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9.50 KB
  • 2021-10-26 发布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综合测试卷全套及解析(含期中期末测试卷)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综合测试卷全套及解析(含期中期末测试卷)‎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酝酿(niànɡ)  贮蓄(zhù)   粗犷(kuànɡ)  吝啬(sè)‎ B.花苞(bāo) 嘹亮(liáo) 应和(yìnɡ) 黄晕(yùn)‎ C.莅临(wèi) 看护(kān) 抖擞(shù) 卖弄(nonɡ)‎ D.朗润(rùn) 着落(zhuó) 水藻(zào) 静谧(mì)‎ ‎【点拨】A项,“犷”应读ɡuǎnɡ;C项,“莅”应读lì,“擞”应读sǒu;D项,“藻”应读z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 A.烘托  净默  澄清  呼朋引伴 B.喉咙  健壮  宽敞  淅淅沥沥 C.骄媚  响晴  地毯  温和舒适 D.风筝  慈善  肌肤  稀稀蔬蔬 ‎【点拨】A项,净—静;C项,骄—娇;D项,蔬蔬—疏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夜色如澜,璀璨的光环境与建筑整体完美融合,花枝招展。‎ B.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一年的行程。‎ C.桃花争先恐后地展开艳丽的花朵,一朵紧挨着一朵爬满了枝头。‎ D.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让人受不了啊。‎ ‎【点拨】“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香猪产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养殖培育技术,使香猪的死亡率比原来降低了两倍。‎ B.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纪元,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 C.人们不得不承认,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虽然学习的路途漫长而又崎岖,但是任何一切困难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点拨】A项,不合逻辑,“降低”后不能用倍数,可将“两倍”改为“一半”;B项,成分残缺,在“电影类型”后加“的空白”;D项,语意重复,“任何”与“一切”,去掉其中一个。‎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B.散曲是兴盛于明代的一种文体,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从《汉书》“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中可知。‎ D.“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杨柳风”指春风。‎ ‎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2分)‎ 46‎ 什么是美?不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沉稳的静景是凝固的美,欢快的动景是流动的美;整齐的直线是刚毅的美,优雅的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乡村是朴实的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7.古诗词默写。(6分)‎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诗人李白不仅喜好四处游历,还爱结交朋友,对朋友总是一往情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深切关怀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江淮实验中学七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活动一:猜谜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下面有三条谜语,请猜猜谜底分别是什么节气。(3分)‎ ‎①人离位心别愁 ②为官一世两袖风 ③大可不必害怕 ‎①立秋__②清明__③小寒 ‎(2)【活动二:补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围绕“二十四节气”这一主题,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下联:双手捧住炉中火,示例:明朝大寒 ‎(3)【活动三:探结果】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之后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材料二: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与天文、气象、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十四节气本为节令气候的标志,但后来融汇了祭祀、宗教、庆贺、游乐等内容,形成社群性的活动,演变为中华民族节日习俗的组成部分。‎ 示例一:二十四节气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示例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6分)‎ 草木恩典 李丹崖 ‎①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②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③另一个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④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孩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 46‎ 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⑤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草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诡异,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⑥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⑦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多了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⑧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⑨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培育了高雅,构建了和谐。‎ ‎⑩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____________,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恩典】旧指帝王按定制给臣子的赏赐。后泛指恩惠。‎ ‎9.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⑩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一岁一枯荣 B.城春草木深 C.道狭草木长 D.野火烧不尽 ‎10.赏析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 ‎“常常”表明作者经常这样做,“与众不同”表明在作者心目中,草木香味非常独特。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对草木清香的偏爱之情,也为下文情感升华做铺垫。‎ ‎11.第⑤段中加点的“轮回”一词具体指什么?请概括。(3分)‎ ‎“轮回”指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维生素。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吃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反过来,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 ‎12.通读全文,你认为草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恩典”?(3分)‎ ‎①草木是人类食材、药材的来源,滋养人们健康成长;②草木的香味、色彩能愉悦我们的心智;③草木所构建的大自然,让人们心思澄澈,回归本性,能给人们创作带来灵感。‎ ‎13.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恩典,请再列举一例并说说为什么。(3分)‎ 示例一:阳光,它给我们带来光明,让我们欣赏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__示例二:雨水,它滋润万物生长,为一切生命提供基础养分。‎ ‎(二)(13分)‎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46‎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③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是在几年后的一个下午。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自行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是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⑤如果说,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外,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耕耘、种植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更让这幅画图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⑥春天是丰富多彩、缤纷烂漫的代名词。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等具象春天的摄录和写真,也包括人与人之间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等抽象春天的乐享与滋润。‎ ‎⑦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一位女孩。“结对”的女孩内向而不善言辞。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叔叔!”她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⑧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就像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一样,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江南的春天,还是最美的呢!‎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27日,有删改)‎ ‎14.这篇散文主要描绘了三幅画面,请根据示例,给另两幅画面命名。(4分)‎ 第一幅画面:蛙鸣声声诵春图 第二幅画面:花浪滚滚绘春图 第三幅画面:爱心暖暖赞春图 ‎15.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油菜花比作金色的波涛,形象描写出油菜花的广袤无边,以及风吹花田的动态之美,赞美了春天的瑰丽雄奇与蓬勃生命力。‎ ‎16.如何理解“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3分)‎ ‎①映山红在春天开放,是春天的象征。②映山红是受资助的女孩的一片真心,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的感恩,让“我”感动于人心的美好。③映山红中映照出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的精神,而这份真情,让这个春天格外温暖。‎ ‎17.文章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 46‎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赞美了人与人之间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的精神。‎ ‎(三)(15分)‎ 秋的济南 付秀莹 ‎①到济南的时候,是十月底,秋已经深了。‎ ‎②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数星星。心想好雅致的念头,便兴冲冲地去了。当时节,山间层林尽染,斑斓绚烂,是秋的极致了。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随意散落着,不言不语。柿子树上还有柿子,一盏盏小灯笼似的,在秋阳里晶莹耀眼。有朋友忍不住淘气起来,爬上去摘柿子。不一会儿,果然捧了柿子过来,给我们吃。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群山寂静,天上有几块闲云,悠悠飞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 ‎③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山里的夜晚,已经有十分的凉意。夜空深邃,月亮圆圆的,好像是女子皎洁的脸。星星落落,却不太耀眼,许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月光汹涌,仿佛能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夜风拂过林木,萧萧飒飒,有无限的秋意。群山越发幽静了。月光满山,月色满怀。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澄澈清明起来。我们都不说话,生怕惊动了这清清的月色。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鸟,叫了一声,半晌,又叫了一声。‎ ‎④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过这么好的月亮了?‎ ‎⑤小时候乡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黄的。熏染了炊烟和鸡鸣狗吠,有人间烟火气,是可以亲近的。这山里的月亮,或许是因了泰山余脉嵯峨,另有一种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在这山林间隐居,或者随了嫦娥,到广寒宫里去。‎ ‎⑥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湖水清澈,更见深沉了。秋水长天,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别有一种寥落之美。岸上的杨柳倒是依然碧绿,依依垂下来,参差披拂,在风里蹁跹不已。隐隐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同啁啾的鸟鸣交织着,教人不免恍惚,这尘世间竟然有如此清雅所在,济南人实在是有福了。‎ ‎⑦弃舟登岸,来到芙蓉街,则是另一种味道了。据说,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早年间,这里曾是济南府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多深宅大院。岁月变迁,而今,这里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小吃街了。然而,芙蓉泉,她还在吗?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一个小院的墙根下。泉里倒还有鱼,活泼泼游动着,好像是芙蓉泉旧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种隐喻。时光如逝水。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 ‎18.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4分)‎ ‎①山里看月亮;②泛舟大明湖;③芙蓉泉寻踪。‎ ‎19.选文描写秋天济南的月亮的同时,在第⑤段又写到小时候乡下的月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小时候乡下的月亮与济南的月亮作对比,用小时候乡下的月亮的亲近来衬托秋天济南月亮的高洁清越,使人不免有点悲怀的感觉。‎ ‎2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叶子落下的情态比作“一场金色的急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在秋天的阳光下,风吹落叶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 ‎21.谈谈你对结尾“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一句的理解。(4分)‎ 芙蓉泉里的泉水见证着济南的历史变迁,济南历史变迁中“变”的是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风景”,“不变”的是济南厚重的文化积淀。‎ 46‎ 三、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________的心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告别小学时光,进入初中生活。成长路上,亲情、友谊、梦想,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茫、挫折,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滋味。‎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46‎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分歧(qí)   憔悴(jiāo)   祷告(tāo)   匿笑(nì)‎ B.菡萏(dàn) 侍弄(shì) 瘫痪(tān) 霎时(shà)‎ C.嫩芽(nèng) 诀别(jué) 攲斜(qī) 姊妹(zǐ)‎ D.粼粼(nín) 淡雅(yǎ) 徘徊(huí) 反悔(huǐ)‎ ‎【点拨】A项,“憔”应读qiáo,“祷”应读dǎo;C项,“嫩”应读nèn;D项,“粼”应读lín,“徊”应读huái。‎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信服  心绪  央求  并蒂莲花 B.遮蔽 絮叨 流转 暴怒无常 C.捶打 阴蔽 高洁 咄咄逼人 D.沐浴 烂漫 沉寂 泼泼洒洒 ‎【点拨】阴—荫。‎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B.这段话已经翻来覆去说过不知多少遍了,他还是没有明白。‎ C.表哥今年高考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大家都喜出望外。‎ 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 ‎【点拨】“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水平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点拨】A项,语序不当,将“讨论”和“聆听”调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可删去“使”;D项,并列不当,改为“……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参与了报道”。‎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__;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B.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C.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D.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6.古诗词默写。(8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借江南美景表达对个人身世的慨叹的诗句是:‎ 46‎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诗歌是深情的讴歌。诗词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观沧海》中曹操以大海自比唱出吞吐日月,奋发进取的壮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一腔思念之情寄与明月成就华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名著阅读。(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书名),作者是鲁迅。‎ ‎(2)文中的“他”指的是范爱农,他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的人。‎ ‎8.综合性学习。(6分)‎ 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示例:播下真心,让友谊之花开遍校园。‎ ‎(2)【探究发现】 阅读下面关于交友的名言名句,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 (2分)‎ 材料一:匹夫(平民,一般人)不可以不慎取友。‎ 材料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材料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走邪门歪道)、友善柔(谄媚奉迎)、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 示例:慎重交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3)【百家争鸣】互联网,尤其是 QQ 和微信的使用改变了很多人的交友方式。对于其利弊, 众说纷纭,班级为此准备开展一个辩论赛。如果你是正方,你认为网上交友有哪些好处? (2分)‎ 示例:扩大交友的范围,结交更多朋友;通过身处不同地域的网友,了解更多地区的风土人情,扩大知识面;对着看不见的网友,可以宣泄自己的烦心事,不会存在尴尬。‎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13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46‎ ‎(2)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11.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3分)‎ 写出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12.谢朗和谢道韫两人的“解答”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示例: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二)(15分)‎ 告母书 李真 亲爱的老妈:‎ 见信安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有些话我只能以这种稍显“愚笨”的方式来跟您说说。‎ 对不起,妈!我生病了,还是白血病。都说越努力越幸福,我也以为考大学,上研究生就能让您离幸福更近,可事实证明我的努力给这个家带来的只有磨难和绝望。‎ 我们家从来过得都不宽裕,如今因为我更是雪上加霜。四岁的侄子问他爷爷,为什么我们家的房子这么破?我们都知道原因却又不知如何回答。这三年来,若不是大家的救济和你们的坚持,我早已挥别了这个世界。时至今日,我觉得自己欠这个家和您一个交代。小时候哥他们“欺负”我的事仍历历在目,揍我是家常便饭,还常把我当店小二。很多时候您不但不帮我,还会嗔怪我爱哭,碰不得。若那时有人说我是充话费送的,我会毫不犹豫地相信。可如今的你们却是我最大的依靠。‎ 生病之初,大哥说一定要救我,义无反顾地拿出所有的积蓄,为我背负一身债,供我做骨髓移植,甚至怕嫂子反对而提出了离婚;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见我的声音;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我治病;怕你们照顾不好我,大哥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啊!‎ 从化疗到移植,再到感染和排异,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尽管竭尽全力依旧还是徘徊在生死边缘。这一病,不仅让我们掏空所有,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我们的精神也不断地游走在绝望与崩溃的边缘,身心俱疲。‎ 最近半年里几次三番的病危抢救,每一次我都觉得好累,累到不想坚持,只想解脱!那次昏迷,我真有种从未有过的舒适。可是突然间的意识又告诉我,这份舒适很可能换来的是你们永恒的痛。我可以坦然地接受病魔带来的一切苦痛,甚至死亡,却真的不敢看您和姐姐抱头痛哭后那无助而又无神的眼眸,那真是比用刀碎心头肉还要难受啊!‎ 生病的这三年里,您把我照顾得一丝不苟,为此所吃的苦,受的委屈早已超出了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每天医院、租房至少六趟行走却从不喊累;每天擦洗、消毒东西恨不能抠掉一层;我上学您陪我到学校;我住院您等我回家;爷爷过世,我们都没能回去相送……‎ 因为身体虚弱,您每天会给我擦拭身体和泡脚。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会突然红了双眼,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不敢想象在我面前佯装乐观坚强的您,在背后又难过成什么模样!在我病重、在我们走投无路、绝望至极之时,您只是握着我的手浑身颤抖不止,泣不成声,却依旧不忍开口说出“带你回家”几个字,只是委婉地问我有没有想见的人。‎ 46‎ 我知道,您已穷尽了毕生力气却始终换不回我一世安康;您努力了半生,却换来一波又一波的绝望;您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 我曾跟您说,爸妈不哭,咱们笑着回家;也曾告诉自己要笑着活下去。可是生活的玩笑这次开得太大了,大到像泰山压顶,大到只能任凭天意。‎ 您总说只要人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努力,想要的以后都会有;现在吃点苦以后就可以多享福……每次想起这些话都让我倍感骄傲,您虽然没学历,却比谁都活得有文化。‎ 您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勤劳自立,待人宽容;您身材瘦小,力量柔弱,却扛起了重如泰山的生活;您温柔善良,被生活蹂躏却从不抱怨和失了希望;您品行质朴却又韧如蒲条……就是这样的您,知道我们缺少很多,需要的更多,却也更知道什么对您自己才最重要。有渴求却从不贪心;简单朴素却又带给我披荆斩棘的勇气:就是这样的您,让我无从放弃自己……‎ 妈,我能在这跟您做些约定吗?无母不成家,为了这个家您得保重好自己;关于我,咱们努力就好,我不会遗憾和抱怨,您也不必自责;要乐观坚强地去享受生活,不纠结沉溺于过往。‎ 生活各有际遇,命运也自有其轨迹。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种自然法则而已。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因为我只是换个方式守在您身旁。‎ 谢谢你们的不离不弃!‎ 爱您的不孝小儿子敬上 ‎13.细读全文,从母亲爱儿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她是一位生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勤劳自立、宽容、细心、无私、坚韧、质朴、温柔、善良、睿智的母亲。‎ ‎14.结合语境,按要求作答。(6分)‎ ‎(1)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会突然红了双眼,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骨瘦如柴的身体比作艺术品,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在为“我”清洗身体时的小心谨慎。‎ ‎(2)就是这样的您,知道我们缺少很多,需要的更多,却也更知道什么对您自己才最重要。(联系全文,说说加点的“什么”具体指什么)‎ ‎“我”及家人的生命、健康。‎ ‎15.文章标题为“告母书”,作者却花了不少篇幅叙述母亲以外其他家人对“我”的关爱,请简要概括。(3分)‎ ‎①大哥为了救“我”,毫不犹豫地拿出所有积蓄供“我”做骨髓移植;②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到“我”的声音;③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我”治病;④怕其他人照顾不好“我”,大哥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⑤在医院,“我”昏迷时被抢救,姐姐和母亲抱头痛哭。‎ ‎16.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母爱和生命的感悟。(3分)‎ 示例:母爱是伟大的,母爱也是艰辛的。面对生命的残缺遗憾,我们既要珍爱生命,也要从容面对,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三)(14分)‎ 我的成功是父亲铲出来的 马云 ‎1964年9月10日,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 46‎ 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 母亲不无惋惜地对父亲说:“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父亲苦笑道:“那我就当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 有一天,父亲发现无论他对我唠叨什么,我都用学到的英语回敬时,他很有些大喜大悟:“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那好,你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会痛快!”实际上,父亲看到了我对英语有兴趣,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我用所学的只言片语与老外们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过瘾,学习英语越来越带劲了。‎ 从初中到高中,我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庸,唯有英语,我几乎包揽了大小英语考试的年级第一名。但这无法遮掩我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我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数学是倒数第一。‎ 高考落榜后,我和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保安。结果,表弟被录用了,我却因个头矮被淘汰。那时,我的心几乎被各种打击敲碎了。父亲见我意志消沉,悄悄找了个关系,让我替《山海经》《东海》《江南》三家杂志社蹬三轮送书。沉重的体力劳动让我渐渐麻痹掉高考落榜带来的痛,我甚至开始认为,这也许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父亲却像是一把铁锹,开始刻意铲凿我高考落榜的痛处,他对我说:“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来来回回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 父亲的话让我下了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我报了高考复读班。然而这次,我的数学只考了19分,总分离本科录取线相差140分。‎ 这回,我自己执拗地决定第三遍走高考的路!父亲是全家唯一没有反对的人,或许是我们父子俩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没招满,我终于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入英语专业。‎ 进入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我的闪光点。我专业成绩十分优秀,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毕业后,我因为英语的优势,被聘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并凭着独到的教学方法而当选1995年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随后,我作为英语翻译首次访问美国,从而得以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我很快组建了中国第一批网站之一的“中国黄页”。1999年,我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了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 短短十几年,我的生活仿佛是《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神话故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父亲用几十年的父爱一铲一铲为我开凿出了最宝贵的成功!‎ ‎(选自《演讲与口才·学生版》)‎ ‎17.说说文章标题“我的成功是父亲铲出来的”的含义是什么。(4分)‎ 父亲发掘出了“我”的闪光点,努力让“我”去做“我”感兴趣的事;激励“我”勇于超越自己,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18.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回答。(3分)‎ 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个充满父爱的人,是一个循循善诱,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加以培养的人,是一个善于激发孩子潜能的人。‎ ‎19.文章表达了“我”对父亲怎样的情感?(3分)‎ 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0.文章记叙“我”的成功之路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请写出表明这种顺序的词语或短语。(4分)‎ 顺叙。1964年9月10日、有一天、从初中到高中、高考落榜后、这回、进入大学、随后。‎ 46‎ 三、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46‎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确凿(zǎo)  惭愧(kuì)  搓捻(niǎn)  人迹罕至(hān)‎ B.书塾(shú) 叛逆(nì) 攒成(cuán) 疲倦不堪(kān)‎ C.秕谷(bǐ) 拼凑(còu) 笃志(dǔ) 一字不漏(lù)‎ D.模仿(mó) 涨红(zhànɡ) 感慨(ɡài) 恍然大悟(huǎnɡ)‎ ‎【点拨】A项,“凿”应读záo,“罕”应读hǎn;C项,“漏”应读lòu;D项,“慨”应读kǎ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坤士  绽开  暂时  废寝忘食 B.激荡  陌生  轻捷  人声顶沸 C.云宵  争执  和蔼  接然不同 D.倜傥  磕头  悔恨  油然而生 ‎【点拨】A项,坤—绅;B项,顶—鼎;C项,宵—霄,接—截。‎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B.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点拨】“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对于本地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点拨】A项,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转变”;C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有无”;D项,否定不当,可删去“防止”或“不要”。‎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_______;有时如漫天大雨,_______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________……‎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6.古诗文默写。(6分)‎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6‎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情于景,饱含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中相关文章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2分)‎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迎神赛会,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里。‎ ‎8.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中学开展以“书法名家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1)【书法欣赏】上面书法作品的字体是隶书(提示: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请你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中。(2分)‎ 博 学 笃 志 切 问 近 思 ‎(2)【活动宣传】为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示例:翰墨进校园,文化永流传!‎ ‎(3)【名家邀请】学校决定邀请市著名书法家陆先生到学校进行书法知识讲座,如果派你去邀请,你见到陆先生会怎么说?(3分)‎ 示例:陆先生,您好!我是市某中学的学生,为了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准备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届时想邀请您来我校进行书法知识讲座。您看可以吗?‎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3分)‎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饭疏食,饮水( 动词,吃 )‎ ‎(2)博学而笃志( 坚定 )‎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快乐 )‎ ‎(4)逝者如斯夫( 代词,这,指河水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46‎ 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要珍惜时间。‎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什么?(3分)‎ 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二)(17分)‎ 腕上茉莉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面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茉莉花不?新鲜的茉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是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黄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连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⑪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⑫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⑬‎ 46‎ 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⑭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3.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3分)‎ 点明行文线索;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对比。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老太太心灵的纯洁美好。‎ ‎15.谈谈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3分)‎ 因为女文友只是买了几串茉莉花,却换来了老太太的鞠躬礼,觉得承受不起、受之有愧;也因为对老太太充满了同情。‎ ‎16.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4分)‎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当文友说卖花老人是骗钱的,饭店老板严肃地告诉我们卖花老人的身份,表现饭店老板的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爱心)。‎ ‎17.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4分)‎ 茉莉花虽枯黄了,但余香仍在,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像茉莉花香一样浸润在“我”的心里。(两层含义,意思对即可)‎ ‎(三)(河北中考改编)(15分)‎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遥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的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走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妻,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妻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边割边做捆绳;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排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的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新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背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茬很低,麦穗拾得干净,奶奶露出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麦芒和灰尘。‎ 46‎ ‎⑥“婶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奶奶的话头,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米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挣个生计。‎ 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照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金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黝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奔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8.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妻的人物形象。(4分)‎ 生活简朴、善良厚道、勤劳肯干、技术过硬。‎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运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渲染天气的炎热,衬托麦客夫妻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 ‎20.文章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3分)‎ 称赞与羡慕之情。‎ ‎2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表达了对麦客品质的赞美,对远去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三、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________,这才是我的乐园》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她)的美德,或许是他(她)的睿智,或许是他(她)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46‎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花苞(bāo) 匿笑(lì) 黄晕(yūn) 踉踉跄跄(liànɡ)‎ B.感慨(kǎi) 拼凑(zòu) 澄清(chénɡ) 洗耳恭听(ɡōnɡ)‎ C.棱镜(lénɡ) 酝酿(niànɡ) 静谧(mì) 絮絮叨叨(xù)‎ D.攲斜(qī) 争执(zhí) 倜傥(dǎnɡ) 宽宏大量(hónɡ)‎ ‎【点拨】A项,“匿”应读nì,“晕”应读yùn;B项,“凑”应读còu;D项,“傥”应读tǎ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奥秘  企盼  荫蔽  疲蜷不堪 B.贮蓄  威慑  决别  截然不同 C.憔悴  辛辣  和蔼  拙拙逼人 D.吝啬  屋檐  鉴赏  喜出望外 ‎【点拨】A项,蜷—倦;B项,决—诀;C项,拙拙—咄咄。‎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他想不起把钥匙放在哪儿了,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 B.今天早晨雾很大,爸爸小心翼翼地开着车,低速行驶着。‎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美并不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作为中学生,朴素大方就是美。‎ ‎【点拨】“翻来覆去”形容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在此句中,与后面的“找了好几遍”语意重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倘若一个人心中没有国家和民族,那他还能找不到灵魂归宿,肩负不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吗?‎ B.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队战胜意大利队的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 C.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更有责任做好表率。‎ D.鲁滨逊是一个既聪明机智又坚强勇敢的人。‎ ‎【点拨】A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两个“不”;B项,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C项,并列不当,将“和”改为“等”。‎ ‎5.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6.古诗词默写。(5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6‎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观沧海》一诗中表现诗人旷达胸襟和宏伟抱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名著阅读。(3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出自《五猖会》;表现了作者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时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8.为增进友谊,让同学们尽快找到知心朋友,七(2)班班委会决定召开“结交新朋友”主题班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7分)‎ ‎(1)请你帮主持人拟写一段开场白。(2分)‎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离不开友谊,得一知己足矣。为了让大家尽快找到知心朋友,本班“结交新朋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班委会设计了以下活动环节,其中缺少一个互动环节,请你将其补充完整并作简要说明。(3分)‎ 主持人开场白→自我介绍→__________→老师点评→主持人总结 环节:畅所欲言 说明:志趣相同的同学形成小组,交流心声。‎ ‎(3)假设老师安排你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走到她的面前说:“林芳,你好,我是×××,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球迷。我们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多关照!”(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下面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字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游子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点拨】“小桥流水人家”反衬游子有家难回的悲苦之情。‎ ‎10.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孤寂愁苦,思念家乡。(“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也可)‎ ‎(二)(14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咏雪》)‎ ‎【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 46‎ 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俄而雪骤( 急 )‎ ‎(2)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13.语段【甲】中谢太傅更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3分)‎ 更满意“兄女”的答案。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14.语段【甲】中的谢道韫和语段【乙】中的黄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相同:都很聪明机智。启示:人的思维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要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乙文参考译文】黄琬小时候很聪慧,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下诏问他太阳被遮了多少。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太阳剩下的像月初的新月?”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这之后黄琼)认为他(黄琬)特别与众不同,非常喜爱这个小孙子。‎ ‎(三)(11分)‎ 穿西装的修车老爹 耶律忆 ‎①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邻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 ‎②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街坊邻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 ‎③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人来修,摊我一定得摆。你们要是嫌脏,我就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穿得体面点儿。”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④小区里的人路过都会好奇地看看,不少人还会说上几句风凉话:“都住这么好的小区了,竟然摆摊修车?这老头脑子肯定有毛病了……”可这丝毫没让父亲动摇,他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没有一个人光顾父亲的车摊,我也着急起来,可父亲总是笑,不说话。‎ 46‎ ‎⑤“大爷,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能帮忙看看吗?”这天,一个中年人领着小孩站在车摊前,他们的到来让父亲顿时来了精神。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修完之后,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看着孩子骑车远去的背影,他笑着说:“谁说我没有生意?”‎ ‎⑥自那以后,来找父亲修车的人多了,而且多是孩子们的车。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⑦陈老头修车摊渐渐在小区里出了名,有时甚至需要“排队挂号”。我家车库前的空地,也成了小区老人打发时光的好地方。几年下来,父亲的修车生意越来越好,我也替父亲高兴。‎ ‎⑧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父亲说:“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父亲说着,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 ‎⑨不由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挤火车回老家。站台上挤满了人,他会嘱咐母亲看好我,然后冲进拥挤的人群。等安顿好座位,他又忙着给我们打开水泡面,一路忙前忙后。‎ ‎⑩现在,我长大了,应该多多照顾父亲才是。可每次看着在职场拼搏的我,父亲总是说:“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和你妈养老不用你们操心。”如今,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是熬到晚上9点多才收摊,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骑3个小时车去城西最便宜的店进货,总是一年半载也不为自己添件新衣裳……‎ ‎⑪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当我嫌弃他摆车摊时,他又西装革履,把车摊装饰成为“花园”,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 ‎⑫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 ‎(选自《意林》2019年第5期,有删改)‎ ‎15.请根据小说情节,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2分)‎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老宅拆迁搬入复式洋房 自卑 ‎①父亲坚持小区摆摊修车 嫌弃 初期父亲车摊无人光顾 着急 父亲修车生意越来越好 高兴 父亲送“我”存折缓解压力 ‎②感动(感激、愧疚)‎ ‎16.文章第⑪段写到父亲“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根据你的理解,找出文中一处表现父亲这一“生活的艺术”的细节。(2分)‎ ‎①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②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③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④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⑤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⑥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答出一点即可)‎ ‎17.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并分析“修车老爹”的人物形象。(3分)‎ ‎①无私。“我”买洋房时,父亲把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后来又坚持修车,拿出20万元缓解“我”的生活压力。②勤劳。父亲在老宅的院子里已经摆了十几年的修车摊,现在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③友善。父亲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左邻右舍常在车摊前歇歇脚,聊聊天,下下棋。④细致。父亲把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父亲还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答出两点即可)‎ 46‎ ‎18.文章第⑫段写到“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请问“这样”是怎样?你认同父亲“这样”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这样”指的是为了子女一辈子辛苦劳作、默默奉献。认同或不认同均可。认同,这是中华文化中亲缘关系的体现;不认同,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子女也应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16分)‎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46‎ ‎19.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4分)‎ 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朋友因为女生的真诚深切而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 片断三: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20.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一枕”扣住了“夜”“不眠”,形象地写出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 ‎21.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3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表达“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 ‎22.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动作描写,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突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23.本文标题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标题含义的一项是( B )(2分)‎ A.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D.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点拨】A项只强调了感动影响的深远;C、D项只强调了此刻瞬间的感受。‎ 三、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的________点滴》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了无限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其实,你也可以……‎ 请以《我也可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46‎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派遣(qiǎn) 坍塌(tān) 晕眩(xuàn) 拈轻怕重(zhān)‎ B.硬朗(yìnɡ) 狭隘(ài) 怦怦(pēnɡ) 刨根问底(bāo)‎ C.瞬间(xùn) 呼啸(xiāo) 鄙薄(bó) 光秃秃(tū)‎ D.殉职(xùn) 水渠(qú) 隐秘(mì) 漠不关心(mò)‎ ‎【点拨】A项,“拈”应读niān;B项,“刨”应读páo;C项,“瞬”应读shùn,“啸”应读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热枕  凌乱  琢磨   冷冷清清 B.突兀  殖民  废墟   参差不齐 C.极端  溜达  酬劳   惊皇失措 D.纯粹  帐蓬  畏惧   麻木不仁 ‎【点拨】A项,枕—忱;C项,皇—慌;D项,蓬—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大自然中有些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楚。‎ C.他们响应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点拨】“见异思迁”指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属贬义词,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科学家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 B.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点拨】A项,成分残缺,可在“黑洞”后面添加“的照片”;C项,语序不当,将“使用”与“收集”调换位置;D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5.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________。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________。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________。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________。‎ ‎①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②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③无数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④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46‎ ‎6.古诗文默写。(8分)‎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语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诗人常有描写江河湖海的诗作。曹操面对萧瑟秋风,描写大海的辽阔壮美的诗句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王湾舟泊北固山下时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7.名著阅读。(2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描写的人物是阿长(长妈妈)。‎ ‎8.综合性学习。(7分)‎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仿照活动形式一,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举行读书报告会 活动形式三: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调查年份所占比例调查内容 ‎2017‎ ‎2018‎ ‎2019‎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 电脑阅读 ‎38%‎ ‎45%‎ ‎56%‎ 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 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要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好吗?‎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13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46‎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夫君子之行( 品德高尚的人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 ‎(3)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如果)不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明确志向,(如果)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1.作者在文中对儿子提出了怎样的告诫?(3分)‎ 只有注重道德修养,淡泊宁静,勤学立志,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2.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3分)‎ ‎①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间;②人应该有明确的志向和奋斗目标;③坚守自己的志向,淡泊名利。(围绕如何修身、治学、惜时、立志等方面谈即可)‎ ‎(二)(15分)‎ 走出青春迷茫 ‎①那一年,我们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压力陡然增大,乌云总是遮掩着太阳,阳光照不进心灵,青春一片迷茫。‎ ‎②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群无所事事的男生突然疯狂地爱上了足球。每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早半小时到校,畅快淋漓地踢上一场“早球”。上课却成了绝佳的“中场休息”,或假寐或小憩,窘态各异,但有一个步调是统一的:下课铃响,冲向操场,抓紧踢球,别无他想。‎ ‎③我们痴迷足球,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要为中国足球的腾飞而奋斗!‎ ‎④然而,在一个不见阳光的下午,我们的“足球梦”戛然而止了。戳破这个梦的是我们的班主任。那天下午上自习课,我们的守门员也许是太疲倦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的哄笑引来了我们的班主任……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默然捡走了我们的足球。我们在走廊里徘徊,在教室里踱步,行色恹恹,状如行尸。‎ ‎⑤忽然一个男生说:“再买一个不就得了。”于是全班男生集资,又买了一个足球。我们像爱护宝贝一样把它藏起来,趁老师不在时偷偷地踢。当然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第二个球很快也被班主任没收了。班主任正色警告:“事不过三!”梦想再一次破灭,男同学又陷入巨大的迷茫,精神萎靡。既然不让踢球,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所以只能打开课本,佯装学习,并且趁机偷瞄女同学。‎ ‎⑥那天早上,班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女生向同桌炫耀说:“我昨天去打网球了!”说完,就从包里掏出一个网球,扔向天空。旁边伺机而动的一大群男生一哄而上,大家一瞬间都被点燃了,围着球一阵乱踢,一起笑着,疯着。网球滚向了操场,人群自动地分成两队,比赛开始了,一个网球,想要接住都很难。我们却踢得起劲,一脚射门,球跑到裤兜里了。守门员摸遍全身才把球找到,大家笑成一团。此时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模样,不在教室里,不在校服里,就在此刻。‎ ‎⑦这个网球的归宿和前面两个足球一样,我们的哄闹惊动了班主任,网球又被没收了。班主任还声明明天晨操后要罚男生到操场跑圈。这一次的没收大家无法接受,不能踢球,甚至不能玩网球,那让我们玩什么呢?‎ ‎⑧第二天晨操后,所有男生都站立在操场上,却一动不动,用静默表达无声的抗议。班主任显然对这一幕有些吃惊,但她并没有发怒,而是开始和我们细细叙谈:“‎ 46‎ 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曾迷恋过琼瑶的小说。买过所有能买得到的琼瑶小说集,而且发誓要成为像琼瑶那样的小说家。结果呢,下课看上课也看,眼睛看近视了,镜片还越来越厚;成绩下降了,还没有一点反思的念头……人啊,年轻时迷茫,有青春力气,却找不到努力的正确方向;年老时清醒,却失去了青春力气,可能一事无成。真正懂得当下自己该想该做什么事了,你们就长大了。”‎ ‎⑨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就在那一瞬间,我们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我们迎着阳光齐步向跑道跑去。‎ ‎⑩从那以后,我们很少有人再逃课。我们这个班,创造了学校有史以来最高的高中录取率,我们的名字被学校骄傲地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 ‎13.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情节 老师的表现 ‎“我们”的心理或表现 踢第一个足球 ‎①默然收球 行色恹恹 踢第二个足球 正色警告 ‎②迷茫 ‎③踢网球 声明罚跑圈 无法接受 晨操风波 ‎④细细叙谈 醒悟 ‎1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班主任的话语”比作“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班主任的话语温暖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内心明亮,让我们走出了青春的迷茫。‎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第②段借用“早球”“中场休息”等足球术语,运用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形象描摹了一群执着于足球的男生形象。‎ B.第二个足球被没收后,“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表明了“我们”痴迷足球的理由是“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 C.第⑥段“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中,“开心”指网球游戏带来了快乐,“难过”指这样开心的时刻太少,爱玩的天性得不到充分释放。‎ D.全文的主要人物是班主任,正是由于班主任三次没收足球,罚跑圈,细心教育,学生才放弃足球,走出迷茫。‎ ‎16.请你结合文章主题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链接材料】‎ 近年来,很多学校开设了《生涯指导》校本选修课,生涯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确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一名生涯规划导师说:“生涯规划和理想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都需要有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不同之处在于生涯规划更注重目标与个人兴趣、性格特征和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匹配,注重实现目标的阶段性规划,所以生涯规划在目标的实现方面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 ‎(1)产生“青春迷茫”的原因是什么?(2分)‎ 原因:没有正确的奋斗目标(人生方向、生涯规划、人生理想)。‎ ‎(2)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走出“青春迷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途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合理规划阶段目标;③自我约束,自我激励;④学校引导:通过老师示范教育,《生涯指导》课程开设、活动创设等引领。(答出三点即可)‎ ‎(三)(15分)‎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 46‎ 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7.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3分)‎ 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18.本文第②③段,列举“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深受感动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一观点。(4分)‎ ‎19.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无用”的阅读的论述。‎ ‎20.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4分)‎ 示例:①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②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③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 三、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晴朗的傍晚,放学了,爸爸在校门口等着接我回家,我扑进爸爸怀里,‎ 46‎ 说:“我都一天没见到太阳了!”爸爸说:“阳光一直都在呀……”‎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46‎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污涩(sè)  一缕(lǚ)   嗔怪(chēng)  妄下断语(wànɡ)‎ B.叮嘱(zhǔ) 小凫(fú) 惩戒(chénɡ) 大相径庭(jīnɡ)‎ C.消耗(hào) 蜷伏(quán) 蹒跚(pán) 畏罪潜逃(qián)‎ D.怂恿(zònɡ) 羞怯(qiè) 迷惘(mánɡ) 神采奕奕(yì)‎ ‎【点拨】A项,“嗔”应读chēn;B项,“径”应读jìnɡ;D项,“怂”应读sǒnɡ,“惘”应读wǎnɡ。‎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红绫  哺乳  若有若无  怪诞不径 B.怅然  悲楚  狼吞虎咽  张牙舞爪 C.温训  顷刻  参差不齐  恋恋不舍 D.辩诉  预警  提心掉胆  哄堂大笑 ‎【点拨】A项,径—经;C项,训—驯;D项,掉—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2分)‎ A.想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B.他这次发言和上次比较,内容大相径庭。‎ C.越来越接近敌人的阵地了,指导员妄下断语,一声令下,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了上去。‎ D.“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做客《开讲啦》,九十高龄仍神采奕奕,演讲50分钟感动全场。‎ ‎【点拨】“妄下断语”指胡乱、随意地作出判断。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营造积极向善的文化氛围。‎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须而且急迫的。‎ ‎【点拨】A项,成分残缺,可删去“使得”;B项,两面对一面,可在“做出”前加“能否”;C项,搭配不当,可把第一个“营造”改为“建立”。‎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⑤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A.④②③①⑥⑤ B.④②①③⑥⑤‎ C.②①③④⑥⑤ D.②④①⑥⑤③‎ ‎6.古诗文默写。(8分)‎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人们常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6‎ ‎”两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 ‎(4)月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李白用“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之景;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向老友遥寄思念之情。‎ ‎7.名著阅读。(2分)‎ 他(孙行者)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 ‎(节选自《西游记》)‎ 孙行者为什么要推倒人参果树?最后又怎样救活了人参果树?请简述。‎ 偷吃人参果后无法忍受仙童毁骂;请观音菩萨施法救治。‎ ‎8.(原创题)江汉实验中学七年级(2)班开展以“关爱动物朋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为了营造本次活动的氛围,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示例一: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__示例二: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2)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概括这段信息的主要内容。(2分)‎ 大河网3月20日讯 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对于乱杀、乱食野生动物的行为分外厌恶。刘某某,在禁猎期用弹弓、钢珠捕猎国家保护动物斑鸠27只,已触犯刑法。3月11日,法院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刘某某非法狩猎罪刑事附带公益诉讼一案,当庭宣判判处被告人刘某某拘役四个月,同时判令刘某某赔偿国家资源损失8100元,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这是本市疫情防控期间首起非法狩猎罪刑事附带公益诉讼案件。‎ 刘某某非法狩猎27只斑鸠,被判拘役并赔偿国家资源损失。‎ ‎(3)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解读其寓意。(4分)‎ 示例:这幅漫画告诉人类:塑料垃圾已经成为海洋动物的杀手,人类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清理海洋垃圾,改变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12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原来 )‎ 46‎ ‎(2)一狼径去( 径直 )‎ ‎(3)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 ‎(4)止增笑耳( 罢了 )‎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着(屠户)。‎ ‎11.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狼阴险狡诈的一句是( A )(2分)‎ A.缀行甚远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①结尾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主题;②既是对狼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③狼虽然贪婪凶残,狡诈阴险,但在智慧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二)(15分)‎ 材料一:最近,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优秀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一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记者在调查时发现,目前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会把语文的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六年级的党子怡同学说:“我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课程几乎是排满的,好不容易盼来的周末也被妈妈替我报的数学提高班占用。别说安排时间专门学习语文了,连想歇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问题确实很严重,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甚至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一张字迹歪歪扭扭的请假条让老师哭笑不得:“亲爱的老师,我因感冒去看‘衣生’,3KU,老师。”很明显,“衣生”确实吓到了老师,3KU(THANK YOU)也让老师摸不着头脑,而经过多次纠正以后,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 材料二: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余光中 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每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字,不喜欢千古传诵至今的诗词歌赋,茫然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断流一样会凄然感慨,欲哭无泪。‎ ‎——杨启亮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就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雪雨芬 材料三:全球“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的深层次分析 近来,数家西方大通讯社和主流媒体从各自的角度发表长篇报道,聚焦全球范围的“汉语热”现象,掀起一波介绍“汉语热”的热潮。“汉语热”已经超越了语言版图,成为一种融合经济与文化的“全球现象”。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开汉语课的中小学更加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中国教育部日前发布了近5年来外国赴华留学生增两成的消息。‎ ‎“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经济层面的。十年前,外国人学汉语,也许大多是为去中国工作做实际准备;今天,他们学汉语,是看好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相信汉语作为强势语言的未来地位,以期搭上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46‎ 其次,是文化的期待。中国经济20多年以GDP年平均增长10%的高速发展,堪称奇迹。但须知:经济奇迹的背后,必有文化的支撑。只有以汉语为工具,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为依托,才能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把握先机。‎ 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在这一轮抢占先机的热潮中,自然有近水楼台之利。但在与外国人的竞争中,能否先得月,还要看他们在文化上下的功夫如何。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了解,补上文化课,堪称当务之急。‎ ‎13.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3分)‎ 示例:学生汉语学习状况堪忧 ‎14.阅读材料三,请问第二段、第三段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4分)‎ 不能。第二段从经济层面阐述“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的原因,第三段从文化层面阐述“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的原因,这是按照从经济到文化的顺序来写的,与上文“成为一种融合经济与文化的‘全球现象’”相照应。‎ ‎15.阅读材料三中画线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 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在这一轮抢占先机的热潮中,自然有近水楼台之利。但在与外国人的竞争中,能否先得月,还要看他们在文化上下的功夫如何。‎ ‎(1)“近水楼台”是指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因为生在华侨华人家庭,与祖国文化有比其他国家青年更多的接触和熏陶。‎ ‎(2)“先得月”是指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为依托,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把握(抢占)先机。‎ ‎16.读完上述三则材料,你对汉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分别有什么认识?(4分)‎ 材料一:要重视汉语学习,才能用汉语正确、流畅、优美地表情达意。材料二:汉语是母语,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材料三:学习汉语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15分)‎ 黄蜂筑巢 周涛 ‎①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②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③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④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⑤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⑥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⑦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⑧小家伙!‎ ‎⑨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46‎ ‎⑩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至今记得童年捅马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⑪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⑫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⑬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⑭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⑮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⑯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17.文中两次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①抓住扫帚尖 怜惜(不忍、同情)‎ 第二次 整理触须 ‎②怜爱(赞叹、赞赏)‎ ‎18.细细品味第⑤段画线句子,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优雅的形态,表现了黄蜂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 ‎19.“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①突出黄蜂对生的眷恋;②表现黄蜂面对死亡的平静与从容,表现作者的深情赞美;③首尾呼应,作者的情感逐渐加深,引发读者的共鸣。‎ ‎20.结合文章内容,请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4分)‎ 示例:①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②对生活要热爱;③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④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⑤人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三、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________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也许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架的好书,也许是你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陪伴你的一只小动物……‎ 46‎ 请以“我最好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若选题二,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46‎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缥缈(piāo) 滑稽(jī) 御聘(pìn) 疲倦不堪(kān)‎ B.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人忧天(qǐ)‎ C.较量(jiào) 女娲(wā)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 D.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 ‎【点拨】“和”应读h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巷湾  炫耀  掺和  神通广大 B.陈列  勋章  绵延  兴高彩烈 C.陛下  寂寞  气慨  灵机一动 D.泥潭  陈列  愚蠢  不可救药 ‎【点拨】A项,巷—港;B项,彩—采;C项,慨—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人生的航船不会一帆风顺,只要我们正视困难,敢于同风浪搏击,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C.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多多,派发了八大红包,让咱老百姓眉开眼笑。‎ D.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点拨】“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指故事情节。‎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童话大王”郑渊洁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特别重要,阅读是能够丰富孩子想象力的。‎ B.近日,全球首部童话主题超维度戏剧《彼得潘的冒险岛》在北京举行媒体专场演出,由此拉开该剧全国公演的序幕。‎ C.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一个人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点拨】搭配不当,将“赞誉”改为“反响”或将“引起”改为“赢得”。‎ ‎5.古诗词默写。(6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名著阅读。(4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这段文字节选自吴承恩(人名)创作的《西游记》(作品)。(2分)‎ ‎(2)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2分)‎ 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7.为了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正在开展“我爱文学”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46‎ ‎(1)【开卷有益】如果你是你班“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想从“开卷有益”的角度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请你拟写一段鼓舞人心的话吧。(2分)‎ 示例:读书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使平凡的生命变得高尚。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这次读书活动,体验美妙的读书之旅吧!‎ ‎(2)【好书推荐】在活动中,老师要求每人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你会推荐哪本书呢?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我推荐《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有十篇散文,这些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我们读这些散文,也可以体会到少年鲁迅心底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3)【读写联通】在读书交流班会上,同学们就“跟名家学作文”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能从名家的话中听出对写作有帮助的经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3分)‎ 甲同学——老舍说:“假如有个人告诉我们,他刚下过两次水,可是决定马上去参加国际游泳比赛,我们会相信他能得胜而归吗?不会!我们必定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拼命练习,不成功不拉倒。这样,你会有朝一日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我看,写作也是这样。”‎ 乙同学——莫言说:“一个孩子在初学作文的时候,应该反复地有意识地模仿名家,模仿得多了,自然文风就会像名家,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比如有很多中学生写的作文很像鲁迅的风格,因为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课文里比较多。”‎ ‎①写作文只有靠习作者勤动笔,下功夫练习,才能成功。②写作文可以从模仿名家作品开始。‎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4分)‎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身亡所寄( 无,没有 )‎ ‎(2)因往晓之( 告知,开导 )‎ ‎(3)终日在天中行止( 行动,活动 )‎ ‎(4)亦不能有所中伤( 伤害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46‎ ‎10.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4分)‎ 因为他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这则寓言嘲讽了对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瞎担心的人。‎ ‎11.文中的“杞人”和“晓之者”身上分别有什么可取之处?(4分)‎ 杞人: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晓之者:知识丰富,勤于探究,关心他人,热情、耐心地开导他人。‎ ‎(二)(15分)‎ 夜莺(节选)‎ 安徒生 ‎①有一位皇帝终于得到了那只据说是世界上最会唱歌的夜莺。‎ ‎②听夜莺唱得那么甜润,眼泪涌上了皇帝的眼睛,等到它的歌声变得更加动人,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时,泪水滚下了皇帝的脸颊。皇帝太喜欢它了,把它留在了宫中。‎ ‎③现在全城都在谈论这只了不起的鸟,两个人相遇时,这个说“夜”,那个就说“莺”,他们懂得其中的意思。因为大家开口就只谈夜莺。有十一个小贩的孩子取名“夜莺”,但是他们一个也不会唱歌。‎ ‎④有一天,皇帝收到了一个大包裹,上面写着“夜莺”两个字。‎ ‎⑤“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本写我们这只鸟的新书。”皇帝说。但拆开来一看,这不是书,而是一件装在盒子里的工艺品,一只人造的夜莺,看上去和活的一样,只是全身镶满了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给这只人造夜莺一上发条,它能唱得和真夜莺一样,尾巴还能一上一下地跳动,发出银色和金色的光。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缎带,上面写着:“您的夜莺不能和这只夜莺相比。”‎ ‎⑥“这只夜莺美极了。”看见的人都说,“如果两只夜莺能合唱,那将是多么好听的二重唱啊。”但是它们配合得不好,因为真夜莺自由自在的,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而人造夜莺只会唱圆舞曲。‎ ‎⑦“这不能怪它,”乐师说,“它唱得完全符合我的口味。”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再加上它看上去漂亮多了,因为它像手镯和胸针一样闪闪发光。它把同一首曲子唱上三十三遍而丝毫不累,人们还乐意听下去,但是皇帝说也该让真夜莺唱唱了。但是它上哪儿去啦?谁也没有注意到,它已经飞出了打开的窗子,回到它自己翠绿的林中去了。‎ ‎⑧“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 ‎⑨“不过我们到底有了一只最好的鸟。”一个朝臣说,接着大家要这只鸟再唱,虽然同一首曲子他们已经听到第三十四遍,但他们还是没有把它记住,因为这首曲子很难。乐师把这只鸟捧上了天,甚至认为它比真夜莺还要好,不仅它的衣饰和美丽宝石比真夜莺好,它的音乐才能也比真夜莺好。‎ ‎⑩“因为你必须认识到,我的陛下,对于一只真夜莺,我们永远说不出它接下去将唱什么,但是对于这只鸟,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可以打开它并加以说明,这样人们就明白圆舞曲的结构,为什么一个音符跟着另一个音符。”‎ ‎⑪“这正是我们所想到的。”大家回答说。接着乐师得到许可,下星期日要向公众展示这只鸟,皇帝命令大家必须到场听它唱歌。人们一听到它的歌唱都变得醉醺醺的。他们都说:“噢!”并且举起他们的食指,点着头。‎ ‎⑫但是一个听过真夜莺唱歌的穷渔夫说:“人造夜莺唱得的确好听,但是唱的曲子总是老一套,同时好像还缺了点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到底缺了点什么。”‎ ‎⑬‎ 46‎ 从此以后,真夜莺被驱逐出这个国家,这只人造夜莺被放在皇帝床边一个绸垫子上,用和它一起送来的金银珠宝围住它。‎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有删改)‎ ‎12.阅读全文,列举人们喜欢人造夜莺的原因。(4分)‎ ‎①漂亮,栩栩如生;②缀满宝石,金光闪闪;③能一直歌唱,不知疲倦;④唱的曲子是人们安排好的。‎ ‎13.阅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句中“只好”有什么意味?)‎ ‎“只好”暗示人造夜莺只会唱圆舞曲,不能配合歌唱,无法和真夜莺相比。‎ ‎(2)“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标志着皇帝对真夜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为下文真夜莺被驱逐出这个国家做铺垫。‎ ‎14.想象并描写第⑪段中人们听人造夜莺歌唱时“醉醺醺”的神态和动作。(3分)‎ 示例:人们听着人造夜莺歌唱,有的摇着脑袋,有的眯着双眼,脸上都流露出深深陶醉的模样。‎ ‎15.第⑫段穷渔夫觉得与真夜莺相比人造夜莺的歌唱“缺了点什么”,你觉得缺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示例:缺的是艺术的自由与内在的情感。因为人造夜莺虽然能精准地唱出曲调,但是它只是机械地演唱人们安排好的音符,并没有一种自由的生命力;而真夜莺唱的不仅是歌曲,更是内在的情感,比如,皇帝听真夜莺歌唱时会流下泪水。‎ ‎(三)(15分)‎ 金鱼马 郑渊洁 它是地球上唯一的一匹金鱼马。‎ 物以稀为贵,人类视它为无价之宝。冬天怕它冻着,夏天怕它热着。研究它的专家在5位数以上。为它拍电影、电视使用的胶片和录像带的总长度,使人类中最红的超级影星妒忌得死去活来。‎ 金鱼马能在大地上像马一样奔跑,也能在水里像金鱼一样游弋。看一次金鱼马表演,费用是6000美元。‎ 人类为金鱼马的传宗接代问题所苦恼,他们不惜耗费人力财力把地球像梳头那样几乎篦了一遍,愣是没有发现第二匹金鱼马。金鱼马的来历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大谜。专家们的目光最后不得不投向太空,他们推论说金鱼马是外星生物。‎ 其实,金鱼马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生物,土得掉渣儿。‎ 金鱼马本来是一匹普通的马。它觉得世界上千篇一律的马太多了,好不容易作为生命在地球上生存一次,与众不同和有自己的特色,才对得起这千载难逢只有一次的生命机会。‎ 这匹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金鱼。它喜欢金鱼那雍容高贵的风度和体态,决定把自己变成金鱼马——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生命形式。‎ 信念的魔力是所向无敌的。‎ 它坚信自己能成为金鱼马,它的头脑将它的这一信念,传达给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每一条神经、每一块肌肉,并且命令它们毫无保留地协作完成这一史无前例的转变。‎ 它丝毫不怀疑自己能成功。这是它成功的关键。‎ 在一个晴天的早晨,它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匹金鱼马。它至今还记得地球上的万物头一次见到它时的那种惊讶和喜悦。‎ 马们羡慕金鱼马的地位。它们赞赏 46‎ 金鱼马的运气好,哀叹自己的运气不佳。它们说上天偏心眼。它们只好认命。它们不敢想或不会想。‎ 上天在赐予每个生物生命的同时,还恩赐给它一项特异功能——敢想就成功了一半。可惜绝大多数生命只顾埋头活过程,忽视了上天对每一个生命的公平恩赐。‎ 金鱼马的生命是完整的。‎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使人类中最红的超级影星妒忌得死去活来。‎ 形容超级影星对金鱼马的羡慕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信念的魔力是所向无敌的。‎ 指这匹马想变成金鱼马的信念无比坚定,这种信念无往不胜。‎ ‎17.人类视金鱼马为“无价之宝”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①生活上对它极度呵护;②研究人数众多;③宣传近乎泛滥。‎ ‎18.马和金鱼本来是绝无可能结合的,但这匹普通的马凭什么就做到了呢?(3分)‎ 首先,这匹马敢想、会想;其次,这匹马信念坚定;再次,这匹马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成功;第四,付诸坚决的行动。‎ ‎19.这则童话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人要让自己的生命放出奇异的光彩,要敢于想象,要勇于创新,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 三、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观海,有的想去爬山;有的想去北京,有的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来,有的想去拥抱世界……‎ 请以《我想去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46‎ A.酝酿(liànɡ) 憔悴(qiáo) 威慑(shé) 咄咄逼人(duō)‎ B.凯歌(kǎi) 清冽(liè) 静谧(mì) 拈轻怕重(niān)‎ C.霎时(chà) 愕然(è) 喧嚣(xiāo) 参差不齐(cēn)‎ D.嗔怪(chēn) 蜷伏(juǎn) 绽开(zhàn) 恍然大悟(huǎnɡ)‎ ‎【点拨】A项,“酿”应读niànɡ,“慑”应读shè;C项,“霎”应读shà;D项,“蜷”应读q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搓捻  缭亮  霹雳  翻来复去 B.烘托  葱茏  询职  人迹罕至 C.优雅  伶仃  劫掠  沉墨寡言 D.宽敞  点缀  倜傥  妄下断语 ‎【点拨】A项,缭—嘹,复—覆;B项,询—殉;C项,墨—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几十年过去了,刘老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孙悟空是《西游记》塑造的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大英雄形象。‎ D.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点拨】“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可形容交响乐,使用对象错误。‎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D.通过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点拨】成分残缺,应删掉“通过”或“使”。‎ ‎5.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是那样的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6.古诗文默写。(5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鉴:镜子),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回答问题。(3分)‎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来。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46‎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来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 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从中取其一瓢,区别在于取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材料三:2019年4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以下是2017年与2018年未成年人阅读率的对比图:‎ ‎(1)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示例:读书要有所选择,应选择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 ‎(2)阅读材料三的图表,综合2017和2018年的数据,写出四条信息。(4分)‎ 示例:①2018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了7.8个百分点。②2018年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③2018年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④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示的画面。(2分)‎ 示例:潮水上涨,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生”“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深刻哲理。‎ 46‎ ‎(二)(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钟毓、钟会①少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③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④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⑤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①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②令誉:好的名声。③钟繇(yáo):三国时魏国相国。④敕:皇帝召见。⑤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 ‎(2)相委而去( 离开 )‎ ‎(3)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少年时 )‎ ‎(4)卿何以不汗( 出汗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道歉)。元方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钟毓、钟会)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13.用【甲】文原文填空。(2分)‎ 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表明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友人惭,下车引之”。‎ ‎14.【甲】【乙】两文都是写儿童的聪颖机智,【甲】文中陈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在他小小年纪却能反驳父亲的友人并指出友人的错误,【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兄弟二人在魏文帝面前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且语言风趣诙谐。(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乙文参考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名声。(钟毓、钟会)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晋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三)(16分)‎ 拾荒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46‎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5.参照下面的表述,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4分)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婆媳争吵,妥协寄居→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捐建学校,拾荒依旧。‎ ‎16.小说第⑫段中写道“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3分)‎ 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 ‎17.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示例一:动作描写。通过对拿钱的一系列动作的描绘(“咬、撕、揭”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以及王婆婆的善良仁爱。示例二:细节描写。通过“咬牙”“颤抖”“一层又一层”等细节的描述,_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和对钱的珍视。_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做“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表现了王婆婆的善良仁爱。‎ 46‎ ‎18.小说第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分)‎ 第②③段详细描述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表现王婆婆的善心;_第⑬段中,新教学楼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 ‎19.小说最后一句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3分)‎ 示例: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王婆婆的儿子儿媳与王婆婆争吵,让王婆婆寄居别处,丢弃了孝顺;④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四)(13分)‎ 薄荷 ‎①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②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③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④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⑤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⑥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⑦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⑧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不娇贵,好养得很。‎ ‎⑨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⑩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⑪之前,家里的窗台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⑫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⑬‎ 46‎ 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⑭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 ‎⑮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⑯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20.阅读全文,请筛选出薄荷的特点。(3分)‎ 宠辱不惊;清新,清静;好养,不娇贵。‎ ‎21.结合全文内容,表现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依次是漠视、厌烦(腻烦)、亲切、热爱(喜爱)。(3分)‎ ‎22.请简要分析第⑭段的作用。(4分)‎ 表明作者理解了小姨眼中光的意味,丰富了薄荷意象的内涵,升华了作者依恋故乡,向往清静、简单、素朴生活的主题。‎ ‎23.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3分)‎ 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过日子的方式。认同。慢节奏生活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或不认同。快节奏生活能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以《________依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4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