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9 M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召开: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
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
五星红旗
为国旗、
以
《义勇军进行曲》
为国歌,
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
采用公元纪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内容: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
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一)、西藏问题:
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唐朝
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密切了汉藏之间的关系。
元朝
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清朝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大大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1951
年
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意义: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_
首席代表
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
阿沛·阿旺晋美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2
)建国以后西藏的发展:
1
、设置西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
、
20
世纪
60
年代初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封 建农奴制。
3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藏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4
、抽调大批干部支援西藏建设(孔繁森)
5
、中央政府册封十一世班禅。
6
、修建通往西藏的公路和开通至拉萨的青藏铁路。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近年来,“藏独”势力日益猖獗,严重破坏了民族大团结良好局面。
(
3
)反思历史,总结教训
拉萨
3·14
暴力事件
达赖的分裂,
谈自己的认识:
达赖喇嘛在国外从事分裂祖国、谋求西藏独立的活动,这是不得人心的,其结果是必然失败。反对分裂,维护统一。
畅所欲言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
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
内战
爆发
参战原因:
战斗英雄:
黄继光
邱少云
经过:
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美军越过“
三八线
”,把战火一直烧到
鸭绿江
江边,轰炸扫射我国
东北
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
台湾
海峡,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1950
年
6
月,
彭德怀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五战五捷,
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953年7
月,美国被迫在
停战协定
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公布
原因:
时间:
内容:
实施:
结果: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发展,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1950年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地主也有份地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解放
意义: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内容是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期间有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探索经验。比如“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的探索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探索,在“文革‘中仍起作用,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错误惨痛的经验教训,比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条件: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原因:工业落后
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人才
执行时间:
1953年——1957年
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工业:三个第一、鞍钢
交通运输业:三条通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基地:东北形成、沿海加强、华北西北新建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
的宪法,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原因:土改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时间:
1953年——1956年
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阶段:
1953
年开始,
1955
年高潮,
1956
年结束
二、公私合营
含义:先共同经营,后通过
赎买政策
过度为完全公有制
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
时间:1954年~1956年
特点: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三大改造的结果、评价
1、1956年底完成改造
2、实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不足:后期过急、过粗、过快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56年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意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建设成就
1、大庆油田
2、电子工业
3、原子能工业
4、航天工业
四、模范人物
1、王进喜
2、邓稼先
3
、焦裕禄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动乱和灾难
起因:毛泽东的错误判断,林彪、四人帮的利用
时间:
1966年开始
表现:
停课、停工闹革命
党政机关受冲击
干部、知识分子遭迫害
抗争受压制——二月逆流
二、粉碎林彪和江清反革命集团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原因:阴谋夺权,策动政变
时间:1971年
结果:粉碎政变,林彪出逃,机毁人亡
2、粉碎江清反革命集团
原因:阴谋夺权
时间:1976年
结果:果断措施,一举粉碎,结束内乱,举国欢腾
1、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 )
①
农业生产落后
②工业生产水平底
③国家贫穷 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④ D 、
①
②③④
2、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
A、1951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 、1954
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①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③④ D、
①
②④
4、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A、1951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1954
年
D
C
C
D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④
D、
①
②③④
6、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
A、1952
年底
B、1953
年底
C、1954
年底
D、1956
年底
7、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镇压反革命
D、
开展“文化大革命”
8、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
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
①
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③④ D、
①
②④
D
B
C
A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好干部”是( )
A、
王进喜
B、
雷锋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
A、1946~1956
年
B、1956~1966
年
C、1966~1976
年
D、1976~1986
年
11、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
A、1957
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1967
年“二月逆流”
C、1968
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D、
邓小平被诬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12、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主要四人是 ( )
①
江青
②张春桥 ③林彪 ④姚文元
⑤
王洪文
A、
①
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
②④⑤ D、
①
③④⑤
C
C
C
C
看图回答问题(课文25页
)
(1)这幅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现象
请你谈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大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严重失误,他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凡事应遵照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浮夸害人、害己、害国
。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伟大决策——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大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意义: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平反冤假错案
颁布一系列法律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措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
2)国有企业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对外开放
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内容: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外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提出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南巡讲话——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的是 ( )
A、
邓小平
B、
叶剑英
C、
胡耀邦
D、
陈云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76
年
B 、1977
年
C、 1978
年
D 、1979
年
3、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 )
A、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伟大决策
C、
提出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历史冤案平反
D、
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C
C
B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
6、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
国有企业
B、
农村
C、
机关
D、
学校
7、我国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
珠海
B、
深圳
C、
汕头
D、
厦门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D
B
B
A
9、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A、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
①
②③④⑤
10、
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
①
④
11、
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
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A、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
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
A
C
1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3、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14、建国以来的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规定的一个中心是( )
A、
经济建设
B、
坚持对内改革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对外开放
D
D
D
A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民族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
提出:筹建新中国时
自治: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自治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民族共同发展
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藏
——
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
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少数民族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
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
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
“
一国两制
”
的构想
提出者
——
邓小平
“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
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1987年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月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澳门回归
二、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
问题的由来
香港沦为
_________
殖民地。
香港由三部分形成:
香港:
⑴
1842
年英国通过
《
南京条约
》
割占
香港岛
。
⑵
1860
年通过
《
北京条约
》
割占
九龙
。
⑶
1898
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又强租
新界(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
英国
澳门:
1553
年明朝时,葡萄牙殖民者利用欺骗的方式占领澳门。
1949
年
,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两岸长期处于军事
对峙
状态,台湾问题形成。
(内政问题)
台湾:
三、紫荆花开满园春:“一国
两制”的成功实践
归纳总结:香港、澳门是如何回到祖国怀的?
1
、
香港回归
① 中英会谈:(前提)主权问题不可以讨论
②联合声明签署:
1984
年底
③胜利回归:
1997
年
7
月
1
日
2
、澳门回归
1
、
1987
年
4
月,
《
中葡联合声明
》
的签署。
2
、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四、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3、台湾问题:
(
1
)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
2
)元朝时,设澎湖设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
,
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
3
)
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
4
)
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
,
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维护了祖国东南沿海的安全。
(
1
)、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2)
思考、讨论:
根据课外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和两次回归:
三次分离
:
1.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1895
年日本通过
《
马关条约
》
割台湾给日本。
3.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对立。
两次回归:
1.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台湾。
2.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945
年
10
月
25
日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4
)台湾问题解决方针:
1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
2
、邓小平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3
、江泽民对两岸关系提出了八项主张。
4
、胡锦涛提出了促进祖国统一的“四点意见”。
5
、
2005
年祖国大陆通过了
《
反分裂国家法
》
,从法律上遏制“台独”。
(
5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进展:
1
、
1987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原则”,海峡两岸同胞近
38
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
、
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
1991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并于
1992
年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
3
、
1993
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4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
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
、
2005
年台湾国民党、亲民党领袖连战、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近年来两岸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
。
海峡两岸的交往
台胞来大陆探亲人数增多
两岸经贸联系加强
海峡两岸经济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
6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2005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次握手,是时隔
60
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
7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企图搞“台独”的势力终将招致失败的命运。
(
7
)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的因素是:
“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
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
新建海军
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
南海舰队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70年代装备了我国自造的核潜艇
海军多兵种: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人民空军
在陆军基础上建立
20世纪50年代以后装备了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装备加强
导弹部队
1957年开始组建导弹战略部队
20世纪60年代以后,装备了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和导弹核武器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
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
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目的:为了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部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会议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敌对:20世纪70年代前,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转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
历程
①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1971年10月25日
地点: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
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中国外交的一次伟大胜利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时间:2001年10月21日
地点:上海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参加者:江泽民、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
结果:通过《上海共识》
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多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
掌握“一箭三星“技术
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运载火箭技术已能承揽为外国发射卫星的能力
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
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航天技术
发明者:水稻专家袁隆平
时间:1973年
贡献:袁隆平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荣誉: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籼型杂交水稻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863计划
经过:
背景:世界各国高技术竞争
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
2、1986年3月,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
3、《863计划纲要》的形成
领域:8个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目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信息化时代
2、网络的重要性
3、网络的安全问题(慎对网络,健康上网)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承担1/3的863计划
获得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1/3
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高校科技成果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特色
“文革”后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特色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
文学的繁荣
艺术的发展
影视艺术的迅速发展
很有成就的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衣”的变化——
“食”的变化——
“住”的变化——
“行”的变化——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开展起来
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
成功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
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就业制度的变化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
衣食住行的变迁
1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 (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中美关系
15.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③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 )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
C.
平等互惠
D.
互不侵犯
A
A
C
17.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
APEC
会议
D.
上海合作组织
18.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著名农业科学家是 ( )
A.
华罗庚
B.
李四光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1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 )
A.
扫盲阶段
B.
小学六年级阶段
C.
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
D.
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C
C
D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 )
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②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③持岗上任,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④这种制度不要求人们学习,不需提高就业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1.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具体表现为 ( )
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 ②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 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D
B
22、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民族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D、
先汉族,后少数民族的制度
23、1979年,中国与下面哪一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A
、
苏联
B
、
英国
C、
美国
D
、
法国
24、
1984
年,为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
A
、
许海锋
B
、
李宁
C
、
容国团
D
、
郑凤荣
25
、下列关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的重点
B
、
80
年代
“
两弹一星
”
研制的成功,大加强了国防力量
C
、
努力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D
、
人民解放军已有能力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B
A
C
B
由于台湾分裂势力坚持
“
两国论
”
,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海峡局势存在着严峻的危机,对此,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强调指出:
“
中国政府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势力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
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为解决台湾问题,谁提出了具体的构想?这个构想具体是什么?
(2)运用这一构想,中国政府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问题?
(3)结合材料和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
请回答:
(
1)
“
跨过鸭绿江
”
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称为什么?
(2)
“
打败美国野心狼
”
的标志是什么?
(
3
)上述部队还涌现出什么英雄人物?他们的战斗有何意义?
(4)你准备如何
“
保和平,为祖国
”
?
八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时间区别
:
你记住了吗?试一试
!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__________
2.
开国大典
________________
3.
西藏和平解放
_____________
4.
土地改革运动
________________
5.
抗美援朝
______________
6.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______________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_______________
8.
万隆会议
________________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
________________
1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_____________
1949
、
9
1949
、
10
1951
1950-1952
1950-1953
1954
1953
1955
1953-1957
1956
13. “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___________
14.“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标志
_________,
结束的标志
_______
15.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_______,
第一颗氢弹爆炸
__________,
“
长征
1
号”运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送入太空轨道
_________,______
开始组建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
16.
重返联合国
_________
17.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_______,
中美正式建交
_____
1958-1961
五、一六通知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64
1967
1970
1966
1971
1972
1979
补充: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
政治
:
通过
土地改革
,
剥削阶级消亡
,
社会主要
矛盾变化。
法律: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制定。
经济
:
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
,
社会主义
公有制
在国民
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小结
1
、会议的召开:时间 地点
中国政府代表
2
、会议的性质:
3
、会议的主题: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1955
、
4
印度尼西亚 万隆
周恩来
主要讨论保卫
和平
、争取民族
独立
和
发展
经
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
、周恩来对万隆会议最大的贡献:
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
,
呼吁加强团结合作,从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默写:
1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时间
————
地点
————
,
大会制订了
《 》
,起
—————
作用。
1949
、
9
北平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大会选举
————
为政府主席,
————
为国旗
————
为代国歌,首都为
———
,采用
——
纪年。
2
、政府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
————
兼
————
朱德为
—————————
。西藏解放时间
——
方式:
3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
—————————————————
——————————————————————
;
——————————————————————
————————————————
。
毛泽东 五星红旗
义勇军进行曲 北京 公元
政务院总理 外交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过去
2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3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1951
、
10
和平解放
默写
一、稳定物价意义:
二、土地改革在
————
年颁布了
《 》
在
————
年基本完成
意义:
——————————————————————
三、抗美援朝背景
——————
性质
————————————
1
、时间
——————————
领导人
————
2
、人民志愿军被称为
————
,
代表
———
精神:
————————————
3
、胜利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
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1950
、
6
土地改革法
1952
年底
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1950
、
10-1953
、
7
彭德怀
最可爱的人
邱少云 黄继光 罗盛教
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1953
、
7
美国被迫签订
《
朝鲜停战协定
》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朝鲜战争爆发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笔记
一、
第一部宪法的时间
———
通过的机构
(
会议)
_______________
性质:(颁布的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1954
年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笔记
1
、过渡时期时间
————
总路线 简称:
2
、一五计划时间: 主要任务:
成就:
3
、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对
——
、
——
、
——
的改造
完成时间:
意义:
1949-1956
年 一化三改
1953-1957
年 发展重工业
鞍山钢铁 中国一汽 武汉长江大桥 青藏公路等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
年底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
制定
《
共同纲领
》 B.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
制定宪法
D.
确定国旗、国歌
C
8.
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土地改革完成
C
10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
确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
A.
民族独立
B.
民族自治
C.
民族融合
D.
民族区域自治
D
4.
下列关于
1950
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法令是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B.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
到
1952
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
6.1954
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
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B
1.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
①
《
共同纲领
》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
1950
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 ⑤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2.
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
1952
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
1953
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
1955
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3.
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
1951
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
1950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6.
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
与他有关的是( )
①签订
《
朝鲜停战协定
》 ②1954
年
6
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
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 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D
7.
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
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
①抗美援朝
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9.
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
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运动
10.1956
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
20
世纪
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
1949
年
10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
A.
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
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
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C
A
第二单元复习
2
、大跃进”运动
A
、时间:
C
、核心内容:
D
、
主要标志
1958-1961
工业
——
全民大炼钢铁
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B
、指导思想:
1958
年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
一大二公
”
1
、中共八大的最主要贡献:
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
主要矛盾
1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结束于
————
后毛泽东发表
《 》
把矛头指向
————————
,使文革异常迅猛发动起来。
2
、文革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
3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
————
,
意义:
氢弹爆炸时间
————
,
意义:
一星是指
——————————————
,时间
——
意义:
4
、三位一体战略包括:
1966
、
5
、
16
五一六通知
炮打司令部
——
我的一张大字报
刘少奇 邓小平
刘少奇含冤病死
1964
年
1967
年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
号”
1970
年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海军
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空军
战略轰炸机部队
地地
战略导弹部队
1976
、
10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
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1
、农业科学家
——
培育出
——————
,被称为
——————
。
2
、有关高新技术的计划是
————
,时间
————
。
3
、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时间
————
,
《
义务教育法
》
颁布时间
————
奥运历史零的突破是
——
年
——
届奥运会的
————
,
第一个世界冠军是
————
。
4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成就有: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魔稻
八六三计划
1986
、
3
20
世纪
80
年代
1986
年
1984 23
许海峰
容国团
《
青春之歌
》《
红旗谱
》
《
创业史
》《
红岩
》
矛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等
3.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建设经验
B.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C.
朝鲜战争爆发
D.
严重的自然灾害
B
4. 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9
.小明对军事科技特别感兴趣,查找了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军事
科技的许多资料。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个范围?( )
A.“
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B.
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C.
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0
.
2004
年
6
月
5
日,美国前总统里根谢世。
他于
1980
年就任美国总统时,中国与美国( )
A.
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B.
正在建立外交关系
C.
尚未建立外交关系
D.
外交关系已经正式建立
A
D
11.
十多年前,正是图
1
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
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
A
.希望工程
B
春蕾计划
C
.五个一工程
D
.光彩工程
A
14.
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D
8.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
A.
轻工业基地
B.
重工业基地
C.
军工产品基地
D.
日用产品基地
B
11.
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中共八大的决议
C.
十年“文化大革命”
D.“
大跃进”运动
B
13.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
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
A.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B.
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4.
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
一棵白菜重
250
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种行为属于( )
A.
瞎指挥
B.“
共产风”
C.
高指标
D.
浮夸风
D
D
15.
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
③要加强阶级斗争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C
16.
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
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
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
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
苏联的支援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
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
①“东方红
1
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A
C
18.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
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D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
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
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高兴地说
:“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
(2)
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
(3)
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
?
(4)
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
为什么?
(
1
)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后。
(
2
)原因: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3
)弊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
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
先进的机械农具。
(
4
)态度:热烈拥护。原因: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
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了得到了改善。
24
、
1949
年
3
月
23
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
……
毛泽东兴奋的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接茬儿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后来史学界将上段历史概括为“进京赶考”,其含义就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后,将面临着能否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即执政能力
的考验。 请回答:
建国初期(
1949
~
1952
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并接受考验的?每项措施结果如何?
24
、
A
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B
稳定物价之战 ,全国物价趋向平稳;
C
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
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建国初期(
1949
~
1952
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采取了
哪些重大的措施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并接受考验的?
每项措施结果如何?
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请你指出
1949
年
—1956
年底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两次变化?
①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
1956
年底
"
三大改造
"
的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1)
抗美援朝是正义的战争
;
(2)
全国人民支持
;
(3)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
;
(4)
中朝军民的并肩作战
.
4
、
右图为
1958
年出现在我国的一幅宣传画,画上配的文字是: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请回答:
①画中文字“全社杀一口”中的“社”指的是 (
2
分)
。
②这幅画反映了
1958
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名称是
(
2
分),联系上面的宣传画与诗,你认为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4
分)
③上面的宣传画与诗中反映的有关情况的出现,对我国建设有什么危害?(
4
分)
人民公社
大跃进
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一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于
2006
年
2
月
11
日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业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建国初期提出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4
分
)
(2)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如何成功地进行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它的实行有何意义(
6
分)
(3)
毛泽东、邓小平实行上述政策的相同主旨(目的)是什么?(
2
分
)
重点材料问答题
(
1
)土地改革 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2)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单元复习
一、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时间
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内容:
意义:
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_______
,形式
___________
城市进行
___________
,目标
___________
三、开放
1
、
1980
年四大经济特区
______
、
______
、
____
、
______
。
2
、
1988
年
_______
(最大特区)
3
、
1990
年
___________
,出现新局面。
4
、模式:
1978
年
12
月
北京
1
、全会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指导思想
2
、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战略决策
3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是建国以来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农村
深圳
(
最早
)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省
上海浦东新区
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 一国两制内涵是:
首先被运用于解决
————
2
、香港回归时间:
澳门回归时间:
3
、两岸关系的方针
————————
4
、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1997
、
7
、
1
1999
、
12
、
20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
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
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
"
两国论“
c
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
提高自身素质,履行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新宪法通过的时间
———
,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
先进典型
——
劳动就业的方针
————————————————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
————————————————
三、
APEC
成立时间
———
中国加入时间
——
四、十五大时间
——
首次使用
————————————————
意义
————————————————————————
1982
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邯郸钢铁总厂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社会救济
1989
年
1991
年
1997
、
9
“
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二
.
改革开放政策
2
、以下为
《
春天的故事
》
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
(
1)
一九七九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春天”到来是以一九七八年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为标志揭开序幕的?(
2
分)这次会议作出哪两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4
分)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
分)
(
1
)十一届三中全会;(
2
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
的战略决策。(
4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
材料中的“老人”指的是谁?谈谈这位“老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最重要的功绩?
(
2
)邓小平、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或提出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等
,
实行家庭联成承包责任制等)(
4
分)
(3)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结合 “我国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
(
2
)写出
1985
年前开放的
4
个经济特区
?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
经济特区有何作用
?
(
3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在扩大开放方面又哪些新举措?
(
4
)结合生活的实际,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经验,促进经济发展
…
.
(
1)
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
→
→
(2)
请你任意选两幅图片(举例除外),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例如
B
:周总理与印度领导人会谈)。
(3)
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举例除外),说说它的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例如
D
:周总理会见田中角荣,中日关系改善)(
2
分)
(4)
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B C A D
(2)A
尼克松访华
C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D
周恩来会见田中角荣
例
A
图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例
B
图周总理访问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例
C
图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发言赢得了与会各国的支持,展示了大国总理的形象。
(
4
)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1.
——
歌曲
《
走进
新时代
》
注:这首歌创作于
15
大前夕。
请回答:
1
、
“
唱着东方红
”
、
“
讲着春天的故事
”
分别指什么事件?
提示:
“
唱着东方红
”
指的是毛泽东、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
讲着春天的故事
”
指的是邓小平设计了改革开放的蓝图,使人们走上富裕之路。
提示:
“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
指的是江泽民,
“
高举旗帜
”
指的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说明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邓小平理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
21
世纪!
2
、
“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
是谁?
“
高举旗帜
”
又指的什么?
“
高举旗帜
”
说明了什么?
1
、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A
.实事求是
B
.科教兴国
C
.四项基本原则
D
.改革开放
3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沿海
D
.西部
4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什么政策衷心掩护的生动写照。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
C
.联产承包
D
.减轻农民负担
B
A
A
C
5
、
1984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政策与优惠措施
A
.广东、广西
B
.广东、海南
C
. 广东、福建
D
. 福建、浙江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实施的战略是
A
.深化改革
B
.科教兴国
C
.发展体育
D
.引进国外技术
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得到恢复而进行的第一次考试是在:( )
A
.
1977
年夏
B
.
1977
年冬
C
.
1978
年冬
D
.
1978
年夏
8
、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是在
A
.
20
世纪
80
年代
B
.
20
世纪
60
年代
C
.
20
世纪
70
年代
D
.
20
世纪
90
年代
C
B
B
A
9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是于那一年通过的
A
.
1982
年
B
.
1986
年
C
.
1989
年
D
.
1996
年
1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江泽民
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何时开始实施的?
A
.
1981
年
B
.
1984
年
C
.
1991
年
D
.
1994
年
B
B
C
12
、中国人实现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是在第几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A
.第
21
届
B
.第
22
届
C
. 第
23
届
D
.第
24
届
13
、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邓小平提出了的伟大构想是谁提出的
A
.“一国两制”的方针
B
.改革开放
C
.独立自主方针
D
.民族区域自治
C
A
15
、你知道在国庆
50
周年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区吗?
A
.澳门
B
.深圳
C
. 香港
D
.台湾
16
、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方针是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 互相尊重,互补互利
C
.和平统一互相促进
D
.互相促进,互补互利
18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有
①养老②医疗③失业保险④社会救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
A
D
19
、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PEC
)是在
A
.
1989
年
B
.
1990
年
C
.
1991
年
D
.
1992
年
20
、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四项基本原则
D
.邓小平理论
C
D
第四单元复习
笔记
1
、人类的始祖是
—————
年前
————
的
————
,
现代意义上的人类是距今
————
年前的
——————
。
2
、世界上三大人种是
——————
,
形成主要原因是
——
3
、人类早期的两个阶段分别是
4
、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原因是
500-100
万
非洲大草原 南方古猿
三四万
晚期智人
黄种人、黑种人 白种人
不同的自然环境
A
、母系氏族
: B
、父系氏族
:
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
出现
1
、四大文明古国是:
2
、
《
汉谟拉比法典
》
的地位
————————————————
、
实质是
——————————
3
、种姓制度的实质
——————————
四个等级
———————————————
、
—————————
—
——————————————
、
——————————————
、
4
、佛教的时间
——————
创始人
————————
主张
——————
分布
————————
传入中国
——
古埃及
(
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古印度(印度河流域)古中国(黄河流域)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 第二等级:刹帝利(贵族)
第三等级:吠舍(雅利安人、平民)第四等级:首陀罗(劳苦大众、奴隶)
公元前
6
世纪 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 东亚、东南亚 汉朝
1
、希腊是
——————
、
————————
的发源地,
其文明具有
————
特质。
2
、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的是
——
,因为它
————
、
——————
,
————————
。
3
、雅典的民主政治,经过
————
改革,在
_________
时代,达到极盛。其内容包括:
——————————
,
——————————————————————————
。
4
、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
————
,爆发战争
————
;
罗马帝国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
西方文明 奥林匹克运动
海洋文明
雅典
经济繁荣
文化灿烂 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
梭伦 伯里克利
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民主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 无权享受
前
509
年 布匿战争
前
27
年 屋大维
1
、大化改新时间
—————
背景原因:
————————
内容:经济上:
A
:
B:
政治上:
C
:
意义作用:
2
、
伊斯兰教时间: 创始人
————
地点
————
圣地
————
经典
《 》
教徒:
公元
646
年元旦
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
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农民
-
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
繁荣发展奠定基础,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
7
世纪初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麦加城
古兰经
穆斯林
1
、法兰克通过
————
,把土地
——————
,产生西欧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
————
基础是
————
特点是
—————
2
、欧洲精神领袖是
——————————————
3
、丕平献土的意义是
——————————————
。
4
、西欧城市兴起有
——
的
——
起义,目的
——————
查理马特改革
有条件分封给贵族
封君封臣制 封土制
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
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法国 琅城 争取城市自治
封建等级制度
1.
被许多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始祖的南方古猿生活在( )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美洲
2.
四个同学就造成人类种族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辩论,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进化早晚不同
B.
饮食习惯不同
C.
自然环境不同
D.
生活习俗不同
B
C
4.
历史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见图
1
)。请同学说出该文物的
历史价值,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
它和四大文明古国有关
B.
它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雕塑作品
C.
它可以放在博物管里供后人参观
D.
它保留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D
7.
中国同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一道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这四个国家( )
A.
最早有人类居住
B.
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
最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D.
对人类的文明贡献最大 图
2
8.2007
年,位于大庆市世纪大道附近的一座寺院“果成寺”落成,
它与少林寺一样都与下列哪种宗教有关?( )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C
B
9.
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波斯
D.
古代巴比伦
10.
希腊文明和东方古老的农业文明最大的区别是( )
①地势崎岖 ②商品经济发达 ③海外贸易频繁 ④进行殖民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A
16.《
圣经
》
是哪一宗教的经典?(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17.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 )
A.
封建等级制度
B.
封土制度
C.
封君封臣制度
D.
骑士制度
18.
他将原来无偿分配土地给贵族的办法改为把土地有条件地
分封给贵族。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他是( )
A.
克洛维
B.
丕平
C.
查理
·
马特
D.
屋大维
B
C
C
19.
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意思是( )
A.
当时的城市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
B.
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
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居住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
D.
城市里文化气氛好,便于自由精神的传播
C
21.
史学界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 )
A.
实行“班田收授法”
B.
实行租庸调制度
C.
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D.
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22.
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是( )
A.
君权
B.
军队
C.
天主教会
D.
学校
23.“
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树
……”
与其相关的宗教是( )
A.
拜火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D
C
C
34.
现在的公元纪年起源于下列哪个宗教
?
(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摩尼教
D.
道教
35.
在今天的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的国旗上,都有一轮弯弯的
新月,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这些国家都信仰基督教
B.
这些国家都信仰佛教
C.
这些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
D.
这些国家都认为新月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36.
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B
C
D
6
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
646
年(大化二年)
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
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
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
1
)参照以上信息,说一说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
各是如何应对的?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6
分)
(
2
)概括说明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其他先进文明各持什么态度。)
(
3
)日本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1
)日本: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
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
的优点和长处,致使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
2
)日本:开放、积极学习
(
或善于学习,长于模仿
)
;
拜占廷帝国:封闭保守。
(
3
)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第五单元复习
1
、罗马帝国的历史演变过程:
2
、新都:
3
、东罗马帝国也称
——————
,入侵者
——————
, 灭亡时间
————
灭亡标志
————————
4
、拜占庭帝国衰亡原因:
启示:
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
——
前
27
年罗马帝国(屋大维)
——
公元
395
年分裂
——
476
年西罗马灭亡
——
1453
年东罗马灭亡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 土耳其
1453
年 君士坦丁堡陷落
A
陶醉于以往的辉煌
B
固步自封,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
C
土耳其人的进攻
开放宽容促使文明富强,
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1
、、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
2
、暴力冲突的例子有
————
、
————
:
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是:
3
、阿拉伯数字:发明者
————
传播者
————
4
、马可波罗:在
——
朝来到中国,著作
《 》
暴力冲突和和平交流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等
A
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
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开启了历史上的
希腊化时代,使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
B
、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破坏
印度人 阿拉伯人
元 马可波罗行纪
P122
一、最早的文字分别是
——
人创造的
——
(最早文字)
和
——
人创造的
——
(真正的文字)
P123
二、文学
1
、
《
荷马史诗
》
地位
—————————————————
作者
——
包括
《 》
和
《 》
2
、三位悲剧家
——————
、
——————
、
————————
,
悲剧之父
————————
作品
《 》
3
、
《
天方夜谭
》
地位
——————————————
P126
三、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苏美尔人 楔形文字
古埃及人 象形文字
荷马 伊利亚特(特洛伊战争) 奥德赛
(
木马)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力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帕特农神庙 罗马竞技场 (多利克式)
巴黎圣母院
(
哥特式)
阿拉伯清真寺(圆顶、尖塔)
西方最早的史书
宗教名称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创始人
经典
圣地
教义
佛教
宣扬众生平等
基督教
宣扬对人类的
博爱
伊斯兰教
安拉是天地间唯一真神、造物主
3.
三大宗教对比表
公元前
6
世纪
印度
释迦牟尼
公元
1
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
圣经
》
公元
7
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
古兰经
》
耶路撒冷
麦加
图(3)
图(2)
图(1)
四
.
请问:
(
1
)图(
1
)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至今屹立于
_
流域,该建筑的名称是
。
(
2
)图(
2
)中的石柱内容名称是
《
》
,该成果反映的是
流域的文明成果。
(
3
)图(
3
)中的人物是
教的创始人,成道之后称为“
”
(
4
)我们把尼罗河流域的
、印度和恒河流域的
、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
并称为四大
古国。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
《
汉谟拉比法典
》
。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两河
佛
释迦牟尼
埃及
印度
中国 文明
1.
读图
1
,并在描述中选出这个人:他曾是马其顿的国王;
公元前
4
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他以自己的
名字命名新城。他是( )
A.
亚历山大
B.
拿破仑
C.
屋大维
D.
马可
•
波罗
A
3.
某同学在整理学习笔记时有一处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指出( )
A.
暴力冲突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
B.
古文明之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C.
阿拉伯商人马可
•
波罗是在元朝时来中国的
D.
希腊化时代,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C
5.
某同学想从下列战争中找出同一文明内部发生的冲撞,你帮他
选择的是( )
A.
奥斯曼土耳其攻打拜占廷
B.
雅典与斯巴达争霸
C.
匈奴人攻打罗马
D.
亚历山大东征
B
9.
有一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秆印在泥板上而制成,笔画像楔子,
创造这种文字的苏美尔人生活在( )
A.
印度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10.
下列作品中属于古代希腊所取得的成就有( )
①
《
伊利亚特
》②《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③《
俄狄浦斯王
》
④《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⑤《
天方夜谭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B
A
24.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26.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29.
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
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 )
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战争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赤壁之战 ④楚汉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
某同学想了解古希腊文明情况,下列可供他翻阅的书籍有( )
①
《
马可
·
波罗行纪
》 ②《
天方夜谭
》
③《
伊利亚特
》 ④《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A
B
2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
……
略
(
1
)请在材料中用横线画出对古代的扩张战争评价的语句。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
2
)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
更主要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
3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
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1
)
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
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
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
越来越紧密。
(
2
)和平往来。如:马可
·
波罗东游及
《
马可
·
波罗行纪
》
对西方人
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略
(
3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一切暴力冲撞手段、极端的行为等都会
遭到人类普遍的反对。应追求和平交往的方式,即民族之间、国家
之间的平等互利,既要对自己文明自尊、欣赏,又要欣赏其他文明,
共建人类和谐社会。
疑难知识点回顾
1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
————————————
时代已经过去。
2
、实现中国农民耕者有其田梦想的事件是
——————
。
3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
。
4
、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政策是
——————————
。
5
、中共八大的最主要贡献是
————————————
。
6
、中共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
————
、
————
、
——
,
主要原因是
————————————
。
7
、两弹元勋是
————
,人民的好干部是
————
,铁人
————
。
8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
————
内容:提出
——————————
的思想路线,提出工作重心
转移到
————————
和实行
——————
上来,
选举以
————
为核心的第
——
代领导集体。
19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再也不是
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表明中国
A.
结束了
100
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
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C.
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
D.
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
21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行业是
①轻工业②农业③商业④重工业⑤交通运输业
A
、①②
B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④⑤
D
75
、今年是周恩来逝世
30
周年,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是人民
爱戴的好总理,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事件与他无关的是
A
.担任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
B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D
13.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A
15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
天苍苍,野茫茫,上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
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
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隔
B
.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
.
16
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
.
20
世纪
90
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
100
、以下经济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A 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C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D 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D
95
、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
“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
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
A
、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
、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
、中美签署
《
中美联合公报
》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96
、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
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1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2
)尼克松总统访华
(
3
)中美建交
A
、(
1
)(
3
)(
2
)
B
、(
1
)(
2
)(
3
)
C
、(
2
)(
3
)(
1
)
D
、(
3
)(
1
)(
2
)
D
B
97
、
1945
年
8
月,家在南京的李大爷看到了一幕令人激动人心
的场面,可能是
A
中华民国成立
B “
一二
•
九运动”
C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D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南京人民走上街头庆祝
D
9
.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的步伐。我国新时期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
A
.政治制度改革
B
.机关人事改革
C
.国有企业改革
D
.教育考试改革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我国创办的经济特区中
,
面积最大的是( )
A
.深圳市经济特区
B
.珠海市经济特区
C
.厦门市经济特区
D
.海南岛经济特区
C
D
4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
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
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
D.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
1、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2、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力
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检测
B
A
4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
"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
,意思是
A
.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
.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国土
C
.古代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
.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5
.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
"
金字塔的国度
"
。金字塔的用途是
A
.教堂
B
.佛塔
C
.神庙
D
.陵墓
√
√
14
.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
A
.亚历山大
B
.伯里克利
C
.腓力二世
D
.大流士
√
15
.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地理因素是
A
.河流
B
.山川
C
.海洋
D
.森林
√
二、中考演练:
2
、下列古代文献中,哪一本使用下图中的文字写书?( )
A
、
《
汉谟拉比法典
》 B
、
《
秦律
》
C
、
《
神曲
》 D
、
《
荷马史诗
》
A
二、中考演练:
(
2008
年福建泉州丰泽区)
1. 2008
年
3
月
24
日,第
29
届夏季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的雅典点燃。从历史上来看,古代希腊是( )
A
.东方文明的摇篮
B
.游牧文明的摇篮
C
.西方文明的摇篮
D
.农业文明的摇篮
(2008
年
·
汕头市
)2
.下列哪些是在雅典伯里克利时代可以看到的情形:( )
①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②学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③成年妇女积极参加选举 ④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C
B
二、中考演练:
(2008
年
·
广东省佛山市
)3.
伯里克利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的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 )
A
.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
.妻子参与国家议事期间,在家照顾女儿
C
.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
.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时,把女儿托付他人
C
7
.它是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的同态复仇法,产生于:
( )
A
.古巴比伦
B
.
《
圣经
》
C
.古希腊
D
.古印度
9
.希腊文明和东方古老的农业文明最大的区别是:
( )
①
地势崎岖 ②商品经济发达 ③海外贸易频繁 ④进行殖民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
.他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又是一个军事和政治领袖,
他和他的继承者们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
A
.凯撒
B
.穆罕默德
C
.耶稣
D
.乔达摩
•
悉达多
4
.四个同学讨论原始社会的生活,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人们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
B
.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
C
.身穿兽皮草裙、居住在洞穴中
D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烦恼
A
A
B
D
8
、认为到
1956
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 )
A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任务
B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0
、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中美消除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C.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D.
中美双方共同的努力
21
、下列选项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②③
A
C
D
3.
某同学在整理学习笔记时有一处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指出( )
A.
暴力冲突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 图
1
B.
古文明之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C.
阿拉伯商人马可
•
波罗是在元朝时来中国的
D.
希腊化时代,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5.
某同学想从下列战争中找出同一文明内部发生的冲撞,你帮他
选择的是( )
A.
奥斯曼土耳其攻打拜占廷
B.
雅典与斯巴达争霸
C.
匈奴人攻打罗马
D.
亚历山大东征
8.
在攻破特洛伊城后,希腊王子奥德修斯返回希腊,途中遇到
种种艰难险阻,最后回到国内,这是
_____
中叙述的故事。( )
A.《
伊利亚特
》 B
.
《
奥德赛
》
C.《
伊尼特
》 D
.
《
吉尔伽美什
》
C
B
B
13.
下列不属于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的是( )
A
.
《
安提戈涅
》 B.《
伊利亚特
》
C
.
《
美狄亚
》 D
.
《
俄狄浦斯王
》
15.
埃及罗塞塔石碑上刻有的三种文字中,有下列选项中的( )
A.
汉字
B.
楔形文字
C.
象形文字
D.
腓尼基文字
20.
老师想让同学阅读有关希腊人如何战胜自然造成的险阻,
赞美希腊人的聪明与智慧的作品。你应读下列作品中的( )
A
.
《
安提戈涅
》 B.《
奥德赛
》
C
.
《
美狄亚
》 D
.
《
俄狄浦斯王
》
9.
有一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秆印在泥板上而制成,笔画像楔子,
创造这种文字的苏美尔人生活在( )
A.
印度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B
B
B
B
1.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
①
《
共同纲领
》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
1950
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
1951
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
1950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
与他有关的是( )
①签订
《
朝鲜停战协定
》 ②1954
年
6
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C
B
D
10.1956
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
20
世纪中国
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
A.
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
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
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18.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
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
A.
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
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
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A
D
A
20.
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
A.
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
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
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
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2.
从
2006
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
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 )
A.
香港已回归祖国
B.
这些大学很有名气
C.
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
D.
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
23.
下列现象中,在
20
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
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C.
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
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A
A
C
24.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2004
年
8
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
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
错误,它是( )
A.
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
B.
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
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
D.《
荷马史诗
》
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
26.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
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C
B
八年级下历史总复习
人教版 八年级(下) 专题复习
目 录
一.知识点梳理
二.易错点分析
三.习题训练
一. 知识点梳理
第1课
第2.3课
第4.5课
第6.7课
第8.9课
第10.11课
第12.13课
第14.15课
第16-18课
第19-21课
回目录
第
1
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
时间地点:
1949
年
9
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内容:(
1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
)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
《
义勇军进行曲
》
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3
)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
、开国大典:
1949
年
10
月
1
日。
3
、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外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
9
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标志着中国陆地全面解放)
第
2
课最可爱的人
1
、“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
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
年
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
、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3
、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第
3
课土地改革
1
、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
4
课工业化起步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年
~1957
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
、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
、五四宪法的颁布: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
5
课三大改造
1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
、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
6
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
、
1956
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
、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961
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
、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
——
王进喜,先进人物
——
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第
7
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
、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
2
、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
3
、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时间:
1971
年
9
月;
1976
年
10
月。
第
8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
1978
年底,重点: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
、民主与法制建设: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颁布。
第
9
课改革开放
1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
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对外开放:从
1980
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3
、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第
10
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第
11
课民族团结
1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共同发展的典型
——
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新气象。
第
12
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
、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
、回归祖国:记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
年
12
月
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
13
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
50
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
2
、海峡两岸的交流:
1987
年,两岸打破了近
38
年的隔绝状态;
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
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1995
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
第
14
课钢铁长城
1
、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1971
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197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
、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
20
世纪
50
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
——
国产化
——
自己研制。
3
、导弹部队:
1957
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第
15
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我国外交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
17
个国家建交。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
1953
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
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第
16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
、中美建交:到建交前的敌对关系,分析中美关系
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了解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
71
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
《
中美联合公报
》
的发表,中美正式建交的三部曲。
2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何时哪届大会上恢复的?哪些国家提出议案?
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3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
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
年
APEC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意义“上海
APEC
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
17
、
18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1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
年
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
2
、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成功时间,赢得了什么称号、评价及奖项要记住:
1973
年培育成功,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
、
863
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
——
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2
.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
《
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
》
第
19
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
、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1986
年颁布
《
义务教育法
》
,规划和成就。
2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
1983
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 “科教兴国”战略:
90
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
第
20
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
、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的特点。茅盾奖四个作品
2
、体育:特别是近
20
年的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何原因、现实意义。
第
21
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衣食住行的变迁
:
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
2
、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二.易错点分析
重点一 第一单元部分
重点二 第二单元部分
重点三 第三单元部分
附:重点年代及事件
回目录
【重点一】
一、
1949
年
10
月
—1956
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
、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
2
、
54
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
3
、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1959
年进行民主改革,
60
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重要牧区。
4
、
1950
年
10
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
1953
年以签订
《
朝鲜停战协定
》
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
4
、
1950
年
10
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
1953
年以签订
《
朝鲜停战协定
》
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
5
、
1950
年,
《
土地改革法
》
的颁布为标志,在新解放区展开了土地改革。
1952
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取得胜利。结果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没有剥削。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1953
年对农业改造的道路是走集体化,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创举是对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6
、
1953
年实行的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实现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向工业化迈进。
【重点二】
二、
1956
年
-1966
年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始于八大。
1
、因果关系:
1958
年总路线 大跃进、农村公社化
(公共食堂,大炼钢铁) 严重经济困难 全面调整经济
2
、初级阶段已有
48
年。八大最大成果是指出任务(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分析社会矛盾。
【重点三】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转变)
1
、
1980
年刘少奇案平反。两个凡是导致出现徘徊局面。思想大讨论“解放”的是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2
、改革突破于农村:
1978
年,凤阳小岗村;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突起影响最深远。
1985
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
1992
年后推行公司、股份制。
3
、画圈,
80
设点。(从广东、福建开始),深圳是窗口,海南最晚、最大。浦东是国际化经济、金融中心。最终形成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开放地区
——
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4
、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核心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这是党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
5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十二大(
1982
)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的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
附 重点年代
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改。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1956底,同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966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特色理论。
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
1993
年,汪辜会谈。
1953
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
年,周恩来代表新中国参加亚非国际会议。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1
年
10
月
25
日,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会议在上海举行。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86
年
3
月我国政府实行了“
863
计划”。
三 .习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国内背景下召开的?
八大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三大改选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一五”计划取得一定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二十多年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八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的错误认识,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路线进行抵制,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结论: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回目录
2、新中国成立之后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国外交事务取得成就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怎样看待科技和国防的关系?
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实力的提高);为我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然威胁和平的情况下,我国应大力加强现代化国防力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部队。科技在各国国防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材料一 周恩来走下飞机,在机场发表了谈话,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抱着和平和友好的热烈愿望来参加会议的,相信会议一定能克服各种破坏和阻挠而取得圆满成功。
……
会议期间,周恩来的演说仅仅用了18分钟,
……
他的发言“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
摘自人民版历史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
·
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
摘自《人民日报》1971年7月16日
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维护世界和平 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恩来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他的发言凭借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外交还有哪些重大成就?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何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如答“中苏关系恶化”亦可计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3)据材料三,具体说说我国新时期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
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不称霸;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体现为不结盟政策。
4
、简述中共四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
1
)从城市到农村:
1921—1927
年我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大革命失败说明“城市中心”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1928
年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开始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
2
)从农村到城市:
1949
年,随着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以及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
(
3
)从经济建设到阶级斗争:通过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1953
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
1956
年,中共八大关于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1957
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左”倾错误开始发展,
1966—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
4
)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本次复习到此结束
同学们加油,祝你们取得好成绩
!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