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1.0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7 壶口瀑布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
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
《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
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
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
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走近作者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
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
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
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
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
韧刚强的精神。
主要内容
1.日积月累。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弥谩 旋涡 推推搡搡
B.粉碎 凝重 如丝如镂
C.雾蔼 迂回 深不可测
D.磨难 软弱 千军万马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B.《壶口瀑布》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
辞手法,细腻地描绘了瀑布的各种神态。
C.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他的作品一
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同堂》刚
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D.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峰回路转,
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C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
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
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
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
D.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
闹、更挤、更急。
B
6.结合课文思考: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
到什么?揭示了怎样的主旨?
作者联想到:小小的壶口,“集纳了海、河、
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
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又联想到中
华民族的特点:“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
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
地必生、勇往直前”。主旨:本文由小小的壶
口瀑布概括了黄河博大宽厚的伟大的性格,
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中
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由衷赞美。
①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
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
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
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
成点,碎成雾。②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
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③当然这么窄
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
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
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④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
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
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
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
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
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
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
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
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
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
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
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
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
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
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
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
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
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
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
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
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
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
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
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文章第一段中原有一句“不,简直
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
那种猛烈。”这句话,将它插入原文,
正确的一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D
2.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
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
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
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
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3)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4)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
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A.说明 描写 记叙 议论
B.记叙 抒情 记叙 议论
C.记叙 抒情 抒情 描写
D.说明 描写 抒情 议论
D
3.作者想通过描写壶口瀑布的壮美和柔
美,表达怎样的心声呢?
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颂了黄
河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4.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
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
个性。请谈谈我们中华民族哪些事例
能体现出黄河的这种个性。
提示:共铸中国梦。
推荐阅读:《青山不老》——梁衡
内容概述: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山野老农
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有
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
中得到无限扩张。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
山是不会老的!
推荐理由: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
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
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
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
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积累与运用
1.(2018重庆B)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
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
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
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挫,
你是否沮丧过?
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A
现代文阅读
(2018宿迁)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
“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
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
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
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
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
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
渡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
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
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
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
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
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
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
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
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
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
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
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
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
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
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
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
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
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
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
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
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
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
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
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
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
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
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
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
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
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
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
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
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
白影来”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
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
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
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
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
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
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
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
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
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
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
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
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
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
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
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
删改)
2.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早晨的炊烟轻淡,午间的炊烟急速,傍晚的
炊烟悠长。
3.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
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
加以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傍晚的炊烟比
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
息的习惯。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
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
的表达效果)
“缠绕”本意是用带状物或条状物盘绕其他物
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是
故乡,是母亲,看到炊烟就会想起母亲,想
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故乡的思念;思
念母亲、故乡,自然会想到炊烟。炊烟和思
念紧密缠绕在一起,在魂牵梦绕中泪眼看炊
烟,眼睛怎能不浊湿呢。
• •
4.第⑩、⑪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
何作用?
引用诗句表现了乡村炊烟的美景,抒发了喜
爱之情,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5.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文中“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
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表
现了炊烟与饭食的联系,“花”是美好的,“灶台
上开出的花”意味着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就是一家
人饱暖无忧。“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
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
交织的水墨画”表现了炊烟与家乡的联系,浓浓
的母爱和乡情,所以说母亲是这幅水墨画的作
者,这幅水墨画的色调是暖的。
仔细体会文中包含着哲理性的文
字,并以你熟悉的某一自然景观为对象,
仿写一段同样富有哲理的文字。