急,不
在对外战争, 而在整顿内政。要整顿内政, 就必须一反五代武治的纷乱状态, 实行文治、
吏治。而要文治, 必然要起用大量文人, 这就渐渐形成了宋朝的“重文”。
——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怎样的基本治国政策?(2 分)
重文轻武。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个朝代实行的政治制度?为了加强皇权,这个朝代采取了
哪些措施?请列举两例。(6 分)
朝代:明朝。 措施: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
(从中任选其二即可)
材料三:军机处是清王朝封建制度得到高度发展的历史产物。军机处是皇权的附庸, 它
是一个作用极大而没有独立性的特殊的政治机构。皇帝运用这一特殊的工具, 推行和实现
自己的旨意, 达到强化专制主义的目的。
——冯元魁 《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3)在材料三中提到的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立的机构?依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处的设立
起到了什么作用?(4 分)
机构:雍正皇帝。 作用: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39
23.对外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源远流长。在中国古
代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一直秉承开放的态度。然而到了明清之际,中国的对外政策却转向了
故步自封的闭关锁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2 分)
(1)大唐王朝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当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请举出
两例,并说明他们的主要事迹。(2 分)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2)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反映了当时什么行
业的兴盛?(2 分)
海外贸易兴盛。
(3)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们最远曾到达过哪些地区?他们的远航有
什么重大历史意义?(4 分)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
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
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清王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实质是什么?(2 分)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5)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 分)
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4.(2018·江苏淮安)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发达,其成果惠泽后世。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材料二:以诗赋取士的制度促使士人去研习诗文。他们把文学创作当作是一种基本训练,
这对诗歌创作的普及是有作用的。而盛唐诗的极高艺术造诣,可以说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材料三: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__A__,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
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四: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
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材料一(a)图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根据(b)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统一文字的重要
历史意义。(4 分)
甲骨文。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0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诗繁荣的制度因素。盛唐时期,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4 分)
科举制。李白。
(3)材料三中“A”处是哪项重大科技发明?(2 分)
造纸术。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这部书”的名称。(2 分)
《天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