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 MB
  • 2022-04-01 发布

八年级上生物课件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鱼》 人教新课标 (1)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节聚焦1、动物的类群2、最常见的水生动物——鱼3、鱼的游泳4、鱼的呼吸5、其他水生动物6、水域环境的保护 知识点一:动物的类群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大约有___万种。根据动物体内___的有无可将其分为___动物和___动物。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可将其分为____的动物、____的动物、____的动物。 知识点二:最常见的水生动物—鱼鱼可以分为___鱼类和___鱼类,其中淡水鱼类中的___、___、___、___被称作我国的“四大家鱼”。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 几种淡水鱼类活化石,一级保护动物四大家鱼 观察与思考流线型、梭型 知识点三:鱼的游泳1、观察鱼的外形和游泳时各种鳍的动作:(1)体型呈____、体表覆盖有____;体表能分泌____,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2)鳍:鳍是运动器官,胸鳍、腹鳍、背鳍起____作用,____保持前进的方向。____和____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探究鱼鳍的功能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提示)模仿实验对象制作_____,或者模仿实验的_____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知识点四:鱼的呼吸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其主要部分是鳃丝。鱼的鳃是___色的,内含有丰富的___,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___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_____,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粘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_____,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就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 观察与思考 知识点四:鱼的呼吸(点拨)鱼的呼吸过程:鳃丝里面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吞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____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血管中的____则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经鳃孔排出体外,完成呼吸。 知识点五:水域环境的保护人类活动正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如____和____的排放,农田中____和____随雨水冲进水体等。 课堂小结举例:鲨、____银鲳等举例:___和四大家鱼:___、___、___、___等鱼类运动呼吸___部和尾部___咸水鱼类淡水鱼类鳍:能维持平衡和控制___鳃,其主要结构是____运动器官呼吸器官动力结构功能分类 讨论1.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2.不能。因为各种鳍往往同时运动,仅靠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很难分辨出各种鳍分别起什么作用。 讨论1.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2.鱼的鳃是鲜红的,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亡。 胸使身体左右平衡及转弯。胸鳍、腹鳍、背鳍起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决定运动的方向。不完全。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辅助作用。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摆动而向前运动。 当不能用直接实验法做实验时,可以用模型代替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与直接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模拟实验是将模型的实验结果类推到实验对象,以揭示有关的事实或规律,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模拟实验的缺点是:其研究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一般来说模型与实验对象的相似程度越高,实验的效果越好。 练习是夜里藻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却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造成黎明时水体缺氧、鱼头浮出水面的现象。不对。因为海洋的空间有限,资源有限,而且事实也证明,人类大量的开采海洋资源,已经造成部分海洋资源的枯竭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鲸、海豚、海豹的体表没有鳞片、都不用鳃呼吸,而是用肺进行呼吸,而且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点,因此属于哺乳动物。海龟也是用肺呼吸,而且不是终生生活在水中,属于爬行动物。海龟、鲸、海豚和海豹与鱼类一样,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它们的四肢的外形呈鳍状,适于游泳。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江海洄游性鱼类,最大个体可达500kg以上,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寿命可达30余年。中华鲟主要生活于我国近海大陆架水域,繁殖时洄游于长江。我国珠江及闽江也有分布记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种。中华鲟非常珍贵。它是一种稀有的“活化石”,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在分类地位上,中华鲟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它的骨骼为软骨,全身有坚硬的骨质鳞,属于软骨硬鳞鱼类。中华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 在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前,中华鲟的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由于葛洲坝枢纽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产卵场的中华鲟,在紧接葛洲坝下的宜昌长航船厂至万寿桥附近约7km的江段上,形成了新的产卵场,面积大约330km2。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我国在宜昌成立了中华鲟研究所,从1983年起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cm、重5g的幼鲟万尾左右。 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当长江三峡工程完成后,10月份水库大量蓄水,这时,水库水位从145m提高到175m,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18980m3/s减少到11090m3/s,减少41%,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对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的捕捞地点、时间和捕捞数量应严格限制,切实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生长,扩大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