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1-10-26 发布

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4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9 美丽的西双版纳 ‎【设计思想】 ‎ ‎1.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 ‎①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 ‎②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③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 ‎2.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在学生对西双版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 ‎3.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 ‎ ‎4.以同学们都熟悉的虞山十八景为对象,选择几处景点,学习本文的写法,向同学介绍,加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写作训练。 ‎ ‎【实施方案】 ‎ 教学目标: ‎ ‎⒈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⒉体会语言美(小标题,对照手法的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 ‎ 教学重点、难点: ‎ ‎⒈体会文章中有感情的语言的作用。 ‎ ‎⒉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 教学时间:一课时。 ‎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评价为主要方式,配以幻灯片和背景音乐。 ‎ 教学内容和步骤: ‎ ‎⒈导入: ‎ ‎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来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 ‎ ‎ 幻灯片展示:西双版纳的一幅画面,并配以葫芦丝乐曲作背景音乐。 ‎ ‎⒉交流预习情况: ‎ 交流、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图片。 ‎ ‎(过渡)我们来看著名作家李舵是如何把我们带入《美丽的西双版纳》‎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子,学生齐读。 ‎ 由归纳本部分内容及作用自然引入学习目标。 ‎ ‎4.幻灯片展示本课教学目标 ‎ ‎5.研读新课: ‎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4‎ ‎ 幻灯片展示: ‎ 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美的一幅画面,你自己做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作者笔下那美丽的景观吧。同学们也来评评哪位导游导得好。‎ 幻灯片展示: ‎ ‎①口语化;②注意和身姿语言相结合;③语言生动形象;④串联词要自然有序。‎ ‎(本文共五幅画面,每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二幅讨论、交流,编写导游词。学生上台讲解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画面,并配上背景音乐,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点评。‎ ‎6.引导学生小结课文,幻灯片展示文章结构,加深学生印象。 ‎ ① 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 明确,齐读小标题。小标题的作用:句式整齐,结构匀称,提示内容,醒目得体。 ‎ ② 这五幅画面可以分为怎样的两大类?‎ 明确: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风俗民情。 ‎ ‎7.体会语言:‎ 过渡:文章表现了西双版纳的景美、人美,这些都通过作者优美的语言来体现。 ‎ ‎①以第一个片段“高高望天树”为范例,师生共同品味作者如何抓住特征描绘美丽的景色的。 ‎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高高望天树”这部分内容,同时思考:这部分景色有何特征?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共同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作特点:如写其“高”用“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先用整体直观“直插蓝天”感受写出望天树笔直挺拔的特点,又用数字“约60多米”准确全面展示事物特征。 ‎ 幻灯片展示:‎ 高高望天树:‎ 直插蓝天 高约60多米 ‎②学生自主学习,任选另四个片段之一进行品味、赏析,进一步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再次体会小标题的作用),以及对照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的形象生动。 ‎ 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能参与一、二个小组的交流。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幻灯片展示要点:‎ 竹楼映蓝天:‎ 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竹楼的外形,点明了小标题,突出了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悠悠野象谷:‎ ‎(野象谷:恐怖 对 ‎ 大象表演:有趣 (拟人)比 )‎ 妩媚傣寨水:‎ ‎(“打谷子”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喜爱 对 ‎“水中嬉戏”风情画:五彩斑斓,生活情趣——赞赏 比 )‎ 4‎ 笑对生与死:‎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对比,乐观的人生态度)‎ ① 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品味其中蕴涵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提示:注意比喻、拟人等修辞,形容词 ‎ ‎8.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 1. 小标题鲜明醒目 2. 对照手法的运用 3. 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9.仿写训练: ‎ 幻灯片展示: ‎ 虞山十八景,景色迷人,请选择几处景点, 请仿照本文的写法,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向大家作介绍。‎ 要求:注意学习本文的写法,当堂完成题目、开头、小标题,搭好框架。当堂交流。 ‎ 师生共评。 ‎ ‎10.作业:课后整理、修改、扩充作文,并写在作文本上。 ‎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 ‎                  李舵 ‎ ‎      高高望天树 ‎ ‎      竹楼映蓝天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景美)‎ ‎      悠悠野象谷 ‎ ‎      妩媚傣寨水    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人美)‎ 笑对生与死 教学反思:‎ 用多媒体画面增加了学生对西双版纳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大象表演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事先设置好的画面也限制了学生的解说,如何物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物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以导游的形式讲述文中所记景观,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具体授课中讲到“笑对生与死”时,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作了发挥,对傣族人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另一角度作了诠释,我也给予了肯定,肯定了她知识面丰富和她的创造精神。对学生思想的火花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赞赏的语言。‎ 4‎ 体会语言美时采用老师先示范讲,然后学生按例分组讨论交流。在学中逐步掌握分析语言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觉得语文的学习也是有章可循的,而不是无可抓处。学生觉得语文难学的难点也在这。‎ 体会语言所蕴含的感情也从最容易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和形容词入手,然后让学生朗读体会。‎ 写作训练也选择仿写,作文差的同学往往觉得无从下笔,不妨从仿写入手。当然对于写作好的同学就不必拘于形式,可任由发挥。‎ 总之,通过本课试图消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神秘感,消除畏难情绪,让他们知道语文是生动的,是可触可摸可感的。‎ 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