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 MB
- 2022-04-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九、十章青藏地区我国的海洋国土1.(2017齐齐哈尔)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D)A.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青藏地区【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地理特征。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青藏高原。(2017常州模拟)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2~3题。2.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A.有丰富的冰雪融水,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C.面积广大,种植业分布范围广D.地面崎岖,沟壑纵横【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点。青藏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由于地势较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面积广大,但是地势高峻,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3.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D)A.接近河流,取水便利B.城镇沿河分布,地形平坦C.河网密集,水运便利D.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城镇分布的影响。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肥沃,有充足的灌溉水源,适宜耕作,因此人口、城镇也比较集中。4.(2017沈阳)能够正确反映青藏地区地理景观和农作物的一项是(D)A.千沟万壑水稻B.沃野千里玉米C.低山丘陵小麦D.雪山连绵青稞【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地形特点及农作物类型。青藏地区主要部分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主要的农作物是耐寒的青稞。(2017三明模拟)下图是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图中著名建筑是(A)A.布达拉宫B.明清故宫C.中华门D.土楼【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图中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同时也是拉萨的象征。6.本区主要民族和传统主食是(A)A.藏族、糌粑B.傣族、米饭C.满族、馒头D.维吾尔族、馕饼【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民族和传统主食。青藏地区主要民族是藏族,传统主食是糌粑。7.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重要的河谷农业区,主要原因是(C)A.河网密布,水源充足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D.昼夜温差大,作物品质优良【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农业区的分布。青藏高原气候高
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为典型。8.(2017青岛)暑假中乘火车从青岛到拉萨旅游,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理由,正确的是(A)A.带上厚衣服——当地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B.了解当地风俗——观摩藏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C.查铁路图——经过胶济—京沪—沪昆—青藏铁路到达拉萨D.熟悉基督教的教义——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习俗【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风俗习惯、交通路线等。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去拉萨应带上棉衣或羽绒服;去西北地区应该了解蒙古族的赛马、射箭、摔跤等知识,可观摩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节;查铁路图经过胶济—京沪—陇海—兰青—青藏铁路到达拉萨;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信仰佛教。9.(2017苏州)读图,关于图中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被誉为“中华水塔”②我国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③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④位于青藏高原南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该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17东营)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10~11题。
10.“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C)A.1月B.4月C.7月D.11月【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丰水期。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中华水塔”河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7月,该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多。11.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A)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特征。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12.(2016济南模拟)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图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B)A.a河是黄河,注入黄海
B.b河是我国第一大河,且水能丰富C.c河流经东南亚,注入印度洋D.三条河流的中下游航运发达【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概况。a是黄河,注入渤海;c是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黄河中下游为地上河,航运不发达;b是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水能丰富。13.(2015呼伦贝尔)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人为原因有(C)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冰川逐年萎缩③过度放牧④乱采滥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造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人们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导致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湿地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①、②为自然原因。14.(2017娄底)纪录片《航拍中国》以航拍俯瞰视角,呈现祖国大地无与伦比的美∶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四季轮转,冰火交融……“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见证我国蓝色海疆广阔,保卫的责任重大,如我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就分布在(D)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15.(2017新疆)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A.台湾岛B.海南岛C.秦明岛D.香港岛16.(2017贵港模拟)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下列措施可取的是(A)A.增加海洋养殖B.大量开采海洋油气资源C.增加海洋捕捞量D.陆源污染物尽量排放到海里17.(2016德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D)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我国的近海渔业面临着资源衰竭的局面,应增加海洋繁殖,减少捕捞海洋鱼类,并非禁止;沿海大陆架石油资源可以合理地开发但不宜大量开采;我国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要防止海洋污染。18.(2017益阳)阅读青藏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6午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材料二:青藏地区图。(1)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是藏袍,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2)图中A是黄河(河流),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在此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3)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其实这条神奇的“天路”D指的就是青藏铁路。(4)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BA.河谷地带地形平坦B.海拔低,气温高C.光照充足D.有灌溉水源(5)如何贯彻习总书记强调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保护生态环境;工业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农业上少用农药化肥,合理发展农业;政府宣传与立法等。19.(2017岳阳)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在一次跨海区训练中,沿台湾东面海域南下。读此次航行路径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跨海区训练,依次跨越了渤海、黄海、东海、西太平洋和南海。(2)这次训练,先后经过的海峡有宫古海峡、巴士海峡。(3)列举图中我国两个邻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任答二个,回答越南、缅甸、老挝、蒙古、俄罗斯不给分)。(4)目前,①岛的主导产业类型是什么?说出其形成原因。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教育发达,海港众多交通便利(人口较多市场广)(5)概括高新技术在航母建造和航行中的作用。航母建造中,如特种钢材的制造,信息化管理的仪器仪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舰载机的起降设备,精确计算建造航母所需各种材料的用量等等都需要高新技术;在航母航行中,无线通讯技术可以方便沟通;GPS可以精准定位,使航母不偏离航向等。(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 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下第八章不同2022-04-0111页
- 山东省东营市2012年中考地理真题试2022-04-0110页
- 中考地理总复习:(8年级上册)第7章认识2022-03-312页
- 四川省泸州市2012年中考地理真题试2022-03-316页
- 中考地理总复习:(7年级上册)第3章天气2022-03-313页
- 中考地理总复习:(7年级下册)第8章东半2022-03-314页
- 中考地理总复习:(7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2022-03-315页
- 中考地理总复习:(7年级下册)第10章极2022-03-312页
- 中考地理总复习:(7年级上册)第4章居民2022-03-312页
- 中考地理总复习:(7年级上册)第1章地球2022-03-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