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 M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吕氏春秋》
生活启示录
寓言像一把钥匙,可以
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
让思维活跃。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
理的文学体裁。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
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物(动物、植物、
无生物)或人的活动现象,表达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评
价、赞扬、批判或讽刺的作品。
寓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大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
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
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
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
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
、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
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
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等到
译文: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
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
一个人住在外面。
翻译1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的 顺接连词 溉,洗涤。
汲水,从下往上打水。
代词,他 告诉 这里指“节省”
住
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
“我家打井得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到
译文: 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
“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
谈论
使听见
向、对
翻译2
代词,指丁家人
说的那句话。传播
得到,这里指
“发现”
这件事
这件事
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国
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向这件事 回答
的 劳动力 在
翻译3
派遣 这里指
“节省”
这里指
“发现”
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
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
考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
去伪存真。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
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
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更不能以讹传讹。
闻之于宋君 。
得一人之使。
有闻而传之者 。
闻之于宋君
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
代词 ,这件事
助词,的
听到
使听到
在
之
闻
于
向,对
相关文档
- 2020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2021-10-2540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2021-10-2517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邓稼先》 人2021-10-2552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卖炭翁》 (17)_2021-10-2514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核舟记》 (4)_2021-10-2524页
-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2021-10-2515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思2021-10-2519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0-2529页
-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黔东南2021-10-2517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走一步再2021-10-25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