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90 KB
- 2022-04-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杜甫这就是杜甫他的诗多沉郁顿挫。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你还知道吗?自称“少陵野老”"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
你还知道吗?“李杜”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因为杜甫曾任左拾遗(唐代言官,职掌规谏朝政缺失),故而被称为杜拾遗。杜甫做过的最高官职是工部侍郎(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因而称之为杜工部。
你还知道……1500《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写作背景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天宝之乱”原因:经济、阶级、朝廷内部、民族矛盾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天宝十五年洛阳大燕皇帝元圣武公元756年李亨灵武即位唐肃宗
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可是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眼前的春景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课文P96注释9、10另一解:花、鸟因感时恨别而溅泪、而惊心——由于战乱,都城破败,花儿、鸟儿仿佛因感叹时事、痛恨世间离别而落泪、而惊心。无论是“触景生情”,还是“移情于景”,都抒写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绵数月不断,一封家信抵得上万两黄金。夸张对战争的痛恨,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头发早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寥寥十字,勾画出一个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一个“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越来越深了。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
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动动脑,你就会成功!拓展: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动动脑,你就会成功!
再见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钱塘湖春行》 (2022-04-011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列夫托尔斯泰》2022-04-013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曲五首 赤 2022-04-0110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云南的歌会 (6)_2022-04-011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雪 (16)_鲁教版2022-04-011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022-04-011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雪 (4)_鲁教版2022-04-013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醉翁亭记 (17)_鲁2022-03-312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阿里山纪行》 (2022-03-312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背影》 人教版2022-03-3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