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69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共6套附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测试卷
(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酝酿(liànɡ) 黄晕(yùn) 棱镜(lénɡ)
B.莅临(lì) 镶上(xiānɡ) 高邈(miǎo)
C.粗犷(kuànɡ) 静谧(mì) 竦峙(sǒnɡ)
D.抖擞(sǒu) 着落(zháo) 澄清(chénɡ)
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朗润 吝啬 宛转 花支招展
B.肌肤 水藻 贮蓄 呼朋引伴
C.花包 嘹亮 绿萍 咄咄逼人
D.烘托 响晴 梦寐 枯滕老树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等,都已经盖上了柔软的雪被。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春》的学习,使我知道了写景散文的特点。
B.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雨的四季》的作者的家乡是四川的人。
D.同学们都喜欢《天净沙•秋思》一诗中描绘的意境。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的行文思路是盼春——绘春——赞春。
B.《济南的冬天》表达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
C.《雨的四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失望。
D.《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郊夕照图。
6.诗文默写。(5分)
(1)《观沧海》中借日月来抒发作者志向的名句是: , 。
(2)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次北固山下》中写乡愁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 。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选自《春》
【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高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选自《骆驼祥子》
7.下面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甲】段中“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
C.【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嗦”,写得准确,精彩。
8.【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 ”;【乙】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 。(各举一例)(4分)
9.【甲】段从视觉角度写雨,运用了一些表色彩的词语,它们是 、 、黄,给人一种清新温和的感觉;【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猛烈的词语是 、 。(4分)
10.“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字“掀”能否换成“撕”,为什么?(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3分)
看 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城边河畔的一排柳。乡下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仿佛听到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皆是。这时的乡村,像油画,是最有看头的。
②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③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车子在修得平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车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绵绵不绝。同行中一人问:“美吧?”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对
镜贴花黄”,我想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叶草……这一些,我多么熟悉!乡下是草们的天堂,草们是羊的天堂。小时养羊,天天提了篮子去挑羊草。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的呢,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秆,把篮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上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让他们看是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青草扔进去。大人问起,草呢?响亮地回答,羊吃了。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饿得直叫唤。
⑤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会半夜饿得直叫唤。我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同去的惊喜地叫:“羊哦。”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羊有什么看头?”莞尔。
⑥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白萝卜的花,是粉紫的,小蜜蜂们围着它嗡嗡,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它拍了一张照。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得像米粉。我拉近镜头,拍下那粒粉蓝。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儿。这野地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我想,这才是活着的真姿态吧。
⑦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这些养蜂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谢了,又将迁徙到他方,去寻找花开。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泊将贯串他们一生,他们幸福吗?我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满甜蜜芳香,想那里面该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我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
11.如果将本文标题改为“赏春”,你觉得如何?(4分)
12.请任选一个角度对文章第①段略做赏析。(5分)
13.第③段中加点的“掉进”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4分)
14.第⑥段描写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过这细微的花草,却看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试体会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5分)
15.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三、写作。(40分)
16.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二:从小学到初中,生活看起来简单平凡,实际上却也多彩多味,充满了酸甜苦辣……
请你从“酸甜苦辣”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味”,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酝酿(liànɡ) 黄晕(yùn) 棱镜(lénɡ)
B.莅临(lì) 镶上(xiānɡ) 高邈(miǎo)
C.粗犷(kuànɡ) 静谧(mì) 竦峙(sǒnɡ)
D.抖擞(sǒu) 着落(zháo) 澄清(chénɡ)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酝酿”的“酿”读“niànɡ”。C项,“粗犷”的“犷”读“ɡuǎnɡ”。D项,“着落”的“着”读“zhuó”。
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朗润 吝啬 宛转 花支招展
B.肌肤 水藻 贮蓄 呼朋引伴
C.花包 嘹亮 绿萍 咄咄逼人
D.烘托 响晴 梦寐 枯滕老树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花支招展(枝)”。C项“花包(苞)”。D项“枯滕老树(藤)”。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等,都已经盖上了柔软的雪被。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参考答案:B
解析:省略号与“等”字不连用,删去省略号或“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春》的学习,使我知道了写景散文的特点。
B.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雨的四季》的作者的家乡是四川的人。
D.同学们都喜欢《天净沙•秋思》一诗中描绘的意境。
参考答案:D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的行文思路是盼春——绘春——赞春。
B.《济南的冬天》表达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
C.《雨的四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失望。
D.《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郊夕照图。
参考答案:C
解析:《雨的四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命的追求。
6.诗文默写。(5分)
(1)《观沧海》中借日月来抒发作者志向的名句是: , 。
(2)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次北固山下》中写乡愁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 。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
参考答案:(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选自《春》
【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高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
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选自《骆驼祥子》
7.下面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甲】段中“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
C.【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嗦”,写得准确,精彩。
参考答案:A
8.【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 ”;【乙】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 。(各举一例)(4分)
参考答案:密密地斜织着 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或: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
9.【甲】段从视觉角度写雨,运用了一些表色彩的词语,它们是 、 、黄,给人一种清新温和的感觉;【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猛烈的词语是 、 。(4分)
参考答案:绿 青 箭头 瀑布
10.“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字“掀”能否换成“撕”,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不能。用“撕”略显闪电的威力小,只有用“掀”才能充分显示出闪电的气魄和威力。(或用“掀”更生动有力,形象传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3分)
看 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城边河畔的一排柳。乡下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仿佛听到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皆是。这时的乡村,像油画,是最有看头的。
②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③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车子在修得平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车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绵绵不绝。同行中一人问:“美吧?”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对镜贴花黄”,我想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叶草……这一些,我多么熟悉!乡下是草们的天堂,草们是羊的天堂。小时养羊,天天提了篮子去挑羊草。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的呢,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秆,把篮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上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让他们看是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青草扔进去。大人问起,草呢?响亮地回答,羊吃了。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饿得直叫唤。
⑤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会半夜饿得直叫唤。我看到
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同去的惊喜地叫:“羊哦。”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羊有什么看头?”莞尔。
⑥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白萝卜的花,是粉紫的,小蜜蜂们围着它嗡嗡,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它拍了一张照。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得像米粉。我拉近镜头,拍下那粒粉蓝。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儿。这野地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我想,这才是活着的真姿态吧。
⑦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这些养蜂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谢了,又将迁徙到他方,去寻找花开。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泊将贯串他们一生,他们幸福吗?我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满甜蜜芳香,想那里面该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我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
11.如果将本文标题改为“赏春”,你觉得如何?(4分)
参考答案:不好。因为“看春”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从而能客观地引领读者走进春天,春天美的感受由读者自己得出。若改为“赏春”,一个“赏”字就暗示了读者——春天很美,太直接,有先入为主的嫌疑。
12.请任选一个角度对文章第①段略做赏析。(5分)
参考答案:“零碎的”与“讲排场的”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乡下春天最有看头,从而引起下文到乡下看春天的叙述。
13.第③段中加点的“掉进”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4分)
参考答案:“汪洋”指的是无边无际的菜花地,句中的“掉进”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陶醉于菜花深处的情景,流露出对无边无际的菜花的喜爱之情。
14.第⑥段描写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过这细微的花草,却看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试体会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5分)
参考答案:无论卑微与否,细微的花草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言外之意是,人和这些花儿草儿一样,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认真地活着,就是美丽的人生。
15.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养蜂人的深深祝福之情。
三、写作。(40分)
16.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二:从小学到初中,生活看起来简单平凡,实际上却也多彩多味,充满了酸甜苦辣……
请你从“酸甜苦辣”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味”,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测试卷
(100分,9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狡猾(jiǎo) 安妮(ní) 争执(zhí) 感慨万分(kài)
B.屏息(píng) 须臾(yú) 倾向(qīn) 恍然大悟(huǎnɡ)
C. 时辰(chen) 威慑(shè) 搓捻(liǎn) 花团锦簇(chù)
D.模仿(mó) 绽开(zhàn) 纯真(chún) 不求甚解(shèn)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 )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kǎi( )万分。
(2)接着我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làn( )熟。
(3)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míng( )记在心。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花瓶是易碎品,害得我每次做清洁的时候,一靠近它就得小心翼翼的。
B.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线索。
C.大家都特别害怕严厉的班主任,只要他一讲课,整个教室都鸦雀无声。
D.难得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报告,我们一定得洗耳恭听。
4. 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5.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例句: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仿写: , ; , 。
6.综合性学习。(5分)
奇妙的语文魅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方便、快捷、高效率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热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的“绿色”的意思是 。(1分)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 (2分)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正、透明。
(3)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古诗文积累。
7.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每空1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从职务角度来描写了西湖早春美景。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8~11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卫灵公》)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 )
人不知而不愠( ) 四十而不惑(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二则“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B.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波,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C.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
D.第四则告诉我们,只要经常复习老师传授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11.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看,学与思是什么关系?结合自身加以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个鸡蛋的温暖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
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
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
从来的那天他就受歧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别的孩子全穿有牌子的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有人笑话他的破书包,他曾经哭过,可他没告诉过父母,因为怕父母伤心难过,因为这个书包还是妈妈狠下心给他买的。
对他最好的就是吴老师,吴老师总是鼓励他,笑眯眯地看着他,吴老师长得又年轻又漂亮,好多孩子都喜欢她。
圣诞节到了,所有孩子都给老师买了平安果,都是在那个最大的超市买来的。有包蛇果的,有包脐橙的,还有包苹果的。一个平安果便宜的要十块,贵的要几十块,他没有钱,他也不想和父母要钱,于是他煮了家里的一个鸡蛋送给了吴老师。
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那个鸡蛋,用一张好看的红纸包上。同学们问他,你包的什么?怎么这么小这么难看?他说,鸡蛋,送给吴老师的。
所有人都哈哈地笑着。他自卑地低下头,他想,送给老师,老师会不会也笑话他?
但想不到吴老师不但没有笑话他,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同学们,这是吴老师收到的最与众不同的礼物,这说明这个同学很有创意,其实不必给老师买什么平安果,有这份心老师就很高兴很激动了。”
⑨他哭了,觉得老师对他真好,他总以为自己是穷人的孩子会受到歧视,总以为自己没有尊严,但老师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老师还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⑩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们家很穷,她是个穷孩子,有一天,她的母亲带着她去给校长送礼,让孩子转到这个中心小学来,她的母亲把家里的唯一一只老母鸡送给了校长,那时的校长是村长的儿子,她和母亲说明了来意,并且把那只老母鸡送给了校长,校长说,谁要这东西?我们早吃腻了老母鸡,连小柴鸡都不爱吃了。
⑪那句话刺伤了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她们没有去成中心小学,小女孩还在她们村子里上小学,但她明白了自己应该发奋努力,年年考第一,最后,她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一中,后来,她又考上师范,在一所小学里教书。
⑫孩子们听完那个故事都很感动,吴老师说,那个女孩子就是我。
⑬他听了,眼里已经有了眼泪,没想到,老师也是穷苦孩子出身,老师也给人送过礼,而且被拒绝了!相比而言,他多幸福啊。
⑭老师说,同学们,大家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所以,这个鸡蛋是不是老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⑮大家都鼓起掌,而他趴在桌子上,哭了。
1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他自卑并且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4分)
13.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认为吴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4分)
14.选文第⑩⑪段从叙述顺序上来看属于什么顺序?有何作用?(4分)
1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那个鸡蛋,用一张好看的红纸包上。
(2) 他自卑地低下头,他想,送给老师,老师会不会也笑话他?
16.文章结尾写到“大家都鼓起掌,而他趴在桌子上,哭了”。请你揣摩他此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60字左右)(4分)
四、作文(40分)
17.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生命中有许多值得纪念的第一次,第一次学步,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受委屈,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表扬……
请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补充一个词也可以补充一个短语,通顺即可。
(2)昆虫学家法布尔在荒石园中寻找他与昆虫交流的乐趣,数学家华罗庚在数学题中享受验算数字的乐趣,晚年时的居里夫人在仰望星空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你的乐趣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乐趣》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100分,9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狡猾(jiǎo) 安妮(ní) 争执(zhí) 感慨万分(kài)
B.屏息(píng) 须臾(yú) 倾向(qīn) 恍然大悟(huǎnɡ)
C. 时辰(chen) 威慑(shè) 搓捻(liǎn) 花团锦簇(chù)
D.模仿(mó) 绽开(zhàn) 纯真(chún) 不求甚解(shèn)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妮”应为“nī”,“慨”应为“kǎi”;B项“屏”应为“bǐng”,“倾”应为“qīng”;C项“捻”应为“niǎn”,“簇”应为“cù”。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 )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kǎi( )万分。
(2)接着我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làn( )熟。
(3)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míng( )记在心。
参考答案:截 慨 烂 铭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花瓶是易碎品,害得我每次做清洁的时候,一靠近它就得小心翼翼的。
B.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线索。
C.大家都特别害怕严厉的班主任,只要他一讲课,整个教室都鸦雀无声。
D.难得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报告,我们一定得洗耳恭听。
参考答案:C
解析:C“鸦雀无声”的意思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形容非常安静。而前面说老师在讲课,前后矛盾。
4. 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A
解析:抓对应关系。“冬日”对应“饥寒交迫”,“阳光”对应“温暖””;“沙漠”对应“濒临绝境”,“清泉”对应“希望”;“歌谣”对应“慰藉”;“久旱”对应“心灵枯萎”,“甘霖”对应“滋润”。
5.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例句: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仿写: , ; , 。
参考答案: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撒下一片绿荫;生命是一束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6.综合性学习。(5分)
奇妙的语文魅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方便、快捷、高效率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热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的“绿色”的意思是 。(1分)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 (2分)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正、透明。
(3)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2分)
参考答案:(1)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
(2)示例:①辞职下海 下海:指经商 ②被迫下课 下课:指离开工作岗位 ③被老板炒鱿鱼 炒鱿鱼:指解除工作关系。
(3)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古诗文积累。
7.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每空1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从职务角度来描写了西湖早春美景。
参考答案:(1)禅房花木深 (2)老骥伏枥 (3)断肠人在天涯 (4)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8~11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卫灵公》)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 )
人不知而不愠( ) 四十而不惑( )
参考答案:通“悦”,愉快 旧的知识 生气、发怒 迷惑、疑惑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1)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2)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二则“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B.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波,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C.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
D.第四则告诉我们,只要经常复习老师传授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参考答案:D
解析:要复习旧知识能得到新的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
11.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看,学与思是什么关系?结合自身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学与思是辩证关系。如果只学不思,只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比如学游泳,如果只是站在岸上想怎样游,而不去做,即使想得头痛你也不会游泳。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个鸡蛋的温暖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
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
从来的那天他就受歧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别的孩子全穿有牌子的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有人笑话他的破书包,他曾经哭过,可他没告诉过父母,因为怕父母伤心难过,因为这个书包还是妈妈狠下心给他买的。
对他最好的就是吴老师,吴老师总是鼓励他,笑眯眯地看着他,吴老师长得又年轻又漂亮,好多孩子都喜欢她。
圣诞节到了,所有孩子都给老师买了平安果,都是在那个最大的超市买来的。有包蛇果的,有包脐橙的,还有包苹果的。一个平安果便宜的要十块,贵的要几十块,他没有钱,他也不想和父母要钱,于是他煮了家里的一个鸡蛋送给了吴老师。
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那个鸡蛋,用一张好看的红纸包上。同学们问他,你包的什么?怎么这么小这么难看?他说,鸡蛋,送给吴老师的。
所有人都哈哈地笑着。他自卑地低下头,他想,送给老师,老师会不会也笑话他?
但想不到吴老师不但没有笑话他,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同学们,这是吴老师收到的最与众不同的礼物,这说明这个同学很有创意,其实不必给老师买什么平安果,有这份心老师就很高兴很激动了。”
⑨他哭了,觉得老师对他真好,他总以为自己是穷人的孩子会受到歧视,总以为自己没有尊严,但老师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老师还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⑩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们家很穷,她是个穷孩子,有一天,她的母亲带着她去给校长送礼,让孩子转到这个中心小学来,她的母亲把家里的唯一一只老母鸡送给了校长,那时的校长是村长的儿子,她和母亲说明了来意,并且把那只老母鸡送给了校长,校长说,谁要这东西?我们早吃腻了老母鸡,连小柴鸡都不爱吃了。
⑪那句话刺伤了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她们没有去成中心小学,小女孩还在她们村子里上小学,但她明白了自己应该发奋努力,年年考第一,最后,她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一中,后来,她又考上师范,在一所小学里教书。
⑫孩子们听完那个故事都很感动,吴老师说,那个女孩子就是我。
⑬他听了,眼里已经有了眼泪,没想到,老师也是穷苦孩子出身,老师也给人送过礼,而且被拒绝了!相比而言,他多幸福啊。
⑭老师说,同学们,大家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所以,这个鸡蛋是不是老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⑮大家都鼓起掌,而他趴在桌子上,哭了。
1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他自卑并且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4分)
参考答案: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1分);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1分);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1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别的孩子全穿有牌子的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妈妈狠下心给他买的书包被笑话,说是破书包。(1分)
13.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认为吴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4分)
参考答案:有爱心,不势利:对穷孩子“他”最好的就是吴老师,鼓励“他”。说“他”送的鸡蛋是最好的礼物。教学有方,重视德育:抓住孩子送礼这件事讲故事引导孩子明白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要有尊严。(一点2分)
14.选文第⑩⑪段从叙述顺序上来看属于什么顺序?有何作用?(4分)
参考答案:插叙。插入吴老师小时送礼因礼轻被拒的经历,补充交代了吴老师夸赞“他”的礼物的原因。使内容更充实,情节更丰富。使吴老师有自尊、有爱心的形象更丰满。
1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那个鸡蛋,用一张好看的红纸包上。
(2) 他自卑地低下头,他想,送给老师,老师会不会也笑话他?
参考答案:(1)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准确传神地写出“他”对鸡蛋的珍视,对吴老师的敬爱。
(2)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他”的自卑,担心老师笑话“他”。
16.文章结尾写到“大家都鼓起掌,而他趴在桌子上,哭了”。请你揣摩“他”此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6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吴老师,谢谢您!谢谢您的故事。我虽然贫穷,但我再也不会自卑了。我要像您期望的那样,发奋努力,多考第一。我会有尊严地好好地活。(表达感激之情,表明决心)
四、作文(40分)
17.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生命中有许多值得纪念的第一次,第一次学步,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受委屈,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表扬……
请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补充一个词也可以补充一个短语,通顺即可。
(2)昆虫学家法布尔在荒石园中寻找他与昆虫交流的乐趣,数学家华罗庚在数学题中享受验算数字的乐趣,晚年时的居里夫人在仰望星空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你的乐趣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乐趣》为题写一篇作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绽开(dìng) 罕至(hǎn) 倜傥(tǎng) 逾矩(yú)
B.感慨(kǎi) 和蔼(ǎi) 惭愧(kuì) 锦簇(cù)
C.确凿(zuó) 油蛉(líng) 收敛(liǎn) 书塾(shū)
D.淋漓(línɡ) 啄食(zhuó) 奥秘(ào) 企盼(qǐ)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激荡 争执 盔甲 人声鼎沸 B.抵达 拼凑 欲望 小心翼翼
C.倘若 鉴赏 暖和 美不胜收 D.渊搏 质朴 搓捻 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B.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在大声朗读者。
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D.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2分)
(2)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
6.古诗词默写。(5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色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 (书名),作者是 。
(2)文中的“他”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8.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4分)
(1)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并写出活动的名称。(1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9.《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2分)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3)人不堪其忧。( )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1.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曲肱而枕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3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改动)
14.“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15.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16.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17.第⑯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18.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论语》的温度
于 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子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⑪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⑫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⑬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9.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2分)
20.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1.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慌”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3分)
22.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3分)
三、写作(30分)
23.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题目一:我的老师
题目二:那一次,我真________(补充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例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绽开(dìng) 罕至(hǎn) 倜傥(tǎng) 逾矩(yú)
B.感慨(kǎi) 和蔼(ǎi) 惭愧(kuì) 锦簇(cù)
C.确凿(zuó) 油蛉(líng) 收敛(liǎn) 书塾(shū)
D.淋漓(línɡ) 啄食(zhuó) 奥秘(ào) 企盼(qǐ)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绽”读zhàn;C项,“凿”读záo;D项,“淋”读lí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激荡 争执 盔甲 人声鼎沸 B.抵达 拼凑 欲望 小心翼翼
C.倘若 鉴赏 暖和 美不胜收 D.渊搏 质朴 搓捻 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D
解析:“渊搏”应为“渊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参考答案:C
解析:“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用于队员们,使用不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B.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在大声朗读者。
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D.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参考答案:B
解析:将顿号改为逗号。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2分)
参考答案: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2)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
参考答案: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6.古诗词默写。(5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色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峨眉山月半轮秋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应傍战场开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7.名著阅读。(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 (书名),作者是 。
(2)文中的“他”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参考答案:(1)《朝花夕拾》 鲁迅(周树人) (2)范爱农 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
8.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4分)
(1)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并写出活动的名称。(1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参考答案:示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2)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参考答案: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使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
示例二:《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伤悲。
示例三:《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留学时的老师。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鲁迅,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这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生活习惯、治学态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9.《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2分)
参考答案:儒 大学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3)人不堪其忧。( )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参考答案:(1)同“悦”,愉快 (2)我 (3)能忍受 (4)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11.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曲肱而枕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参考答案:D
解析:ABC三项的“而”都是表承接,D项“而”表转折。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答案: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参考答案: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3.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3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参考答案:(1)C (2)A (3)B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改动)
14.“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参考答案:示例:因为是“我”写的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女同事向“我”祝贺并要书,“我”把书送给她,但她却不爱书。“我”心疼自己的书,所以就把书偷回来了。
15.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偷书时的紧张与慌乱。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酸酸甜甜”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酸酸”是因为没有为自己的书找到懂它的人,让它受了“委屈”;而且为了它,“我”还当了一回“小偷”。“甜甜”是因为“我”的书又回来了,又恢复了原样,不用再受“委屈”了。
16.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描写(答“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亦可)。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我”修复书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
17.第⑯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参考答案:“我”想到这个忙碌的时代,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我”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恐怕找不到。
18.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3分)
参考答案:现象:传统纸质图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很多人沉溺于手机。看法示例: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个不好好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这种现象,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论语》的温度
于 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子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⑪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⑫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⑬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9.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2分)
参考答案:《论语》一书蕴含的道理。
20.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论语》具有永恒的价值。
21.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慌”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3分)
参考答案:平易近人的形象。
22.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内容上:概括了“我”阅读《论语》后的切身感受。
结构上: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三、写作(30分)
23.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题目一:我的老师
题目二:那一次,我真________(补充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例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殉职 (xùn) 狭隘(yì) 热忱 (chén) 鄙薄 (bó)
B. 纯粹 (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 灼热(zhuó) 滑稽 (jì) 恍惚(hū) 抽噎(yē)
D. 附和(hé) 呻吟(shēn) 晕眩(xuàn) 突兀 (w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挫
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2分)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创新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 / ③⑥⑦⑧ / ④⑨/⑩ B. ③⑤ / ①②④⑥⑨ / ⑦⑧⑩
C. ①③⑤⑦ / ②④⑥⑧ / ⑨⑩ D. ①②⑤⑥⑨ / ③⑦⑧ / ④⑩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6.综合性学习。(10分)
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4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3分)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8.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9.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10.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⑴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2)画横线句子⑵这句话采用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5分)
守 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 双腿开始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 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1.阅读文章第③—⑧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4分)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12.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
1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1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2分)
1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三、作文(40分)
20.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特别的经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殉职 (xùn) 狭隘(yì) 热忱 (chén) 鄙薄 (bó)
B. 纯粹 (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 灼热(zhuó) 滑稽 (jì) 恍惚(hū) 抽噎(yē)
D. 附和(hé) 呻吟(shēn) 晕眩(xuàn) 突兀 (wù)
参考答案:1.B 解析:A.“隘”应读ài; C.“稽”应读jī; D.“和”应读h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挫
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参考答案:2.C 解析:“烘堂大笑”应为 “哄堂大笑”,“惊慌失挫” 应为“惊慌失措”。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参考答案:3.C 解析: A.语义重复,“大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即可;B.不合逻辑,“防止”与“不要”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语义不符,应去掉“防止”或者“不要”; D.搭配不当,“发扬……产业”搭配不当,可将“发扬”改为“发展”。
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2分)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创新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 / ③⑥⑦⑧ / ④⑨/⑩ B. ③⑤ / ①②④⑥⑨ / ⑦⑧⑩
C. ①③⑤⑦ / ②④⑥⑧ / ⑨⑩ D. ①②⑤⑥⑨ / ③⑦⑧ / ④⑩
参考答案:4.B 解析:①管理 ②治理 ④推测 ⑥创新⑨减少都是动词,③昨天 ⑤汉语都是名词,⑦清楚 ⑧宽阔⑩懒惰 都是形容词。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参考答案:5.C.解析:《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6.综合性学习。(10分)
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4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3分)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3分)
参考答案: 6.(1)示例: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活动形式设计合理即可)
(2)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意思对即可)
(3)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答出网络阅读的不足,答出纸质阅读的好处,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参考答案:7.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两个方面来阐述的。
8.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8.内容上 ,阐述了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突出了文章中心;结构上,总结全文。
9.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参考答案:9.对比语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或“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好处: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10.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⑴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2)画横线句子⑵这句话采用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10.(1)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2)作者用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一组排比,议论得热情洋溢,增强了语言气势,收束非常有力。“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5分)
守 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 双腿开始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
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 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1.阅读文章第③—⑧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4分)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参考答案:11.发展: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的桃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石桥危在旦夕。
高潮:老葛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锯子锯树。
12.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12.①交代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做铺垫;③推动情节发展;④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1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参考答案:13.(1)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葛看到桃树卡在洞口时内心的震惊与担心,表现出形势的危急,以及老葛准确的预见性和强烈的责任心。
(2)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校长在听到老葛的要求竟然是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时,由不解到理解再到心生敬佩的心理变化过程。
1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14.“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守桥”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
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也
守住了内心这座“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
参考答案:15. 励:振奋 险:轻薄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参考答案:16.(1)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17.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8.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参考答案: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作文(40分)
20.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特别的经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基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基础知识积累(2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嗔怪(diān) 惩戒(chéng) 哺乳(fǔ) 凝望(níng)
B.怅然(chàng) 娱乐(yú) 怂恿(cóng) 懒惰(duò)
C.干瘪(biē) 雏凫(fú) 禁锢(gù) 匍匐(fú)
D.鸟喙(huì) 蜷伏(quán) 蹒跚(pán) 虐待(nü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有若无 提心掉胆 恋恋不舍 迫不急待
B.临风顾盼 普天同庆 畏罪潜逃 春寒料峭
C.神彩奕奕 大相径庭 据为己有 默默无言
D.妄下断语 怪诞不惊 怒气充天 旭日高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庆佳节,普天同庆,人们都沉浸在幸福的气氛中。
B.在农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老人的生活孤苦伶仃。
C.上课铃一响,老师叫同学们齐读,同学们便人声鼎沸地读起书来。
D.日本妄想将中国的钓鱼岛据为己有,中国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语言描写 )
B.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外貌描写 )
C.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心理描写 )
D.三妹常常取一条红带,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 动作描写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响。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铜仁的空气更加清新。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猫》这篇课文记叙“我”家里先后喂养的两只猫的特点和遭遇,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抚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B.《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和动物之间的几件趣事,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并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聊斋志异》。
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它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
7.综合性学习。(5分)
七年级(1)班开展“关注动物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欢迎你来参加。(2分)
(1)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2)你从下述材料中学到了什么?写出三点以上。(3分)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不同的狼来不停撕咬驯鹿,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
【材料三】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阅读郑振铎《猫》选段,完成问题。(10分)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8.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3分)
→ →无奈→
9.选文中的文字写“我开始觉得我错了”,“错”指的是 ,“我”认识到“错”的根据是
。(4分)
10.第三只猫的遭遇留给我们哪些启示?说说看法。(3分)
(二)阅读老舍先生的《母鸡》一文,完成问题。(11分)
母 鸡
老 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小雏鸡的鸡母亲。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一个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很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 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1.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3分)
(1)
(2)
(3)
12.文中“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令人生厌,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2分)
1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触?试把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出来。(3分)
三、古诗文阅读。 (16分)
(一)阅读《狼》,完成15~19题。(10分)
狼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止有剩骨 止:
(2)一狼洞其中 洞: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B.一狼得骨止 止有剩骨
C.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D.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又数刀毙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8.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9.从屠户与狼的较量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20.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1.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的《示儿》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能默写出来吗?(4分)
四、写作。(40分)
22.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请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注意:(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内容要真实。
(3)情感丰富,语言流畅。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基础知识积累(2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嗔怪(diān) 惩戒(chéng) 哺乳(fǔ) 凝望(níng)
B.怅然(chàng) 娱乐(yú) 怂恿(cóng) 懒惰(duò)
C.干瘪(biē) 雏凫(fú) 禁锢(gù) 匍匐(fú)
D.鸟喙(huì) 蜷伏(quán) 蹒跚(pán) 虐待(nüè)
参考答案:1.D 解析:A. “嗔”读chēn, “哺”读bǔ;B.“怂”读sǒng;C.“匍”读pú。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有若无 提心掉胆 恋恋不舍 迫不急待
B.临风顾盼 普天同庆 畏罪潜逃 春寒料峭
C.神彩奕奕 大相径庭 据为己有 默默无言
D.妄下断语 怪诞不惊 怒气充天 旭日高升
参考答案:2.B 解析:A.“提心掉胆”应为“提心吊胆”,“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C.“神彩奕奕”应为“神采奕奕”;D.“怪诞不惊”应为“怪诞不经”,“怒气充天”应为“怒气冲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庆佳节,普天同庆,人们都沉浸在幸福的气氛中。
B.在农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老人的生活孤苦伶仃。
C.上课铃一响,老师叫同学们齐读,同学们便人声鼎沸地读起书来。
D.日本妄想将中国的钓鱼岛据为己有,中国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参考答案:3.C 解析:“人声鼎沸”是比喻声音嘈杂,与语境不符。
4.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语言描写 )
B.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外貌描写 )
C.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心理描写 )
D.三妹常常取一条红带,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 动作描写 )
参考答案:4.A 解析:A项由“我想”可知是心理描写。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响。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铜仁的空气更加清新。
参考答案:5.A 解析:B.语序颠倒,应将“不仅……而且”领起的句子的位置调换;C.搭配不当,话语不能在心头回响 ,可将“心头”改为“耳畔”;D.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可以使”。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猫》这篇课文记叙“我”家里先后喂养的两只猫的特点和遭遇,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抚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B.《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和动物之间的几件趣事,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并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聊斋志异》。
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它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
参考答案:6.B 解析:A.“两只猫”错,应该为“三只猫”;C.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7.综合性学习。(5分)
七年级(1)班开展“关注动物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欢迎你来参加。(2分)
(1)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2)你从下述材料中学到了什么?写出三点以上。(3分)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
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不同的狼来不停撕咬驯鹿,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
【材料三】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参考答案:7.(1)示例: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
(2)学会团结;学会勇敢;学会合作;学会等待;学会不怕失败。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阅读郑振铎《猫》选段,完成问题。(10分)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8.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3分)
→ →无奈→
参考答案:8.愤怒 后悔 难过
9.选文中的文字写“我开始觉得我错了”,“错”指的是 ,“我”认识到“错”的根据是
。(4分)
参考答案:9.怪自家的猫偷吃了鸟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10.第三只猫的遭遇留给我们哪些启示?说说看法。(3分)
参考答案:10.示例:无论做了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二)阅读老舍先生的《母鸡》一文,完成问题。(11分)
母 鸡
老 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小雏鸡的鸡母亲。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一个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很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 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1.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3分)
(1)
(2)
(3)
参考答案:11.(1)喜欢乱叫或扯长了声如泣如诉。
(2)喜欢欺侮鸭子或其它母鸡。
(3)下蛋后喜欢发狂地叫。
12.文中“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2.是因为带了雏鸡的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13.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令人生厌,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2分)
参考答案:13.欲扬先抑。这样写一方面能更加突出作者对母鸡的赞美之情,使文章中心更加鲜明;另一方面,使文章行文有波澜,曲折有致。
1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触?试把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出来。(3分)
参考答案:14.示例:可怜天下父母心!连动物的母爱都如此伟大,更何况人呢!因此,我们要更加孝敬父母。
三、古诗文阅读。 (16分)
(一)阅读《狼》,完成15~19题。(10分)
狼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止有剩骨 止:
(2)一狼洞其中 洞:
参考答案:15.(1)仅,只。 (2)挖洞。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B.一狼得骨止 止有剩骨
C.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D.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又数刀毙之
参考答案:16.D解析:A.“敌”的意思分别是“攻击/敌人”;B.“止”的意思分别为“停止/仅,只”;C.“意”的意思分别为“神情,态度/企图,打算”。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参考答案:17.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18.说明了狼的贪婪,也说明了屠夫面对狼这样凶残的动物迁就退让策略失败了,同时照应上文的“缀行甚远”,为下文屠户的御狼、杀狼做铺垫。
19.从屠户与狼的较量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19.示例:像狼一样的愚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或: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20.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参考答案:20.C解析:原因分析有误,正确的原因应是诗人的报国之心。
21.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的《示儿》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能默写出来吗?(4分)
参考答案:21.①抒发了诗人抗金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感情。 ②《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写作。(40分)
22.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请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注意:(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内容要真实。
(3)情感丰富,语言流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赏赐(cì) 雕像(diāo) 头衔(xián) 庇护(pì)
B.聘请(pìn) 称职(chènɡ) 钦差(qīn) 妥当(tuǒ)
C. 澄澈(chénɡ) 愚蠢(yǔ) 炫耀(xuàn) 爱慕(mù)
D.勋章(xūn) 开辟(pì) 掺和(chān) 较量(liànɡ)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天马行空(形容使人想象不受拘束,气势豪放)
B.御聘(皇帝请的)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C.澄澈(清澈透明)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D.华盖(好看的盖)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不停地眨巴着眼睛。
C.为了节约成本,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用一些非法化学添加剂夺走了千万人的健康,这真是骇人听闻。
D.为节约用水,日前,市政府向下属各基层单位呈报了《关于对水资源管理秩序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B.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C.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D.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
B.《女娲造人》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那些富贵人是女娲亲手捏成的。
C.《天上的街市》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天街的美好图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坚信光明一定到来。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7.古诗文默写:(7分)
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
⑵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⑶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 ”两句表达了自己年迈体衰,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⑷《潼关》中谭嗣同用“ , ”两句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8.名著阅读题:(3分)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__,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皇帝的的新装》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0.“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1.大臣们、皇帝和百姓们不敢承认自己看不见新衣服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2.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事实,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9分)
“六一”到了,天神接三个孩子到天上玩,还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天神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
第二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天神问:“怎么?难道你们的星期天是黑色的?”“嗯。每个星期天都要补课,作业特多!”
第三个孩子不表态,好半天好半天才苦歪歪地说了一句:“多想――我想当爷爷!”天神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什么?你说什么?”“爷爷能养花,能钓鱼,能下棋,爷爷从来都不做那么多的作业!”
天神明白了,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原来,人间的孩子并不快乐……
13.这三个孩子有没有共同的心愿?如果有,这个共同的心愿是什么?(3分)
14.第二个孩子的心愿是:“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这里“绿色”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星期天是黑色的?(3分)
15.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后面问题。(9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⑶ 有闻而传之者 ( ) (4) 闻之于宋君(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8.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8分)
枭(xiāo,猫头鹰)逢鸠(斑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当地人)皆恶(wù)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1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我将东徙( ) (2)乡人皆恶我鸣( )
(3)子将安之( ) (4)以故东徙( )
20.给下面的句子用“/”断句(断两处)(2分)
不 能 更 鸣 东 徙 犹 恶 子 之 声
21.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 (2分)
四、写作。(40分)
22. 同学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身手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现在就实现你的愿望,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请你将愿望通过想象,在自己的作文中实现吧。
请以“假如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你想象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成一篇发挥想象的文章。
3.想象要大胆,情节要合理,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10分)
23.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他的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其中财主李富贵赞助了很多资金,就要给凉亭取名为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叫他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并吟出一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
请你在A、B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4分)
A B
24.古诗赏析: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⑴ 诗歌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3分)
⑵ “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用得特别好,请赏析。(3分)
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赏赐(cì) 雕像(diāo) 头衔(xián) 庇护(pì)
B.聘请(pìn) 称职(chènɡ) 钦差(qīn) 妥当(tuǒ)
C. 澄澈(chénɡ) 愚蠢(yǔ) 炫耀(xuàn) 爱慕(mù)
D.勋章(xūn) 开辟(pì) 掺和(chān) 较量(liànɡ)
参考答案:1.D 解析:A项,“庇”读 bì;B项,“称”读chèn;C项,“愚”读yú。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天马行空(形容使人想象不受拘束,气势豪放)
B.御聘(皇帝请的)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C.澄澈(清澈透明)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D.华盖(好看的盖)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参考答案:2.D解析:“华盖”指古代帝王出门时,张在头顶上或车上的华丽的伞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不停地眨巴着眼睛。
C.为了节约成本,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用一些非法化学添加剂夺走了千万人的健康,这真是骇人听闻。
D.为节约用水,日前,市政府向下属各基层单位呈报了《关于对水资源管理秩序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
参考答案:3.D 解析:“呈报”的意思是用公文报告上级。句中的“市政府”是“各基层单位”的上级,因而不合适,可改为“下发”。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B.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C.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D.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参考答案:4.D 解析:“抓”后应是逗号。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
B.《女娲造人》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那些富贵人是女娲亲手捏成的。
C.《天上的街市》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天街的美好图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坚信光明一定到来。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
参考答案:5.C 解析:A项,《伊索寓言》的作者不是伊索,是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B项,“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是错误的。D项,与课文内容不符。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主宾搭配不当,应去掉“的人”。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策划与开展”。C项,缺少宾语,在“智慧”后加“的人”。
7.古诗文默写:(7分)
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
⑵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⑶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 ”两句表达了自己年迈体衰,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⑷《潼关》中谭嗣同用“ , ”两句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参考答案:7.(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何当共剪西窗烛(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4)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8.名著阅读题:(3分)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__,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8. 菩提祖师 定海神针 斗战胜佛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皇帝的的新装》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参考答案:9. 皇帝“穿”新装游行,最后被小孩揭穿新装的骗局。
10.“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0.动作描写,描写皇帝扭捏造作的丑态,表现了他虚伪的个性。
11.大臣们、皇帝和百姓们不敢承认自己看不见新衣服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1.怕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或者不称职的人。
12.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事实,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2.意在赞扬孩子天真纯洁的童心,也希望成人向孩子学习,永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9分)
“六一”到了,天神接三个孩子到天上玩,还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天神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
第二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天神问:“怎么?难道你们的星期天是黑色的?”“嗯。每个星期天都要补课,作业特多!”
第三个孩子不表态,好半天好半天才苦歪歪地说了一句:“多想――我想当爷爷!”天神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什么?你说什么?”“爷爷能养花,能钓鱼,能下棋,爷爷从来都不做那么多的作业!”
天神明白了,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原来,人间的孩子并不快乐……
13.这三个孩子有没有共同的心愿?如果有,这个共同的心愿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3。有。这个共同的心愿是不做繁重过多的作业。
14.第二个孩子的心愿是:“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这里“绿色”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星期天是黑色的?(3分)
参考答案:14、自由自在,充满活力,充满趣味。因为每个星期天都要补课,作业特多。
15.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5、原来,人间的孩子并不快乐。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后面问题。(9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⑶ 有闻而传之者 ( ) (4) 闻之于宋君( )
参考答案:16.(1)到,等到 (2)讲述 (3)听说 (4)使知道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参考答案:17.寻到的消息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知道。
18.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8.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8分)
枭(xiāo,猫头鹰)逢鸠(斑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当地人)皆恶(wù)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1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我将东徙( ) (2)乡人皆恶我鸣( )
(3)子将安之( ) (4)以故东徙( )
参考答案:19.(1)迁移 (2)厌恶 (3)哪里 (4)向东
20.给下面的句子用“/”断句(断两处)(2分)
不 能 更 鸣 东 徙 犹 恶 子 之 声
参考答案:不 能 更 鸣/ 东 徙 /犹 恶 子 之 声
21.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 (2分)
参考答案:21.有缺点或错误不要回避,更不要责怪别人。(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40分)
22. 同学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身手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现在就实现你的愿望,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请你将愿望通过想象,在自己的作文中实现吧。
请以“假如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你想象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成一篇发挥想象的文章。
3.想象要大胆,情节要合理,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不少于500字。
22.[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的作文,题目上要补充的是“我”对现实中本不存在的情况或者无法实现的愿望的假设。文章的重点要放在对假设对象的具体描述上。写作时要以生活为基础,大胆展开想象,拓展选材的空间。那么要从哪些角度来选材呢?(1)日常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暂时还没有能力解决。想象一下,你会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解决后的情景是什么样子呢?(2)其他事物。既然是假设,我们当然可以抛开自己人类的身份,设想自己成为一只鸟、一片云、一座山、一条河流……你可以让自己变成现实世界里存在的任何事物,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3)社会环境。今天的世界,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饥饿和贫穷,有硝烟和炮火,大自然中还有亟待拯救的植物、濒危的动物,日益恶化的环境,当然或许你正生活在被大人整天管教的压抑环境里……假如依你心愿,你想有什么样的本领或超凡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拓展“假如”的范围后,还要注意运用合理方式,展开具体的描述,要避免想象中的“假、大、空”,脱离生活实际。
附加题:(10分)
23.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他的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其中财主李富贵赞助了很多资金,就要给凉亭取名为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叫他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并吟出一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
请你在A、B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4分)
A B
参考答案:23.A且停亭 B且停停
24.古诗赏析: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⑴ 诗歌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3分)
⑵ “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用得特别好,请赏析。(3分)
参考答案:24. ⑴江、鸟、山、花,清澈、洁白、碧绿、红艳。
⑵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这就将花的颜色写活了,像燃烧一样,有动感,更突出了花的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