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4.50 KB
  • 2021-10-26 发布

部编版秋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期末复习字词归纳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期末复习字词归纳 部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锐不可当(dāng)    引吭高歌(háng) 桅杆(wéi) 澎湃(pài)‎ B.娴熟(xián) 一丝不苟(gǒu) 咆哮(páo) 歼灭(qiān)‎ C.镌刻(juān) 翘首而望(qiào) 屏声敛气(bǐng) 刹那(shà)‎ D.旌旗飘扬(jīng) 沃野平畴(chóu) 纷纷溃退(kuì) 仲裁(zh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 B.世事苍桑 风华正茂 色彩斑斓 荟萃 C.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 D.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5.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C.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 D.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6.名著阅读。(5分)‎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 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3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本报讯 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国工匠精神”,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说:“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 ‎【深管镗孔 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八个工匠 八双劳动的手 B.“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 C.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 D.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2)从这则新闻看,“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4分)‎ 二、阅读探究(34分)‎ ‎(一)(12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 (记者 周树春 杨国强 徐兴堂 胥晓婷)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8.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妙处?(4分)‎ ‎9.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分)‎ ‎10.文末“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一句中,为什么将时间具体到“零四天”?(4分)‎ ‎(二)(22分)‎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将对天宫“太空加油”‎ 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 ‎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中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载人飞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和空间站阶段)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零窗口”送“快递小哥”入轨 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它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 ‎“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张健说,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让其整体结构变得又轻又强壮。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 本次发射首次采取“零窗口”发射模式,按照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日19时41分,让火箭准时点火升空。‎ 负责此次运送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也不简单,它是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这是它首次成功将天舟飞船送入预定轨道。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将开展3次对接3次“加油”‎ 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期间,天舟一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在天舟一号之前,掌握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 按计划,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说,此次“太空加油”采用无增压气体损耗的气体回用法,通过两个航天器的燃料储箱之间产生的压力差,将推进剂从天舟一号自动输送到天宫二号上。这种方法的气体资源利用率高但过程复杂,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 首次补加推进剂之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 行。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独立飞行3个月。在这3个月的末期,两个航天器将用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实现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进行推进剂补加。在天舟一号之前,中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耗时两天左右。‎ 进行13项太空实验 鉴于未来天舟飞船要承担为中国空间站输送物资的任务,天舟一号此次还携带了40台科学实验设备,将进行新型元器件在轨验证,空间环境探测、力学环境测量、生命科学方面等13项太空试验。‎ 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留轨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和应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以来,25年间始终按“三步走”战略分步推动实施。当前,空间站研制建设阶段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国计划在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天舟一号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将对后续运送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等任务起到重要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4.21)‎ ‎11.本文以小标题连缀全篇有什么好处?(4分)‎ ‎12.“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句中“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要与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通过阅读文章,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说明一下这三次对接的时间和任务吗?(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章回答问题。(6分)‎ 材料1 美联社报道:中国20日发射该国第一艘将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无人货运飞船,把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又向前推进一步。自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以来,中国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务,包括太空行走以及月球车探月。除了空间站建设外,中国还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取样返回;同年中国还将尝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2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专家认为天舟一号的性能比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和“龙”货运飞船更加先进。‎ 材料3 德新社在《巨大跨越:中国发射首艘货运飞船》一文中指出,中国通过长征七号火箭发射了首艘货运飞船,这让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自己货运飞船的国家,同时向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与这三则材料,试分析天舟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三、写作(40分)‎ ‎16.以下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1)题目:《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_______》‎ ‎(2)学校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A 点拨:B项“歼”应读jiān;C项“翘”应读qiáo,“刹”应读chà;D项“仲”应读zhòng。‎ ‎2.C 点拨:A项“记忆尤新”应为“记忆犹新”,B项“世事苍桑”应为“世事沧桑”,D项“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3.C 点拨:“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A 点拨:A项搭配不当,应把“领会”改为“感受”。‎ ‎5.B 点拨:“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说法错误。‎ ‎6.(1)埃德加·斯诺 (2)《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7.(1)B ‎(2)示例:“大国工匠精神”指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启示:我们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 二、(一)8.题目寓意深刻,表面上是指英国“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的离去,实指香港作为英属殖民地历史的彻底结束。“别了”,委婉的语气中略带一丝嘲讽,表达了洗刷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心情。 点拨:分析标题的妙处,既要看到其表面所指,又要结合文章内容、主旨、背景等,看到其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9.时间顺序。从文中“4时30分”“4时40分”“晚6时15分”“7时45分”“最后一分钟”“第一分钟”“0时40分”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 ‎10.示例:①说明香港被侵占是中国人心中长久的痛,一刻都不曾忘记。②由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用语必须客观、准确、严谨。‎ ‎(二)11.四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2.不能删去,“约”是“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去掉后就成了“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为2吨”,与事实不符,“约”字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3.“块头虽大”是说天舟一号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细腻的‘心’”是指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又轻又强壮。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天舟一号的特点。‎ ‎14.第一次: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 第二次: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 第三次: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独立飞行3个月。在这3个月的末期,两个航天器将用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实现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进行推进剂补加。‎ ‎15.(1)“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引外媒热议。‎ ‎(2)示例: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这让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自己货运飞船的国家,把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又向前推进一步;让中国航天事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三、16.思路点拨:第(1)个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可以写人的伟大,也可以写动物植物的伟大;可以写给你带来的温暖,也可以写给你带来的震撼;写人写事都可以。比如你可以写父母给你的温暖,也可以写别人在你困难时给你的温暖,这里的人可以是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甚至你平时认为的“仇人”。‎ 第(2)个题目有限制,可以写因为团结给你我他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也可以写在一个团结的集体里如何承担分解彼此的痛苦;可以写在互相合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也可以写在生活里如何彼此分享快乐。 例文略。‎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 A.略无阙处(quē)  沿溯阻绝(sù)  飞漱其间(sù)‎ B.水皆骠碧(piǎo) 能与其奇(yǔ) 藻荇交横(xìng)‎ C.泠泠作响(líng) 互相轩邈(xuān) 嘤嘤成韵(yīng)‎ D.夕日欲颓(tuí) 隐天敝日(bì) 素湍绿潭(tuān)‎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至于夏水襄陵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每至晴初霜旦 B.相与步于中庭 C.互相轩邈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飞奔的马。‎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山,似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B.《答谢中书书》——陶渊明——东晋 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 D.《三峡》——郦道元——北魏 ‎7.诗文默写填空。(4分)‎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完成下列任务。(8分)‎ ‎(1)【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2分)‎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赞国学】完成下面对联。(2分)‎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4分)‎ 二、阅读探究(41分)‎ ‎(一)(4分)‎ 寻幽居不遇 庄 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9.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分)‎ ‎10.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二)(12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出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3分)‎ ‎(三)(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是日更定矣(这)‎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17.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9.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3分)‎ ‎(四)(14分)‎ 读经典诗词过诗意人生 ‎——从《中国诗词大会》说开去 ‎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行稳致远。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再次佐证了这一点:当下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甘霖,现代中国的前行,也需要从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 ‎②诵读润泽心灵。唐宋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载体,以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心灵认知。品读鉴赏这些锦绣文章,能把纯意识形态的、纯政治伦理的概念转化提升为心灵的感应、精神的修养,从而将一种外在的、说教式的教育,转化为一种艺术的感染,浸润心灵。吟诵时应以品读为核心,因声求气,得其风骨神采。要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可采用多种多样方式,如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吟诵或创作比赛,通过合唱、诗乐舞、情景剧、快板、音乐剧等形式,创新传统经典的传播形式,加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渲染扩散,营造浓厚氛围,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③体悟提升境界。古典诗词的力量,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正如《中国诗词大会》一位参赛者所说,热爱古诗词,只因其中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感觉”。包含唐宋诗词在内的经典一直涵养着国人的精神生活,充实着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起落与社会的变迁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祥和;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思况味等等,其间传达出的人生态度和深沉思索,无不启示我们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人生的变故和不幸:只有实现了内心和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相处。‎ ‎④躬行笑对人生。诵读古典诗词,重要的是去体会那一颗颗诗心,与古人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的修为,校正人生航向。农民大姐白茹云曾患淋巴癌,诗词给了她用朴实乐观直面清贫家境和病痛煎熬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文化滋养对抗多舛命途的力量。《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冠军武亦姝说,苏轼“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始终笑对各种人生挑战,“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诗词大会》的百名选手,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他们不分年龄、民族、学历与职业,上至“翁媪”,下至“垂髫”,都能从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养分,振奋精神,砥砺前行。‎ ‎(选自《徐州日报》)‎ ‎20.阅读全文,请依据文章内容说出我国的古诗词被奉为经典的原因。(3分)‎ ‎21.第④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2.开头引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行稳致远”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23.体悟古典诗词能提升境界,请选择第③段中某句诗词,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三、写作(35分)‎ ‎24.“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C 点拨:A项“漱”应读shù;B项“骠”应为“缥”,“与”应读yù;D项“敝”应为“蔽”。‎ ‎2.D 点拨:A项“阙”同“缺”,B项“转”同“啭”,C项“反”同“返”。‎ ‎3.D 点拨:A项“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C项“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4.A 点拨:A项正确的划分应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D 点拨:D项正确的翻译应为: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6.B 点拨:《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南朝梁陶弘景。‎ ‎7.(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8.(1)示例:《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礼》《易》《春秋》《唐诗》(任填两个)‎ ‎(2)示例一:爱国学完善自我 示例二:品美文润泽心灵 ‎(3)示例:小杨你好!中考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你说对吧。‎ 二、(一)9.落花满径、倚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 ‎10.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惆怅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11.(1)同“缺”,空隙、缺口。‎ ‎(2)飞奔的马。‎ ‎12.B 点拨:A项中“自”分别是“在”“假如”;C项中“之”分别是“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中“以”分别是“如此、这么”“来”;B项中“虽”都是“即使”的意思。‎ ‎13.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14.B 点拨:第②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5.示例一: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 示例二: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 ‎(三)16.A 点拨:“念”的意思是“考虑,想到”。‎ ‎17.D 点拨:【乙】文不是作者被贬时写的,写饮酒的场面是为了衬托巧遇知音的愉悦。‎ ‎18.(1)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19.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乙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我到了湖心亭上,看到有两个人铺着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赏雪人!”(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痛快地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道:“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痴情(于山水)的人呢!”‎ ‎(四)20.①诵读润泽心灵;②体悟提升境界;③躬行笑对人生。‎ ‎2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白茹云从诗词中汲取力量、武亦姝所说的苏轼的笑对人生挑战,以及百名普通选手从诗词中振奋精神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古典诗词“躬行笑对人生”的观点。‎ ‎22.①通过引用材料,自然引出本文作者的观点“当下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甘霖,现代中国的前行,也需要从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②同时,此材料作为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③由引用行文,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3.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写杜甫登高所见的秋天肃杀萧条的凄凉景象,暗示家国命运的衰败,但是,今天再读,感觉新陈代谢不以意志为转移,新生事物终将旧事物取而代之。所以,人生浮沉,应坦然面对。‎ 三、24.思路点拨:“读懂”二字,包含了阅读的主体、阅读的对象及阅读感悟。我们可以从自然风景中去领略美,可以从身边人的言行中感受爱,可以从诗词歌赋中体会韵,可以从新闻时事中明白社会责任,可以从发明创造中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写作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较深的方面来写,才能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义。 例文略。‎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琐屑(xiè) 栅栏(zhà)  黝黑(yòu)  触目伤怀(chù)‎ B.妥帖(tiē) 晕倒(yūn) 哮喘病(chuǎn) 举箸提笔(zhuō)‎ C.踌躇(chú) 颓唐(tū) 密匝匝(zā) 情郁于中(yù)‎ D.簌簌(sù) 弥合(mí) 嫉妒(dù) 满院狼藉(jí)‎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苔痕  神密  侯车亭  不能自已 B.落慕 欺凌 巨无霸 不可恶制 C.陷阱 怅惘 预选赛 连绵不断 D.焦燥 疾驰 蟹腿肉 乱七八糟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4.下列电视剧的名称与“《芈月传》”的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  )(3分)‎ A.《周末父母》         B.《守护丽人》‎ C.《孤芳不自赏》 D.《老爸当家》‎ ‎5.下列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朱自清——中国著名作家 B.《昆明的雨》——汪曾祺——中国作家 C.《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中国作家 D.《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法国哲学家 ‎6.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7.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3分)‎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艰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字:________‎ 词:________________‎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与数据相关的文字,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分)‎ ‎(2)下列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图中漫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人们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防被偷走。‎ B.图中设置锁状图标“”的用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将手机、电脑等通过网络连接。‎ C.上网时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D.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要妥善保存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对材料中某小伙的做法加以分析。(3分)‎ ‎2016年4月8日,北京某小伙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他根据提示回复了一条“取消+验证码”的信息之后,自己的手机SIM卡被恶意复制,卡中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用,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里的钱被席卷一空,到最后他也没有完全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是怎样被黑客盗取的。‎ ‎(材料来源于《北京青年报》2016年4月13日)‎ ‎(4)如果把上面的图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中,你认为能达到宣传目的吗?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探究(3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5分)‎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9.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2分)‎ ‎10.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3分)‎ ‎(二)阅读《背影》选段,完成问题。(12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2分)‎ A.吊 缩 拉     B.攀 勾 搀 C.攀 缩 搀 D.吊 勾 扶 ‎12.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很轻松似的”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13.“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3分)‎ ‎14.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4分)‎ 内容:‎ 结构:‎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6分)‎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 ‎,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5.请根据文意填空。(3分)‎ 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__________,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__________,还通过__________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各填一个两字词语)‎ ‎16.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7.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3分)‎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18.阅读④—⑥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3分)‎ ‎19.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4分)‎ 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三、写作(35分)‎ ‎20.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答案:‎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D 点拨:A项“黝”读yǒu,B项“箸”读zhù,C项“颓”读tuí。‎ ‎2.C 点拨:A.“神密”应写作“神秘”,“侯车亭”应写作“候车亭”;B.“落慕”应写作“落幕”,“不可恶制”应写作“不可遏制”;D.“焦燥”应写作“焦躁”。‎ ‎3.D 点拨:D项中“十七、八岁”是约数,应删去“、”。‎ ‎4.A 点拨:《芈月传》是偏正短语,《周末父母》是偏正短语,《守护丽人》是动宾短语,《孤芳不自赏》是主谓短语,《老爸当家》是主谓短语。‎ ‎5.D 点拨:罗素是英国哲学家。‎ ‎6.C ‎7.字:艰 词:风雨交加 句: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点拨: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知子弟兵们坚持守护边防线,所以应该是“坚守”,不能用“艰守”。“风雨交加”的场景不会出现在春节时的祖国最北端,这个词与语境不符。“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一句搭配不当,可改为“你们用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8.(1)中国网民信息泄露严重;网民因信息泄露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移动端病毒感染严重,被篡改的应用多。 点拨:联系图片的主题和图中的数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出两点即可。‎ ‎(2)C ‎(3)示例:小伙的做法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他的受骗,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慎泄露敏感信息,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在使用手机时,对于可疑的短信,不要回复,保护好认证信息和验证码,不要随意告诉别人,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4)示例一:能,因为这张图片图文结合,形象生动,易于大家接受;数据准确,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简洁直观,利于快节奏时代的阅读;整张图片警示作用突出,利于网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示例二:不能。图片中的某些专业性图标应配上文字说明,便于人们理解;图片与文字结合得还不够紧密,设计成图表会更清楚明白;文字中出现了一些专业术语,应采用更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 二、(一)9.柔美的杨柳 红艳的海棠 ‎10.示例一:“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 示例二:“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词人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和痴迷。‎ 示例三:“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连天帝都起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 示例四:“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 ‎(二)11.C ‎12.D ‎13.“我”此时百感交集,理解、愧疚、感激、担忧等,“我赶紧拭干了泪”是怕父亲见“我”这样而担心。“怕别人看见”是因为觉得自己是男人,不应该轻易流泪。‎ ‎14.内容:表明是第二次流泪,同时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 结构:照应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三)15.形状(或踪迹、脚印、身影等)‎ 声音 花草 ‎16.承上启下;写出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风清气正的乡下生活的怀念,交代了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的原因。‎ ‎17.①本句描绘了城市人忙碌、为生活所累而忽略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②表达了作者对城市人委婉的批评,③也表现了作者对闲适、惬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点拨:“行色匆匆”写出了人们急急忙忙的样子,“没有谁会停下来”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关键是他们在忙什么呢?原来是“奔波行走讨价还价”。只是“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一加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文字背后的批评意味和心之所向、情感选择。‎ ‎18.①氛围恬静;②空气清新怡人(环境优美);③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或重视民俗)。 点拨:第④段写风的“声音”,雨后山村,黄昏时的充满生机;春节前后天黑后的一片静默,应该说是恬静。第⑤段写风的“味道”,乡村里,花草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第⑥段写的还是风的“味道”,有好吃的的时候,孩子们便去“蹭”饭了,他们正在招待远客呢。这不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嘛。‎ ‎19.生活在人与人隔绝的城市里,让人感到压抑、孤独和寂寞,乡村自由惬意、和谐淳朴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让“我”内心充满了感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厌倦和对乡村自由生活的渴望。‎ 点拨:抓住“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刻骨的乡愁”“莫名的悲伤”等词句,结合作者的种种感情,即可得出答案。‎ 三、20.思路点拨:①审清题意。这道题目旨在通过让学生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从作文命题可以看出,内容要求写亲身经历(走过)的往事,“毕竟”是对“走过”的强调,表明自己对所回顾的这段往事的情感态度,即从那些曾经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向那些有益自己成长的点滴表达感激之情。‎ ‎②构思选材。写前首先要确定文体,然后根据文体选材。如果写记叙文,可选取某段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经历或者是某件往事,这段经历或往事伴随着“我”的一段心路历程,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这种认识或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说经历某次挫折之后认识到人生就要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如果写成议论文,所表达的观点可围绕“感恩”这一主题,对生命中曾经经历的挫折、磨难甚至伤害表达感激之情,所选论据如果是事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地证明论点,如果是道理则要有说服力。 例文略。‎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   )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   )神往。‎ 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   )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   )合在一起了。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________(简陋 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__________(别有用心 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chuán(  )承    ②心chí(  )神往 ‎③líng(  )听 ④róng(  )合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2分)‎ 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 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胜景之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游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__________________‎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 B.《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 C.《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 ‎7.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5分)‎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材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语脉贯通,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2分)‎ ‎(2)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3分)‎ 二、阅读探究(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3分)‎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8.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3分)‎ ‎9.文中说“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你结合文章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3分)‎ ‎10.选文第②段语言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3分)‎ ‎11.中国艺术讲究对比映衬美,园林、书画如此,诗歌亦如此,请从你熟悉的写景古诗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浦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2.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3分)‎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13.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是从“折柳送别”的____________、原因和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3分)‎ ‎16.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4分)‎ 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②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 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有删改)‎ ‎【注】①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②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2分)‎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__________”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是从“画”“__________”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2分)‎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19.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3分)‎ 三、写作(35分)‎ ‎20.“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一、1.(1)①传 ②驰 ③聆 ④融 ‎(2)简朴 别具匠心 ‎2.D ‎3.C 点拨:“不动声色”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B 点拨: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是重要原因”;C项成分残缺,可删除“随着”;D项“他”指代不明。‎ ‎5.C ‎6.D ‎7.(1)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或: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点拨: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和概括能力,要借助每则材料中的具有总结概括作用的关键词句来组织答案。材料1介绍了潍坊风筝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可见其“历史悠久”;材料2首句中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和后面的“实用性”“艺术性”具有总结概括作用。可根据这些关键词句得出答案。‎ 二、(一)8.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游览者的感受 ‎9.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池沼或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10.示例:“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一句写出了苏州园林的树木高低错落,姿态各异,充满诗情画意。‎ ‎11.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分析:碧叶与红花形成颜色上的映衬,使得画面色彩艳丽,意境悠远。‎ ‎(二)12.D ‎13.(1)柳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2)柳树是消灾祈福的工具。‎ ‎14.(1)“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 ‎(2)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可传达“春常在”的祝愿;‎ ‎(3)柳条插土就活,希望友人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 ‎15.来历(来源) 文化源头 逻辑顺序 ‎16.第④段。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有顽强的再生力这一特点,很好地解释了第④段的中国古代神话、棺材盖上的装饰以及灵车都与“柳”密切相关的原因。‎ ‎(三)17.(1)六朝时期陶瓷上刻印或模印的文字 唐代陶瓷书法 ‎(2)书法 题诗 ‎(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 ‎18.文中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说明了因材质、料性不同,创作者的技法也不同,突出了瓷板书画创作比纸上书画创作更有难度,更显功力。‎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作用的能力。答此类题时,一般先确定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然后再具体分析其作用。此处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要找出比较了瓷板书画创作与纸上书画创作的哪些方面。然后指出通过比较突出说明了瓷板书画比纸上书画创作更有难度,更显功力。‎ ‎19.对陶瓷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了解;能根据瓷坯特点运用技巧;有一定学养。‎ 三、20.思路点拨:①审读关键词。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有3个关键词,即“和谐”“美”及备选项中3个词之一。“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或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辩证的统一、共处。所以,在选材和立意上,写的应该是不同事物和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写的是个人独善其身的“独角戏”,就不符合题意了。对“美”的理解相对容易一些,是指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幸福的收获。备选项中,“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友善”指的是友好、善意,“互助”指的是互相帮助。对于学生而言,不管选择其中的哪一个来写,都应该受到“和谐之美”的限制。‎ ‎②文体构思。写作记叙文可以构思:对手之间本应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却也可以因为友善或互助而达到“和谐之美”;陌生人之间本来存在隔阂、疑虑,也可以因为诚信或友善而达到“和谐之美”。议论文写作素材可以考虑:蔺相如凭借宽容、友善,征服了廉颇,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友善、互助赢得赤壁之战的辉煌;季布“一诺千金”,凭借诚信得道多助,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友谊,这些都是“和谐之美”。 例文略。‎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畎亩(quǎn)  万仞(rèn)  荷担(hè)  拂士(fú)‎ B.穷匮(kuì) 箕畚(qī) 魁父(kuí) 孀妻(shuāng)‎ C.始龀(chèn) 介胄(zhòu) 棘门(jí) 曩者(nǎng)‎ D.提携(xié) 折戟(jǐ) 殷勤(yīn) 燕脂(yàn)‎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甚矣,汝之不惠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叟亡以应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5分)‎ ‎(1)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人称谢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不能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必先苦其心志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饿其体肤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 B.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 C.军霸上 至霸上及棘门军 D.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6.根据要求默写填空。(9分) ‎ ‎(1)杜甫的《春望》中作者以花鸟为喻用拟人手法抒发对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尽心上》,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C.《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着重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8.名著阅读。(4分)‎ 他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外两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4分)‎ 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你也来一试身手吧!‎ ‎(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2分)‎ ‎      ‎ ‎   ‎ 这个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今天,汉字中文随着海内外修习者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如果有外国友人来你校考察交流,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你心中的汉字?(不超过50字)(2分)‎ 二、阅读探究(28分)‎ ‎(一)(4分)‎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2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1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12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C.北山愚公长息曰(叹气)‎ D.鲁公治园,欲凿池(修建)‎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父曰:“无地置土。”‎ B.北山愚公者 家人有止之者曰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家人有止之者曰 D.何苦而不平 又何忧焉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15.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4分)‎ ‎(三)(12分)‎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节)‎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恐祸及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吕氏谋益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何念之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遗陆生为饮食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陈平乃以奴婢百人 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17.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 ‎(1)生 揣 我 何 念(标在动宾之间)‎ ‎(2)绛 侯 与 我 戏(标在主谓之间)‎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 ‎19.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陆贾的人物性格。(2分)‎ 三、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答案:‎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C 点拨:A项“拂”应读bì,B项“箕”应读jī,D项“燕”应读yān。‎ ‎2.C 点拨:A项“惠”同“慧”,聪明;B项“衡”同“横”,梗塞、不顺;D项“亡”同“无”,没有。‎ ‎3.(1)用这些来……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方向,方形 ‎(3)愁什么 何必自寻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4)告知 感谢 ‎(5)惑乱,迷惑 放纵 ‎4.D 点拨:D项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A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B项“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C项“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5.B 点拨: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 ‎6.(1)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B 点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8.水浒传 见义勇为、疾恶如仇 拳打镇关西 大闹野猪林 ‎9.(1)采 “采”字上半部分像手,下半部分像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意思是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示例: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将我们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 二、(一)10.(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点拨:(1)题的描写对象是泰山,其特点是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题的描写对象是国都,其特点是残破、乱草丛生。‎ ‎11.B 点拨:“家书”指家信。‎ ‎(二)12.A 点拨:“险”在这里是险峻的大山的意思。‎ ‎13.B 点拨:B项两个“者”分别为“表示停顿”“……的人”。‎ ‎14.(1)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鲁公迟疑不能决定,建园的事也又一次停止了。‎ ‎15.愚公抱负远大,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畏首畏尾。‎ ‎【乙译文】鲁公修建园子,想要凿一个水池,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止建园。有人说:“(挖出的)土可以堆起来做成山。”鲁公认为他的方法很好,想要施实行。他的妻子说:“你不怕儿女们被东西绊倒吗?”鲁公又停止建园。有人说:“建一条小路通行,设置围栏来保护住,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想要施行。家中有一个阻止他的人说:‎ ‎“园子建成后必定要添置妇女家仆,供他们休息的房子可能不够,这很值得考虑啊。”鲁公迟疑不能决定,建园的事情也又一次停止了。‎ ‎(三)16.(1)①担心,害怕。②渐渐。③想,考虑。④赠送,给予。‎ ‎(2)D 点拨:例句和D项中的“以”都是“把”的意思。A项中的“以”是“用来”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C项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17.(1)生揣/我何念 (2)绛侯/与我戏 点拨:根据题后括号里的提示来标朗读停顿。第(1)题,要求标在动宾之间,“揣”是整句话的谓语,标在其后即可。第(2)句要求标在主谓之间,“绛侯”是主语,标在其后即可。‎ ‎18.陈平采纳了陆贾的计策,于是用五百金为周勃祝寿。 点拨:关键词“其”“以”“寿”翻译要准确。‎ ‎19.能言善辩,说得陈平、周勃同力诛吕。足智多谋,陈平正是采用了陆贾之计与周勃深交,才共同削弱了吕氏的势力。‎ ‎【译文】陆贾是楚国人。曾经以宾客的身份跟随刘邦平定天下,以善于论辩而闻名,他总是跟在刘邦身边,并常常出使其他诸侯。‎ 吕后当政时,给吕家的人都封了王,吕氏家族把持朝政,想控制小皇帝,危害刘氏政权。右丞相陈平对此很焦虑,但又无法劝阻吕后,害怕给自己引来灾祸,因此常常躲在家里沉思。一次,陆贾去看望陈平,径直走进屋里坐下,此时陈平正陷入沉思,没发觉陆贾进来。陆贾说:“这么入神地想什么呢?”陈平说:“你猜我在想什么?”陆贾说:“您现在官居丞相职位,又是拥有三万户食邑的列侯,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不会再有什么欲求了。可是您还是忧虑重重,所担心的不过是吕家的那些人和小皇帝的事情罢了。”陈平说:“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呢?”陆贾说:“国泰民安的时候,丞相的作用重要;国家有了危难时,将军的作用重要。将军和丞相协调合作,下面的官员才能归附;一旦官员们团结在将相周围,那么天下即使发生骚动,政权也会依然稳固。国家的安危大计,其实都在将和相的掌握之中。我常常把这话对太尉周勃说,可是周勃总和我开玩笑,对我的话不重视。您为什么不去和周勃做朋友,与他结为至交呢?”陆贾还帮陈平策划了一些削弱吕氏势力的具体办法。陈平采纳了陆贾的计策,于是用五百金为周勃祝寿,并大办宴席;周勃也用同样的厚礼相回报。从此两个人成为至交,而众吕氏的阴谋也渐渐衰败了。陈平为了答谢陆贾,就送给他一百名奴婢,五十套车马,五百万铜钱,作为他的生活费。陆贾便依靠这笔钱与汉朝的王公贵卿广泛交游,名气很大。‎ 三、20.思路点拨:从理解题意的角度来看,综观整则材料,不难从中找出关键句“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要抓住的关键词是“山顶”“选择”“路”,要讨论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然“人生如登山”,那么毫无寓意地直接谈登山、只谈登山,就是没有理解题干的深刻含意。应该谈人生的意义;谈人生的追求;谈怎样实现人生的理想;谈人生道路上应该做的准备;谈生命智慧和人生哲学,等等。 例文略。‎ 期末复习字词归纳 ‎1、消息二则 溃退kuì 泄气xiè 督战dū 歼灭jiān 业已yǐ 要塞sài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摧枯拉朽cuīxiǔ: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dāng: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bān 遗嘱zhǔ 建树jiàn shù 仲裁zhòngcái 巨额jù é ‎3、“飞天”凌空 凌空líng 翘首qiáo 酷似sì 潇洒xiāo 轻盈yíng 悄然qiǎo 由衷zhōng 新秀xīn 一刹那chà 旋风xuàn 屏息敛声bǐng liǎn:抑制语声和呼吸。本课指注意力集中。也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liáo: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如梦初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沉静自若: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儿似的。‎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潇洒自如:形容非常洒脱。‎ 震耳欲聋zhèn: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4、一着惊海天 桅杆wéi 浩瀚hàn 娴熟xián 咆哮páo 紧绷jǐn bēng 镌刻juān 凛冽lǐn 着陆zhuó 默契qì 承载zài 着舰zhuó 船艉wěi 湛蓝zhàn 一丝不苟gǒu: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不马虎。‎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dān: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5、藤野先生 挟xié 樱花yīng 绯红fēi 宛如wǎn 掌故zhǎng 落第dì 畸形jī ‎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呜呼wūhū 凄然qī 教诲huì 发髻jì 芦荟huì 解剖pōu 订正dìng 扒手pá 芋梗汤yùgěng 瞥见piē 油光可鉴jiàn:鉴,照。文中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杳无消息yǎo: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wù: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厌恶痛恨到极点。‎ ‎6、回忆我的母亲 溺nì 佃农diàn 劳碌lù 私塾shú 周济jì 仁慈réncí 慰勉wèi 不辍chuò 妯娌zhóu li 豪绅shēn 差役 chāi 横蛮hèng 外甥sheng 任劳任怨rèn:做事不辞劳苦,不埋怨劳累。‎ 为富不仁rén: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形容节俭。‎ ‎7、列夫﹒托尔斯泰 颊jiá 黝yǒu黑 粗糙 cāo 崎岖qí qū 平庸 yōng 滞留zhì ‎ 愚钝dùn 器宇qìyǔ 蒙昧méng mèi 酒肆sì 缰绳jiāng ‎ 轩昂xuān áng 胆怯qiè 禁锢jìn gù 侏儒zhūrú 锃亮zèng ‎ 涟涟lián 盎然àng 赤裸裸luǒ 粲然càn 甲胄zhòu 犀利xī ‎ 尴尬gān gà 泰斗dǒu 畏缩wèisuō 藏污纳垢gòu: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鹤立鸡群qún: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jīn: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huáng:惶恐不安。‎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或比喻议论深刻。‎ 粗制滥造làn: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郁郁寡欢:心情苦闷、不快乐的样子。‎ 颔首低眉hàn:低着头。‎ 黯然失色àn:本指心怀不好,面容和眼神阴暗下来,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麻木不仁rén: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广袤无垠mào yín:广阔无边。‎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平淡无奇:事物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和出奇的地方。‎ 名门望族:指有声望、有地位的大家庭。‎ ‎8、美丽颜色 微妙wēi 燥热zàorè 沥青lìqīng 骤雨zhòu 窒息zhì ‎ 吹嘘chuīxū 荧光yíng 炽热chì 猝死cù 踱来踱去duó 轮廓kuò 创伤chuāng 筋疲力尽jīn: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和颜悦色yán: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13、背影 迂yū:迂回、迂腐 揩拭shì 搀chān扶 交卸xiè 狼藉jí 慰藉jiè ‎ 簌簌sù sù 赋闲fù 游逛guàng 踌躇chóu chú 马褂guà ‎ 蹒跚pánshān 颓唐tuí táng 琐屑suǒ xiè 奔丧bēn sāng ‎ 典质diǎn zhì 妥帖tiē 惦记diàn 触目伤怀:怀,心。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祸不单行:行,到来。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不能自已: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情郁于中:郁,(忧愁、气愤等)积聚;感情积聚在心里。‎ ‎14、白杨礼赞 开垦kěn 主宰zǎi 倦怠dài 丫枝yā 倔强juéjiàng 婆娑pó suō 虬枝qiú 伟岸 傲然ào rán 宛然wǎn 秀颀qí 鄙视bǐ 锤炼chuí ‎ 晕圈yùn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潜滋暗长qián:潜:暗中,隐藏;滋:生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yān: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náo:折: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参天耸立:参天,指高悬或高耸于天空。高高地直立,形容山或者建筑物很高,直入云霄。‎ 纵横决荡: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15、散文两篇 兴味xìng 洗涤dí 卑微bēiwēi 牛犊dú 茸毛róng 消逝shì ‎ 繁殖fánzhí凋谢diāo xiè 遏制è 濒临bīnlín 深渊shēn yuān 星辰chén 遵循zūn炫耀xuàn 疲倦juàn 撒手sā 写意xiě yì 点缀diǎn zhuì 际遇jì yù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16、昆明的雨 乍zhà:新来乍到 辟邪bì 鲜腴yú 篱笆lí ba 格调gé diào ‎ 吆喝yāo he 暮年mù 情味qíng wèi 苔痕tái hén 密匝匝mì zā 饱涨zhǎng 青头菌jūn 鸡枞zōng 黄焖鸡mèn 缅桂花miǎn ‎ 绿釉yòu 屋檐yán 似的shì 孟夏mèng ‎ 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17、中国石拱桥 雄跨xióng kuà 记载zǎi 残损sǔn 古朴gǔ pǔ 桥墩dūn ‎ 推崇tuī chóng 侵略qīn lüè 序幕xù mù 拱桥gǒng 弧形hú 洨河xiáo 陡坡dǒu 和谐xié 暴涨zhǎng 桥墩dūn 漳州zhāng ‎ 河堤dī 匀称chèn ‎ 巧妙绝伦lún:绝:没有。伦:同类。巧妙:精巧美妙;灵巧高妙。绝伦: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没有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指方法或技术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人工)。‎ 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惟妙惟肖xiào:惟:非常。妙:精妙。肖:相似。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就地取材:在原地取用所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18、苏州园林 竿gān 映衬yìng chèn 败笔bài bǐ 丘壑qiū hè 雷同léi tóng ‎ 嶙峋lín xún 依傍yī bàng 蔓延màn yán 蔷薇qiáng wēi ‎ 芭蕉bā jiāo 雕镂diāo lòu 斟酌zhēn zhuó 明艳míng yàn ‎ 阅历yuè lì 标本biāo běn阶砌jiē qì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回廊huí láng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指关于诗文、美术、建筑等的)。‎ 重峦叠嶂luán:重重叠叠的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胸中有丘壑:这里指设计师和工匠师的脑中有了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布局。多指心中已经将一切都布置好。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丘壑,上陵和溪流。‎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诸如此类:指像这一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珠光宝气: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彩。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 ‎19、蝉 倾轧yà 轧钢zhá 鳍qí 暴晒bào shài 隧道suì 恶劣è liè ‎ 倒悬dào xuán 折皱zhé zhòu 纤维xiān wéi 防御yù 顾忌gù jì 联结lián 跳蚤zao 车辙chēzhé 黏土nián 寻觅xún mì ‎ 喧嚣xuān xiāo 欢愉huān yú 懒洋洋 金蜣qiāng 倒塌tā ‎ 涂墁màn 罅隙xià 蚋ruì 孵fū化 钹bó声 巢窠cháokē ‎ 纤弱xiān 臃肿yōng zhǒng 徘徊pái huái 掠夺lüè duó 坚韧jiān rèn 竭力jié lì 顾忌gù jì 匹敌pǐ dí 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20、梦回繁华 绢juàn 驮tuó 檀tán 冗rǒng 擅长shàn cháng 考订kǎodìng 田畴chóu 岔道chà 簇拥cù yōng 踏青tà qīng 宏敞hóng chǎ ng 摄取shè qǔ 遒劲qiú jìng 汴biàn梁 卒zú年 漕cáo运 竹篙gāo ‎ 枢shū纽niǔ ‎ 翰林hàn lín: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起开始设立,明、清时期改从进士中选拔。‎ 题跋tí b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城郭chéng guō: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古义】内城和外城,泛指城或城市。‎ 春寒料峭: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摩肩接踵zhǒng: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艺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内忧外患:多指国家的不安定和外来的侵略。‎ 舳舻相接zhúlú:船只首尾衔接。‎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一应俱全:应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具备。‎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无暇一顾:没有空闲的时间看一眼。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