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0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4 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目标
课题
周亚夫军细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学习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认识这种精神的现实意义。
课前准备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司马迁 (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另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等。
背景材料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政策,很长一段时期内,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汉文帝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人马去镇守抵抗:将军刘礼驻扎在霸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读准字音
祝兹(cí) 棘门(jí) 彀(ɡòu) 都尉(dū)
诏(zhào) 按辔(pèi) 持兵揖(yī) 介胄(zhòu)
嗟乎(jiē) 曩者(nǎnɡ)
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一词多义
之: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到,往)
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任命)
以备胡(连词,用来)
请以军礼见(介词,用)
军:军霸上(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动词,担任)
天子为动(介词,表被动)
使:于是上乃使①使②持节诏将军(①动词,命令,派;②名词,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动词,命令,派)
将: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读jiānɡ,与“军”连用表将(jiàng)级军官]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名词,读jiàng,将士)
诏: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下诏)
词类活用
(1)军霸上(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3)介胄之士不拜(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4)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名词用作动词,指扶轼)
古今异义
上:古义:特指皇帝。例句:上自劳军。
今义:方位名词,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
劳:古义:慰问。例句:上自劳军。
今义:劳动;功劳。
先驱: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例句:天子先驱至。
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先驱者。
节: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例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壁:古义:营垒。例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谢:古义:问候。例句:使人称谢。
今义:感谢。
去:古义:离开。例句:成礼而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天子为动(“为”表被动)
(2)省略句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后省略介词“于”)
②已而之细柳军(“之”前省略主语“皇帝的车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同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课文结构。
(1)(第1段) 交代背景。匈奴大举入侵,文帝安排三将驻守三地,以防备匈奴侵扰。
(2)(第2段)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
(3)(第3段) 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有方。
2.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文章还用相当的笔墨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进行对比,以表现细柳军的军纪严明,这样就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3.课文最后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作结是不是显得多余?
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领导的细柳军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以皇帝的感叹作结,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还表现了汉文帝知人善任的特点。当劳军结束后“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惊什么?作者虽未写明,但很清楚,就是对周亚夫和汉文帝的态度感到惊异。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话,其中一褒一贬,非常分明。这段话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调查研究之后,其力量就不同寻常了。因此这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并不多余。
4.概括一下汉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意外。
没有守将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军中不能驱马奔驰;守将周亚夫手拿兵器,以卑礼拜见天子。
【探究人物观点】
1.“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的“惊”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个“惊”字,含义丰富。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感到吃惊,也可能是周亚夫迎接皇帝不到家,冒犯天子之威而惊恐;既可能是群臣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过于拘泥于军纪而恼怒。
2.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直驰入”——说明军规松散,守备松懈。
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的对比。“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
其三:三营将领的对比。“持兵揖”“以军礼见”——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将以下骑送迎”——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这些对比表明周亚夫治军严谨。因而细柳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如山,而霸上和棘门军军纪松懈,军容涣散。
【分析人物形象】
1.周亚夫“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和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二者所表现出的性格是否一样?如不一样,表现了各自什么性格?
不一样,周亚夫是恪尽职守,李白是狂放不羁。
2.文中的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整、忠于职守,请谈一谈其现实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扬周亚夫的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写作方法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刻画人物。
本文重在描写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例如,细柳军士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对周亚夫的两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有画龙点睛之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加以刻画,感情色彩强烈。例如,写霸上、棘门驻军的纪律松弛,只用了“直驰入”三个字;写细柳军营戒备森严,也只用了“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十几个字。
3.材料详略得当。
课文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材料的安排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对匈奴入侵的背景只是一笔带过。同时对文帝在霸上、棘门“劳军”的情况也处理得很简单,重点描写了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情况,以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在分析周亚夫形象时,教师适时点拨,进行人生观教育,完成“文以载道”的德育任务,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对其正面形象进行质疑,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强,敢于挑战反驳传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备课全面,才能做到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传统文化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世家”是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功臣的传记,“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重要人物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