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社戏学案 5页

  • 37.00 KB
  • 2021-10-25 发布

10社戏学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0 《社戏》教案 ‎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2)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难点: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指导(10分钟)‎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觉得作为重点理解的生字词。‎ 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作者作品的资料,互相补充交流。‎ 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致内容以及写作手法。‎ 平行训练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 行( )家 惮( ) 絮( )叨( )‎ 怠( )慢  凫( )水 潺( ) 撺( )掇( ) ‎ ‎ 歌吹( ) 家眷( )  皎( )洁 蕴( )藻( )‎ 漂( )渺( ) 纠( )葛(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倘:  (2)怠慢:  (3)朦胧:‎ ‎(4) 屹立: ‎ ‎(5)纠葛: 3.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关于课文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 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流程二、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回答。‎ 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分层,归纳段意、层意。  ‎ 5‎ 流程三、展示反馈 把各小组整合的答案在班上展示交流。‎ 流程四、检测达标:‎ 1、 给加点字注意 凫( )水 怠( )慢 家眷( )‎ 皎( )洁 絮( )叨 蕴( )藻( )‎ 2、 学一学,用一用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 用“宛转悠扬”造句: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用“朦胧”造句: ‎ 课下作业 同步练习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指导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 ‎2.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 ‎ 3.“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 ‎4.“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 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 流程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整合答案 流程三、展示反馈 把各小组整合的答案在班上展示交流。‎ 5‎ 流程四、检测达标: (-)辨字组词。  掘 钩 掇 ‎ 倔 钓 缀 ‎ 篷 揖 蹿   ‎ 蓬  揖  掸 ‎(二)填上下面一段话中所空的关联词。‎ ‎1.课后练习一。   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 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大公,一村的老老小小,( )决没有一个会想出 “犯上”这两个字来。  (三)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瓜、南瓜、苹果、橘子都是营养丰富的水果。  B.运动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色旗帜。  C.她不仅会琴棋书画,还会吹拉弹唱。  D.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 ‎•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 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 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 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 活就写得充满情趣)。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写作特色)  课下作业 ‎ 课后练习一 第三课时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再读课文,思考双喜和六一公公各是什么样的人?  2.背诵:从“一出门”到“赵庄使真在眼前了”。思考文章是怎样写景物。  流程二、合作探究 课文分析  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要求结合文中的相关词句,选择双喜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说说其人物形象 句式:我觉得双喜是个( )的人,从课文( )中等词句中看出来的。 ‎ 例:我觉得双喜是个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的人。从课文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来表现。‎ 5‎ ‎ 2.提问: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 人。 ‎ ‎ 3.朗读课文第11节,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  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 ‎4.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 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 戏了”?  ‎ ‎ ‎ 流程三、展示反馈 把各小组整合的答案在班上展示交流,老师适当点拨。‎ ‎•总结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 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主题思想) ‎ 流程四、检测达标: 阅读课文(“第二天,我响午才起来,”到“——也不再 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向( )午 中( ) 吃 3.“双喜,你们这般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吧?又不肯好好的摘, 踏坏了不少。”这句话表现六一公公的  的性格。  “请客?——这是应该的。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这句话表现六一公公的 性格。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会…”这句话表现六一公公的  性格。  4.“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 跑了!”这句话表现双喜的 的性格。  5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 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 5‎ 四、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四。‎ 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