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 MB
  • 2022-04-01 发布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8)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94岁高龄的冰心决定写一部纪念甲午海战一百周年的作品,她搜集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中国海军史》,还请来了海军官兵为她讲解相关情况。可是,冰心竞没有写成——因为哭。每次提笔。她便大哭,哭得完全不能写。舒先生说,他从来没有见到那样的大哭,那真是悲痛欲绝痛彻心肺。为什么呢?因为冰心的父亲曾经参加了那场血战。而且,冰心的表兄在血战中战死,肠子飞溅到军舰的烟囱上。然而,仅仅是因为这个吗?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导航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主要战役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2理解《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3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4通过加深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路上战争和海上战争)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4、列强之间为什么会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5、美国在瓜分狂潮中提出了什么政策?基本内容?反映出了怎样的现象?自学提示 1、背景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一、甲午中日战争朝鲜李氏政权统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落泪,歌声高处怨声高。”1885——1894年,记录在案的民乱达到38起。1894年春,以“东学道”为名组织起来的起义军节节胜利,占领了朝鲜五分之三的国土,李氏政权急忙向宗主国大清求救。而虎视眈眈的日本趁机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朝鲜。 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宸翰》(御笔信)解释:明治天皇在即位当年宣布的“御笔信”,即提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总方针。国家独立自卫之道,一个捍卫主权线,二个防护利益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同我国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1890年12月,日本内阁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的“施政演说”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 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政策 被迫宣战:日本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兵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争:旅顺大屠杀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一、甲午中日战争2、国运之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从令海战”,更不愿“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因而命令北洋海军聚泊于威海卫军港,实行所谓“保船制敌”的消极防御方针,使日本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洋务运动画上了句号☆中国战败,1895年春,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视频学习 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 致远舰部分官兵致远舰直冲敌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军舰被鱼雷击中沉没时,邓世昌坠落海中,其随从刘忠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按犬首入水,自己亦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黄海海战 旅顺大屠杀 一、甲午中日战争◆据英国人艾伦的《龙旗翻卷之下》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据美国《纽约世界》记者克里曼描述:"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据《旅大史话》记载:(两万具)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完。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二亿: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二、《马关条约》的签订3、《马关条约》影响: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1、甲午海战让日本对中国确立心理优势2、日本国民陷入了“崇军尚武”的癫狂中3、赔款34725万日元:军费85%、义务教育10%、8处专管租界、工厂动力64429马力、38000万银行资产、18万吨钢铁……中国:名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运动兴起“是故吾国民之大愚,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梁启超“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狗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康有为1898年4月在保国会的演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甲午战争之后的日本与中国 《马关条约》签订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更加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吞噬的目标。实际上,当1895年初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时,帝国主义者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2]的声明。随后,“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个拚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在行动上“开始瓜分中国了”。二、瓜分中国狂潮1、背景《马关条约》条约签订6天后,俄、法、德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在三国的干涉和反对下,日本被迫放弃割让辽东半岛。1896年11月8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在北京正式签订条约,规定:日本交还辽东半岛;清政府偿付日本三千万两作为"酬报";交款后三个月内日本从辽东撤兵。该区和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从此成为俄、日争夺的主要地带。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京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国土裂似瓜。 提出者:美国对象:英、俄、德、日、意、法提出时间:1899年政策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2、“门户开放”二、瓜分中国狂潮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使中日两国自此国运殊途,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国灭种边缘。甲午年,成了中国的命运转折之年。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以史为鉴知兴替。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年初担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而在今年在公开场合讲话中,习近平两提“甲午”,其中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课堂小结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背景(导火线)过程结果影响背景表现:“门户开放”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B.邓世昌C.岳飞D.关天培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B 3、《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不利的是()A.割让台澎地区B.允许开办工厂C.赔偿巨额军费D.增开四口通商B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时代经济侵略的特点的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B.增开四个通商口岸C.开辟内河航线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D 5.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A.开埠通商B.索取赔款C.割占土地D.开办工厂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