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1-10-26 发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2016)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 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 过程与方法:‎ ‎ 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教学基本过程:‎ ‎ 导入新课: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不朽的功业。秦朝的力量强大啊!我们知道,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500多年,周朝(从西周到战国)存在了800年左右。按理说,秦朝存在的时间应该更长。秦始皇也希望他的皇位能传之万代。可事实上秦朝只存在15年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会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 感知理解:‎ ‎ 一、秦的暴政 ‎ 1.提问: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来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老师之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 ‎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 ‎ 2.引导:那农民为什么要发动起义呢?‎ ‎ 秦朝推行暴政,迫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 ‎ 3.引导:很好。那么秦的暴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为了修宫殿、陵墓、长城和驰道等,秦朝每年服役的不下300‎ ‎ ‎ ‎ ‎ 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 归纳:回答得很全面,现在我们在黑板上归纳一下。‎ ‎ (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残酷(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 4.讲解:我们先来看看秦朝的徭役。秦朝法律规定男子从17岁到60岁都必须为国家服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被抓去服役的人加起来就不下300万。就是说每20个人中,就至少有3个人需要去服役,而这20个人中只有三四个才是青壮年男子,其他的都是老弱病残、妇女小孩。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抽去最主要的劳动力之后,农业会受到何等打击,剩下的人们的生活是何等困苦!大家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传说秦始皇时代,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范喜良在新婚不久就被征去修长城,由于承受不了沉重劳役的折磨,终于死在长城上。孟姜女在家里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饱含深情地为丈夫缝制好一件御寒的大衣,就历尽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满怀希望地去看望丈夫。可是,她来到长城边上时却得到丈夫已经死去的消息。她伤心欲绝,放声痛哭,哭声震动天地,沮水溅到长城上,城墙立刻倒塌了一大段,形成了一个四十里长的大缺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境况的悲惨,也是当时劳动人民对秦始皇修筑陵墓、宫殿、驰道、长城这些劳民伤财的工程的控诉。‎ 秦始皇修筑那么多工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之外,当然还需要大量钱财。为了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赋税。田租、口赋、杂赋等加起来就占去农民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人们这样描述当时百姓的生活情况:“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纺织不足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百姓的生活是何等悲惨。‎ 除了沉重的徭役、赋税,秦朝的刑法也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光是死刑就有十多种。其中,车裂就是将人的双手、双脚和脑袋分别绑在五匹马上,然后让马向五个不同的方向拉,直到人的身体四分五裂,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马分尸。相比之下,一些腰斩、剖腹、戮尸等就算是比较仁慈的死刑了。 ‎ ‎ 有些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抓人大牢,甚至糊里糊涂就给砍去了脑袋。这就是当时最不合理、最不人道的刑罚:连坐。一个人犯了罪,往往会牵连到他的家族和邻里。‎ ‎ 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继位,后称秦二世。他的统治更加残暴,连秦始皇都望尘 ‎ ‎ ‎ ‎ 莫及。这样就使朝廷上人人自危,忠臣不敢说话,奸佞小人当道,民间则民怨沸腾,最后终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陈胜、吴广起义。‎ ‎ 二、陈胜、吴广起义 ‎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 ‎ 引导:萤同学们阅读第二个子目的内容,看看陈胜、吴广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 公元前209年,900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到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小队长陈胜和吴广设计杀死了押送的军官,号召大家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 ‎ 补充:由于起义首先发生在大泽乡,所以这次起义我们也称它为大泽乡起义。课本上有一幅《大泽乡起义》图。站在前面振臂高呼的人是陈胜,而跟在他后面紧握大刀的人则是吴广。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来扮演陈胜、吴广,重现一下当时陈胜、吴广是如何商议发动起义,又如何发动群众的。我和其他同学就来扮演穷苦百姓。 ‎ ‎(1)起义过程。‎ ‎ 讲解:起义发生后,起义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接连攻下了几座县城,在陈建立了政权,国号称为“张楚”。陈胜自立为王,并封吴广为假王,接着就派主力军向秦朝的都城咸阳方向进攻,一直打到咸阳附近的骊山。这把秦二世吓坏了,他急忙下令赦免当时在骊山修筑陵墓的几十万刑徒,将他们组织起来,配合秦军镇压这场起义。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不到半年,起义就被镇压下去,陈胜、吴广也相继被部下杀害。‎ ‎(2)意义。‎ 这次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却历来都为人们所称道。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它的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过渡:不错,这次起义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各地的农民并没有从此屈服。接下来是谁接过了起义的大旗呢?‎ 项羽、刘邦。‎ ‎ 2.项羽、刘邦起义。‎ ‎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 ①‎ ‎ ‎ ‎ ‎ 过渡: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在此过程中,有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就是巨鹿之战。这个战役里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成语?(破釜沉舟)‎ ‎②提问:这一战役中,项羽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当时的情况是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接近1:10的比例。按照常规的战术打,不大可能取得胜利,而项羽的做法是将他和士兵们的退路堵住了,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沙场。为了活命,将士们除了与敌人英勇战斗,别无选择。‎ 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起到以一挡十的威力。项羽在特殊的情况下,运用特殊的做法,应该说是非常高明的。‎ ‎③过渡:在项羽指挥巨鹿之战的时候,刘邦也没有闲着。他率兵一直打到咸阳。由于当时秦军的主力都在对付项羽,结果让刘邦捡了个大便宜,轻轻松松就攻陷了咸阳。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就这样走到了它的尽头。‎ ‎(2)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07年)。‎ 过渡: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秦朝灭亡后,两位农民军的领袖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由谁来称王呢?论实力吧,项羽确实比刘邦强大得多,但是他们又有个约定,谁先攻破咸阳谁就称王。虽然秦军的主力是给项羽的军队打败的,但是咸阳却是刘邦先攻下的,论理应该是刘邦称王。项羽当然不会甘心将宝座拱手相让。于是,为了争夺统治权,项羽、刘邦在秦朝灭亡后又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 三、楚汉之争 ‎1.讲解:之所以叫“楚汉之争”,是由于项羽原本就是楚国名将的后代,加上巨鹿之战后,他的威望和实力都大增,不但自封为西楚霸王,还封刘邦为汉王。因此,人们就把他们争夺天下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虽然战争初期项羽无论在实力上还是威望上都占据优势,但公元前202年却被刘邦在垓下之战中打败了。项羽在乌江边上自刎而死,刘邦则建立了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以及楚汉之争。其中,秦末农民起义是这节课的重点,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现在请同学们综合之前学习的内容,思考一下:楚汉之争与之前的农民战争在性质上是否相同?、(楚汉之争是项羽和刘邦争夺统治权利的斗争,因此算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斗争,而农民战争则是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残酷统治的战争)‎ 教学反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