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0 KB
  • 2021-10-26 发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说课稿(共74页)

  • 7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的内容,全节内容需要两课时。教学对象:刚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 一、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刻度尺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教材中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本章的中心节,长度的测量作为其他测量的基础,又起领后面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弄清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具有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便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活动,“对症下药”地展开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的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经历过。在此以前学生的观察也基本都是定性观察。‎ ‎2、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性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丢三拉四,但喜欢表现自己。‎ ‎3、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且容易产生片面性。‎ ‎4、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易犯错误:学生先认识刻度尺,反过来去认识测量的实质有一定难度;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的自己测量错误,漏写单位和丢失估读数值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 三、学生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5)会停表的读数 ‎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初步了解探究的过程;‎ 74‎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和交流、收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测量实践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并进行换算。‎ ‎2、难点: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五、教学设计思路 突出科学课程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的重点,教学中力图将单调的实验基本操作,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其实际的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 注重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科学发展历程“问题→解决→发展→问题→解决→发展→……”‎ 的暗线索隐含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强调中人的尺度中心,体现科学以人为本的宗旨。‎ 六、教学流程 正确使用刻度尺,在做中体会,体会中感悟 ‎(1)认识刻度尺 观察:请学生观察自带的不同类型刻度尺,找出它们与测量长度有关的相同点。‎ 合作讨论、总结归纳:零刻度线、一次能够测量最大范围(量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并由此推出最小刻度值等概念,并让学生读出最小的刻度值(分度值)。‎ 方法渗透:从不同之处,寻找共同点,是科学思维中的常用方法。‎ ‎(2)使用刻度尺 学生分组实验,共同讨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步骤:全班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同桌为一合作组,总结,交流。‎ 漏写单位是学生初学测量时常犯的错误。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这一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矫正,效果奇佳。‎ 具体做法:叫两位没有记单位的学生,分别把结果写在黑板上,提问:哪一个长?‎ 74‎ 对估读的处理:提问,请大家再十分仔细地读一读,**长度的确是**值吗?从而点出精确的测量中需要估读的问题,为不增加难度,点到即止,只要学生有所体会即可。‎ 对误差的处理:提问,对于课本的宽度和课桌的长度,你和你同桌的读数相同吗?点出由于测量的人不同或使用工具的不同,对同一研究对象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差距不会很大,也点到即止。‎ 然后,趁热打铁,学以致用,组织学生随堂测量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带的刻度尺测量有关自己身体的一些长度(如:指距、身高、跨步距离……)或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如:铅笔、铅笔盒、……)。‎ 长度测量是其它测量的基础,而且学生虽然接触过有关长度的测量,但技能还很不稳定,更是不规范。所以本内容强调教师指导作用,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组织讨论错误测量引起的测量值偏差,测量结果的正误。教学定位应力求实验操作规范,观察认真细致,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上一节讲述的是“运动的描述”,通过这一节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运动”,而本节课教材通过“想想议议”栏目提出问题(“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课题,并且学生讨论总结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二、学生分析 中学生对速度、路程等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本节课还是喜欢物理又害怕难,喜欢的是以前接触过速度的计算,怕的是利用物理公式解决速度问题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数学底子薄的学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显得特别的重要。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直线运动的快慢 四、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和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难点: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74‎ ‎1、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当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题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2004年奥运会上刘翔夺冠”的实录引入课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课题,更具有吸引力,效果要比教材“想象议议”引入更好。‎ 教师提问:刘翔用了12秒88跑完了110米,你们想知道他有多么快吗?‎ ‎(二)新授课程 ‎1、首先学生看教材“想想议议”栏目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路。‎ ‎ 蜗牛在地面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沿直线飞行,他们的运动情况有何区别?‎ ‎ 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他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生活中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待充分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几个办法。‎ (1)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远的运动的快。如,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走在前面的运动的快。‎ (2) 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如,百米赛跑,先到终点的运动的快。‎ (3) 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1s内通过路程远的运动的快。‎ 从而引入速度的概念,引入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学生对速度的认识:‎ (1) 物理意义(2)定义(3)公式(4)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1.3-2,认识汽车的速度表。让学生阅读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练习,如:‎ ‎1m/s=_____km/h;5m/s=_____km/h;72km/h=_____m/s ‎2、在生活中,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机械运动时怎样分类的?哪类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想想议议”,学生会发现,甲图中的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运动的路线是直线,乙图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的路线也是直线。在此基础上,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还应让学生了解,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公式v=s/t计算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3、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学会使用公式v=s/t及变形公式s=vt、t=s/v解决简单的问题。在练习过程中,应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养成先分析,在解题的良好习惯。‎ ‎4.小结:新授课后,组织学生讨论“是否还有疑点?”,并对本节课做简单的总结。‎ ‎5、完成达标测试,展示答案,集体纠正。‎ ‎6、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板书设计 74‎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二匀速直线运动 ‎1 物理意义 1 概念 ‎2 定义 2 变速直线运动 ‎3 公式:v=s/t 3 平均速度 ‎4 单位:1m/s=3.6km/h 八、教学效果 本节通过教材及身边的实例,科学、规范的引入速度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素的概念,同时也提高了运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了建立速度概念的思想方法。对于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并掌握,但解题时过程不规范还应课下加强训练。‎ ‎《测量平均速度》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测量平均速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分析教材。‎ 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 在认识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后,分析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②.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重难点。‎ 74‎ ‎1、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停表,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利用刻度尺侧长度时,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和如何计时,是本节的难点。‎ 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在斜面上标注出起点,利用金属片指示终点,便于计时和测量长度。由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时间较短,不易测量,引导学生利用测量较长的时间,间接求出,即,利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再分别计算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从而强调出,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由于小车从斜面滑下较快,到撞击金属片之前的时间不好测量,在学生分组实验后,教师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进行演示,将小车的运动记录下来,得到小车运动的s-t图像,进行简单介绍,选取其中一段时间对应的图像,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选取不同时间段进行计算,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同时也可得到所选取的研究区域的v-t图像,直观的看出小车的速度的变化情况。‎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分析应用”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现象的已有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归纳总结、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是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演示】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 设疑,提出问题:小车在前半程运动的快,还是后半程运动的快?学生猜想回答。‎ 教师总结:要想知道哪一段运动的快,就要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停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测出在斜面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大约5分钟)‎ ‎2、新课教学 向学生介 74‎ 绍实验器材。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计算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前先让学生练习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约10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停表又如何使用呢?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继续进行实验,测量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约10分钟)‎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 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 共同总结,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教师接着提问: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运动的快吗?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运动的快。(约4分钟)‎ 从而可知,讲平均速度或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接下来老师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将小车的运动情况演示,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出小车的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约8分钟)‎ ‎3、小结: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学生共同总结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和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强调重难点;再完成课堂反馈题,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讲评,掌握学生的学习趋势,及时调控,以巩固教学目标,强化重点,深化难点。(约3分钟)‎ ‎4、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四、说板书设计 由于板书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作用明显,恰当的板书有助于教师阐述和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因此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较长。‎ 小结综合 巩固应用 反馈强化 得出结论 制定探究计划 实验分析 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7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一、说课标解读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社八年级物理上(新教材)第2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对本课题新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这一方面给我们指定了通过什么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声的问题;另一方面给我们指定了主要学习声的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说教材分析 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中虽不是重点,但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等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速三个问题。为了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性实验。‎ 三、说学情分析 声的产生和传播的物理原理比较抽象,不易为学生所认识,八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是以具体的、形象的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一些简单的、现象明显的实验,演示声的产生与传播过程,使学生了解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另外,学生在这之前已经经历过速度的学习,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 “声速”部分是十分有益的。‎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等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六、说教法、学法 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对于声速、回声的知识,我采用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然后设立悬念、激疑,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 74‎ 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学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说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激发兴趣 ‎ 利用课件展现一些自然界中正在发声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提出问题 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制造出一些声音来,现在利用书桌上的东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学生利用书桌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提问: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 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 ‎(一)声的产生 ‎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 ‎1.问题启发 ‎(1)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发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 ‎2.探究实验 ‎·活动一——做一做:一根橡皮筋,一把钢尺,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 ‎·活动二——读一读:大家齐声朗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问题(1)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活动一一样明显吗?‎ ‎(2)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 归纳: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 ‎·活动三——说一说:说出生活生产中其它一些发声现象。试着解释发声现象的道理。‎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 74‎ 航天员在太空中,有时需要到飞船外工作。当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用电子通信设备,这是为什么?但在太空舱内时,航天员的交流可以直接对话,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实验探究 活动一——听一听:“真空铃”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回答提出的问题。‎ 自主学习“声波”部分。(指出类比法)‎ 活动二——做一做:用一张桌子做实验 活动三——想一想:面对路人的询问,钓鱼的小儿为什么默不作声。 ‎ ‎·总结:‎ 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 ‎(三)声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声速”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学生板演p31第5题,交流书写步骤。‎ ‎【三】总结反馈 ‎1.总结的方式是让学生“谈收获”;‎ ‎2. 反馈练习力求精炼。‎ ‎【四】作业布置 阅读p30“科学世界”——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七、说板书设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三、声速 ‎ 1、v固> v液> v气 ‎ 2、v空=340m/s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章(声现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者作了一些努力。‎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74‎ 声现象是学生刚接触物理并逐步参与系统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保护好学生这一宝贵的好奇心和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尤为重要。而这又主要来源于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声音的特性》是第二节,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起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层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响度、音调、音色是理解日常声现象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比较三个特性,我们觉得,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稍许容易接受一点(可能与生活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可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困难,可视作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也易混淆,这也算作一个难点吧,应重点突破的。同时,难点的还有一点就是概念较多:强弱、大小、响度、振幅、高低、音调、快慢、频率、赫兹等,需要逐步深入。对响度、振幅、音调、频率应重点强调。‎ 五、教学法选择及其依据:‎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因为毕竟声现象与生活结合的还是比较紧密而易于建立模型的。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开始的。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代言,然而唯一缺失的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在引导下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还是必要的。本课的设计就是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六、教学辅助手段 实物器材:羊皮鼓、二胡、纸屑、钢尺、梳子、扑克牌、A4纸、橡皮筋等。‎ 多媒体器材:视频、各种课前录制的声音文件、展台等。‎ 七、教学过程及思路设计:‎ ‎(一)、课前活动 为 74‎ 了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和操作熟练程度,为解决重难点服务,设计了三个实验,其中一个为自选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主导思想。‎ 实验1:选择钢尺或橡皮筋做这样一个实验 伸出长度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大小)‎ 等长 用力拨动 轻轻拨动 活动2:撕一张纸,比较快撕、慢撕发出声音高低的不同(注:只要判断出尖细与低沉即可)‎ 撕的方式 快速撕动 缓慢撕动 声音高低(尖、沉)‎ 活动3:用硬纸片划动梳出,比较有何不同(类同活动2)‎ 划的方式 ‎ 快划 ‎ 慢划 ‎ 声音高低 ‎ (二)、课堂实施过程:‎ ‎1、温故知新:‎ 用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引出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此环节中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固、液体传声的不同。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为今天的学习做一个知识性的情景渗透,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声现象中来。‎ ‎2、激趣导入:‎ 世界真的精彩。声现象便是一例,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课前采集的各类声音:动物叫声、音乐铃声、烟花绽放、车水马龙等等。让学生辨听并体验不同,接着让学生交流感受,也给学生一个消化吸收的时间,最后请学生代表课堂公开交流心境。为引出探究这些声音的特性打下内部需要的心理基础,这样课题的揭示便显得水到渠成而不费力气。‎ ‎3、教学新知:‎ ‎(1)理解响度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以教师演示敲鼓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响鼓重槌敲”的道理,进而自然引出“响度”概念。深入一步:“响度与振动振幅有关吗?”同时向学生揭示“振幅”概念。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得出初步猜想的前提下提问学生“怎样检查振幅大小?”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不失时宜地加以方法的指导——“转换法”‎ 74‎ ‎,同时用学生的演示实验来结束讨论验证猜想。接下安排了学生的一个活动过程,同时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钢尺、橡皮筋等皆可成为实验的器材。在此活动中仍然遵循“先说方法,再实验,后交流”的思路,体现对方法指导和对实验有效性的调控,在此过程中,也渗透给学生另一种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如“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橡皮筋伸长长度一定等”。这些物理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于把握实验环节,培养科学思维是有帮助的。‎ 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这里还补充了与“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同样是采用学生身边可信服的理由——“对前排学生说句悄悄话,请后排同学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了声音响度的特性。‎ ‎(2)理解音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音调的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教学设计加大了时间分配的额度。首先以汇报划梳齿实验引出声音高低的概念,并指出这就是音调,与刚才的强弱有所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个环节预设了一个视频演示和活动模拟的情节——撕布、撕纸,以帮助学生朝着定向性目标进发,得出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进而指出频率的概念。在教学这个概念时,为避免学生脑海中概念混淆,这里并未花费更多时间,而是一笔带过,听懂就行,以免强调过多适得其反(因为在以往的实际教学案例中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接着以两个视频软件来介绍和表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不同声音频率音调的高低,让学生辨听并找出规律。然后又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探究如何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二胡演奏的应用,既轻松了课堂氛围,并渗透以民族自豪感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加亲切,得出“长短、粗细、松紧”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道理。这里同样也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然后用介绍人体发声频率的不一样指出男女生声音的不同。这对于学生一般性知识的拓展也是一个途径。为了巩固难点突破的成果,让学生及时对生活中的两个现象进行了判断,即男低音唱,女高音伴,女生小丽和爷爷学唱戏的不同,加强了对音调特性的理解。‎ ‎(3)理解音色特征,探究其影响音因素:‎ 首先让学生欣赏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段音乐的方式,表面上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其实是在轻松之余渗透了知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审美理念。(当然素材是课前老师录制的)引出了音色的概念,并指出(或由学生讨论)由于发声体结构或材料不同造成,同时从“声音是一种波”上理解波形与对应音色的关系,播放一段音乐,示波器显示不同波形,加强对音色特性的感性理解。最后介绍了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音色密码。这一块处理较为简洁,因为学生有“未见其声便知其人”的生活基础做铺垫。‎ ‎4、全课小结阶段:‎ ‎ 此环节分两步走,一是引导学生回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特性),二是涉及对具体概念,影响因素的讨论。为了全盘把握,用媒体先后展示,形成知识结构模型及框架,便于意义记忆。‎ ‎5、课堂巩固:‎ 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男女声音的差别,声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听诊器如何增大响度等。‎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的更好,本课堂最后设计了一个“延伸学习”环节。即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声现象主要由声音的哪个特性所决定的。(烧开水,向水瓶灌水,自制塑料管笛等)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74‎ ‎6、板书设计:‎ 声音的特性 ‎1、响度——振幅 (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 距离声源的远近 ‎2、音调——频率 (粗细、长短、松紧)‎ ‎3、音色——结构 材料 (波形)‎ ‎《声的利用》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3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四.教学思路 74‎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考虑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擂台赛式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2﹚自主探究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3﹚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2.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程序分析 ‎ 1.引入新课(3分钟)‎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由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动画《蝙蝠与声呐系统》,自然将课题导向“声的利用”【提问】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你对声的利用知道多少?‎ ‎ 2.新课教学(35分钟)‎ ‎﹙1﹚擂台赛式游戏活动“声的利用”(20分钟)‎ 新课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的活动化、实践化.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大组,比赛内容是“声的利用”.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用"正"在黑板上累计得分,获奖组奖励小红旗.‎ ‎①必答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②.抢答题 A.教师演示演示水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用木棍划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实物投影仪投影。B.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可进行小组讨论,正确完成的加200分.C、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实验器材验证声可传递能量.说出创新实验的每组加200分.‎ ‎﹙2﹚播放《声的利用》课件(10分钟)‎ 在课件中补充一些利用声的科技成 74‎ 果.丰富学生的视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利用噪声造福人类.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人类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3﹚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 (5分钟)‎ 要求学生利用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发明的小组加上300分 。‎ 利用雄蚊的声音来驱赶咬人的雌蚊 ‎ 利用猫的叫声来赶走老鼠 归纳小结与评估(3分钟)‎ ‎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3.巩固反馈(4分钟) ‎ ‎(1).课本P3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选用课时优化设计,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4.板书设计 声的利用 ‎ 1.声能传递信息 ‎ 2.声能传递能量 七、自我评价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对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创新,声的利用小发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补充了一些声的利用在科技中的新成果,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增加对噪声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危害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 ‎2.教学策略的选用 ㈠运用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不知不觉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收集资料,上台发言,甚至只是听同学的辩论,也可以领略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热爱物理.并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把学生分组进行擂台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㈡组织学生探究并进行实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采用其它的器材来完成.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当一回"科学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 ㈢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74‎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效果非常好.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及反思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的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和声音的特性,这对过渡到本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节课同时也为后面的声的利用的学习打下基础。‎ 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节课的特点之一是联系生活,通俗易懂;特点之二是涉及面广,实例丰富。‎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举例说明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二、 教法学法 74‎ ‎1.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了与交流,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 ‎3.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归纳总结 ‎4.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min)。‎ ‎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和一段燃放鞭炮的生活场景。并提出问题:‎ ‎①你放过鞭炮吗?‎ ‎⑵你喜欢哪一种声音?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根据学生说出的理由引入新课。‎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出发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被激活。‎ 二)、合作分析,互动交流—(18min)。‎ 对于这个环节,我采用“观察—讨论—分析—交流—认知”的教学模式。‎ ‎1.图片展示铁钉刮玻璃时示波器产生的噪音的波形音叉声音的波形。‎ 进展活动一:‎ 比一比两种声音在示波器上产生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出——‎ 物理学角度噪声的定义: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观察总结】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进展活动二:‎ 我搜索,我发现,噪声的来源有哪些?‎ 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表格激情探究,开心交流,共同总结出噪声的主要来源。‎ ‎3.【引导】歌曲让人心情舒畅,当你正在认真学习或香甜睡眠的时侯,我再来播放歌曲你还会觉得心情舒畅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启发,共同总结出环保角度噪声的定义)‎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思索】噪声就在我们身边,它的等级怎样划分,它对我们造成了什么影响?‎ 74‎ 进展活动三:‎ 小组总动员: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学生阅读,分析,交流,总结出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教师及时启发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的本身的隐性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的积极主动性,以点带面,学生整体拔高。‎ 以分贝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5.【联系实际】播放噪声的等级和危害的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噪声危害的知识。‎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5min)。‎ ‎1.【生活畅想】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有感受。要尽量减少噪声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这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进展活动四:‎ 组间竞赛:在学习和生活中减弱噪声的办法有哪些?‎ ‎(学生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过渡到噪声控制的学习。‎ ‎2.【引导】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要经历哪些阶段?(学生讨论交流总结)‎ 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3.【思索】有心人发现,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你发现了吗?‎ 进展活动五:‎ 组建竞赛:减弱噪声的办法有多少?‎ ‎(小组分析、交流、总结出减弱噪声的主要办法)‎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4.【开阔视野】播放生活中减弱噪声的图片,(1.在声源处;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 ‎5.【联系生活】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进展活动七:‎ 74‎ 想想议议:过节燃放鞭炮是我国的传统。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采取了一些禁止性的办法。从环境保护以及喜庆的角度,发表你对此事的看法,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利:增添喜庆气氛;‎ ‎ 带来巨大利益;‎ 弊:浪费资源;‎ ‎ 污染环境;‎ ‎ 事故多发,引起火灾,存在危险性;‎ ‎ 影响社会风气 ‎ ‎ 措施 :加强引导和管理;‎ ‎ 规范燃放烟花爆竹;‎ ‎ 大力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教师及时肯定,鼓励,纠正。)‎ ‎6.【感悟与收获】借助板书的框架,师生共同回顾本节的要点知 识,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课堂演练场】‎ 小试牛刀 ‎(1)从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装消音器,这是在__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__处减弱噪声:工厂的工人带防噪声耳罩,这是在__处减弱噪声的。‎ 大展身手 ‎ (2)会堂和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为了装饰;‎ 能力挑战 ‎(3)现在的居民楼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块很大的薄铁片做成的挡雨板。这样在网内的东西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了很响的滴答声,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你想个办法减小或者消除这个噪声?‎ 四)、课外延伸 ,深广思考——(5min)‎ ‎1.【我的责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办法,生活中除了噪声污染 ,还有水污染,光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呢?‎ ‎(学生激烈探讨,纷纷出招,教师及时肯定,适时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布置作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噪声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我把活动:搜集噪声的应用作为课余体验,以小组为单位,以噪声的应用为中心思想,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 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 74‎ 是考虑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问题独到的见解,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就是要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设想触发情感认知,引导学生自身在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实现物理教学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教育。‎ 四、板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定义:‎ a 、物理学角度:‎ b、环境学角度:‎ ‎2、噪声的来源 二、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1、噪声的等级与分贝表示 ‎2、噪声的危害:‎ 三、噪声的控制 ‎1、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 声源的振动-----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 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 ‎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 ,主动参与,主动索取,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根据学情,自我改进和完善,还要广汲雨露,取长补短,争取更好。‎ ‎《温度》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温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设计感悟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74‎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环境分析 依据教学预想,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媒体在描述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具有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功能。因此我通过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整合物理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操作方法如下:‎ ‎1.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 高效课堂改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节通过“合作实验”、“共同探究”等方式,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考虑到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现状,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本节课中我将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设疑讨论法”、“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托多媒体资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解决问题,体验学习过程。‎ 三、教学流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含以下环节:‎ ‎“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探”——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74‎ ‎“合”——总结反思,综合评价 ‎“延”——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循环播放“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图片,并且配有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景物形成的原因,从而开门见山得出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2.“小实验”:实践体验三杯水的温度高低。‎ ‎【利用图片、声音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感受温度变化带来的季节变化之美,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引入本课课题《温度》;顺势通过小实验让学生理解光靠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进而引入下一环节——温度计。】‎ 流程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一)温度计的原理 ‎1.初识温度计:播放视频“自制温度计”‎ ‎2.使用温度计:引导学生利用“自制温度计”比较两杯水温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得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改进温度计:设疑——利用“自制温度计”能不能测出水的具体温度?如何改进呢?‎ ‎4.完美温度计:投影图片——实验室温度计,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结构及名称。‎ ‎5.对比温度计:引导学生对照自制温度计和实验室温度计找不同之处。‎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课本中“想想做做”小实验中枯燥的文字用视频展示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探究的欲望。2.通过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得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投影图片——实验室温度计,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认识温度计的结构和名称,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二)摄氏温度的规定 播放视频:摄氏温度的规定及读数方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 ‎“世界真奇妙,温度我知道”,出示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设置小游戏“是真是假”,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并能根据不同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利用多媒体快速出示信息,学生快速做出判断,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温度计的使用 ‎1.自学课本49页第一段,总结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什么?出示视频:超出量程的后果。‎ ‎【通过视频:超出量程的后果,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出示三段视频,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第一段:温度计放置错误,读数时俯视。‎ 第二段:正确使用温度计 74‎ 第三段:直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读数并且仰视。‎ ‎【三段视频,来自于本校学生,学生们都比较熟悉。在此创设情境、直观形象,表现力强,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的观察事物,培养了能力。】‎ ‎3.实验:测量水的温度,再次体会、总结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五)体温计的使用 ‎1.投影出示三种不同的温度计: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观察他们的不同之处,说出量程和分度值。‎ ‎2.设问:如果想测量体温选择哪个?引出——体温计。‎ 出示体温计图片,结合课本50页“体温计”内容,先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⑴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有什么区别?看谁找的不同更多。‎ ‎⑵常见医生为病人测量体温时,总是把体温计离开病人身体后读数,这样不会影响测量结果吗?‎ ‎⑶利用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展示交流。‎ ‎【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体温计。】‎ 流程三、总结反思,综合评价 谈谈你的收获和困惑?‎ ‎【形成这一节课知识体系以便同学们快速的回忆与复习。】‎ 流程四、作业布置,拓展升华 拓展引申可以通过布置作业:P52“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各个温度计的读数;阅读P50科学世界“从体温计说起”。‎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第1节  温度 一、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二、结构:‎ 三、单位:摄氏度及其规定 四、使用方法 五、体温计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四、板书设计 ‎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本节课的重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并且板书在黑板上保留的时间也较长,对学生的视觉刺激比较明显。】‎ 五、设计感悟 成功之处:‎ 74‎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利用探究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3.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生活——物理——生活。‎ ‎4.将学生评价融入学习过程中,使评价更全面。‎ 有待完善之处:‎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因为个体差异而引起的不同表现关注不够。‎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特点 ‎ 本节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温度之后,先让学生认识到温度在物态变化中起关键的作用,再学习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这样比较符合教学的规律。教材将探究海波熔化特点和蜡的熔化实验放在一起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较为方便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降低引入晶体和非晶体概念的难度。教材设计这一探究活动,其要求明显高于前面的探究活动。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规划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为以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 知识与技能 ‎ 1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 2 .知道晶体的熔点 ‎ 3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 4 .会查熔点表 ‎ 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状态变化的条件。‎ ‎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74‎ ‎ 实验探究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四)教学难点 ‎ 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实验探究法;2、以实验、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二)学法:‎ 以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方法学习知识。‎ 三、说教学手段 以实验为主并辅以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 采用媒体演示、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新课引入。‎ ‎ 新课的第一个问题,物态变化,我是这样设计的。‎ ‎ 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些物体,让学生根据物质状态不同,将图中的物体按固、液、气体分类 ‎ 然后给出物态变化的概念。并指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发生状态变化。我们首先学习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和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这两种物态变化。‎ ‎ 播放图片,展示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激趣,引入新课。出示固态海波和蜡,问:它们是什么状态?它们怎样才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变不变?‎ ‎ 图片设计如下:‎ 水可以以液态存在 ‎ 水可以以固态存在 ‎ 水还可以以气态存在 . ‎ 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水雾 ‎ ( 一)物态变化 图片资料:根据物质状态不同将资料中的物体分类 固体: ‎ ‎ 液体: 气体: ‎ 固态 ‎ 液态 ‎ 气态 ‎ 熔化 ‎ 凝固 ‎ ‎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成另一种状态.‎ ‎ ‎ ‎ 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74‎ ‎ 先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再举出实例让学生判断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结合图片可以让学生说出:火山爆发和火山喷出的岩浆变成岩浆岩的过程、以及冰山的形成和冰山消融的过程,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 实验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明确探究的目标,给出实验器材,介绍酒精灯的使用及应注意的问题,再演示如何装配实验装置以及实验分工问题。‎ ‎ 4个人为一组,按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记录和照顾仪器等分工,这样有助于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 将海波的熔化与蜡的熔化同时进行,一半学生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另一半学生探究蜡的熔化规律.‎ ‎(三)熔点和凝固点 ‎  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绘出海波和蜡熔化的图象。‎ ‎ 挑选出实验比较成功的小组,绘出的海波和蜡熔化图象,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观察图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 1、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 2、BC段,海波与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 ‎ 3、CD段,海波与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 根据以上的探究,可得出: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过程对应的温度叫熔点。‎ ‎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1、2、3‎ ‎ 让学生记几种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 针对熔化图象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略)‎ ‎ 以上知识可总结为:‎ ‎ 比较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能发现些什么呢?会发现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根据海波的凝固由此得出晶体的凝固规律 指导学生总结出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要求学生会查熔点表,并根据该表回答以下问题:‎ ‎ 黑龙江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 ℃,在这样冷的地区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目标检测: ‎ 1、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______和______,反映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检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 】‎ 温度℃‎ 时间/分 A B C D E F G ‎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 ‎【检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 ‎3、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分钟的时间;在B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D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 ‎ ‎【检查学生对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掌握】‎ 小结 :‎ 凝 固 规 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凝固点,达到凝固点温度不变 晶体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凝固不存在固液共存状态 凝固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五、说板书设计:‎ ‎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知识结构图进行展示。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条理清晰,还可以利用板书设计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 ‎ 74‎ 什么是熔化 ‎ ‎ ‎ 熔化图象 熔化 什么是凝固 熔化吸热 ‎ 物态变化 凝固放热 凝固图象 凝固 ‎ 熔化和凝固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固体 六、布置作业:‎ 本节 1、2、3、4‎ 本节作业是“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四道题 汽化和液化 一、说教材 ‎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这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是十分重要的,而“水的沸腾”实验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的实验,它与生活及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相关联。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发现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教材还加入一些“小资料”,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沸腾基本特征和有关沸点知识。 ‎ ‎2.教学重难点 ‎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 难点: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 ‎3.教学目标 ‎ ‎⑴知识与技能 ‎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 ‎⑵过程与方法 ‎ 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主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道理。 ‎ ‎4.教具与学具 ‎ 演示器材: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 ‎ 学生器材: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硬纸板盖、秒表。 ‎ 多媒体:由于本节课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过程,所以没有使用多媒体。 ‎ 74‎ 二、说学法 ‎ 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生活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道理。注重科学实验,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自主探究为主。 ‎ 三、说教法 ‎ 教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总结。运用直观法、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 四、说教学过程 ‎ 本课按“设疑——猜想、假设——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验证——分析与论证——举例——解释现象——练习巩固”的模式展开教学。 ‎ ‎(一)疑问引入 ‎ ‎1、提问:“黄山云海”是怎样形成的? ‎ ‎2、演示实验: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请同学们观察塑料袋的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塑料口袋内有什么?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通过演示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却变瘪了? ‎ 通过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再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初步了解得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 ‎(二)学生合作探究 ‎ ‎1、进行猜想:引导学生对水沸腾现象和特征进行探究猜想(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参与动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需要通过实验,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装置,老师巡视后让设计好的学生为其它同学讲解设计方案,老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并强调应注意的事项。 ‎ ‎2、分小组设计实验: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培养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将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自主创造活动)。 ‎ ‎(1)请学生代表进行仪器选择及组装。 ‎ ‎(2)强调实验步骤及在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 ‎3、进行实验: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水温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填在表格中(明确分工,人人参与,既保证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 ‎4、分析与论证:请小组代表总结、汇报各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仿照晶体熔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图并向全班展示。 ‎ ‎(1)教师点拨学生对照记录表格内容及曲线图逐步得出规律。 ‎ ‎①沸腾前液面是什么形状,沸腾时液面情况如何?说明沸腾这种现象是剧烈还是和缓的? ‎ ‎②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如何?沸腾发生在那些部位?(由①②能得出什么?)。 ‎ ‎③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分别如何变化?(由③又能得出什么?)。 ‎ ‎④沸腾时有一定确定的温度规定是什么? ‎ 74‎ ‎⑤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继续进行?说明是一个什么过程? ‎ ‎⑥由以上你能否总结出沸腾发生的条件? ‎ ‎(2)指导学生看P87小资料。提问: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给的数据不同呢?(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交流、分析论证的能力) ‎ ‎(3)让学生思考:今天用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 ‎5、评估、交流与合作:(1)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2)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 ‎ ‎6、整理器材,课后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实验后整理器材的良好实验习惯以及整理实验报告能力)。 ‎ ‎(三)课堂小结与延伸 ‎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由于是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通过“拓展与延伸”,实现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 ‎ ‎(四)布置作业: ‎ ‎1、P63第1小题 ‎ ‎2、想想做做:“纸锅烧水” ‎ 五、说教学反思 ‎ 通过对自己这堂课的思考,这节课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对水的沸腾实验理解不深及无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应现象的问题,这需要在后面的课堂中进一步加强巩固。 ‎ 在本节探究实验课中,使我真正体会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作为一个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 ‎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一、说教材 ‎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 教师: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茶丸、挂图、烧杯、热水新、旧白炽电灯个一只 三、说学生 74‎ ‎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 五、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在思考、讨论 ‎2、进行新课 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归结成核心问题:物质能够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气态变成固态吗?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分析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这样就难以形成核心问题,教师此时应适当引导;学生也可能会说出一些错误的想法,教师此时不要忙于纠错,鼓励学生猜想和假设,待以后再作点拨。‎ 然后向学生介绍演示试验所用的器材。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什么;教师再进行演示碘升华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试验现象。此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实验中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在成功探究碘的升华实验的基础上,轻松地介绍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请学生尽可能地将日常生活中的此类现象都列举出来。引导分析吸、放热情况。‎ 最后出示新旧白炽灯,让学生尝试解释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应用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小结 74‎ 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先让学生回忆本节学到的知识,且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再让学生从思维方法去总结,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成绩,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体现成功教学的激励机制。‎ ‎4、巩固练习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2)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4)唐朝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有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下霜了”,霜真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吗?请你注意观察“下霜”时霜是在树叶上表面还是在树叶下表面,还是不管哪一个表面都有呢?‎ ‎5、布置作业 书面完成P66中1、2题 ‎【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七、说作业批改和辅导指导 阅读作业可通过下节课提问或独立作业来加强督促;书面作业中第一题可以正面结果评价反馈,第二题应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学困者”教师要及时指导,并注意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困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来互相帮助 ‎(附):板书设计 ‎1升华和凝华 升华(sublimation)——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光的直线传播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下面,我将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反思六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74‎ 一、说教材 v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光的直线传播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的铺垫性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光线这一概念,为学生建立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模型法,这位以后学习物理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 ‎3.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也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教学理念。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光学的热情,激发探究光学奥秘的欲望。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v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和前概念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2.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浅显。 ‎ v 课标分析 课标认为:八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过光的直线传播,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 我认为:课标只是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这一探究过程,并没有删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理念,所以,我是这样确立重难点的。‎ v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现象。‎ 难点:1.探究活动的组织 ‎           2.物理模型的建立 v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的情况,我制订了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和生活现象,学生知道光在同中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学生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孔成像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归纳的能力;运用反证思维解释影子等现象是光由于直线传播形成的;并体会物理模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能保持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74‎ v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 ‎(1)教师用器材:玩具激光器、蜡烛、火柴、刻有不同小孔的硬纸板(3张)、空气清新气雾剂、装糖水的水槽、果冻 ‎ ‎(2)学生分组器材:玩具激光器、空气清新气雾剂、装糖水的水槽、一个装水的水槽、牛奶、玻璃砖 、果冻 ‎2.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教法 在此理念下,我准备组织学生用以下主要学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引导进行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Ø 演示小孔成像,引导学生观察(1)屏上的烛焰与实际的烛焰在形状上的关系,指出:这是实际烛焰的像。(2)拿硬纸板挡住进入小孔的光,屏上则无像,指出这个现象叫小孔成像。(3)熄灭烛焰,屏上无像。这时,自然提问:这像是怎样形成的?‎ Ø 讨论得出:这个像的形成与光有关,是光穿过小孔照着而成的 意图: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环节二  新课进行 ‎1.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 Ø 提出问题:小孔成像是光沿着怎样的路径照着而成的呢?‎ Ø 组织学生猜测,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表态,出示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做出科学猜测与假设)‎ Ø 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讨论方案,进行验证,收集证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Ø 小组交流,上台演示。(学生以书面、板演、语言、表演等形式汇报组内研讨情况,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碰撞。然后小组代表上台向大家交流 。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Ø 小组讨论:小孔成像的原因(得出结论)‎ Ø 提问:若将小孔做成不同形状,像是啥样的?(学生先回答,在演示)(使学生明白:实验出真知)‎ Ø 演示:改变物距、像距时,观察到像有变化,提出: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外实践作业)‎ Ø 出示:夏天浓密的树荫底下圆形光斑是啥?(思维拓展)‎ Ø 自主阅读 ‘’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我国古人在光学让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74‎ 意图: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解决教学重点,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部骤和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光线 Ø 指出:光既然是直线传播的,谁能画出这束光?‎ Ø 强调:我们看到的是实际存在的光束,而光线是不存在,只是人们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符号而已。‎ Ø 演示点光源发出的光和平行光源发出光的画法。‎ 意图:建构物理模型 ‎3、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1)通过学生做手影游戏,引出影子形成的原因问题。‎ ‎(2)紧接着又是一个模拟游戏:让学生拿着地球仪当地球,拿着乒乓球当月亮,手电筒发出的光模拟太阳光,模拟日食、月食。‎ ‎(3)唐人利用日晷记时辰。‎ 讨论:(1)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和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  ) A、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 B、由短逐渐变长,到逐渐消失   C、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  ‎ D、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2)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 ‎ 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考察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4、应用 ‎(1)演示站队看齐,讨论应运用的原理 ‎(2)射击打靶 ‎(3)激光准直 意图: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 ‎5、光速 Ø 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光速”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 Ø 指出:若人的速度和光一样快的话,每秒钟可绕地球赤道7.5圈。‎ 意图: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 环节三小结 74‎ 首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习中遇到了那些问题,还想学习有关光的哪些知识,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 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整体印象 ‎ 环节四反馈练习 我依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当堂反馈练习,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反馈内容要紧扣本课目标要求,努力实现当堂巩固,在保证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可依据学情进行适当的拓展。‎ 意图:利用学案呈现,分为不同梯度,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环节5、作业布置:‎ 课外实践:‎ ‎1、探究: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清晰度与物距、像距的距离、小孔的大小又没关系,通过探究总结出来,写在作业本上。‎ ‎2、查找资料,历史上谁第一次测量了光速?成功了没?为什么?对我们有啥启示?‎ ‎3、课后第一题。‎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便于学生记录、记忆、理解,形成整体印象,心理学实验表明,进入人脑并被记忆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因此,适量的板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 ‎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画法: 光线 ‎3.小孔成像:(1)倒立的实像 ‎(2)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4.解释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 ‎5.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 二、光的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0 1108m/s ‎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0 × 108m/s 六、设计反思 由于课标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这一探究过程,自己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没有经过实践,不知是否合适。‎ 光的反射 一、教材分析 74‎ ‎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二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 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 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 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 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 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材处理 74‎ ‎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一、复习提问: 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  二、新课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录像重放) 【演示二】: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三】: 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录像演示) ‎ 74‎ ‎ 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 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 ① 光线斜射入水中; ② 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 光线垂直射水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④ 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演示五】: ①电脑课件模拟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改变入射角度,在电脑上直观显示及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 复习: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 教师指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提问〗:如果光线从水中到空气中,那折射角是否小于入射角? 继续演示: ②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 ‎〖结论〗: 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二〗: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   ‎ 74‎ ‎ [学生讨论,代表回答] 〔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  [利用电脑课件解释河底变浅的原因] 〔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提问]: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4、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1)下图那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     ) (2)请画出光经过三角形玻璃柱的折射光路图。 5、复习小结:‎ 利用电脑多媒体小结 6、布置作业  (1)课本p72阅读材料《海市蜃楼》 (2)学习指导与训练p31 (3)小实验:观察压在厚玻璃板下的图像文字有何变化?并用折射规律加以解释。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   平面上;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5、人从空气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看到物体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 ‎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74‎ ‎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成虚像的初步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 三、教法学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依据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观看录像:为什么杯中的蜡烛可以在水中燃烧?‎ 将学生带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 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平面镜自我观察,观察后提出与平面镜有关的问题。可能的问题:‎ 74‎ 二、平 面 镜 成 像 实 验 探 究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有什么关系?‎ 教学理论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积极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法。同时符合把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理念。‎ ‎2.猜想假设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实际大胆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可能的猜想:‎ 1.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2)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4)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探究,强调分工合作,相互交流。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小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本节课我着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平台,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所以应引导学生主要用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来完成本节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感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并提醒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共同体验成功的愉悦。‎ ‎4.分析论证 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学生总结可以不受限制,可能会提出与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互相质疑中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5.交流评估 ‎1.各组之间交流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提供自己的成功经验,找出实验的不足等。‎ ‎2.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等反射光线时都可以看成平面镜。‎ 小组交流并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三.虚像 ‎1.教师用白纸承接多媒体投影的像,问学生能不能用白纸承接平面镜所成的像。‎ ‎2.利用多媒体从理论上分析平面镜成虚像。‎ ‎ ‎ 通过让学生感受虚像,然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理论上分析,突破教学难点,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四.应用拓展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平面镜的应用,多媒体播放平面镜应用例子,说明平面镜可以成像和改变光路。2、活动:观察潜望镜。‎ 使物理与社会充分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目。‎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4.教师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1.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课堂练习。‎ ‎2.学生按要求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作好小结。‎ 光的折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 74‎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 74‎ 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 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1.提问: (1)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是光的反射定律? 2.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录像重放) 【演示二】: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3.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三】: 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多媒体演示) 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 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 ① 光线斜射入水中; ② 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 光线垂直射水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④ 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演示五】: ①电脑课件模拟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改变入射角度,‎ 74‎ 在电脑上直观显示及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 复习: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 教师指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提问〗:如果光线从水中到空气中,那折射角是否小于入射角 继续演示: ②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 〖结论〗: 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 [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二〗: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 [学生讨论,代表回答] 〔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 [利用电脑课件解释河底变浅的原因] 〔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提问]: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4)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①下图那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 ‎②请画出光经过三角形玻璃柱的折射光路图. (5)复习小结: 利用电脑多媒体小结 (6)布置作业 ①课本p67材料《海市蜃楼》 ②小实验:观察压在厚玻璃板下的图像文字有何变化 并用折射规律加以解释.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 平面上;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4)人从空气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看到物体的虚像.‎ 六、教学反思 74‎ 本节课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观察、讨论、思考我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我对于学生的预期太高,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熟悉生活中的现象,但缺少深入思考和完整描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有的问题没有深入的认识,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物理原理。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要多注意学生的具体情况.‎ ‎《光的色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力图展现光学是有用的。在光的传播规律学习之后,通过感性认识的丰富,表现光学知识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结合展现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感悟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 ‎【教材重难点】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光的折射,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比较熟悉,感兴趣且容易接受,色光和颜料的混合学生探究的价值不大。‎ 三、【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①了解色散现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组成的;‎ ‎②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③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②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②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通过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④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四、【方法手段】‎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情境,逐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顺利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过联系前一节光的折射内容并模仿伟大科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让亲身经历探究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意识到观察、质疑、实验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法上采取:观察法、实验探究、归纳法。以丰富的实验用具及设备作为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和拓宽了知识的广度,而且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74‎ 对比:在太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种物体。然而,在漆黑无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场所里,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有灯光的照射,则光照到哪里,我们就能看到那里的物体及其色彩。这一现象说明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与什么有关?‎ 追问: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这样设计给了基础差的学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于学生更新已有经验,接受新知识,诱导学习动机,丰富感知。‎ ‎2、新课教学     ‎ ‎(1)光的色散现象 ‎①介绍三棱镜,引出光的折射,将三棱镜放在太阳光下,调节位置,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现象 思考:我们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白光不是最单纯的光 ‎2、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②列举生活中所见到的色散现象,解释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色散现象后,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能看见其它颜色的物体,说明有色光是进入我们的眼睛,进入我们眼睛的色光是不是只有七种?那么这些颜色又是怎么产生的?‎ ‎2、色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 学生不能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验证,引导学生去观察电视机,通过研究电视机的画面发现光的三原色及各种色光的产生原因。,‎ 学生观察之后能够发现,电视机的画面上只有三种颜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颜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过渡:电视机能产生各种色光,因为电视机能够发光,那么大家现在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如大家的衣服,桌椅,它们有颜色,但它们能自身发光吗?它们为什么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物体的颜色 指导学生朗读,诊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问: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当光照到物体上时,物体对光有哪几种作用?‎ ‎(1)实验演示:透明物体的颜色 强调透明塑料片的颜色,观察透明物体的颜色与什么有关 ‎① 将红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红光)‎ ‎② 将绿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绿光)‎ ‎③将蓝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蓝光)‎ ‎④无色透明玻璃片放在白光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七种颜色)‎ 学生思考反馈:‎ 74‎ 塑料片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演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观察白纸上的光谱的颜色,反射的是什么颜色的光?(七种颜色)‎ 思考:红花,绿叶在太阳光之所以呈现红色、绿色是因为什么原因?‎ ‎4、颜料的三原色 提问:大家在画水彩画时,是怎么得到水彩盒里没有的色彩的?‎ 介绍:色光三原色 六、【板书设计】‎ ‎5.1《透镜》说课 一、设计理念:‎ ‎《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 2.难点: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四、方法运用:整节课运用实验——分析、归纳,实验——分析、归纳——设置疑问——猜想——实验——分析论证这些探究方法。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比较法等学习方法 74‎ 五、教具:眼镜、凸透镜、凹透镜、纸、笔、支架盒、平行光源、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课:教师: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四季如冬,在有阳光充足的时候,小企鹅们经常会躲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大冰柱后面来取暖,为什么这样就不会冷呢?同学们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透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花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 ‎2.新授内容:‎ ‎(1)教师: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花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我看到很多同学跟老师一样都戴近视眼镜,大家互相观察一下近视眼镜、桌上放的花镜,它形状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师:用我们物理上的话来说——就是中间薄、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学生分组实验,师:下面大家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形状上有什么特点呢?生:……,师: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光学仪器都用到透镜,你们知道这些光学仪器的名称么?生:……。‎ ‎(2)师:我们离不开透镜,透镜也离不开我们。下面我们来看片段演示:了解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课件)‎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正常眼睛的同学戴一下近视眼镜,近视眼睛戴一下远视眼镜。生:谈谈感受?师:刚才的游戏说明透镜对光有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3)师: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最后用笔画出入射、折射光线的路径(教师强调该实验中的现象就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是薄透镜,发生两次折射看作是一次折射)。生:分析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课件》。师: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延长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凹透镜的焦点(F),该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课件》‎ ‎(4)师: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刚才的实验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有没有什么特点呢?生:~~~~~~~~~~。师:这样我们就得到关于透镜的 第一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在三条很有特点的入射光线中,其中有一条入射光线比其它两条入射光线更有特点?这条更有特点的入射光线还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并且通过透镜后其传播方向?生:……。师: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探究问题:凡是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变?生:猜想。(课件)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5)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又得到 74‎ 第二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课件)‎ 师:我们都知道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入射光线逆着反射折射光线射入界面上,那么折射光线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根据这个道理我们能不能提出另一个探究问题?生:如果入射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透镜上,折射光线是否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生:猜想 ‎(6)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入射光下,折射光线有什么特点?生:……,我们又通过实验得到一条关于透镜的 第三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课件)‎ ‎3.练习:课件 ‎4.小结:学生小结,教师最后强调。(板书)(课件)‎ ‎5.作业:老师建议大家回去做一做课后的《动手电脑学物理》。‎ 七、板书设计:‎ 基本概念: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透镜 两种透镜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 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 ‎ 三条特殊光线 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 入射光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 ‎5.2《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 一、关于教材:‎ ‎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 ‎2.教材简析: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既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74‎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2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安排顺序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能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5.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本节的难点是:(1)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探究法、实验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三、说程序 74‎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本着以探究学习为载体和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课堂小结与学习评价、教师小结等环节以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标。具体操作是:‎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学习目标 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北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圣火的相关图片,了解圣火采集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体育盛事采集圣火常用的方式有哪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我国第七届残奥会用凸透镜采集圣火的画面,引入凸透镜。组织学生交流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实例,教师评价后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二)、引导学生课堂探究 学生探究一:照相机成像 ‎1、用多媒体再现圣火采集等照片,教师启发说明:如果没有凸透镜就没有照相机,包括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如果没有相机我们就无法留住这些精彩的画面!关于照相机,你想了解什么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给予鼓励。)‎ ‎2.多媒体出示照相机的构造,探究:‎ ‎(1)镜头、调焦环、光圈环、快门、闪光灯的位置及作用。‎ ‎(2)照相机成像光路图及成像特点。‎ ‎3、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并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画面以小组完成下列活动:‎ ‎(1)拿起自制的照相机,对着大屏幕(教师播放画面),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体会成功的愉悦,对于做不好的组教师给于指导。)‎ ‎(2)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请制作者展示其作品,然后评选全班最佳照相机。‎ ‎(3)以小组评价这次活动,有哪些不足及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鼓励有创意的发现)‎ ‎4、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照相机工作原理(强调关键地方的光线途径、物距、像距和物像的大小、正倒)‎ ‎5、拓展延伸 ‎6、教师引导:通过凸透镜,可以将很大范围的景色缩小在一张小小的底片上,同学们想一想,通过凸透镜可不可以把小小的底片上的景色放大成像呢?‎ 学生探究二:投影仪成像 ‎1、教师演示通过凸透镜让灯丝变大,启发学生思考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可以做些什么。‎ ‎2、多媒体出示投影仪构造,探究 ‎(1)投影仪的构造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强调平面镜和螺纹透镜的作用)‎ ‎(2)猜一猜:将投影片“F”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显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将会如何?‎ 74‎ ‎3、演示:(教师演示,学生认真观察)‎ 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F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可以让学生操作),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大小,比较像距物距的大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异侧。再将平面镜装上,观察像的位置,启发学生分析平面镜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演示幻灯机工作的原理(强调光路图、物像大小,物像正倒、物距和像距等)。‎ ‎5、拓展延伸 学生探究三:放大镜 ‎1、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把玻璃放在书上,观察字迹的大小,然后将水滴在玻璃上,观察字迹大小,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像的特征,探究为什么水滴可以让字迹放大。‎ ‎2、学生拿起桌上的放大镜,边看边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拿起桌上的放大镜看书上的字,观察书上的字字是否永远呈放大正立的像?大体什么时候才会放大?‎ ‎(2)学生描述该像的特点。‎ ‎(3)要想使放大镜所成的像更大些,该怎样调节放大镜的位置?‎ ‎3、利用多媒体演示放大镜成像的 原理(强调光路图、物像大小、物像正反和像的虚实)。‎ ‎4、拓展延伸:‎ ‎(三)、难点突破 ‎1、多媒体显示凸透镜规律规律情景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组织学生探究:‎ ‎(1)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有时可以把很大范围的景色缩小在一张小小的底片上,有时却又可以把一张小小的胶片上的景色放大?有时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实像,为什么有时却又成了虚像了呢?(强调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及成像特点)‎ ‎(2)实像和虚像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提示以小组分析实像、虚像特征,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方面考虑:a、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b、能否用光屏承接;c、能否用眼看到;d、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 ‎2、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和实像、虚像特征进行总结,教师给予指导、评价。‎ ‎(四)、课堂小结与学习评价 学生交流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或学习体会。‎ ‎(五)、教师小结 ‎1、评价本节课学生表现(从知识学习、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 74‎ ‎2、教师启发:这节课上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有的是通过同学们自己简单的实验得出的,更多的则是通过多媒体演示显示的,到底本节课所讲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成像特点是否成立,我们还必须进行认真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下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激发学习下节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情况 应用 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大于2倍焦距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在2倍焦距和焦距间倒立放大实像 投影仪 幻灯机 小于焦距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通过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将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五、教学反思 我们的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有巨大的潜能,不是过多地干预,过多地束缚,过多的包办代替,充分放手,多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自行探究中获取真知。‎ 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去完成实验,自主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多给学生一些动手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对时间、空间、材料有了自由支配的权利之后,他们才能敢做、敢想、敢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以上是我在设计和执教时的初衷和感受,不周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74‎ 我们先来看一看《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的教学设计思路,主线:凸透镜的基本知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应用。可见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也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此可见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 教材中对于实验探究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出或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让学生观察u>2f、2f>u>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